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骆驼精神”的艺术呈现 | 评广播剧《党和人民的“骆驼”》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五大书记”之一的任弼时同志(1945年6月19日,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第一次会议上,任弼时与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当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史称“五大书记”),在毕生的奋斗中展现出来的崇高精神品德,为全党树立了光辉典范……更多
追寻红色战地
本文转自:巴中日报 图一:1933年4月8日,得胜山(时属巴中县)战斗,红军毙伤敌700余人,俘敌1000余人。 图二:1934年3月13日至16日,红军在红云台(今平昌县板庙镇,时属巴中县)毙伤敌1500余人。图三:通江县诺水河镇小骡马村和余家湾是当年空山战役主战场……更多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程和平 /文从地名“葭沚”的读音,可分辨你是新椒江人,还是老椒江人。这个话说得似乎有点玄乎,且听我慢慢道来。如果你是个记者,出示写有“葭沚”俩字的牌子,向路人做采访,问这个地名普通话怎么念。通常,将“葭”字念第一声jiā的是新来椒江的。念第三声jiǎ的是老椒江……更多
​将焦裕禄精神转化为推动开封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本文转自:开封日报我市举行“赓续公仆情 迈步新征程”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活动​将焦裕禄精神转化为推动开封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赓续公仆情 迈步新征程”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活动现场。 全媒体记者 石斐 摄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任佳慧报道 5月10日,由市委组织部……更多
本文转自:南通日报□黄俊生作为一个文人,骆宾王堪称完美,但作为政治家或军事家,他还显得稚嫩,尤其在处事交友上,眼力还不那么准。当初,他投奔徐敬业,指望的是抱团取暖,慰藉一颗沧桑的心,所以,当徐敬业要起兵伐武时,他欣然影从,踊跃参加。在他心里,徐敬业是真心为社稷……更多
在古代,青楼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它不仅是文人骚客挥洒才情的所在,也是复杂社会关系的微缩景象。提起青楼,人们脑海中往往浮现出鶯鶯燕燕、琴棋书画的“名妓”形象。然而,在青楼的背后,还有一群不起眼但却至关重要的人——青楼壮汉。那么,为何青楼还需要养一群壮汉呢……更多
昭君出塞后的过得怎样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昭君出塞,作为古代四大美女的典故之一,一直以来备受文人骚客的深爱。昭君出塞的故事,早已是世人熟知,多半描写她的深明大义或者是深深的怨念与魄力。但是至于王昭君嫁到匈奴之后的历史,却是很少有流传。当年汉朝汉元帝把宫女王昭君送去匈奴后,其实是很后悔的……更多
哪个家族臭名昭著,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灾祸
在古代的古籍中经常记载一些奇怪的事情,而且对于占卜术和预言这种事情颇费笔墨,从《战国策》到《左传》,再到《史记》记载了非常多的占卜术和预言,而且每次的预言和占卜都能准确实现,实在是神奇。我们不排除其中有夸张的成分,但是也不排除其中有一些道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曹操的神奇的预言……更多
聊聊明朝前中期的一个官员杨鼎
杨鼎是明朝前中期的一个官员,出生在陕西咸宁,从小家里贫寒,但依旧坚持努力读书,终于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才子。宣德十年,他参加陕西那边的乡试,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成功进入南京国子监读书。当时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至少都会带一个书童陪伴在身边,照理一番,只有杨鼎因为家庭贫穷……更多
盘点明朝最大的三个贪官
从明朝中期开始,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逐渐占据了权利的中心,期间出现了不少权倾朝野,大肆敛财的大贪官,其中又以王振、刘瑾、严嵩这三人最为出名。王振,明朝正统年间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原本是一个落地秀才,略通经书。但是中举人、考进士这条荣身之路对他而言是太难了些,于是他便选择自阉入宫了……更多
鸦片伤害极大且昂贵,为何晚清人民对它爱不释手
导语:清中期以后,罂粟果制鸦片之法已经在全国大范围内普及,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各地民众为了广泛地生产鸦片,大多“废田而种罂粟”,这也为后来鸦片的泛滥埋下了祸根。早在唐代,鸦片就传入了中国,当时与中国频繁贸易往来的阿拉伯帝国带来了许多特产,其中就包括其原料罂粟。不久后……更多
12岁即位的汉灵帝刘宏,到底有多荒淫?
