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黄埔四期杨乾吉之孙:我在地方文献中才知道祖父在粤抗日的事迹
...闻网中新网广州2月5日电 题:黄埔四期杨乾吉之孙:我在地方文献中才知道祖父在粤抗日的事迹中新网记者 孙秋霞接受采访前,黄埔军校四期生杨乾吉之孙杨云峰小心翼翼地拿出祖父史料和老照片,他端坐在镜头前,将近百年...……更多
潜心著史四十年 追忆烽火中的家国情怀
...黎明前行动》《两个110师起义始末》《南昌起义中的安徽黄埔人》……这些涉足淮上军、辛亥革命等题材的相关专著、论文、文献超过200万字,这些著作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副教授廖光凤与记者分享了研究...……更多
...924年,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黄埔军校。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在黄埔军校建校百年之际,中新社推出百人口述历史...……更多
彭山区黄埔后代组团前往旌德县追寻先辈红色足迹
四川新闻网消息近日,眉山市彭山区黄埔后代联工委组织“追寻先辈红色足迹,传承百年黄埔精神”考察团前往安徽省旌德县考察调研。考察团由彭山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侨台办主任苟洪平带队,成员由该区黄埔后代联工委...……更多
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 徐州贾汪区胡军英上榜
...,1963年11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运河支队抗日纪念馆副馆长。胡军英14年如一日挖掘徐州的红色资源,宣讲运河两岸的抗日故事。多年来,胡军英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抢救性地收集了大量的运河支队资料并征集了...……更多
黄埔名将萧克之孙:祖父曾积极联系黄埔校友共同抗日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5月18日电 题:黄埔名将萧克之孙:祖父曾积极联系黄埔校友共同抗日中新网记者 董语飞“萧克无论穿什么样的衣服,他一定要把每一个纽扣都扣好。在上床就寝之前,他要把脱下来的衣服,全...……更多
长孙追忆卢立群:宁可饿死也不做顺民和亡国奴
...也不做顺民和亡国奴中新社记者 马芙蓉“尽管爷爷担任黄埔军校教官不到一年,但是以爱国为核心的黄埔精神,却伴随他一生。”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教官卢立群的长孙卢纲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祖父的黄埔情缘...……更多
孙女追忆祖父陈明仁:终身恪守黄埔精神
...新社深圳4月23日电 题:孙女追忆祖父陈明仁:终身恪守黄埔精神作者 张璐“祖父留给我们的永恒形象,就是一名骁勇善战、终身恪守黄埔精神的爱国军事将领。”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陈明仁的孙女陈见苏日前接受中新社采访时...……更多
黄埔六期甘棠之孙女:立志投笔从戎 期盼国家统一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南昌4月29日电 题:黄埔六期甘棠之孙女:立志投笔从戎 期盼国家统一作者 朱莹 姜涛“‘吾只望汝成为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班定远式之男子汉’,他的外公希望他成为像班超那样的人,有投笔从戎...……更多
北京民革海淀区工委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主题活动侧记
...成为高水平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抗日烈士徐荣奎孙女徐爽英作为抗日先烈后代代表致辞指出:黄埔军校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军事人才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是国共两党合...……更多
【风起黄埔】后人忆赵尚志:黄埔军事理论为他东北抗日打好基础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哈尔滨5月2日电 题:后人忆赵尚志:黄埔军事理论为他东北抗日打好基础作者 姜辉 刘璐“黄埔军校虽然已经百年,但是它的精神却一直没有消散,我们还应该沿着黄埔精神去爱国、爱人民、团结、负责、奋...……更多
