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文史工作的“一盏明灯”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24 14:2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温州日报

张宋庼:

文史工作的“一盏明灯”

文史工作的“一盏明灯”

文史工作的“一盏明灯”

1936年,瓯风社同仁仙岩雅集,右二为张宋庼。

1961年,林剑丹为张宋庼刻的“张宋庼假观记”。

余盛强

文史馆员,此称谓颇为古雅,似乎从古代的翰林院飘然而至。在今日文坛,此一角色已不多见。历史上,瑞安一共有8位省文史馆员。近日,随着陈晓卿执导的纪录片《我的美食向导》温州篇开始播出,温州美食以及片中老宅(取景地之一、位于瑞安市汀田街道的张宅上五房大院)分别“出圈”了。只是鲜有人知道,片中“新荣记”创始人张勇所说的爷爷、此宅曾经的主人,正是省文史馆员、瓯风社副理事张宋庼。他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为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默默奉献。

在留存至今的“瓯风社”合照、温州文管会合照等为数不多的几张照片中,我们看到张宋庼身材瘦高,面庞清癯。他常着一身深色中山装,眼神中透着一股锐利,仿佛能看穿历史的重重迷雾,直达那遥远的过去。

张宋庼,名张扬,字宋庼、毓祁,出生于1903年9月,卒于1969年12月,别号“冀父”,又号仙岩山农,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师承瑞安拔贡生俞春如先生,师从文献学家、语言学家李笠。张宋庼中学毕业后专治国学,曾任温州籀园图书馆馆员、武汉大学图书馆中文部编目主任、之江文理学院图书馆馆员、永嘉济时中学教员、瑞安修志馆协纂等职。

张宋庼注重乡邦文化,热心地方文献搜集、整理、编纂工作。他还酷爱古文学和书法,喜爱古籍收藏,对古籍及碑文及版本有较深造诣。著有《仙岩山志》八卷、《黄鲜盦先生年谱》《知不足斋年谱》《孙仲容先生著述略说》《宋庼笔记》等。但现在传世之作可能只有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所纂的《仙岩山志》八卷。

1930年9月,瑞安县图书馆协会在瑞安杨衙街(今忠义街)成立,这应该是当时全省唯一的县级图书馆协会。会长孙芙士,副会长张扬(张宋庼),执行会员李笠、胡经、曾约、陈准、林庆云,1937年协会曾向国内藏书家、学者征得一批典籍,浙江省图书馆协会会刊民国26年4月号上曾刊出《瑞安县图书馆协会征书启》。抗日战争时期,与宋慈抱、俞春如等人一起编纂《瑞安县志稿》。

1936年10月,浙江省立图书馆承办了一场文献展览会,省内共分9个展品分会,负责展览会展品的征集。温州地区的展品征集活动在温州展品分会副主任孙延钊的安排下,在张宋庼等人的努力下步入正轨。孙延钊提到瑞安的展品征集由陈、张、林三人经手,办得很有条理,搜集到不少有价值的乡间碑碣、照片等文献资料。10月19日,温州展品分会提供的展品全部顺利抵达杭州。11月1日,浙江省文献展览会正式开放,展出了向省内外征集的图书文献文物6000种、2万件,展出共18天,观众达到76000余人次,大获成功。在展览之初,孙延钊与刘绍宽在籀园图书馆进行了一次会话,谈到了展览筹备的具体情况:“午后至图书馆,会晤孙孟晋,言文献展览之筹备,瑞安由陈穆庵、张宋庼、林志甄三君经手,甚有条理,搜得宋元明乡间碑版颇多,名人照片有数十纸,资本皆出林君,亦难得云。”

张宋庼的后人给笔者出示了一张摄于1936年的照片,是瓯风社成员的集体合照。当时张宋庼作为《瓯风社》成员之一与其他15位温籍雅士在仙岩合影留念,其中包括刘绍宽、池志澂、宋慈抱、梅冷生、林损等。1933年11月20日,温州各县学界名流、学者在瑞安杨衙街(即今忠义街)利济医学堂求志堂,组织成立《瓯风社》,推举林庆云为总理事,张宋庼、陈准为副理事,陈谧为总编辑,梅冷生、宋慈抱、陈仲陶、孙延钊、李孟楚,外加夏承焘6人为编辑。1934年10月至1935年12月,瓯风社出版《瓯风》杂志24期,刊发地方文献,一时有“伊洛危微宗未坠,永嘉经制学弥恢”之誉。

张宋庼在治学方面非常严谨细致,但在做实事上似乎表现得比他人更加“多管闲事”,更愿意奉献在公益事业。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张宋庼曾先后提议修复探花楼、募集重修话桑楼,均得以实现。友人宋慈抱在《重修记》中赞其“宋庼乃独能望古遥集,为此扶衰振靡之举,其识见可谓超轶万万矣。”

还有一件“多管闲事”的事儿,便是劝挚友方介堪收徒,而这个徒儿正是如今大名鼎鼎的书画家林剑丹先生。

上世纪60年代初,年仅十八九岁的林剑丹给前辈张宋庼刻了一方“张宋庼假观记”,张宋庼当时受方介堪、梅冷生邀请,在温州市文管会及博物馆工作,帮忙整理古籍图书,方介堪时任馆长。张宋庼看后大吃一惊,直夸后生刻得好,后将刻章私下给方介堪过目:“这个人不教,你教谁啊?”并称这样的后生若引导一下,将来一定大有成就。

