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鼎在商朝和西周时期达到高峰
...前,中国就出现了陶制的鼎,至商朝和西周时期达到高峰司母戊鼎,是迄今为止最大最重的青铜器。鼎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因鼎大得可以做马槽,又俗称“马槽鼎”。司母戊...……更多
为何只有妇好如此耀眼,而妇井籍籍无名
...可能就已甩了妇好几条街的距离。其中缘由,就不得不提司母戊鼎。虽说商王武丁有诸妇64位(胡厚宣先生统计),但其实他的“法定配偶”却只有三个,也称“三配”:分别是妣辛、妣戊和妣癸什么是法定配偶?其实说白了,...……更多
商朝的崛起与成汤革命:青铜文明的开端
...政治、军事,并将它们与器物文化高度结合在一起。其中司母戊大方鼎是现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发展的最高水平。玉器,和青铜器一样,在商朝是权贵们身份的象征。制作玉器,在商朝才真正成为一...……更多
...孝悌的君主到祖庚时期,商代青铜文化发展到完备阶段。司母戊大方鼎,相传就是祖庚为祭祀其母所铸。在他统治的数年间,商代的经济文化和国力都十分强盛。祖庚有长兄祖己,因受后母诬陷,被父亲武丁逐出京城,后含冤而...……更多
一起来欣赏北宋定窑瓷器的美
...性的白釉瓷产地。到北宋时期,中国白釉器迎来了第一个高峰。那个时候,北方的白釉产区大大扩展,已经从河北内丘、巩县发展到遍布整个中原,包括山西的霍窑、介休窑,河南的当阳峪窑、定窑等,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定窑...……更多
国之重宝缘何“改姓”
...书里的国宝,从小到大我们可能对它的另一个名字——“司母戊鼎”更为熟悉。国之重宝缘何“改姓”?这背后经历了怎样的学术争鸣?自大鼎出土之日起,围绕其名称问题,各家颇有著述,至今争讼不断。商代卜辞和金文书体...……更多
商朝的繁荣与\\\
商朝是夏朝之后的王朝,为奴隶主时期。早期的时候几次迁都,最后在河南安阳的国都才稳定下来,因此也称为殷商。商朝主要是它的考古资料比较丰富,是最早的可以找到的同时期记载资料的王朝。夏朝的记载还没有发现。...……更多
难识古陶真身份
...值。尽管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在村里发现了许多春秋战国时期以及东汉时期的陶片,但这种器型完整度如此之高的陶器,我确实从未遇见过。通过查阅卫聚贤先生早年关于孤山周边田野调查与发掘的文献,以及近年来村民陆续发...……更多
闪耀吧!中华宝藏⑦丨照完颜值+1!大唐风靡的“美妆搭子”来了
...面装饰以各种纹饰。唐代是中国青铜镜铸造和使用的一个高峰阶段。”那么,在你想象中唐代最风靡的化妆镜应该长啥样?洛阳博物馆副馆长慕鹏这就带大家认识一下这个一千多年前的最佳“美妆搭子”。它华美绝伦 吸睛100分...……更多
江苏有哪些殷商时期的遗址
...展示殷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江苏也有多个殷商时期的遗址,出土的文物体现了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交流交融、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2023年年底,位于南京西街遗址“长干古城”的重要发现轰动全国,将南京建城...……更多
殷墟博物馆新馆:穿越三千年,寻根“大邑商”
...藏中,发掘出1583版龟甲与兽骨,其中689版契刻商王武丁时期的占卜记录2250余条。以人物故事为主线的专题展“子何人哉——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特展”,首次展出110余片甲骨记录,展示了商朝小王子的日常生活。考古工作者推...……更多
展览上新!这些数千年前的彩陶讲述着灿烂黄河文化
...达,可以说是中国史前制陶业的巅峰之作。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黄河文化在齐鲁大地衍生出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并与齐鲁文化、泉水文化、泰山文化等山东地域文化交融在一起,成为独具魅力的山东黄河文化。这件鹿角锄...……更多
...礼器、兵器就达3560件以上。 举世闻名的后母戊鼎(又称司母戊鼎),不仅造型庄重威严、纹饰华美典雅、冶铸工艺复杂,更以其875公斤的重量位居世界青铜器之冠。(赵汉青 杨佳欣)推荐阅读【双语视频】走进殷墟①丨认识中...……更多
迎甲辰赏龙瓷
...如蛇尾,另一种火焰状如金鱼尾。龙纹样式的运用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形态各异,都具皇家气派。明代前期,龙纹多凶猛,怒发前冲,猪形嘴,爪犀利而苍劲;晚期龙纹有苍老之态。清代龙纹有较大变化,写实性较强,形象饱...……更多
浅谈瓷器断代辨伪要点之纹饰
