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寻访老兵足迹|抗战老兵历保甲:保家卫国不怕死的二等功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7-03 14:22:00 来源:中国吉林网

寻访老兵足迹|抗战老兵历保甲:保家卫国不怕死的二等功臣

他,六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一人独自拉扯五个年幼的孩子,失去了家中唯一的劳动力后,原本清贫的日子愈发艰难;他,1945年2月入伍,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多次受到嘉奖。他,就是抗战老兵历保甲。

寻访老兵足迹|抗战老兵历保甲:保家卫国不怕死的二等功臣

虽然已经到了鲐背之年,但老人精神矍铄,向记者讲述曾经的烽火岁月时目光如炬,战场细节记忆犹新。

1929年,历保甲出生在山东省日照县高兴乡川子屯。父亲去世后,母亲白天在地里劳作,深夜缝补浆洗。少年历保甲看着母亲日渐佝偻的背影和布满冻疮的双手,将家仇国恨默默记在心底。每当听到日军烧杀抢掠的消息,他都攥紧拳头暗暗发誓:“等我长大了,一定要扛枪赶走侵略者”。

1945年1月,历保甲的姐姐光荣入伍参加了抗日,在部队里做了一名卫生兵。在姐姐的指引下,同年2月,15岁的历保甲也积极报名参了军。从此,他瘦弱的脊梁扛起了保卫山河的重任。

起初,历保甲被分到了后勤部门,为战士们理发,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后来,他负责搬运物资和照顾伤员,哪里需要,哪里就会出现他那瘦小的身影。渐渐地,他利用自己个子小,行动灵活的特点,在敌人轰炸时,巧妙穿梭于掩体之间,保护重要物资。

1948年隆冬,淮海战役打响后,19岁的历保甲跟随部队在前线浴血奋战。一天深夜,敌军发起了新一轮猛烈攻击,历保甲和战友们沉着应战,子弹如雨点般来回穿梭。突然,一发炮弹在离他不远处炸开,飞溅的弹片瞬间击中他的右臂,鲜血顿时浸透了他的衣袖。剧烈的疼痛让历保甲眼前一片漆黑,看着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们有死有伤,他悲痛至极,马上又咬紧牙关坚持战斗,直到战友将他强行背下火线。

尽管伤痛难忍,历保甲仍时刻牵挂着前线战况。他不顾医生劝阻,主动要求重返前线。归队后,他带伤参与战壕修筑、物资搬运、转移伤员等工作,用顽强的毅力克服身体的不适,继续投入战斗。

淮海战役胜利后,部队对历保甲在战斗中英勇无畏、负伤后仍坚守岗位的事迹进行表彰,授予他二等功。

今天,捧着沉甸甸的军功章,历保甲感慨万千:“和那些牺牲的战友相比,我这点伤不算什么。只要国家需要,我随时准备再上战场。”这枚军功章不仅是对他的肯定,更是那段烽火岁月中无数英雄用热血和生命换来胜利的见证。

1953年,历保甲入朝作战,战场上他多次穿越火线抢救伤员,并在战斗中为保护战友两次负伤,但他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直到战争结束。

当抗美援朝的硝烟渐渐散去,1955年,历保甲告别了并肩作战的战友,复员返乡,回到山东临沂煤矿工作,1978年,他带着孩子们来到了吉林省汪清县春阳镇新安村,从此开始了务农生活。

劳作之余,历保甲成了村里的“活历史书”,田间地头,总能看见他给孩子们讲战争的故事,讲战友的故事,时不时还会撸起袖子让孩子们看看他曾经受过的伤。

“这不是伤疤,是勋章!祖国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也要像先辈一样勇敢站出来!我的故事不值一提,真正光荣的是我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如今,历保甲虽已90多岁高龄,但那段刻骨铭心的战争岁月,始终是他记忆深处最炙热的烙印。

“今天的好日子是战友们用命换来的,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先烈,把他们的精神代代传承。”

岁月染白了鬓发,却从未褪去老兵骨子里的赤诚。历保甲用一身铁骨书写忠诚担当,用半生热血浸染锦绣山河。他那舍生忘死的勇气、保家卫国的信念,早已化作精神基因,融入民族血脉,激励着后人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勇担使命,砥砺前行。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马春雪 文/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3 2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寻访老兵足迹·传承红色精神①丨89岁老兵忆当年:缝上“英雄条”昂首上战场
...展汇聚磅礴力量。1948年,年少的他成为了一名战士,“保家卫国”是他的志愿;1952年,18岁的他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担任警卫员;……他叫李玉奎,是一名老兵,如今已年近9旬
2023-07-17 13:01:00
老兵姜永生:用小锹小镐小石头打退敌人的功臣
...的老人挺直后背,向大家敬了个军礼。老兵坚定地说:“保家卫国,无上光荣!”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刘赜瑞摄影 张天作视频来源: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2024-07-22 17:36:00
致敬“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老兵亓立山:保家卫国 义不容辞
...了枪支,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背负起保家卫国的使命。如今,年逾九旬的他,对那段峥嵘岁月依然记忆犹新。“敌机的轰鸣未曾间断,我们只能徒步穿越四十里的枪林弹雨。”回
2024-07-24 03:28:00
全民国防教育日即将来临,坊子区革命功臣欢送新兵入伍
...关心、支持、参与国防建设。“坊子区历来有反抗侵略、保家卫国、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坊子区委书记、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周洪刚表示,区委、区政府一定认真落实好党和国家的各项优抚政
2023-09-14 20:43:00
【解码“高原兵”】报国志 映朝阳:贵州“功臣村”背后的故事
...,还是在学校读书,家家户户都想把孩子送往军营,担起保家卫国的重任。常听哥哥讲起军营里故事,弟弟姬田荣坚定了入伍参军的决心。在西藏日喀则服役期间,他担任过副班长、班长和代理排长
2024-06-18 01:50:00
寻访老兵足迹·传承红色精神⑩|老兵刘春田:那些永远留在异国他乡的战友,才是真正的英雄……
...是那枚个人二等功奖章,一共获得了三次,能够在战场上保家卫国,值了!”1955年,刘春田退役,转业分配到辽源机电厂,但他选择了回家务农,担任生产队队长10余年。“当农民好啊,民
2023-07-28 17:00:00
寻访老兵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⑦丨老兵吴化南:一寸山河一寸血,好日子咱们得珍惜
...来不及害怕与悲伤,拿起机枪就是一通扫射。在那一刻,保家卫国已经不仅仅是一句誓言,更是舍身忘死的拼杀。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开始,东北野战军发起进攻,并先后解放新民、抚
2023-07-25 11:23:00
听老兵故事 做有志少年
...以及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孩子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兵爷爷保家卫国、无惧生死的爱国主义精神。每一位老兵都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兵爷爷的故事让少先队员们深受感动和启发。少先队员们纷纷
2024-03-22 12:53:00
让爱国拥军的种子扎根蓉城大地
...震撼和感动。儿子还说长大了也想去当兵,像先辈们那样保家卫国。”在成都战役纪念馆,即将入伍的新兵们神情肃穆、英姿挺拔,认真聆听曾参加过边境作战的退伍老兵张友彬讲述英烈故事。“作
2023-09-26 12:2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