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汉初黄老思想:无为而治与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固
汉初吸取了秦末农民战争的教训,采取在黄老思想指导下的"无为而治"的统治政策。所谓"黄老学说",实际上是道家学说中的两派。"黄"指"黄帝之学","老"指老子的学说。黄帝之学也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它与老子学说的根本区...……更多
揭秘汉初黄老之术与儒家思想的交锋
...历战乱的旧山河,刘邦听取了大多数大臣的建议采取了“黄老之术”并且实践之后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高祖之后的文、景二帝虽然也注重天下读书人的培养,但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推行上依然坚了持对外采取和亲政策,对内继续...……更多
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西汉王朝抗击腐败进程中的作用
...系列的积极影响,为后世所称赞。廉政思想:西汉初年“黄老思想”受到推崇,不过受到腐败问题的影响,最终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黄老思想被儒家思想所代替西汉王朝取代秦朝重建统一帝国。对于西汉的开国集团而言...……更多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为何百家思想仍继续传播?
...祖母窦太后的压制,而在窦太后的观念里,治国之道在于黄老思想,不然汉朝在前期也不会出现著名的文景之治。然而,汉武帝本人是个具有远大抱负的君主,不愿意一直受到皇祖母的牵制。因此,为了巩固政权,削弱窦太后的...……更多
吕后宫女窦姬,为何死后和文帝合葬霸陵
...推行的就是无为而治,而这“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就是黄老之学,刚好这一思想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符合当时的国情,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当时的社会矛盾。而窦太后在这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窦太后喜欢黄老之学,并...……更多
《商君书》和《吕氏春秋》哪个是大秦救命良方
...,还是他的那本书:《吕氏春秋》。这本书的主流思想以黄老学说为主,另外还兼儒墨,合名法。与我们的普遍印象不同,黄老学说可不是纯正的道家,它有另外一个名字:齐法家。相比于一味强调刑罚的秦晋法家,战国时期的...……更多
汉武帝罢黜百家为何不焚书,反倒保留百家典籍?
...太后的压制,而在窦太后的观念里,治国之道的关键在于黄老思想,不然汉朝在前期也不会出现著名的文景之治。然而,汉武帝本人是个具有远大抱负的君主,他不愿意一直受到皇祖母的牵制。因此,为了巩固政权,削弱窦太后...……更多
2022-12-16 19:03:00百家,汉武,汉武帝,典籍
如果汉武帝没有罢黜百家,坚持黄老思想治国,接下来历史会如何?
...在。那么如果当年汉武帝没有罢黜百家,而是坚持继续以黄老思想治国!接下来的历史,会如何发展呢?想要想明白这个问题,我们或许可以先从汉武帝罢黜百家之前,汉朝的社会状态说起。汉朝从开国开始,就一直尊崇黄老之...……更多
兼爱非攻:墨家学说的思想与影响
...个决定: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初年,汉朝坚持道家黄老之学、无为而治,希望的就是能在战乱之后给予民众休养生息的机会,事实证明,西汉初期这一举措的确帮助汉朝迅速恢复了民生经济。当汉武帝即位时,汉朝在经历...……更多
汉朝对商朝、周朝文化的继承和影响
...两个政策。一个是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这个政策主要是黄老学说里面的,黄老学说是道家思想。另一个是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尊崇的是儒家思想。这两种文化都不是从秦朝继承的。可见,...……更多
西汉时期的儒家思想教化:政治与道德的统一
...国家意识形态的确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过了一个由“黄老之学”到儒家思想的转变过程。汉初50多年的时间,“黄老之学”一直占据着指导思想。随着经济、社会等深入发展,及至汉武帝时期,统治思想才开始发生转变,这...……更多
荀子与战国黄老之学有什么关系
...家思想。同时,他还借鉴吸收道法名墨阴阳等各家思想。黄老之学是战国中后期最为昌盛的思潮,战国中后期的许多学者都受到黄老之学的影响。荀子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长年在稷下学宫讲学。而稷下学宫中的主要思...……更多
刘彻与刘病已两位皇帝的治国策略
...帝觉得此种思想有利于其统治。第二,儒家思想可以打破黄老、无为对当时人们的思想统治。从惠帝、吕后到文景之治,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汉朝子民被黄老学说影响极深,这严重制约了汉武帝各项改革的进程。建元新政的失...……更多
儒家、道家和法家各自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邦和李世民在治理国家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实行了老子黄老无为的政策,来让社会恢复生机。而在秦汉之后,历朝君王日常推行的政令、国策中,儒、道、法三家融合的痕迹显得非常明显,例如道家讲究无为而治、顺应自然,...……更多
汉代儒学与政治制度的联系与影响
...一个庞大的制度体系,汉代在继承秦的制度下虽然利用了黄老之学进行休养生息但是汉代法律与秦法一样覆盖面十分广,用德还是用刑的统治原则也是当时争议的问题。汉武帝的时候向董仲舒提出皇权合法性,如果政权不能够为...……更多
儒学大师董仲舒,为何能终结“百家争鸣”现象?
