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高宗为了防特务,硬生生地改变了行书风格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7 12:42:00 来源:戏说三国

作为一个书法家皇帝,宋高宗赵构(1107-1187)留下了几件足以传世的书法佳作,今天我们来说说他的《高宗书七言律诗》(又名《宋赵构书七言律诗》绢本,27.1x48.7cm)。

宋高宗为了防特务,硬生生地改变了行书风格

它来自于高宗赵构抄录杜甫的七言律诗,内文是这样写的:

暮春三月巫峡长,晶晶行云浮日光,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合香。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赐亿年。

全文以高宗最擅长的行书体写成,书风近似米芾较为严谨工整的风格,诗词本身虽然不是高宗本人的作品,但是以书体观之与诗词的内容非常搭配,通读此件作品,真是让人觉得江南水乡的婉约景致迎面扑鼻而来。

或许是受到同为大书法家的父亲宋徽宗(赵佶)的影响,高宗在未继任为皇帝之前就已喜好书法,但或许是为了避嫌吧?所以他与父亲的书风不走同一路的风格,徽宗独特的瘦金体在高宗的书法中未曾发挥过任何影响。这可能是由于他只是第九皇子,所以与皇位无缘,如果与父亲的书风近似,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联想,这也是为何他的书法能自成一路的缘故。

宋高宗为了防特务,硬生生地改变了行书风格

因为高宗没有走徽宗的路线,所以他的书法有了更加宽广的道路,成就也因此而更高,这大概是他本人始料未及的结果吧?

高宗在经历北宋末年的战乱与颠沛流离之后,他终于在绍兴八年(1138)定都临安(杭州),成为南宋的第一位开国君主。在此之时,虽然政事百废待举,但他依然倾心于文事,并引以为自豪。南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在赵构去世8年后,大臣以回忆的口吻上书宁宗:

庆元元年,正月二十一日,臣僚奏闻:“高宗皇帝谕宰臣鼎曰:朕居宫禁之中,自有日课,早阅章疏,午后读春秋史记,夜读尚书,率以三鼓而罢。”

如果这不是群臣的溢美之词的话,那么高宗能够做到勤读《春秋》、《史记》、《尚书》还真的是一位用功的皇帝。除了饱览史籍之外,高宗也醉心于书法的精进,他早年曾苦临过黄庭坚与米芾:“高宗初学黄字,天下翕然学黄;后作米字,天下翕然学米。”而中晚年之后则苦学王羲之与魏晋名家笔法:

“顷自束发,即喜揽笔作字,虽屡易典型,而心所嗜者,固有在矣。”

“每得右军或数字,或数行,手之不置,初若食蜜,喉间少甘而已,末则如食橄榄,味久越在。凡五十年间,非大利害相妨,未始一日舍笔墨。”

“余自魏晋以来至六朝笔法,无不临摹。或萧散、或枯瘦、或遒劲而不回,或秀异而特立,众体备于笔下,意简犹存于取舍。……”

宋高宗为了防特务,硬生生地改变了行书风格

由这几段叙述看来,高宗学书法是从黄庭坚入手的,然后学米芾,最后学王羲之。以上这几位书法家都擅长行书,也以行书最具个人特色,这也是为何高宗传世的书迹几乎都是行书的原因所在。

至于高宗书风“由黄入米”的改变则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建炎四年(1130),金朝扶植了刘豫(1079-1143)成立的傀儡政权以统治中原,刘豫为了打探南宋的情势,派遣了擅长黄庭坚书法的间谍前来潜伏,高宗的近臣邹亿年侦知这个情报后,建议高宗改变行书风格,以免这些间谍的书迹与赵构的诏书混淆不清,所以高宗才由学黄改为学米,至于这位大宦官邹亿年,就是这件《高宗书七言律诗》在结尾的地方所题的“赐亿年”的那位内臣。

由于改学米芾书风的缘故,所以高宗特别宠爱米芾的儿子米友仁(1086-1165),他任命米友仁为御府所藏的历朝书迹做鉴定工作,而米友仁的鉴定也奠定了南宋内府的基础。

但是尽管高宗本人在书法上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但是南宋整体的书风已大不如前,高宗曾发出感慨:“学书之弊,无如本朝,作字真记姓名耳,其点画位置殆无一毫名世。”整体而言,南宋的确如同高宗所说的状况,不过至少高宗本人是位值得称道的书法大师,这倒是毫无疑问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7 14: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杭州日报讯 《绍兴米帖》,又名《宋高宗刻米元章帖》《御府米帖》。绍兴十一年(1141),高宗赵构命用内府所藏米芾墨迹摹勒上石,厘为十卷,立于禁中。作为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1
2025-02-21 06:55:00
他写下草书《洛神赋》,流畅浑厚,却是一位大昏君
...皇帝,像南唐后主李煜、独创瘦金体的宋徽宗赵佶、还有宋高宗赵构等,这几位在艺术上可谓是达到了巅峰,但是治国方面却是一塌糊涂。就拿宋高宗赵构来说,他书法精妙,善真、行、草书,笔法
2022-12-19 15:45:00
宋书“尚意”
...术家,形成了“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繁盛局面,就连宋高宗、宋孝宗也以翰墨为尚,使杭州成为引领全国书法艺术发展的重镇。古人云,晋代书法“尚韵”,唐代书法“尚法”,宋代书法“尚意
2025-06-27 10:19:00
他们堪称书法大家,由于人品太差,成口诛笔伐的大奸臣
...奸臣,历任南宋礼部尚书、两任宰相,前后执政19年,为宋高宗赵构所宠信。他杀害民族英雄岳飞,贬逐忠臣良将,为主议和,坚持投降,实行向金称臣纳币的政策,成为南宋高宗一朝有名的奸相
2023-01-07 17:09:00
人物的命运与性格缺陷有关,是真的吗
...从客观上去分析,秦桧当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关键还是宋高宗要岳飞死,所以岳飞也死的很惨。怎么着一是一代名将,莫须有就被杀了。那么,岳飞的悲剧跟自己有没有关系呢?不能说没有。比方
2023-02-01 13:57:00
宋高宗饱受后人唾骂,但他却有一项出色技能,岳飞都自愧不如
宋高宗虽然是南宋的开国之君,但是他的一生却饱受争议,备受后人唾骂。因为他曾经听信秦桧的奸言,残害了忠良岳飞父子。后人都把秦桧视作岳飞之死的凶手,岳飞庙前甚至有秦桧的铜像,供后人唾
2024-10-20 10:50:00
范成大在政治、文学等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出知处州。乾道六年(1
2023-06-08 15:52: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宋高宗赵构养子。宋朝第十一位皇帝、南宋第二位皇帝(1162年7月20日-1189年2月18日在位)。话说宋孝宗赵昚(shèn
2025-04-02 21:57:00
皇帝为何怕秦桧
...想起,当年那个怒发冲冠凭栏处的岳飞,还有忠奸不明的宋高宗赵构,还有通敌卖国的千古大奸臣秦桧。更是有厌恶宋高宗的人,将其称之为完颜构,以示对这个昏庸皇帝的羞辱。最近流行翻案文学
2023-07-13 22: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