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光绪废除科举制,标志着清王朝已经行将就木
我们且不论科举制的好或者坏,有利还是有弊,单就清光绪帝废除一千多年的科举制而言,清王朝已经是到了运转不下去的时候了。状元及第,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耀一个社会,一个集体,在局势稳定下来之后,总会慢慢的形...……更多
元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这一年刚开始,元帝国的统治者们就收到了一个坏消息,黄河泛滥了,沿岸山东河南几十万人沦为难民。虽说元朝并不怎么把老百姓当人,但还要防着他们造反,所以这几十万人该管还是要管的,那么自然而然就得修河堤了。可...……更多
大清第一廉吏为何让康雍乾三代帝王为之动容
...没廉才于成龙生于明朝崇祯年间,少时聪慧好学,渴望通过科举入仕报效天下。然而当时朝政腐败,科场舞弊丛生,清官正人屡屡落第。1645年,21岁的于成龙满怀理想抱负赴京赶考,想以科举之路实现报效社稷的夙愿。然而当他走进考场...……更多
宋代科举屡考不中者也可得到“特奏制”,成宋朝的国策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更多
名扬千古之前的汤显祖在做些什么?与这个有关
...进,《儒林外史》虽然是成书于清朝,但反映的却是明朝科举士子们的生活。可以说像范进这样的还算是幸运儿,更多的人是一辈子都与“功名利禄”无关,最后落了个“死读书,读书死”的悲惨结局。上图_范进中举老版插图...……更多
隋文帝开创的科举制度,晚年为何要亲自废除
前言隋文帝开创的科举制度,为推动人才选拔事业立下赫赫战功,然而,晚年却要亲自废除这一举国体制?这其中蕴藏着怎样的心酸故事和深刻内情?一、文帝早期重视教育,兴学治国杨坚在位之初,深感到人才的重要性。经...……更多
五姓七望:中国古代名门望族的兴起与衰落
...当然不允许他们的势力继续壮大。因此,武则天通过改革科举制度,规定任何人都要科举选拔等等措施,让更多的寒门子弟、下层人士进入了官场,进而实现分散权力的目的。上面削弱五姓七望势力的办法,都是小打小闹,真正...……更多
为何说隋朝一个短命的朝代,历史贡献超越千年引领时代
...)其次,由权贵政治到庶民政治的转折期,私学的兴起与科举的出现!纵观中国历史,隋唐之前,可以称呼为权贵政治时代,只是这权贵的含义不同!在先秦以前,权贵阶级的含义,莫不是以血统延伸,或是以宗亲为纽带,以周...……更多
唐朝最负能量的诗人,写出人生最深沉的无奈,成为千古名言
...手持笔杆,在纸上提笔疾书。他写下了那首千古流传的《黄河》,以浑浊不清的黄河借喻科场的种种腐朽,讽刺朝廷失德。“混沌浊水向东流,上有倒悬翠云盘......”罗隐写完,长叹一声。他看清了这个乱世,却无力改变。当听说朝廷重...……更多
宋代以后,为何出现“富不过三代”
...年龄,每天都有望族上门求婚,但王旦都看不上。当时,科举考试刚刚结束,一位名叫韩亿的新科进士按例拜谒宰相之门。王旦见此人才华横溢,心中大喜,想将长女许配给他。然而,这个决定招来了整个家族的反对之声——韩...……更多
清代的知县为何很难晋升?吏部有3个硬性规定,够资格的少之又少
...的阶段,便是隋朝至清朝的这一冗长时段,隋炀帝时兴起科举,武则天时增加武举、殿试,北宋细分科考三级,明朝严规文体八股。仕途一路无疑是在不断变化的,而不断的变化自然也等同于是在声明,仕途道路始终是存在漏洞...……更多
不弃涓滴 终成巨流
...一部历史题材的主旋律作品。大河奔涌,九曲连环,万里黄河,气象万千。2022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天下长河》以其厚重的人文历史内涵、丰富立体的角色塑造、波澜迭起的朝堂论辩、魅力无穷的台词金句、气壮山河的治河景...……更多
柳宗元出身名门少年天才,为何却一生潦倒仕途不顺?