方介堪毕生从事艺术创作,工书,能画,尤长于篆刻,先后治印2万余方。郭沫若评其印章“炉火纯青”,堪称篆刻大师。能拜他为师实为人生一大幸事。

后来,在方介堪的家里,当林剑丹提出拜师的要求时,方介堪便痛快地答应了,还为这个原名“林克桂”的学生取名为“林剑丹”。经名师指点后,林剑丹的篆法刀法的章法在几年内突飞猛进,名声大振。方介堪仅凭张宋庼的“一面之词”就收了林剑丹为徒,可见方介堪对张宋庼的信任和尊重,他们之间的情谊深厚,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张宋庼的慧眼独具。

新中国成立后,各项事业百废待兴,特别是文化事业亟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张宋庼经梅冷生、方介堪邀请,到江心寺帮助温州市文管会(后为温州博物馆)帮忙整理古籍图书工作,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去。在文管会(博物馆)的库房里,堆满了从古至今的文献典籍。张宋庼如同一叶扁舟,在这浩瀚的书海中徜徉。他日复一日地整理、编纂、研究,将那些尘封的文字变成有血有肉的历史。每当黄昏时分,夕阳洒在窗棂上,他便端坐在书桌前,笔走龙蛇,书写着那些被遗忘的岁月。

除了整理古籍图书,张宋庼还热衷于实地考察。他常常跋山涉水,走访各地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故事和文化特色,与当地的老百姓交流,听取他们的传说和民间故事,追寻着历史的足迹,探寻着文化的根源。这些实地考察的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知识储备,也让他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历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张宋庼将家中藏书、藏品悉数捐给了博物馆,充盈了博物馆的藏品。如1955年8月25日,张宋庼将珍藏的南宋徐德宝妻潘九娘子买地券捐赠给了当时的温州地区(市)文物管理委员会。1958年温州博物馆成立后,它正式成为温州博物馆的藏品。1956年,在俞春如的组织下,张宋庼、宋慈抱、李孟楚、唐澄士等人将收藏的私家书籍共计一万余册翻晒、整理、编目,成为如今瑞安市博物馆藏书中的精品,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由于成绩斐然,张宋庼1963年9月被浙江省政府聘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史字第890号),时任浙江省省长周建人签发聘书。

在张宋庼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乡邦文化,参与到文化交流中来。张宋庼的故事也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于文化事业,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4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八中学校园微信公众号连续推出《巾子山—琦云山》系列文史文章,让该微信号在校园内圈粉不少,也引起了很多校友的关注。瑞安市第八中学所在地湖岭镇是革命老区,浙南游击纵队诞生地。有着
2024-01-14 14:08:00
我的母校 瑞安师范学校
...东北小学,县文教科长项维新兼任校长,孙永林主持日常工作,招5个班,255人,生源来自瑞安、平阳、文成、泰顺等县工农子弟,1953年夏迁往平阳郑楼温州师范学校,与原平阳初师速成
2023-08-20 14:04:00
温州老酒汗 获“最具复兴价值品牌”
...州市瓯礼文化研究中心不断砥砺前行,组织酒企负责人、文史研究专家、媒体记者开展多层次调研座谈讨论。老酒汗在温州酒类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为保持其高标准与稀缺性,“温州老酒汗”将以
2024-03-25 16:00:00
2023年3月份温州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曝光台
...护罩;3.生产车间内部分电线未套管敷设,低于2.5米的照明灯具未采用安全电压,部分用电设备未设置漏电保护装置;4.台式钻床和冲床等机械高速运转部位缺安全防护罩;5.消防设施未
2023-03-17 14:05:00
每一个精彩瞬间 都见证精彩童年
...300余名小球员共赴“足下盛会”。 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供图泰顺县的 “顺迎美好 童筑未来”儿童友好生活季活动。 泰顺南浦溪镇供图在鹿城城市阳台艺术中心,来
2023-10-10 15:19:00
...把握最新农情,助力夏收夏种“双抢”农忙。 早稻收购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据了解,今年全市签订早稻订单数量11万吨,预计达到全市早稻产量八成以上。温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协调处副
2023-07-08 14:04:00
温州这所中学有10余座“博物馆” 每个馆都是活生生的“教科书”
...接待访客的方圣峰老师最近的“导游”任务有些重,他的工作记录显示,11月份还有几个考察团已经排上日程。据悉,这些外地教育考察团的高频“访问”,基本上是冲着龙湾中学“内有十余座博
2023-11-02 14:11:00
温州瑞安试行院前急救医保实时报销机制
...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刘军国“好方便呀!”在温州瑞安市工作的小张表示,没想到现在的院前急救费用也能通过医保实现实时报销,这比以前先垫付后报销可方便太多了。前段时间,小张因身体不适
2024-01-03 19:04:00
...每半年一次召集三方联席会议,研究、安排部署结对共建工作。在发展共育方面,温州市教育技术中心指导曹村镇碗窑村茶叶园和瓯窑制作工艺的研学项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和实践场景;利用
2023-11-08 14:0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