...策》是以传统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再结合“黄老”与百家思想的精华,整合成为一项新的、具有神学倾向的思想体系,即新儒学。这种“新儒学”在形式以及教育上仍然采纳了孔孟的主张,但将原本适用于治国之道...……更多
黄老道家的信奉者曹参为汉朝立了哪些功劳?
...曹参不知道如何定夺。他听说胶西县有个盖公,专门研究黄老的道家学说,曹参派人带重礼去请他来。见到盖公后,盖公对曹参说,治理国家要崇尚清静无为,百姓自会安居乐业,依此类推,做任何事情都是这个道理。曹参于是...……更多
东汉帝王教育的转折点:侍讲制度的兴起与影响
...侍讲制度,所以会出现有些帝王崇尚儒术,有些帝王崇尚黄老之术或者法家学说。汉景帝及其之前的几个皇帝就是研习黄老之学,但汉景帝自己并不认为黄老之学能够对自己有多大的实际用处,故在给汉武帝选老师时会倾向于儒...……更多
...用谷物酿酒,还禁止内郡以粟喂马。景帝时期,继续采取黄老无为而治的手段,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恩威并施,恢复了多年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使人民负担得到减轻。前元元年(前156年),景帝即位伊始就下令将...……更多
汉武帝刘彻凭啥能和秦始皇并称“秦皇汉武”?少了这四个人真不行
...,而大汉边陲,匈奴更是虎视眈眈,而父亲景帝一直尊崇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政府不作为,是无法让百姓迅速的实现温饱,面对着匈奴的铁骑进犯也无计可施,面对匈奴的屡次进犯,汉高祖刘邦硬核的率军讨伐,可惜被匈...……更多
汉朝继承了战国七雄的哪些文化?
...到的“稷下学宫”的官方学说就是以道家思想为核心的“黄老之学”。《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更多
...世之后,所以建立之初的几任君主,都采用了与民休息的黄老之学,不过黄老之学只适合宏观,而在微观上,国家的运行其实尊行的还是法家的那些东西。等到汉武帝亲政以后,就想改变国家的主流理论体系,因为黄老之学“不...……更多
...手,开始了他的治国之路。①政治a.司法改革秦汉时期的黄老学一个主要特征是“守法而无为”,所谓“无为”,不是毫无作为,也不是漫无边际的放任,而是不超越既定的法律规定。“法”是“无为”的界限,而无为的“道”...……更多
汉武帝时期的春秋决狱,为何成为了制造冤情的工具?
...了武帝时期,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也是,而汉代初期奉行黄老思想,道家黄老之术一方面可引法入道",君臣上下并未有较大的等级区分。所以武帝时期思想的转变就需要一个新的转变,倡导君主集权,等级分明的儒家思想就得...……更多
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做了哪些改革?
...远的改革之一。收归盐铁:增加国库收入 早年汉朝实行“黄老学说”,主张无为而治,让商人经营盐铁生意。到汉武帝时期,掌控盐铁的商贾已成关中大豪强,对地方造成威胁。汉武帝决心收回民间盐铁控制权。前117年,在谋士东郭咸...……更多
汉朝有一位丞相,能力一般终日饮酒作乐,却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治国这件事,创造出了一个成语,叫做萧规曹随。【三】黄老学说的追随者为无为而无不为。萧规曹随一方面是曹参对萧何的熟知与信任。另一方面曹参本人崇尚黄老学说。曹参在继任汉相之前是齐国的丞相。当时齐国是刘邦分...……更多
申不害与商鞅:战国时期的两位法家巨匠
...为相,主持国政。按照《史记》的说法,"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申不害学习黄老之学,却在学说中主要强调"循名责实,慎赏明罚"的刑名之学。申不害在韩国"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对内整顿政事,对外则在诸侯之间...……更多
窦漪房:美貌与智慧并存的汉朝皇后,从宫女到皇后的传奇人生
...,窦太后和汉景帝、汉武帝的也不尽相同。窦太后信奉“黄老之术”,也就是道家的“无为而治,与民休息”。但我们所知道的封建统治者,基本上信奉的都是“儒家学说”,但事实上我国封建统治以“儒家学说”为指导核心是...……更多
汉武帝“独尊儒术”的背后,有什么政治斗争?
