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长孙追忆卢立群:宁可饿死也不做顺民和亡国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6 10:4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武汉5月26日电 题:长孙追忆卢立群:宁可饿死也不做顺民和亡国奴

中新社记者 马芙蓉

“尽管爷爷担任黄埔军校教官不到一年,但是以爱国为核心的黄埔精神,却伴随他一生。”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教官卢立群的长孙卢纲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祖父的黄埔情缘也在后辈身上传承、延续。

卢立群祖籍湖北黄安(今红安),儿时曾寄住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董必武家中私塾读书。1924年,时年20岁的卢立群考取官费,赴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系留学,于1926年6月学成归来。

彼时,帝国主义侵略及连年军阀割据混战,令百姓苦不堪言。面对满目疮痍的故国,卢立群毅然投笔从戎,追随董必武,投身革命。

1926年7月,北伐战争打响,卢立群参与策反北洋军阀吴佩孚旗下的鄂军第二师师长刘佐龙等重大行动。北伐军攻克武汉后,国共两党决定建立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聘请卢立群担任政治教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策动政变,卢立群遭到通缉,教官生涯结束。

作为长孙,卢纲曾跟随卢立群生活12年,朝夕相处中,感受到祖父的爱国情怀和严谨作风,“我猜想这些都与他黄埔军校的经历有关”。

长孙追忆卢立群:宁可饿死也不做顺民和亡国奴

3月11日,卢纲在位于武汉首义公园的“卢立群旧居”内,介绍祖父卢立群生平事迹。中新社记者 马芙蓉 摄

卢纲介绍,抗战时期,其祖父曾协助董必武筹建汤池训练班,培养抗日骨干。武汉沦陷前夕,面对日本人的拉拢利诱,其祖父严词拒绝:宁可饿死,也绝不做顺民和亡国奴。

在卢纲印象中,祖父晚年常爱坐在院子藤椅上,眯着眼睛用方言吟唱古典诗文,吟诵最多的是岳飞所写的《满江红》,也常教授卢纲背诵。

“爱国是以祖父为代表的黄埔人的精神之魂,也是留给后辈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卢纲说。

卢纲致力于研究黄埔历史,传承黄埔精神。10多年来,他每年坚持走进机关、高校、企业、群团组织等,讲述黄埔故事;曾协助湖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组织采访拍摄团队,走访湖北13个市(州)29个县市,以口述实录形式,完成湖北39位黄埔老兵的抢救性史料收集工作。

“黄埔精神是两岸同胞共同承载的历史记忆和精神遗产。”卢纲保留着一份写有“黄埔魂、爱国情、世代相传;统一志、富强梦、携手共书”的卷轴对联,那是由2013年参加“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的两岸黄埔同学和亲属一人一字共同书写,是两岸共续黄埔精神的见证。

卢纲多次参加两岸黄埔老兵、亲属交流活动。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来自台湾等地的50多位退役将领到访湖北,当湖北黄埔合唱团在台上唱起《黄埔军校校歌》时,台下的台湾退役将领们纷纷上台合唱,令人心潮澎湃。

“促进祖国统一是我们黄埔后代光荣神圣的使命。”卢纲说。2024年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卢纲设计了一款黄埔百年纪念章,徽章为圆形,寓意共促团圆。(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6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黄埔“廖氏三兄弟”后人:父辈保家卫国 坚定信仰不做亡国奴
...黄埔“廖氏三兄弟”后人:父辈保家卫国 坚定信仰不做亡国奴作者 张俊 赵强 储玮玮在安徽省淮南市安成镇廖家湾村,这里走出了37位黄埔军校毕业生,其中的杰出代表廖运泽、廖运昇、廖
2024-05-04 12:26:00
李立群罕见回到大陆,探亲访友,走在街上,却无人认识
5月21日,知名男星李立群罕见回到大陆内地,探亲访友,并且祭祖,引起了不少网友的注意。据悉,这是李立群在回到台湾定居养老之后,再次回到内地,并且一回到内地,就往河南老家那边走了。
2023-05-21 20:21:00
郭沫若小24岁妻子于立群:年轻时真漂亮,图9书法远超如今书法家
【于立群和郭沫若在广州】于立群,大文豪郭沫若的第三任妻子,1916年出生于广西贺县人(今贺州市)。于立群出身名门,她的祖父于式枚是清朝同治年间科举考试的榜眼,官至正二品。尽管于立
2025-04-07 17:26:00
李立群携老婆回河南祭祖,激动到声音哽咽睡不着,一家十口如复制
5月19日,李立群晒出数个视频,分享自己携老婆回河南老家祭祖的画面,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据悉,19日中午李立群便从上海机场出发,拖着行李箱,准备登机回老家,并配文“出发回老家。激动
2023-05-20 09:52:00
70岁李立群重返内地捞金:被骂无所谓,去赚钱又不丢人
近日,李立群接受了台湾名嘴的采访,在采访中李立群也公然宣布自己即将返回内地工作,搞直播带货,一时间也是吸引不少人的围观和热议,就连主持人都震惊了,表示李立群真的不怕被骂吗?李立群
2023-03-05 16:06:00
李立群食言又重返大陆捞金,遭网友嘲讽后回怼:我就是爱钱啊
近日,李立群开始回大陆直播捞金了,并且还在直播前给网友们通气,就是为了避免网友们的嘲讽和怒喷,毕竟李立群现在可是话题人物,网友们对他评价都是两极分化的,所以李立群也是做足了准备。
2023-07-11 19:31:00
李立群一切结束,告别台湾7个月的生活,收拾行李明天准备回上海
回台湾养老七个月酸甜苦辣全尝遍台湾艺人李立群大早就发视频告知粉丝要回大陆了,心情也很激动!也不知道什么原因都这么大年纪,回家还有这种感觉心里真的小激动!急切见自己的老友,没有给爸
2023-05-11 21:38:00
李立群公开吐槽大陆,住院半月花费20万,网友扒出过往细节回击
李立群,又开始吐槽大陆了!近日,李立群在自己的社交网站上开始抱怨大陆的医疗费用真的是太贵了,一时间也是引起不少人的围观和热议。毕竟李立群一直都是热门有争议的人物,所以每一次涉及到
2023-08-02 16:11:00
李立群说郝蕾演技差,网友评论两个字:太差
2月20日,李立群和郝蕾这两位实力派演员一同上了热搜,然而却并不是什么好事儿,起因是有一名网友在某博主谈论国内排名前五的女演员视频下留言,称自己认为郝蕾的演技不错,能入前五之中。
2023-02-22 14:2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