唐代虽然实行科举取士,但士族门阀对官场还有极大的垄断性。唐朝和宋朝都是不到300年的历史,但宋朝大约录取四万进士,唐朝只录取四千人。不是这四千人都是官场精英能以一对十,而是多数职位都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即...……更多
唐朝官吏选举制度揭秘:科举、吏部与任职考察
...封建社会官吏制度的先河,制度分工明确设立三省六部和科举制,用现代人的方式来解读就是选拔更加的公平、公正,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基层人群的权利,也缓和官权矛盾。而唐朝在延续隋朝制度的同时,也做了很大的改革。...……更多
和珅救灾往粥里撒泥沙,为何乾隆称赞不已
...保护着和珅两兄弟,不让他们受到欺负。自从隋唐之后,科举制成为了朝廷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许多想要进入仕途的人,十年寒窗苦读,只希望能够考取功名。和珅也有着这样的想法。他希望能够出人头地,保护弟弟和家人,...……更多
...要艰难困苦得多了。天宝六年(747年),杜甫参加了当年的科举考试,这本就是他来到长安的目的,但不幸的是,他再次落榜了。这一年,唐玄宗下诏,全国有一艺之长的人都可以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这次考试由宰相李林甫主持...……更多
康熙盛世:五位汉臣的传奇人生与不朽功勋
...是靳辅。靳辅被委以重任,担任河道总督,全权负责治理黄河水患。对于这项艰巨的任务,靳辅虽然起初经验有限,但他并未气馁,而是勤学苦练,不断探索治水之道。黄河素有\"中国之母\"的美誉,但其水患却一直困扰着沿岸...……更多
武松是都头、林冲是总教头、鲁智深是提辖官,三人官职谁的最高?
...不仅影响了军政体系,也深刻改变了文官的晋升途径。 科举制度的完善使得寒门子弟有了更多晋升之阶,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世家大族的垄断地位。然而,武官的发展空间却在这一过程中被进一步压缩,这也为日后武将群体...……更多
古代“捐官买官”要花多少钱?有人为了过官瘾花了8亿
自从科举制诞生以后,无论身份地位,统一按照才学选拔官吏,让许多寒门学子看到了做官的希望,隋唐以前的官吏大多都是身处名门的士族子弟,或是凭借战功而受封爵位,无论哪种方式都比不上科举制来的更加“公平”。...……更多
他是明朝历史上第一个三元及第的人,下场却如此悲惨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科举制度的建立不仅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朝堂的垄断,还吸收了大量出身于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科举制度在中国前后延续了一千三百余年。在这期间,有...……更多
司马一族与西晋的兴衰:从曹魏的权臣到帝国的灭亡
...世族,司马一族,其家族经过长期发展,早就形成庞大的权贵集团。士族之害晋武帝是不知道的,若是他知道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一定会想方设法削弱士族。因此自西晋建立,政风十分黑暗,贪赃枉法,贿赂风行,这只是...……更多
范仲淹:北宋的坚守与变革
...的学识已渊博过人,大中祥符十八年(1015年),21岁的他参加科举,高中进士,.他的政治生涯,就此展开。年少的范仲淹已树立了救国救民的远大理想。当时的他,身姿挺拔,两鬓微霜,目光炯炯有神,凛然不群。他常穿一身朴素长衫,腰悬佩...……更多
此人是梁山最悲剧的好汉,想得到朝廷的认可却被晁盖算计
...送花石纲的时候,尽管杨志非常小心,但花石纲却因为在黄河翻船,从而让杨志只能亡命江湖。一段时间以后,在杨志发动自己的人脉关系网之下,杨志终于得到了一个发配北京大名府的“处罚”。就这样,在大名府,杨志得到...……更多
清代状元的后人:隐居深山状元府,守护着祖宅,无水无电乞讨度日
...没有逃过没落的结局,如今留下后人牛师静独守状元府。科举制度的建立,给中国无数寒门弟子出人头地的机会,不再是自上而下,或者只有出生名门望族才能通过选拔开启为官之路。清朝时期,科举制度达到顶峰,总共分为乡...……更多
五代十国时期,文人为何崇尚物质生活?
...到幕僚的撺掇对晚唐进士的大清洗,将三十几位大臣抛入黄河,一时之间文人人人自危,史称“白马之祸”。这些藩镇权势因为往常被文人世族强压一头,对文官的痛恨由来已久,在夺权后恨不得杀之而后快。迫于生存,迫于时...……更多
古代职官回避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事务的官员。从世袭制度到察举制度,从九品中正制度到科举制度,每一个时代都有符合它本身背景的官员选拔制度。以此从社会中挑选所需要的政治、经济人才,使得皇帝的意志能够被很好地执行下去,朝廷的政策得以实施开...……更多
古代考生作弊绝招大盘点,连袜子上都写满了四书五经
从古到今,自从科举制度兴起以来,作弊就成了一个比较时尚的话题,当然在古代作弊付出的代价是非常高的,如果被考官发现,那么轻者永远不许参加科举考试,重者被株连九族的也不在少数,历朝历代对考试作弊所设立的...……更多
美国人眼中的“千古一帝”为何是隋文帝杨坚
...根据这个人的出身来决定自己的官职,实现平等。杨坚的科举制度改变了权贵交接高官的局面。而社会上一些最底层的人也能努力学习,通过考试成为官员。杨坚的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给了穷人弟子希望。 ……更多
宋朝尊崇古法,科举取士,对官学教育的影响是什么?
