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黄庭坚是北宋大文豪,诗与苏轼齐名,史称苏黄;词与秦观齐名,史称秦黄;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齐名,史称宋四家。旧时,杭州武林门外有纪念和祭祀黄庭坚的祠堂,黄庭坚在杭州有很高的声望和影响力,但黄庭坚一生...……更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等,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四年(1067)进士,累官舒州、太平等州知州。黄庭坚长期游学于苏轼之门,其诗、书自成一体,在北宋及后世具有广泛的影响。其一生虽...……更多
苏轼与日照丨白鹤楼二三事
...处赏荷胜地。品字。苏轼诗、词、书、画俱佳,其书法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诸体皆擅,“白鹤楼”是其早期作品,恰如其门人弟子黄庭坚所评:东坡道人少时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白鹤楼”三...……更多
...的典型代表。“宋四家”中,前三家分别指苏轼(东坡)、黄庭坚(涪翁)和米芾(襄阳漫士)。宋四家中,蔡襄年龄辈份,应在苏、黄、米之前。从书法风格上看,苏轼丰腴跌宕;黄庭坚纵横拗崛;米芾俊迈豪放,他们书风自成一格,...……更多
揭秘“大苏”“小苏”的人生蜕变!《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苏轼苏辙篇(中)重磅推出
...“元祐文人集团”中,真正可贵的是不唯苏独尊,秦观、黄庭坚、米芾、晁补之、张耒……他们因为共同的生活理想和文化志趣相聚在一起,由此奠定了元祐文坛百花齐放的局面。李公麟的《西园雅集图》就是他们文化精神的艺...……更多
杭州不断笋
...为证”,苦笋其实“冷毒尤甚”。“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是一个苦笋迷,曾专门写诗向四川名士黄斌讨要苦笋,“南园苦笋味胜肉”。宋人视苦笋为“谏笋”,代表着忠谏气节,“苦而有味,如忠谏之可活国”。陆游在《...……更多
...过来的,通过视频才知晓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轼、黄庭坚他们来过这里,我是一名诗词爱好者。”春节期间,天柱山全员值守,为确保游客欢度新年,很多干部职工除夕夜都在山谷流泉文化园值班中度过。大年初一,大家...……更多
...,知晓茶诗中的茶器究竟是什么模样,白居易、苏东坡、黄庭坚、陆游等家喻户晓的文人墨客爱用什么样的茶器,对茶诗中出现的茶器有更直观、具象化的认识,消除阅读茶诗时可能产生的“无从想象”之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更多
宋高宗为了防特务,硬生生地改变了行书风格
...览史籍之外,高宗也醉心于书法的精进,他早年曾苦临过黄庭坚与米芾:“高宗初学黄字,天下翕然学黄;后作米字,天下翕然学米。”而中晚年之后则苦学王羲之与魏晋名家笔法:“顷自束发,即喜揽笔作字,虽屡易典型,而...……更多
原来你是这样的苏东坡
...词文章传世,至今为人们竞相传诵。在诗作方面,苏轼和黄庭坚并称“苏黄”,元好问曾以“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进行点评。在词作方面,苏轼和辛弃疾并称“苏辛”,是豪放词的代表性人物,但是也有“十年生...……更多
...当年的蔡襄力去时俗流弊,另辟蹊径,下开苏轼、米芾、黄庭坚等新风,连接唐、宋两朝书风嬗递,身兼尚法和尚意两种艺术追求,在中国书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更加让人惊叹的是,蔡襄所著的《茶录》总结了古代制...……更多
...于2023年秋天在浙江美术馆开幕后,蔡襄、苏轼、米芾、黄庭坚这四位中国著名的文人、书法家,千百年之后成为当下的流量“明星”,展览也成为杭城的一大热门文化事件。正如本系列作者姜青青所说,每一件展品的背后都有...……更多
姜青青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即使人已去,事不了,雪泥鸿爪也能成章,流风余韵在杭州仍有可观——苏轼长卷:三“市长”了却小女子的“债”蔡襄走了,“欠债”却留下了。欠谁的债?欠一小女子的债,而且还是关系...……更多
盘点历史上那些著名的“一门三杰”
...开创“太康体”。苏洵、苏轼、苏辙苏洵、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晏几道和曾巩,合称七进士,而三探花说的正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他们个个才高八斗,唐宋八大家独揽三席,以苏轼成就最高,乃一代文豪。后人对...……更多
