• 我的订阅
  • 国内

不靠海的杭州是如何出海的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2-01 12:16:00 来源:杭州网

“千里迢迢来杭州,半为西湖半为绸。”杭州,一座“不靠海”的城市,竟然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之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发现证明,在这条中国古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上,杭州占据着重要位置。特别是南宋时期,杭州更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中心。

“万商所聚,百贷所殖”的杭州,丝绸、茶叶、瓷器等从这里装船,驶向大海,香料、黄金、宝石等也从世界各地运来。

不靠海的杭州是如何出海的?这一段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往事,对杭州未来发展有何启示?

有宋一代,宽阔的杭州湾不仅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通道,同样也是文化交流的窗口。

京杭大运河打通了杭州内外水运的“任督二脉”:向北,大运河串联起江南与中原;向东,浙东运河连接起杭州与明州港(宁波);向南,又借助仙霞古道等通道,将泉州港纳入水陆转运体系。杭州从三个方向串联起了内河航运与海上贸易,这就让杭州成为众多市舶司港口城市中最为独特也无可取代的存在。

时者,势也。两宋时期,西北陆路通道被金、西夏等所阻。随着南宋将都城迁至临安,国家的经济重心和对外交流的重心向东南方向倾斜,向海而行更加顺理成章。

不靠海的杭州是如何出海的

此外,丝绸、茶叶、瓷器,这是“海上丝绸之路”上最能代表中国的三种商品了,而这三种商品,都属于杭州的优势产业。

先说丝绸。

据《梦粱录》《武林旧事》《咸淳临安志》等典籍记载,南宋时期,杭州城内的工商业有三四百个行当,与“穿衣”相关的就有数十个,其中以丝织业最为发达。杭州生产的丝织品有绫、罗、锦、缎、刻丝、杜缂、鹿胎、纻丝、纱、绢、绵、紬等十多个大类品种,远销海内外,“丝绸之府”逐渐名闻天下。

再说茶叶。

浙江名茶众多,仅杭州周边就有西湖龙井、径山茶、安吉白茶等品种。灵秀的江南水乡,孕育出独特的茶文化。

最后说瓷器。

经过晚唐及吴越的积累,传统制瓷工艺在宋代突飞猛进。南宋瓷器代表了当时中国瓷器的最高水平,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瓷器销售的主力。杭州发掘并保护的天目窑遗址群,就曾是用以海上贸易的外销瓷生产基地。这里生产的瓷器从杭州出海。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出去的“杭州制造”,还包括了漆器、书籍、乐器等等。如今收藏于日本的众多漆器珍品,大都来自南宋时期的杭州。

为了更好地管理海上贸易,北宋陆续在广州、杭州、明州、泉州、密州等地设市舶司。南宋杭州的市舶司在城北余杭门附近,紧靠天宗水门和余杭水门。两座水门外就是大运河。市舶收入成为两宋重要的财税来源之一。

除了海上贸易之外,杭州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

钱塘江是浙江的母亲河,也给杭州在温婉的江南文化中注入了敢于开放包容的海洋精神。历代以来,从欧洲到东亚,不断有外国友人来到杭州。

唐代,杜甫曾作诗:“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诗中的“西陵”,便是如今杭州萧山的西兴古镇。因为其地理位置特殊,这里是接轨内外贸易的要道,许多外国商人从这里进出中国。

在宋代,径山寺是日本人来中国重要的“朝圣”地之一。前来学习佛法的圆尔辨圆、南浦绍明等人在径山寺完成修行后,不仅带回了茶具,还带回了径山茶种和制茶、点茶、饮茶等方法。日本学者研究认为,“茶道”源于“茶礼”,“茶礼”源于宋代的《禅苑清规》,径山寺茶宴礼仪被认为是日本茶道的源头。

在杭州湖滨,树立着马可·波罗的雕像,右手执笔,左手捧书。早在13世纪,这位来自意大利的旅行者,在游记中将杭州称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这句话,也成为杭州最好的推广语之一。

英国哲学家罗素亲身感受西湖之美后,在他的自传中写道:“西湖美不胜收,那是一种富有古老文明的美,甚至超过意大利的美。”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拥有三大世界遗产的杭州,通过文化连接起世界。

今年,在良渚古城遗址,杭州与希腊成功举办了“良渚古城·雅典卫城”中希文明对话活动;在西湖边,杭州与意大利就世界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开展对话。

目前,杭州与香港、温州、茂名、佛山、钦州等城市一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的成员。杭州天目窑遗址群符合“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点的遗产价值要求,现已开展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准备工作。

杭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提升了杭州的国际知名度。新时代,杭州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继续发挥作用?

探路“新玩法”。

未来,杭州可进一步畅通开放通道,率先探索制度型开放,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积极创新,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杭州方案”。

数字是杭州的特色。从海上船只到互联网云端,经济文化交流的形式不断变化。11月23日在杭州开幕的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丝路电商日”相关活动全方位展示了“丝路电商”的合作成果以及发展机遇。

拥抱“新朋友”。

杭州还可以搭建更多交流平台,鼓励民间交流特别是民营企业合作,实现民心相通、共同成长、相互成就。

扎根杭州,面向世界,“地瓜经济”的藤蔓,已经伸向世界各国。如“杭州民营企业牵手‘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对接交流会,自2015年举办以来,已累计吸引了近百个国家(地区)、700多位杭州民营企业家的积极参与。

讲好“新故事”。

文化是杭州的底色。通过举办文化展览、传播文艺作品等方式,线上线下同步传播,向世界讲好新时代的丝路故事、杭州故事。

纪录片《良渚》和《良渚微讲坛》系列短视频作品先后译配成多个语种,在埃及、巴西、俄罗斯、意大利、葡萄牙、匈牙利等15个国家展播,海外观众近2亿;杭州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联动,在“2023丝绸之路周”上展示了匈牙利独特的丝绸服饰、家居饰品、仪式用品等文物。