诸葛亮曾在《出师表》写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在诸葛亮看来,东汉之所以覆灭,汉桓帝刘志与汉灵帝刘宏,需要承担很大的责任。为了对付外戚,桓帝亲信宦官,将5位宦官封为侯爵……更多
古代人不用上班,钱从哪里来
古代的确不用上班,准确的说他们没有上班的概念,但是他们依旧需要给别人打工。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古代劳动力最富足或者最常见的一种打工方式,就是帮助地主种田。地主因为某些缘故,甭管是花钱买还是巴结当地的官员,亦或者去做一些下作的事情,简而言之,他们会有很多的土地。而古代有了土地就会有很多白花花的票子……更多
科举史上唯一女状元是谁,才华横溢官居宰相
在古代,女子的地位是极其低的,女子不能参加科考,更不能外出谋生。她们在家中时依靠父母兄长而活,出嫁依靠丈夫子女而活,一辈子都是别人的“附属品”。男子为了控制女子,更是给她们灌输“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但这种情况却在清末随着科举制度的变革而改变。科举制度存在一千二百多年……更多
嬴政不立后的制度是时间短没有传承下来
在历史上我们都知道,皇后的地位在一定时候是很重要的,也可一说又一个能干的皇后,这个国家能够变得更加强大,清朝的宣太后是这样,后来的辽国的萧太后也是如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自己的夫君或者是儿子坐稳皇位,或者是帮助这个国家度过难关,从这两个人来看,后位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更多
司马迁为什么要从《吴太伯世家》开始写起呢
“世家”的起笔又是从谁开始的呢?是从《吴太伯世家》。这就很奇怪了。前面几讲我给你介绍过,“世家”的前半部分,主要是记录周代的诸侯,在这些诸侯里,吴国其实是一个非常边缘的存在,地位和影响力都有限,与齐国、鲁国、燕国比差得很远。按道理来说,“世家”的第一篇这么重要的位置……更多
为什么乾隆皇帝到死都十分宠信和珅呢
和珅是清朝出了名的巨贪,一生都受到乾隆皇帝的宠信,在乾隆皇帝去世后,嘉庆皇帝立马就抄了和珅的家,据说抄出的家产核算成白银2.2亿两,相当于清朝十五年的财政收入,于是就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样的话语流传开来,那么乾隆皇帝知不知道和珅贪污呢?为什么乾隆皇帝到死都十分宠信和珅呢……更多
古人没有电,晚上会不会非常无聊呢
一个特殊的朝代在之前的时候好像回答过类似问题,但是碍于这个问题有着它的特殊性,我们还需要单独的来解释一下古代的特殊夜生活。封建王朝当中有一个帝国,它的军事实力排不上号,但是它的经济实力是世界的老大哥那就是南北宋。南北宋时期经济的高度繁荣几乎超出了大家的想象,简单讲老百姓除了钱就是钱……更多
康熙第一次见到孙子弘历时竟惊得放下酒杯
中国史上依靠儿子继承皇位的帝王共有四位,他们分别是西周王朝先祖王季、痴儿晋惠帝司马衷、瘸子皇帝明仁宗朱高炽、清世宗雍正帝胤稹。这四大帝王中,最有名的便是大清雍正皇帝胤稹。康熙最终在诸多皇子中选中胤稹为帝位继承人,在很大程度上与胤稹的儿子弘历有关。这点,从康熙第一次见到弘历时的反应便可见一斑了……更多
朱元璋的三位哥哥若在世,会被怎样对待呢
传说朱元璋出生于农历八月初八,所以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即使他不是八月初八出生,估计大概也会起名叫重八,因为他有三个哥哥,大哥朱重五,二哥朱重六,三哥朱重七。他还有两位姐姐。父亲名叫朱五四,他们家族名字非常有特点,与数字很有缘分,我们不妨来看看他家族几代人的名字……更多
明朝没有和亲是否与皇帝被“绑架”有关呢
翻开中国古代的历史,纵观各朝各代,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朝廷惯用的政策,就是和亲。比如西汉初为了缓解和匈奴的关系就派王昭君嫁匈奴单于;后期也有公主下嫁到乌孙;唐朝也有和突厥的和亲,而最早可以追溯到周襄王时期,周襄王为了讨伐郑国,就娶了狄女为王后,借助戎狄兵了攻打郑国……更多
董卓之乱,为何有诸多刘姓宗室却无力拯救国家
黄巾起义没有能够真正动摇汉室的统治,可这使得东汉政权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弱,中央的实力明显下降,但此时的汉政府仍然能维持国家的统一。可董卓之乱后,汉朝的两京遭受严重的打击,皇帝彻底成为傀儡,地方的官员也没有人会把皇帝放在眼里,令人不理解的是,在当时的汉朝国内,地方上有很多有权势的刘姓宗室……更多