“吴中诗冠”徐祯卿揭秘:宋朝富阳谢家的传世传奇
...因以为名。” 【薛涛】谢景初有个女儿,嫁给了大才子黄庭坚。黄庭坚也是进士,官至起居舍人。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在众弟子中,黄庭坚显得出类拔萃,甚至与他的老师苏...……更多
...的北宋文人聚会,其中以苏轼居“C位”,米芾、王诜、黄庭坚、李公麟、秦观等人悉数出现,地点是在驸马都尉王诜府中的西园,称为《西园雅集图》。不过,这场规模空前、形式齐备的聚会是否真的存在,一直存有争议。因...……更多
姜青青:看见看不见的“宋四家”——苏东坡
...兼容晋人“尚韵”而形成的一代书风。就苏轼书法而言,黄庭坚说得最恰当:“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中岁喜学颜鲁公(颜真卿)、杨风子(五代杨凝式)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唐人李邕)。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更多
百合玉簪两相契
...未开时正如白玉搔头簪形。”玉簪由此成了花名。宋诗人黄庭坚赞玉簪花:“宴罢瑶池阿母家,嫩琼飞上紫云车。玉簪堕地无人拾,化作江南第一花。”此江南第一花,乃瑶池仙女白玉搔头所化。自古以来,国人以白花玉簪为珍...……更多
米芾复官
...已然闻名遐迩,不仅得到了王安石的赞许,而且与苏轼、黄庭坚互为知己故交。彼时的士子情怀,终究逃不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仕途囚笼。也正是因此,当他在崇宁三年五月,在闲居的润州意外收到复官的消息,提笔而...……更多
北宋才子黄庭坚:仕途坎坷中的文学巅峰与深远影响
...江西流派可谓非常的出色,特别是到了北宋后期,杜甫、黄庭坚、陈师道等人尤为的出彩和被众人所熟知。还有我们要讲到的“黄庭坚”,在这一时期的声望可谓相当的可观,甚至在后世的传承中黄庭坚与苏轼之间的情谊令众人...……更多
聊聊黄庭坚这首写给挚友黄几复的诗《寄黄几复》
...见也不知何期。山高水远,就只能各自思念,于是就有了黄庭坚这首写给挚友黄几复的诗《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得读书头已...……更多
从黄庭坚的诗歌看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杂诗七首·其一》中的探讨
黄庭坚自幼聪慧,颇受家中长辈喜爱,他的舅舅每每来到家中,总会随手取出一本书,考问其中内容,每逢此时,黄庭坚总能对答如流。长此以往,黄庭坚神童之名愈发远扬。有一日,家中来客,酒宴正酣时,其中一位宾客因...……更多
苏轼与佛印:千古名篇背后的禅意与智慧
...先说一下创作背景。苏轼被贬到黄州后,情绪非常低落,黄庭坚的舅父把自己的房子让给他居住,还邀约了很多人去开导他。 有一次,黄庭坚等人陪苏轼出游散心,来到了浮山。在金山寺里面遇到了法远、佛印二位禅师,这二...……更多
北宋末年的政治风云:从王安石变法到蔡京的崛起
...骂,但他的优秀却是无法磨灭的。擅长书法,曾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列为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只是后人不喜欢蔡京这个人,最后以蔡襄取代了蔡京。蔡京之所以受到宋徽宗的青睐,是因为赵佶在端王时期就已经欣赏过他的...……更多
文人治国:宋朝大诗人的政治生涯与文学贡献
...州儋州。诗中的地名是他被贬的三个地方。苏轼画像四、黄庭坚黄庭坚年少聪慧,二十二岁中进士,在京师担任过校书郎等职位,后来因为《神宗实录》事件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总的来说,黄庭坚的仕途是颇为不顺的,...……更多
...这茶汤里渗透梅花的清香。”古代大画家王元章、仲仁、黄庭坚、王冕、石涛、弘仁等均是画梅的高手。值得一提的是宋徽宗赵佶,他虽在政治上毫无建树,但在艺术上造诣颇深,流芳千古。赵佶的花鸟画,以极其严谨的创作态...……更多
苏轼一生三起三落,但为国为民之心不变,
...上,铺在朝廷的发展方向上。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在黄庭坚的笔,苏轼仿若是忠义两者皆有,文章妙笔天下的大才子。得到这个称号非常不易,毕竟自古以来文人相轻,如果想要文人重视你,尊重你,那么无论是品行操守还...……更多
宋朝乌台诗案是怎么发生的
