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以梅为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12 06:19:00 来源:四川日报

□陈利民

中国文人雅士把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把梅排在首位,足见对梅的看重和认可。梅与松树、竹子又被誉为“岁寒三友”。梅,属于小乔木植物,傲立冰雪,迎春怒放。它作为传春报喜、吉庆的美好象征,从古至今一直被视为祥瑞之物。较早记载关于梅的文字有《尚书·说命》里曰:“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还有《诗经》中,有“山有嘉卉,侯栗侯梅”的描述。

由于梅的秉性不惧严寒,以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开在百花之先,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从而,自古文人雅士乐此不疲地赞梅、咏梅、画梅、种梅、藏梅、食梅。

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梅谱》中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奇者为贵。”所以,在诗人、画家的笔下,梅花的形态总离不开“横斜疏瘦”四个字。人们观赏梅韵的标准,则以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谓之“梅韵四贵”。

唐宋时期,有众多以梅花为题材的诗词作品。如陆游《梅》:“三十三年举眼非,锦江乐事祗成悲。溪头忽见梅花发,恰似青羊宫里时。”如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如柳宗元《早梅》:“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如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如李商隐《忆梅》:“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如辛弃疾《临江仙·探梅》:“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举不胜举。

宋代文人林逋应是最酷爱梅花的人。他终身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他写的《山园小梅》广为传颂,其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成为经典的咏梅名句。

贤达的林逋年轻时游学于江淮之间,在40岁,辞官隐居在杭州城郊外,为草庐取名“巢居阁”,房前屋后遍植梅树,还饲养了两只白鹤。他终日吟诗作赋,闲暇就在幽静的梅林里转悠,嗅嗅红梅,看看白梅,肩上落着梅花瓣,袖里沾着梅花香。一双白鹤慢悠悠地跟在身后,时而引吭高歌,这便是他最惬意的神仙日子。

据说,林逋种梅多达数百亩,品种10多种。他还采摘梅花制作香料,收集梅蕊配制香茶。一次,范仲淹登门造访,他煎茶招待。茶室简朴古雅,茶具精细灵巧,茶水黄中泛绿。范仲淹品呷了一口,感觉满口生津,香而不腻,甘而不涩,立即赞美道:“好茶!”林逋眉开眼笑地问道:“范大人能品出这是何等茶叶所烹的么?”范仲淹回答道:“我孤陋寡闻,只觉得如饮甘露一般,还望先生指点。”林逋笑道:“这是去年冬天摘的腊梅之蕊熏制而成。”范仲淹惊讶道:“难怪,这茶汤里渗透梅花的清香。”

古代大画家王元章、仲仁、黄庭坚、王冕、石涛、弘仁等均是画梅的高手。值得一提的是宋徽宗赵佶,他虽在政治上毫无建树,但在艺术上造诣颇深,流芳千古。赵佶的花鸟画,以极其严谨的创作态度,既从形象上充分掌握对象的生长规律,又以特有的笔调活灵活现地传达出对象的精神特质,达到高度成熟的艺术化境。他画梅花技法娴熟、功底深厚,传世作品有《梅花绣眼图》《腊梅山禽图》等。