不靠海,可以借“港”出海。“后亚运时代”,杭州需要释放亚运会的红利,通过良渚论坛、数贸会、世界旅游联盟等诸多新“港口”,开拓新时代丝绸之路的新“航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1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希跨学科对话:沿“张骞的足迹”,让文明美美与共
...文化遗产价值保护与阐释”主题展开对话 王刚 摄中新网杭州7月6日电(记者 项菁)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中西经贸、文化等多领域往来。千百年过去,中希考古界、文物
2023-07-06 21:52:00
...府、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良渚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参加论坛活动的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等六大联盟外方代表们表示,随着成员单位规模不断扩大,丝绸
2023-12-03 20:19: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杭州12月3日电 题:丝绸之路各联盟“良渚论坛”构建全球文明对话作者 童笑雨 应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吸引我们的是什么?它的可贵之处在于,支持‘一带一
2023-12-03 21:16:00
首届“良渚论坛”在杭州成功举办带来启示:遇见良渚 共享美好
12月3日,首届“良渚论坛”在杭州举办。潮新闻记者 董旭明 朱海伟 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12月3日,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2023-12-05 12:03:00
良渚潮客厅|哈萨克斯坦研究员阿迪力:再创一条“繁荣之路”
...吾肯诺夫已经多次踏上这片土地。这也并非是他首次来到杭州,“上次来杭州的时候,我去了阿里巴巴和美丽的西湖。”他用流利的中文说道。作为哈萨克斯坦人,他清楚知道嘉兴红船上的故事,了
2023-12-03 11:08:00
200余件唐代文物亮相杭州 多件系千年前“浙江制造”
中新网杭州6月19日电 (张斌)“这次我们出借的多件唐代文物,当时是浙江生产制造,供给皇室使用的器物。这次在杭州展出,可以说是再次回到浙江,非常有意义。”6月19日,在位于杭州的
2024-06-20 09:48:00
杭州人不要错过了!这场文博届盛会即将开启,系列展览邀您参观!
本文转自:杭州网博物馆是一个地域历史和文化积累的总和,是继承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示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窗口。一年一度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即将来临,结合国际博协(
2023-05-17 15:58:00
...大家“李刘马夏”的作品首次齐聚同一个展览。 春天来杭州看宋画,俨然成为红极一时的文化事件。人们为宋画真迹而来,为让“李刘马夏”南宋四大家八百年后重聚的杭州而来。2023丝绸
2023-12-27 21:21:00
...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了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我省杭州市临平博物馆、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良渚博物院、嘉兴博物馆(嘉兴马家浜文化博物馆)、绍兴
2024-05-19 07:2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南京重点钢铁企业干部职工“双节”期间坚守岗位连续生产“不打烊” 加班加点赶订单□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刘安琪 通讯员邵启明杨景成钢铁是工业的脊梁
2025-10-09 08:04:00
南报网讯(记者刘全民)近日,记者从我市稻麦周年单产提升绿色高效技术协同推广项目启动推进与稻麦技术培训会上获悉,南京稻麦周年单产提升绿色高效技术协同推广项目正式启动
2025-10-09 08:04:00
让雄安新区城市发展成果转化为居民可感可及的幸福体验服务场景“小而美” 居民幸福实打实总开发面积200多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5500多万平方米
2025-10-09 07:58:00
问政快报(2025.10.09)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9月29日至10月7日,大江网《问政江西》共计收到帖文964条,其中,赣州市章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10-09 05:14:00
在南昌街头遇见“王勃”是啥体验? 这趟独具韵味的铛铛车给你答案!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谢梦丽)“您好!欢迎搭乘‘王勃号’,接下来我们将途经‘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滕王阁,带您沉浸式感受豫章古城的千年风华……”国庆中秋双节期间
2025-10-09 05:14:00
“一粒种”卖出100万元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沈冠楠)近日,在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第六届科技成果开放日活动现场,一项特殊的签约引发记者关注——主角是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历时10年选育的夏大豆新品种“赣豆58”
2025-10-09 05:14:00
在市人大代表队伍中,有这样一位特殊的代表:她既是执业22年的资深律师,又是连续两届当选的市人大代表;既在法庭上维护公平正义
2025-10-09 06:55:00
央媒看太原在国庆中秋假期的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客流高峰,交通部门增加运力,加大服务力度,保障旅客顺利返程。10月8日
2025-10-09 06:56:00
日前从太原市物业协会获悉,“金碧杯”物业管理师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0月16日举办。大赛由形象礼仪、理论考试和实操技能比赛三部分组成
2025-10-09 07:26:00
一场秋雨一场寒,再有一个多月,我市将迎来2025年至2026年供热季。为切实提升供热质量和服务管理水平,保障今冬供热安全无虞
2025-10-09 07:26: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网络中国节·中秋国庆中秋长假,太原文创产品市场迎来销售热潮。山西博物院、晋礼、晋祠等文化机构展销的文创产品
2025-10-09 07:26: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网络中国节·中秋10月8日从市城管局了解到,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我市核心商圈、重点街道沿线400余栋楼体开启节日亮化模式
2025-10-09 07:26:00
“好房子”是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建筑产品提出的更高要求,是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如何才能更好地造出一套施工有创新
2025-10-09 07:26:00
暖“新”服务日活动暖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享“一站式”关怀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通讯员张晓娜蒋勤)“师傅,帮我理个清爽点的发型
2025-10-09 07:32:00
第十三届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暨长三角穿越赛启幕首站江宁,22支国内外顶尖车队今起逐鹿南报网讯(通讯员江轩记者张希)8日晚
2025-10-09 07: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