...上没有让步,但在其他方面还是难免退让,比如窦太后好黄老,景帝便“不得不读《黄帝》《老子》”。从“不得不”的字眼儿,可以看出景帝对母亲某种程度上的屈服。景帝去世后,窦太后的权力欲并没有因此减弱。年轻孙子...……更多
汉朝时期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区别
...别和优劣时,卫绾选择了逃避,他说自己只懂儒学,不通黄老之术,因此对二者无法评判!接下来在处理梁王刘武案件时,卫绾把所有的证据,全部都付之一炬,但汉景帝要卫绾把证据抬上来时,卫绾回答:“陛下,臣把那些证...……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耘:贵州优秀传统廉洁文化资源丰富
廉洁从政典范不胜枚举。如,被誉为“循例称冠、吏畏民怀”的清朝断案高手高廷瑶,坚信“廉吏必节俭”和“以厉廉戒”的清朝贵州巡抚刘荫枢
2025-07-03 22:25:00
寻访老兵足迹|抗战老兵历保甲:保家卫国不怕死的二等功臣
他,六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一人独自拉扯五个年幼的孩子,失去了家中唯一的劳动力后,原本清贫的日子愈发艰难;他,1945年2月入伍
2025-07-03 14:22:00
用《长安的荔枝》中的生僻字,解锁盛唐的隐藏密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洁清 实习生 袁垚鑫最近《长安的荔枝》火得一塌糊涂,咱们就来扒一扒《长安的荔枝》里那些"难认脸"的生僻字
2025-07-03 14:53:00
追《长安的荔枝》别光看热闹!这些“古代操作”搁在今天违法!
大河网讯 (记者 宋向乐)“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这句诗美得醉人,但热播剧《长安的荔枝》却撕开了这层浪漫面纱
2025-07-03 16:02:00
婺源县中云中学九(2)班王星雨 指导老师:程慧芳第一次觉得历史不是冷冰冰的文字,是在初一那年参观博物馆的时候。玻璃柜里躺着一枚锈迹斑斑的铜剑
2025-07-03 16:40:00
菏泽著名书画家推荐|陈颜阁
艺术简介:陈颜阁,号十谿,斋题临济草堂,作品多次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美展书法展十余次入展、获奖
2025-07-03 17:06:00
文化中国行 | 重安江水碾群:南方稻作民族农耕文化的代表
重安江水碾群简介: 重安江水碾群位于黄平县重安镇西南300米处的清水江江心沙洲上。19座古老的水碾房沿沙洲呈“一”字排开
2025-07-03 14:05:00
走进曹县“红三村” 探访传奇保卫战
大众网记者 崔智琪 曹县报道曹县城西北30公里,有座“安陵堌堆”,在堌堆脚下,有三个相距不过两三公里,呈“品”字型排列的村庄
2025-07-03 08:55:00
《寻古中国·齐鲁记》齐国何以成为百家争鸣之地?
作为西周最重要诸侯国之一的齐国,疆域占据今天的山东省大部,历史上存续约800年。这个最初“少五谷而人民寡”的贫弱之国,如何通过“因其俗
2025-07-03 10:51:00
杭州日报讯 7月1日,精心改造后的临安博物馆焕新归来、重新开放。为区别于吴越文化博物馆的综合展示、避免内容重复,临安博物馆深度挖掘现有资源
2025-07-03 06:44:00
杨李青合击日伪军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八分区游击队作战中(资料图片)。1940年秋天,晋中平原的麦浪与高粱秆交织成无边无际的青纱帐,微风拂过
2025-07-03 07:20:00
央媒看太原7月1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桂林抗战文化城文学艺术展”在山西太原晋祠博物馆开展,其中,较为少见的徐悲鸿抗战书法真迹首次在山西展出
2025-07-03 07:20:00
【天眼问学】你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吗?
在遥远的尧舜时代,中原地区的人民常年遭受洪水的侵袭。尧帝就命令鲧去治水,鲧只知道筑堤挡水,结果洪水仍然泛滥,舜继承了尧的帝位以后
2025-07-02 20:55:00
血色丰碑|徐光:白山松水中的抗日英雄
在那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一位英勇无畏的战士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抗日赞歌他就是徐光1932年,局势动荡不安,徐光受中共东满特委的派遣到珲春县工作
2025-07-02 22: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