...924年,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黄埔军校。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在黄埔军校建校百年之际,中新社推出百人口述历史...……更多
...924年,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黄埔军校。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在黄埔军校建校百年之际,中新社推出百人口述历史...……更多
本文转自:贵港日报百年黄埔 薪火相传——我的黄埔情缘吴坤坤我与黄埔军校的情缘得从曾祖父吴鸿书说起。小时候常听爷爷讲中央黄埔军校,讲曾祖父的故事,讲那个民族危亡、战火纷飞的年代。长大以后忙于求学和工作,...……更多
...924年,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黄埔军校。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在黄埔军校建校百年之际,中新社推出百人口述历史...……更多
传承史学泰斗陈垣的“信”与“义”(侨界关注)
...这位侨乡名人的历史成就纪念。潜心研究 源于热爱“我祖父的祖父曾做柑皮生意,开办了一家名为‘陈信义’的药材商行。店门前挂了一副对联,写着‘信人所任,义事之宜’,以彰显店铺老幼不欺的诚信。”陈垣之孙陈智超...……更多
著作千秋事 流传四海情
...建藩于开封的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周定王朱橚之六世孙。祖父朱同鎋,号豫斋,封辅国将军;父朱安河,封奉国将军,以孝行闻于朝,诏赐建崇孝祠以祀之。朱睦 为朱安河长子,自幼聪颖,少有诗名,十五岁时获封镇国中尉。...……更多
阜阳市颍东区:程文炳家谱捐给市图书馆
...渠道,先后接收了一批家谱、族谱,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地方文献馆藏。”阜阳市图书馆副馆长程龙说,下一步,为做好接收相关文献等捐赠工作,该馆制定了《阜阳市图书馆接受文献捐赠及入藏管理办法(试行)》,积极面向...……更多
楚国文人宋玉的生平轨迹
宋玉,生卒年不详,乃楚国人,其生平事迹尽管在先秦古籍中少见,但自西汉至唐以前的文献资料却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参考价值。据《汉书卷三十艺文志》所载,宋玉的赋有十六篇,然因《汉书艺文志》的编撰体例,未对具...……更多
宜春学院学工处党支部、团委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三馆一基地”即文宇阁图书馆、文宇阁红色展览馆、中国地方文献展览馆以及农事体验基地,馆内藏书琳琅满目,令人惊叹。最后,全体党员聆听了学工处副处长吴名全同志的“做新时代担当作为的好干部”微党课,他以“什么...……更多
黄埔六期吴忠亚之女:父亲在战壕办报鼓舞前线士气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珠海5月24日电 题:黄埔六期吴忠亚之女:父亲在战壕办报鼓舞前线士气中新社记者 蔡敏婕“虽然父亲在黄埔军校读书仅一年,但是他的生命与黄埔军校融为一体,他爱国和亲爱精诚的思想影响着我...……更多
蔡以忱要求家人为百姓着想
...窄的小巷,一栋仅剩下一面砖墙的旧居映入眼帘。“我的祖父蔡以忱就是在这间屋子出生的,他读小学就离开了这里,投身革命后仅回来两次。”蔡以忱的孙子蔡亚生告诉记者,“祖父在武汉从事革命工作时,祖母曾带着长子蔡...……更多
...表述均为姜心启,一字不差,从未出现周口市、扶沟县等地方文献记载的“姜洪啟”“姜洪启”“姜红启”“姜红旗”“姜红琪”“姜洪起”等名字。扶沟县文联原主席唐贵知著《小何庄壮烈战歌》一书记载:姜鸿起任新四军四...……更多
黄埔“廖氏三兄弟”后人:父辈保家卫国 坚定信仰不做亡国奴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合肥5月4日电 题:黄埔“廖氏三兄弟”后人:父辈保家卫国 坚定信仰不做亡国奴作者 张俊 赵强 储玮玮在安徽省淮南市安成镇廖家湾村,这里走出了37位黄埔军校毕业生,其中的杰出代表廖运泽、...……更多
左权、赵一曼后代走进百年军校:口述历史珍贵 期望持续推进
...下来,非常宝贵。”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黄埔一期生左权的外孙沙峰16日在广州说道,“说实话,很多前辈的年龄都比较大了,他们会慢慢都不在,我觉得口述历史的工作应该要继续并且尽快做下去,这是特别重...……更多
以“红”促文旅强村建设
...址是唐庄村村民李冠勤的祖宅。抗日战争时期,李冠勤的祖父李功巨曾腾让三进大院作为运河支队秘密办公场所,并积极组织乡民为办事处输送给养和人员。“要让后人记住唐庄,记住运河支队这段历史。”李冠勤谨记祖训,从...……更多
文史工作的“一盏明灯”
...教员、瑞安修志馆协纂等职。张宋庼注重乡邦文化,热心地方文献搜集、整理、编纂工作。他还酷爱古文学和书法,喜爱古籍收藏,对古籍及碑文及版本有较深造诣。著有《仙岩山志》八卷、《黄鲜盦先生年谱》《知不足斋年谱...……更多