...无情的时光便在满腹牢骚中悄然逝去。倒是苏轼的好朋友黄庭坚看得更清楚。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对于苏轼来说,乌台诗案就是一场飞来横祸,让他措不及防。如今,到了黄州,他的生活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因文...……更多
奸臣蔡京的另一面:推行福利制度,千万百姓受惠
...出色之处也不能就此一并抹杀。他擅长书法,曾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共同被列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只是后人厌恶蔡京为人,最后用蔡襄替代了蔡京的位置。而蔡京能得到宋徽宗青眼,也是因为赵佶还在做端王时,就已经对他的...……更多
历史上首位杰出女书法家蔡文姬,竟然是王羲之的祖师奶
...笔意。《我生帖》极其精到,透露着一股浓浓的古典美。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中曾这样说道:“蔡琰《胡笳引》自书十八章,极可观。不谓流俗仅余两句,亦似斯人身世耶?”无论对她的身世还是书法,都表示出了无限的怜惜...……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数有战功,看来有关羽张飞在就是好,容易立功。先是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这里的平原令就是平原县的县令,而平原相就是平原国相
2024-06-25 18:07:00
当时到处都是黄巾和反贼,官府也到处都在募兵,所以在路上遇到去丹杨募兵的都尉毋丘毅,便一起同行。走到下邳的时候遇到了反贼
2024-06-25 18:07:00
刘备自小有大志,此时便带着他那群小弟,跟随校尉邹靖去讨贼。可是他第一次上战场就差点战死了,受伤后装死躺在那里,等贼人都走了
2024-06-25 18:06:00
陈胜吴广起义时,范增已经70岁,项梁率8000江东子弟兵渡江西进时,范增主动投军。当范增、项梁、刘邦等相会于薛地时,陈胜已经被杀
2024-06-25 18:11:00
当时刘备自己只有一千多兵,外加上一些杂胡骑和饥民有几千人,但那些都是乌合之众,上战场不顶用。所以当陶谦说要给刘备四千丹杨兵的时候
2024-06-25 18:07:00
并且自小没爹,只能与母亲贩履织席为生。虽然家庭条件不富裕,但他母亲还是送他去跟卢植学习,那年他十五岁。不过刘备不爱读书
2024-06-25 18:08:00
少年时的甄宓就显露出与其他孩子不同的灵慧之气。其他孩子在院中玩耍的时候,她却泡在书堆里,手不释卷,小小年纪已经是一身书卷气
2024-06-25 18:09:00
也就是在此时,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刘备听完吓得筷子掉到地上。汉代时对刺史称为使君
2024-06-25 18:07:00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不知,当日的她是怀着怎样凄绝悲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一生所爱敌不过别有用心之人的几句谗言
2024-06-25 18:10:00
公元前206年,陕西临潼鸿门,历史上最惊险的饭局——鸿门宴上,之后范增召项庄舞剑,意图刺杀刘邦。刘邦逃脱之后,范增长叹一声
2024-06-25 18:11:00
甚至认为乡党名族出身的正妻任氏性急善妒,不听劝阻将她休弃。自此以后,甄宓成为曹丕名正言顺的正室夫人,一时之间风光无两。她也曾心中窃喜
2024-06-25 18:09:00
当时,项羽与刘邦是楚怀王手下的两大军事集团,楚怀王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实则是想挑起两大集团的争斗。一旦杀死刘邦,项羽将彻底的真正的一家独大
2024-06-25 18:12:00
楚怀王曾有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攻入关中,打下咸阳之后。当项羽到达函谷关后,刘邦军不准楚军入关,楚将英布等以武力破关直入
2024-06-25 18:12:00
“康熙擒鳌拜”,影视剧已经多次上演,不可否认的是,康熙是用“诡道”擒获鳌拜的,若是光明正大地对垒,康熙即使能获胜,恐怕也不会那么轻松
2024-06-25 18:16:00
顺治十八年,年仅24岁的顺治帝驾崩,虽然顺治之死在历史上充满争议,但根据《清史稿》的说法,顺治帝是病逝。临终前,顺治下了罪己诏
2024-06-25 18: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