科举制度出现于南北朝时期,是统治者为了选拔人才为自己服务创造的制度,但其中缺陷过多,便逐渐被遗忘。不过在隋唐时期用来选拔人才,也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宋朝在此基础上不断的修改、完善,达到较为先进的...……更多
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除掉了一个,危害我国600年的毒瘤
...身亡。士兵们把他们的尸体一股脑儿地扔进了波涛汹涌的黄河里。整件事一气呵成,毫无拖泥带水。朱温的行为看似个人情绪的宣泄,其实也为世家大族的消亡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在对30余名官员进行残忍的杀害并抛尸后,又...……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三次特等功!直到逝世人们才知道这位战斗英雄的故事……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云观 宋戈 王媛萍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师直至逝世人们在翻阅其档案准备悼词时方知他曾三立特等功2024年6月29日96岁高龄的昆明学院离休干部郝珍富因病医治无效
2024-09-25 17:53:00
千年之后,东坡文化为何依然能在潍坊诸城熠熠生辉?
大众网记者 牛鞠榕 潍坊报道他,为“超然台”赋名,以超脱凡世之眼,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不朽佳句。他,坚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2024-09-25 15:53:00
侯小强新书《寸进》讲述曾国藩逆袭改命的关键秘籍
很多正陷入困境的人常感有无力感、不确定感,不知道如何才能突围。一百年多年前,曾国藩也曾遇到极为动荡的至暗时刻,却凭借巨大的生存智慧
2024-09-25 16:11:00
古代夫妻就寝时,通房丫鬟就守在旁边伺候,床上的两个人不尴尬吗
自古以来,我国封建社会的生活方式独特且丰富多彩,其中就包括通房丫鬟这一特殊的存在。在古代的大家族中,通房丫鬟作为家中的一员
2024-09-25 10:52:00
匈奴王陵被发现,陪葬品让人发颤,学者:汉武帝真的太伟大了
匈奴作为中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虽然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在历史也留下了浓厚的一笔,据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
2024-09-25 11:32:00
16年肯尼亚撕毁中企合同,拒赔10亿违约金,2年后却恳求我们完工
中国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制造大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相信很多小伙伴出国留学、旅游都经常会看到甚至是买到中国制造的东西
2024-09-25 11:37:00
古代太子的地位真的像电视剧里那么不稳吗?
今日新谈资:网友:太子确实危险,兄弟陷害,皇帝忌惮。尤其是皇帝,不立太子吧,江山不稳,野心家都想害死他断了传承天下大乱
2024-09-25 12:02:00
“正道沧桑——2024苦禅门下翰墨情杨子洋书画展”在济南李苦禅纪念馆开幕
《华夏山河路路通》2024年9月24日,纪念中国大写意书画宗师李苦禅先生诞辰 125周年,由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服务中心
2024-09-25 08:50:00
跨越76年,111位无名烈士重归有名英雄
本文转自:人民网-山东频道乔姝“舅舅,我们一家四代人,一直在寻找您的下落,如今终于团圆了。”9月24日,在济南革命烈士陵园隋永奎烈士墓前
2024-09-25 09:54: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江南 赵珊珊清龙河畔,百花山腰,有一座依山而建的古村,村内古木繁茂,远看一片郁郁葱葱,好似一只青狮镇守“山门”
2024-09-25 05:53:00
关羽和张辽,谁更胜一筹?正史上,关羽和张辽压根不是一个级别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说到三国名将,那可是一个比一个厉害
2024-09-24 22:38:00
贾宝玉的前世,神瑛侍者的原型是谁?侍者二字给出令人意外的答案
上文讲“三生石”典故,出自唐代袁郊传奇小说《圆观》,后被苏轼改编为《僧圆泽传》。三生石典故解决了两个问题:一,贾宝玉母亲肯定姓王
2024-09-24 20:06:00
妙玉和贾宝玉的真实关系,曹雪芹用四句话隐晦说明,果然非同一般
妙玉判词图画“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要洞明“美玉与泥垢”以“德”衡量的准绳。德行高尚的人如“美玉”。德行低下的人如“泥垢”
2024-09-24 20:07:00
贾母含笑劝慰王熙凤的话,尺度之大震碎三观,却让旁观者遍体生寒
曹雪芹笔下最精彩的是人物刻画,最精妙的是人物语言,其次才是伏笔和隐喻。其他所有描写,在以上三点面前,都要位居其后,哪怕也都各擅胜场
2024-09-24 20:07:00
《红楼梦》最恐怖的一幅画:一条饿狼扑向美女,背后故事不忍细说
金陵十二钗判词在妙玉判词后,划出分水岭。贾宝玉人生中最重要的六个女儿: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和史湘云、妙玉便交代完成
2024-09-24 2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