后人大师们画梅的有董寿平、王雪涛、陈半丁、张大千、关山月等,其佳作珍品均被各大博物馆收藏。

梅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具有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文人雅士以梅为伴,相伴终身,实属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需求,也是追求高洁人生境界的垂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2 21: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以梅抒情,中国赏梅极简史
... 牡丹比肩。中国文学史与绘画史上,涌现出众多出色的梅花诗词文赋及绘画作品。梅花绽放之际,古人常借梅抒情、喻人,以“梅”见天地、见自然、见人见己。时至今日,鉴于梅花对中国人的特
2024-12-20 13:40:00
梅花为什么会被人喜爱
梅花为什么会被人喜爱?中国宋朝时期,梅花被视为一种高雅、高尚的花卉,备受赞赏和喜爱。宋代文人雅士常以梅花为主题,写诗作画,以表达他们对梅花的热爱和欣赏。梅花的高雅、清雅、洁净和坚
2023-04-19 21:26:00
...此处一独特景象。林逋虽隐居西湖孤山,但名气相当大,范仲淹、欧阳修、苏东坡等都曾写诗对他表示敬仰。他死后,宋真宗赐号“和靖处士”,杭州太守李谘为其服孝。南宋孤山建延祥观时,几乎
2025-04-18 12:24:00
他留下“梅妻鹤子”的传说,能与陶渊明齐名
...花草鸟兽也有着别样的感情,他在孤山隐居时曾亲手种植梅花,并留下了许多和梅花相关的诗篇,由于其一生不曾娶妻生子,因此有人称他把梅花看做了自己的妻子,这便是所谓“梅妻”。在林逋描
2023-06-14 18:06:00
北宋著名隐士林逋,把梅花当成老婆,把鹤当成儿子
...宋著名的隐士,诗人、词人、书画家林逋。中国文人喜欢梅花是一个古老的传统,大概是梅花不畏严寒、高洁自立的缘故。比如王安石说梅花不为了炫耀什么,而是凌寒独自开,孟浩然把梅花当成一
2022-12-24 16:19:00
像梅花开过
...通辽日报文/耿艳菊汪曾祺先生在《人间草木》里写到腊梅花,那是他少时岁月的往事。他家的后花园有四株大腊梅,檀心磐口,汤碗口粗,花极多好看。热热闹闹,又安安静静,境界实在不寻常。
2024-01-25 07:12:00
...二十四番花信风之后,春天谢幕。小寒节气花信风依次是梅花、山茶、水仙。“梅花先趁小寒开”,最先察觉到大地深处的暖意,最先传递了春天的信息,所以梅花是万花之首,百花之首,十大名花
2023-01-05 20:04:00
...亚属的落叶乔木,有时也单指其果(梅子、青梅)或花(梅花)。西方人最初见梅,不知其名,以为是李,且来自日本,故称之为Japanese plum(日本李),今通行英译为Plum。
2024-08-02 15:20:00
...他唱和,并拿出俸钱替他重建修建了宅子。另外,大诗人范仲淹、梅尧臣和他也有唱和。甚至,连真宗皇帝也听到了他的名声。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真宗派人赏赐粟帛,并诏告府县照顾他
2024-06-27 13: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听说这个博物馆能找到三星堆同款?还有这些同款好物→
万万没想到在黔西南州博物馆竟然能找到三星堆博物馆同款↓↓↓图左为三星堆博物馆汉代摇钱树图右为黔西南州博物馆东汉摇钱树(图/杨瑶)不仅如此黔西南州博物馆还有隐藏款的“mini版青铜
2025-08-05 20:35:00
习言道|谈到这位加拿大人,习近平称“家喻户晓”
中新网8月4日电 题:谈到这位加拿大人,习近平称“家喻户晓”“中国人民将永远记住你们,记住世界人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2025-08-05 21:48:00
山河铭记|一张泛黄的毕业证
大皖新闻讯 “这张证书见证了我父亲的革命岁月,是他革命生涯留下的唯一物件,我把它捐赠给安徽革命军事馆。”安徽萧县的刘长青向大皖新闻记者讲述了父亲刘永泰《雪枫军政大学毕业证书》背后的故事
2025-08-05 12:29:00
“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被关押劳工在“太原工程队”农场劳动。(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众所周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
2025-08-05 13:43:00
多彩贵州文化新风采|朱启钤:没到过贵州却只认自己是贵州人的营造巨匠
“朱启钤的一生从未踏入贵州,但因籍贯贵州紫江(今开阳县),他只认自己是贵州人。”7月31日,79岁高龄的朱延琦带着他和曾祖父朱启钤的愿望踏上一段寻根之旅
2025-08-04 21:08:00
玉皇山脚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一直是杭城观展热门地。最近几年,每年暑假的“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都吸引了许多观众。眼下,2025“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碧色万里
2025-08-04 14:28:00
上栗县金山镇开展“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活动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为彰显参战老兵的新时代风采,弘扬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家国情怀
2025-08-04 15:31:00
长影出品电影《731》发布“血证”版海报
历史不容遗忘,真相终将刺破黑暗。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长影集团出品电影《731》正式官宣定档9月18日全国上映,并于今日(4日)发布“血证”版海报
2025-08-04 16:35:00
千年文脉滋黔北:遵义书院的起源、发展及当代创新
多彩贵州网讯 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地处黔北要地,自古便是中原文化与西南边陲文化交融的重要节点。其书院的发展轨迹,不仅是一部地方教育史的缩影
2025-08-04 18:14:00
鲁网8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邹城孟府。孟府是国内规模宏大、保存较为完整、较为典型的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古建筑群和封建地主庄园之一
2025-08-04 18:19:00
山河铭记丨粉墙黛瓦间,触摸烽火岁月的温度 大皖新闻走进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大皖新闻讯 庐江县汤池镇的翠林深处,一片粉墙黛瓦的建筑群静静矗立,这里便是承载着华中敌后抗战记忆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2025-08-03 12:56:00
释永信被查,才知道她有多让人敬佩
释永信终于“暴雷”了。7月27日晚,少林寺官微发布消息称,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
2025-08-03 05:40:00
杭州日报讯 近百年来,古文字学家多致力于研究古文字的识读及其历史价值,而书法家更倾向于如何将其转化为新的艺术创作范式。当然
2025-08-03 07:15: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和平期盼的时刻,始终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书法家樵夫怀着对历史的敬畏
2025-08-03 07:15:00
写在叶子《中国书画收藏史》新书出版之际杭州日报讯 在中华文明的星河中,书画艺术是最璀璨的星座之一。当我们驻足凝视王羲之的飘逸
2025-08-03 0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