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用《长安的荔枝》中的生僻字,解锁盛唐的隐藏密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7-03 14:53: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洁清 实习生 袁垚鑫最近《长安的荔枝》火得一塌糊涂,咱们就来扒一扒《长安的荔枝》里那些"难认脸"的生僻字,看看这些古人的生活密码里,到底藏着多少好玩的冷知识!

衣食住行篇

先说说唐朝人的穿搭神器——蹀躞带(dié xiè dài)。这玩意儿堪称古代"斜挎包鼻祖",别看它貌不惊人,功能却牛得很!玉带板上挂水壶、钱包、扇子,出门远行啥都不耽误。唐朝时这可是身份的象征,三品以上的大员才能用玉带,皇帝更是独享十三环玉带,腰间一系,地位立马彰显无遗。

用《长安的荔枝》中的生僻字,解锁盛唐的隐藏密码

敕(chì)字一出,谁与争锋?这是皇上"圣旨"的代名词,剧里李善德发现的那份敕碟,上面被人篡改得痕迹明显,正是这小小改动,掀起了荔枝运输背后的大波澜。

用《长安的荔枝》中的生僻字,解锁盛唐的隐藏密码

钤(qián)印就是古代的"官方认证"。在《长安的荔枝》中钤印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证明文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防止文件被篡改。李善德文牒掉了,捡到一张黄纸片,上面有个"煎"字,通常修改处需要押缝钤印以证明并非私自篡改,但李善德捡到的这张贴黄上并没有印。

用《长安的荔枝》中的生僻字,解锁盛唐的隐藏密码

蜑(fēi)蠊(lián)听着吓人,其实就是蟑螂,李善德在岭南遇到的,个头大得跟老鼠似的,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嫌弃。这蟑螂在古代也是有文化地位的,常被写进诗词里,成了诗人表达情绪的 "黑料"。

用《长安的荔枝》中的生僻字,解锁盛唐的隐藏密码

区域民族篇:

岭南的少数民族也藏在这些生僻字里。畲(shē)族,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山区,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但日常交流多用客家话。李善德跑岭南调研,发现这些少数民族部落藏在深山老林里,官府想管都管不到。

郴(chēn)州、峒(dòng)寨,这些地名自带神秘气息,少数民族聚居地常以 " 峒 " 命名,像是藏着一个个隐秘小世界。

用《长安的荔枝》中的生僻字,解锁盛唐的隐藏密码

官职篇

唐朝官场也有不少生僻字。典厩(jiù)署,这地方主要管皇家牲口,饲养马牛羊啥的,看似不起眼,可也是朝廷运作的重要环节。

铨(quán)选更是关键,这是古代选官的"流程图",吏部选文官,兵部挑武官,皇帝亲自定最高职位,其他人等靠吏部按规定补位。

用《长安的荔枝》中的生僻字,解锁盛唐的隐藏密码

应卯(yìng mǎo)是古代官员的"签到簿",每天按时点名,缺勤就吃挂落。这制度一严,官员们想偷懒都难。

铜匦(guǐ)更是武则天的"创新发明",铜匦分为四匦,四匦管不同的事儿,延恩匦(养民劝农)、招谏匦(评判朝政)、申冤匦(申诉冤屈)、通玄匦(建言献策),百姓有诉求,都能找到对应渠道,这在当时可是相当前卫的"民主尝试"。

这些生僻字看似冷门,却是解锁盛唐风貌的钥匙,透过它们,咱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生活百态、权力架构和文化底色,是不是很神奇?下次看《长安的荔枝》,是不是又多了一份乐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3 2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遇见”盛唐诗人|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小学素养闯关纪实
...宫大殿:小豆丁们用英语翻译句子,还能熟练使用字典查生僻字;为了考察远古遗迹,豆丁们将甲骨文和现代汉字一一对应;在这里,善于观察的小豆丁们还观察到了诗人李白最爱的月亮的变化。再
2024-01-17 10:17:00
春晚主标识带火了“龘”字,媒体:生僻字新用,焕发年轻光彩
...融合时代精神,这次创新表达可谓精准拿捏了流量密码。生僻字能够破圈传播,反映出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从上古图腾到吉祥瑞符,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龙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
2023-12-04 10:36:00
在农历甲辰龙年春节,“龘”字一跃火出了圈,成为生僻字界的“扛把子”。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主题“龙行龘龘,欣欣家国”,到国家博物馆甲辰龙年新春文化展序厅中出现的
2024-02-09 10:34:00
破译服刑人员“密码”背后:监狱民警为何建议出狱后不再相互联系?
...辉借助《新华字典》,抽丝剥茧找到了答案。原来,这些生僻字,指代了一些电话号码。它们可能涉及其他服刑人员及其亲属,为陆波出狱后与对方联系留下机会。事实上,监狱并不建议服刑人员刑
2025-02-18 08:21:00
【图说】“龘龘”出圈
...文字知识,又融合时代精神,拿捏了流量密码。类似龘的生僻字在生活中有不少,但多数人通常不清楚其准确读音和含义。此前,曾有一首火遍网络的“魔性”歌曲《生僻字》让生僻字变得朗朗上口
2023-12-05 04:45:00
...记密码了,用脑电波识别身份也能解锁“保险箱”;使用生僻字键盘,只要简单输入拼音就可轻松打出生僻字……外滩大会期间,除了论坛活动,各类展区也是一大亮点。观众可以从医食住行等方面
2023-09-09 06:09:00
只因姓氏太罕见,全村集体改姓“鸭”
...“鸭”姓村民,对方表示情况属实。22日,话题“名字有生僻字就只能改名吗”,再次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烈讨论。(一)新闻中所说的“nià”姓,上半部分是少了一横的“鸟”,下半部分
2023-04-28 16:18:00
...小事一跃成为社会话题——招娣成了阿雅,因为名字中的生僻字被同学叫成“王哐哐”的小王有了新的名字“王姝妍”。关于名字,其实从来都不简单。名字,是我们走向社会的第一张名片,是重要
2025-06-13 16:14:00
...更改收件地址的功能。App可以自动在收件地址里加入一些生僻字以规避平台的监测,而这些生僻字并不影响送货。“快递员一般不会理会地址上的生僻字,而是直接按照他看得懂的地址投递过来
2024-02-27 07:2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近日,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在太原举办“2024三晋女书”系列丛书研讨会。这是该协会组织出版的第六套会员丛书,包括太原市任爱玲的《时间向远方延伸》
2025-10-20 18:27:00
一拿起这本厚厚的书,我就想起了它的作者、已逝的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那张面孔。粗糙多皱纹的脸、黝黑的皮肤、凌乱的头发,仿佛四季轮换的风雨
2025-10-20 18:27:00
在某县一宣传栏中,张贴了这样一张宣传标语,上写:“趁势而上,全面谱写……新篇章。”其中,“趁势而上”是“乘势而上”之误
2025-10-20 18:27: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重温“打不垮”的烽火岁月
(视频拍摄:王宏飞 视频制作:周颖)(海报设计:梁玉)在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镇,曲折狭长的山谷中有个红色旅游村庄——鱼子山村
2025-10-20 20:39:00
“彩墨生辉·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10.20-10.31相约河北美术馆
2025-10-20 10:37:00
“快看这个,是乾隆的‘古稀天子之宝’,以前只在书画复制品上见过乾隆的印章,今天总算见到实物了。这温润的玉质、精湛的雕工
2025-10-20 07:37:00
文物出道计划 | 水里“冒出来”的战国小钺钺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10-19 19:54:00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