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文史工作的“一盏明灯”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24 14:2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温州日报

张宋庼:

文史工作的“一盏明灯”

文史工作的“一盏明灯”

文史工作的“一盏明灯”

1936年,瓯风社同仁仙岩雅集,右二为张宋庼。

1961年,林剑丹为张宋庼刻的“张宋庼假观记”。

余盛强

文史馆员,此称谓颇为古雅,似乎从古代的翰林院飘然而至。在今日文坛,此一角色已不多见。历史上,瑞安一共有8位省文史馆员。近日,随着陈晓卿执导的纪录片《我的美食向导》温州篇开始播出,温州美食以及片中老宅(取景地之一、位于瑞安市汀田街道的张宅上五房大院)分别“出圈”了。只是鲜有人知道,片中“新荣记”创始人张勇所说的爷爷、此宅曾经的主人,正是省文史馆员、瓯风社副理事张宋庼。他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为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默默奉献。

在留存至今的“瓯风社”合照、温州文管会合照等为数不多的几张照片中,我们看到张宋庼身材瘦高,面庞清癯。他常着一身深色中山装,眼神中透着一股锐利,仿佛能看穿历史的重重迷雾,直达那遥远的过去。

张宋庼,名张扬,字宋庼、毓祁,出生于1903年9月,卒于1969年12月,别号“冀父”,又号仙岩山农,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师承瑞安拔贡生俞春如先生,师从文献学家、语言学家李笠。张宋庼中学毕业后专治国学,曾任温州籀园图书馆馆员、武汉大学图书馆中文部编目主任、之江文理学院图书馆馆员、永嘉济时中学教员、瑞安修志馆协纂等职。

张宋庼注重乡邦文化,热心地方文献搜集、整理、编纂工作。他还酷爱古文学和书法,喜爱古籍收藏,对古籍及碑文及版本有较深造诣。著有《仙岩山志》八卷、《黄鲜盦先生年谱》《知不足斋年谱》《孙仲容先生著述略说》《宋庼笔记》等。但现在传世之作可能只有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所纂的《仙岩山志》八卷。

1930年9月,瑞安县图书馆协会在瑞安杨衙街(今忠义街)成立,这应该是当时全省唯一的县级图书馆协会。会长孙芙士,副会长张扬(张宋庼),执行会员李笠、胡经、曾约、陈准、林庆云,1937年协会曾向国内藏书家、学者征得一批典籍,浙江省图书馆协会会刊民国26年4月号上曾刊出《瑞安县图书馆协会征书启》。抗日战争时期,与宋慈抱、俞春如等人一起编纂《瑞安县志稿》。

1936年10月,浙江省立图书馆承办了一场文献展览会,省内共分9个展品分会,负责展览会展品的征集。温州地区的展品征集活动在温州展品分会副主任孙延钊的安排下,在张宋庼等人的努力下步入正轨。孙延钊提到瑞安的展品征集由陈、张、林三人经手,办得很有条理,搜集到不少有价值的乡间碑碣、照片等文献资料。10月19日,温州展品分会提供的展品全部顺利抵达杭州。11月1日,浙江省文献展览会正式开放,展出了向省内外征集的图书文献文物6000种、2万件,展出共18天,观众达到76000余人次,大获成功。在展览之初,孙延钊与刘绍宽在籀园图书馆进行了一次会话,谈到了展览筹备的具体情况:“午后至图书馆,会晤孙孟晋,言文献展览之筹备,瑞安由陈穆庵、张宋庼、林志甄三君经手,甚有条理,搜得宋元明乡间碑版颇多,名人照片有数十纸,资本皆出林君,亦难得云。”

张宋庼的后人给笔者出示了一张摄于1936年的照片,是瓯风社成员的集体合照。当时张宋庼作为《瓯风社》成员之一与其他15位温籍雅士在仙岩合影留念,其中包括刘绍宽、池志澂、宋慈抱、梅冷生、林损等。1933年11月20日,温州各县学界名流、学者在瑞安杨衙街(即今忠义街)利济医学堂求志堂,组织成立《瓯风社》,推举林庆云为总理事,张宋庼、陈准为副理事,陈谧为总编辑,梅冷生、宋慈抱、陈仲陶、孙延钊、李孟楚,外加夏承焘6人为编辑。1934年10月至1935年12月,瓯风社出版《瓯风》杂志24期,刊发地方文献,一时有“伊洛危微宗未坠,永嘉经制学弥恢”之誉。

张宋庼在治学方面非常严谨细致,但在做实事上似乎表现得比他人更加“多管闲事”,更愿意奉献在公益事业。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张宋庼曾先后提议修复探花楼、募集重修话桑楼,均得以实现。友人宋慈抱在《重修记》中赞其“宋庼乃独能望古遥集,为此扶衰振靡之举,其识见可谓超轶万万矣。”

还有一件“多管闲事”的事儿,便是劝挚友方介堪收徒,而这个徒儿正是如今大名鼎鼎的书画家林剑丹先生。

上世纪60年代初,年仅十八九岁的林剑丹给前辈张宋庼刻了一方“张宋庼假观记”,张宋庼当时受方介堪、梅冷生邀请,在温州市文管会及博物馆工作,帮忙整理古籍图书,方介堪时任馆长。张宋庼看后大吃一惊,直夸后生刻得好,后将刻章私下给方介堪过目:“这个人不教,你教谁啊?”并称这样的后生若引导一下,将来一定大有成就。