西周的刑法体制,较之商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西周的刑法体制,较之商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早在西周建国之初,周公就制定了具有法律意义的《誓命》,到周穆王时,又命甫侯制定了更加详尽的成文法典《吕刑》。《吕刑》对于西周王朝的刑法种类有比较明确的说明,将刑法分成五大类,所以又称“五刑”,分别是墨刑、劓刑、剕刑、宫刑和大辟……更多
李世民作为千古明君,是否有篡改历史的行为
提起中国历史,不得不说汉唐威武;提起历朝历代的明君,总落不下唐太宗李世民。他是千古明君不假,但其一生也有“污点”,其篡改史书的行为也是真实存在的,这个已经被史书所记载,不容否认,近代思想家章太炎甚至在《书唐隐太子传后》中写道:“太宗既立,惧于身后名,始以宰相监修国史……更多
哪位皇后给皇帝戴了绿帽,皇帝被气死
作为北魏最杰出的一位皇帝,孝文帝拓跋宏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不低。他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极其英明的皇帝。在整个北魏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于这位英明神武的皇帝的功绩,我们的历史书就已经大书特书了一番。拓跋宏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可以说是有着划时代意义的。他勇于打破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隔阂……更多
李煜谱下一曲生命的哀歌,为何会成他的催命符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七夕夜,南唐后主李煜作了《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这是他人生中填写的最后一首词,也是他的“催命符”。相传,因为这首词中的“小楼昨夜又东风”和“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句子,彻底激怒了宋太宗赵光义。于是宋太宗赐下了“牵机药”,将李煜毒杀……更多
为何说唐朝的灭亡,处处透着一股诡异
(朱温绘像)唐末,朱温。朱温最近的心情很好,可以说是出奇的好。他在正面战场上屡次击败了老对手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声势大振,往北到黄河,往南到淮水,往东到海滨是往西到蒲陕,全都被朱温控制了。而且,这个阶段的朱温已经彻底架空了唐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唐哀帝李柷,完全掌握唐朝军政民大权……更多
天花为何成了康熙登位的“助推器”
天花传入我国大约是在汉朝时期,数千年来都没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一直纠缠着当时的社会大众,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一旦染上天花,即便不死也是折腾得够呛,因此,这种疾病也成为了当时世人的噩梦。在清朝皇帝当中,就先后有4位得过天花,他们分别是:顺治、康熙……更多
吕蒙偷袭江陵,糜芳为何不战而降
219年,关羽在襄阳、樊城及汉水一线和曹仁、徐晃对峙时,孙吴忽然偷袭荆州的公安、江陵。孙吴这边,吕蒙率两万余人马屯陆口,一直图谋关羽的半个荆州,这几年孙权和吕蒙接连对关羽出阴招。孙权为了离间刘备和关羽,派人到江陵,愿和关羽联姻,即孙权之子娶关羽之女。刘备曾娶孙权的妹妹孙氏……更多
家国情怀是乡愁 |《心学的诞生》读后
对于我这样久居龙场而又从事阳明文化转化运用的人而言,读《心学的诞生》一书,颇有喝“当地酒”,品“土特产”的惬意。是书自文献而来,又完全走出文献,结构新颖,故事性强,用王阳明的居夷诗文为脉络,引出他在贵州、在龙场生活的故事和情景,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先以钱德洪《阳明先生年谱》为依据……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