...元启(1714—1786),字宋贤,号惺斋,又号祗平居士。从祖父与父亲那里,他接受了良好的儒学启蒙教育,清乾隆九年(1744)中举,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及第。从此开始其辗转各地而成就斐然的人生历练,践行了他一生特别...……更多
外孙追忆左权:他为民族独立战斗到了最后一秒
...一秒中新网记者 程宇“为了民族解放,为了国家统一,黄埔军校建立起了真正的革命队伍。对姥爷来说,来到黄埔军校,他感觉就像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近日,黄埔军校一期学员、抗日名将左权外孙沙峰在接受中新网专访...……更多
... 主要作者一等奖(3项)1元代灾荒史 陈高华 张国旺2中国抗日战争史(全八卷) 步平王建朗主编3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本书编写组 二等奖(6项)1安阳孝民屯(三):殷商遗存·铸铜遗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2汉长安...……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隋炀帝的雄心壮志,西征击败吐谷浑
致命驴友隋炀帝,用脚步丈量西域隋炀帝是一个驴友,致命的那种。东到洛阳,南到江都,北到突厥,西到西域。帝国的东西南北都在他的行程计划里
2024-06-19 19:50:00
南宋为报靖康之耻拒绝和金国结盟,选择与蒙古联合灭金。金国被灭之后,你知道大金国的皇室后裔下场结局有多悲惨吗?据说比当年北宋被灭国的时候还要惨烈百倍
2024-06-19 20:03:00
隋炀帝之死,隋朝衰亡,群雄逐鹿
骁果军,只是想要一条回家的路隋炀帝其实很清醒。他非常清楚地知道,隋朝就要亡国了。隋炀帝通晓占卜星象之术,好说吴侬软语,他经常夜半饮酒
2024-06-19 19:46:00
隋炀帝颜面尽失,威仪荡然无存,农民起义,烽火燎原
雁门被围,颜面尽失隋炀帝已经众叛亲离。三征高句丽都以失败告终,国内百姓造反,贵族离心离德,他还要继续以往的施政风格,不停折腾
2024-06-19 19:45:00
为何说杨隋皇室是弘农杨氏的“假冒牌”
杨隋皇室——弘农杨氏的“假冒牌”杨坚(541-604),小名那罗延,是隋王朝的开创者,北周正是被杨坚的大隋所取代。在正史记载中
2024-06-19 20:00:00
聊聊缔造大唐王朝神射手李渊,主导晋阳起兵
李渊其人李渊,在隋朝的废墟上缔造了大唐王朝的开国之君,中国大一统王朝最不出名的开国之君。前半生玩潜伏,死后夹在臭名昭著的隋炀帝和名垂青史的唐太宗中间
2024-06-19 19:41:00
杨广举全国之力,征讨辽东,为何无功而返
一征辽东,那个破碎在辽东的妄想一征高句丽,隋炀帝妄想不战而屈人之兵。打仗前,隋炀帝对如何接受投降做了安排。隋炀帝给每一路大军都配备了一位受降使者
2024-06-19 19:55:00
唐朝时期的著名宦官高力士评价牛仙客,认为牛仙客的才干,其实不适合做宰相。当然,姑且不说牛仙客是否适合做宰相,但是有一点不容否认
2024-06-19 20:00:00
朱元璋用锦衣卫屠杀数万大臣,朱棣还嫌不够用,明朝皇帝怎么啦
朱元璋、朱棣等明朝皇帝,除了从制度上分散政府权力以加强皇权外,还用一些非正常手段监控臣民。朱元璋及其后继者在严刑峻法之外
2024-06-19 20:07:00
赵云与张飞一样,也一生从没斩杀过一流名将,但他却一生没有输过,同时也没有受过伤。长坂一战,赵子龙单人匹马独闯曹营,并在几十万人的包围中7出7进
2024-06-19 20:10:00
公元755年,震惊大唐的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率领大军发起了叛乱。此时,能战善战的军队全都在安禄山手上,中央部队人数不足
2024-06-19 20:09:00
那么,吕布以后的人该怎么排名呢?其实,仔细看看《三国演义》就可以找到答案了。事实上,前三名基本可以确定下来,只不过第四
2024-06-19 20:10:00
嘉靖帝三位皇后为何都不德善终
就在嘉靖皇帝“大礼议”取得节节胜利之际,他的后宫接连出现凶信。一、三后早死嘉靖帝是明朝后妃最多的皇帝,仅有封号的后妃就有60多位
2024-06-19 20:06:00
元朝末年名将王保保有多厉害
先来说说,王保保为何被称“天下奇男子”。洪武三年(1370年),元顺帝驾崩爱猷识理达腊继位,是为元昭宗。不久,明军趁北元内部不稳
2024-06-19 20:05:00
朱元璋杀功臣,为何不杀汤和、沐英、郭英、耿炳文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大肆封赏功臣名将34人,其中公爵6人,侯爵28人。从一无所有到最后登基称帝,离不开这34位兄弟的全力以赴
2024-06-19 2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