方介堪毕生从事艺术创作,工书,能画,尤长于篆刻,先后治印2万余方。郭沫若评其印章“炉火纯青”,堪称篆刻大师。能拜他为师实为人生一大幸事。

后来,在方介堪的家里,当林剑丹提出拜师的要求时,方介堪便痛快地答应了,还为这个原名“林克桂”的学生取名为“林剑丹”。经名师指点后,林剑丹的篆法刀法的章法在几年内突飞猛进,名声大振。方介堪仅凭张宋庼的“一面之词”就收了林剑丹为徒,可见方介堪对张宋庼的信任和尊重,他们之间的情谊深厚,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张宋庼的慧眼独具。

新中国成立后,各项事业百废待兴,特别是文化事业亟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张宋庼经梅冷生、方介堪邀请,到江心寺帮助温州市文管会(后为温州博物馆)帮忙整理古籍图书工作,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去。在文管会(博物馆)的库房里,堆满了从古至今的文献典籍。张宋庼如同一叶扁舟,在这浩瀚的书海中徜徉。他日复一日地整理、编纂、研究,将那些尘封的文字变成有血有肉的历史。每当黄昏时分,夕阳洒在窗棂上,他便端坐在书桌前,笔走龙蛇,书写着那些被遗忘的岁月。

除了整理古籍图书,张宋庼还热衷于实地考察。他常常跋山涉水,走访各地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故事和文化特色,与当地的老百姓交流,听取他们的传说和民间故事,追寻着历史的足迹,探寻着文化的根源。这些实地考察的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知识储备,也让他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历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张宋庼将家中藏书、藏品悉数捐给了博物馆,充盈了博物馆的藏品。如1955年8月25日,张宋庼将珍藏的南宋徐德宝妻潘九娘子买地券捐赠给了当时的温州地区(市)文物管理委员会。1958年温州博物馆成立后,它正式成为温州博物馆的藏品。1956年,在俞春如的组织下,张宋庼、宋慈抱、李孟楚、唐澄士等人将收藏的私家书籍共计一万余册翻晒、整理、编目,成为如今瑞安市博物馆藏书中的精品,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由于成绩斐然,张宋庼1963年9月被浙江省政府聘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史字第890号),时任浙江省省长周建人签发聘书。

在张宋庼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乡邦文化,参与到文化交流中来。张宋庼的故事也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于文化事业,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4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八中学校园微信公众号连续推出《巾子山—琦云山》系列文史文章,让该微信号在校园内圈粉不少,也引起了很多校友的关注。瑞安市第八中学所在地湖岭镇是革命老区,浙南游击纵队诞生地。有着
2024-01-14 14:08:00
我的母校 瑞安师范学校
...东北小学,县文教科长项维新兼任校长,孙永林主持日常工作,招5个班,255人,生源来自瑞安、平阳、文成、泰顺等县工农子弟,1953年夏迁往平阳郑楼温州师范学校,与原平阳初师速成
2023-08-20 14:04:00
温州老酒汗 获“最具复兴价值品牌”
...州市瓯礼文化研究中心不断砥砺前行,组织酒企负责人、文史研究专家、媒体记者开展多层次调研座谈讨论。老酒汗在温州酒类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为保持其高标准与稀缺性,“温州老酒汗”将以
2024-03-25 16:00:00
2023年3月份温州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曝光台
...护罩;3.生产车间内部分电线未套管敷设,低于2.5米的照明灯具未采用安全电压,部分用电设备未设置漏电保护装置;4.台式钻床和冲床等机械高速运转部位缺安全防护罩;5.消防设施未
2023-03-17 14:05:00
每一个精彩瞬间 都见证精彩童年
...300余名小球员共赴“足下盛会”。 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供图泰顺县的 “顺迎美好 童筑未来”儿童友好生活季活动。 泰顺南浦溪镇供图在鹿城城市阳台艺术中心,来
2023-10-10 15:19:00
...把握最新农情,助力夏收夏种“双抢”农忙。 早稻收购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据了解,今年全市签订早稻订单数量11万吨,预计达到全市早稻产量八成以上。温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协调处副
2023-07-08 14:04:00
温州这所中学有10余座“博物馆” 每个馆都是活生生的“教科书”
...接待访客的方圣峰老师最近的“导游”任务有些重,他的工作记录显示,11月份还有几个考察团已经排上日程。据悉,这些外地教育考察团的高频“访问”,基本上是冲着龙湾中学“内有十余座博
2023-11-02 14:11:00
温州瑞安试行院前急救医保实时报销机制
...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刘军国“好方便呀!”在温州瑞安市工作的小张表示,没想到现在的院前急救费用也能通过医保实现实时报销,这比以前先垫付后报销可方便太多了。前段时间,小张因身体不适
2024-01-03 19:04:00
...每半年一次召集三方联席会议,研究、安排部署结对共建工作。在发展共育方面,温州市教育技术中心指导曹村镇碗窑村茶叶园和瓯窑制作工艺的研学项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和实践场景;利用
2023-11-08 14:0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
林州市世纪学校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025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2576周年诞辰。9月28日上午,林州市世纪学校组织全体师生
2025-10-09 10:33:00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