...从人物、龙纹、山石、云气、动物等纹饰,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时代特点,对一件器物进行断代和辨伪。以高士为例:【元代高士与孩童】【元代仕女】元代人物写实,且高大挺拔。无论是高士还是仕女,特点是一样的。元...……更多
...为,青铜器的形制和纹饰是随着时代变化的,属于同一个时期的器物在形制和纹饰上具有共同的特征,而人工智能技术非常擅长分析图像中存在的联系或规律。”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教授李春桃介绍。记者在小程序中上传了一张青...……更多
夏朝的谜底或许就在这里
...不扬的暗黑色铜鼎,竟是中国迄今发现的第一只青铜鼎,司母戊鼎是它的后裔;那个不知有什么用途的牙璋,后来传播到整个南中国乃至东南亚,显示了二里头文化浩瀚的辐射力。 读懂这些,心底便会泛起一阵低音的震颤:这...……更多
商周时期,鬼方部族为何会被周朝毁国灭迹
...果要以有文字记载算起的话,最早的华夏历史可以从商朝时期算起,我们所熟知的甲骨文就是这一时期的通行文字,无数文明才能就此传承下来。然而,商朝时期有一个奇怪的民族叫做鬼方,他的历史在商朝之后便中断了。若是...……更多
探访浙江省博物馆:“越剑双绝”一把在浙江,一把在湖北
...接受记者采访。王筝 摄据介绍,玉琮王出土于良渚文化时期的反山十二号墓葬。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所在,实证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刘辉介...……更多
商朝国力强盛,那么商朝的经商思想究竟是什么
...器形状、色彩,各种各样,款式精致,尤其是远近闻名的司母戊鼎,足以见得青铜业之盛。青铜器 除了青铜业制造发达以外,商代的制陶业等手工产业也发展的较好,商朝除了传统的灰陶、黑陶以外,最大的突破点就是在传统...……更多
方诸万里,画镜分周,从汉代规矩纹铜镜设计,看其有何社会功能?
...誉为“东方魔镜”。规矩纹铜镜兴盛于铸镜业繁荣的两汉时期,其纹饰、风格在汉代铜镜中独树一帜,受到两汉时期各阶层的追捧。汉代的器物设计是中国传统设计的精粹,汉代崇尚先秦礼法制度,器物铸造沿用古制,奉行先秦...……更多
奇特而神秘的铜鼓 如何见证广西青铜文化的最高峰?
...型硕大,纹饰精美的“桂系铜鼓”见证古代铜鼓铸造的最高峰装饰丰富特别,纹饰也清晰的乘骑水鸟饰变形羽人纹铜鼓;胸部下方饰有两组羽人划船纹的羽人划船纹栉纹铜鼓;楚雄州博物馆馆藏的万家坝型铜鼓,其上的太阳芒纹...……更多
殷墟:拨开商朝迷雾
...子”留下的,也被称为“非王卜辞”。这位“子”受商王武丁的命令攻打召方,并且被派遣和妇好一起去种植麦子。花园庄村位于小屯村南,也属于宫殿宗庙遗址的范围。殷墟博物馆建有“子何人哉”与“长从何来”两大专题展...……更多
...统更为严密规范,因此盛行于商代后半期,并逐渐达到最高峰。祖甲创立的周祭之法是祖先崇拜和宗教制度的最好体现。在上古文明中,各大民族都有自己的祭祀体系,周祭之法和古巴比伦、古埃及的祭祀法各不相同,是中国古...……更多
别具风格铜墨盒
...器。铜墨盒创始于清道光年间,盛行于同治、光绪及民国时期。铜墨盒除了极强的实用功能外,刻铜名家以刀为笔,以铜为纸,在铜墨盒上雕刻山水、花鸟、人物等精美图案而成为精美的艺术品。每件纯手工雕刻的铜墨盒都是不...……更多
平陆方鼎 古拙生动
...来连接四壁的附加角板,于是认定这只鼎同举世闻名的“司母戊方鼎”一样是采用拼铸法制作而成的,简单说就是先铸造部件,然后将部件拼接起来。平陆方鼎由5个主要部分共17个部件拼铸而成。每一面大致分为上、中、下三段...……更多
与祭祀坑密切相关的三星堆古城是如何传承宝墩文化的呢
...。三星堆遗址最早一期文化遗存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时期,出土遗物以陶器、石器为主,与约当商时期的三星堆古城文化面貌有较大差异,但两者在技术、文化的传承仍清晰可见。”三星堆遗址工作站前站长、研究员陈德安...……更多
\\\
...史上不存在的人物,而妇好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商朝君主武丁的妻子,而且还是有文字记载的中国第一位女将军。妇好生活在公元前12世纪,武丁有60多个老婆,只有3个得到了后位,她就是其中一个。妇好不仅是武丁的老婆,还...……更多
真没想到,都这样了还能破镜重圆!
...器时代。瓷器最早起源于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这一时期的瓷器被称为「原始瓷」。胎体和釉层烧制工艺相对粗糙,能明显感受到传统制陶技术的原始性和过渡性。原始瓷到了宋代,中国的瓷器生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更多
南京城墙博物馆看明清瓷器精品
...器,也随着船队广泛销往中东地区。展览中,一件明永乐时期的青花葡萄纹盘就是展现当时中外艺术、工艺交流交融的典型器物。此件盘以青花绘制纹饰,胎质细腻洁白,釉汁莹润亮青,内外壁饰以12多缠枝花卉,盘中心的葡萄...……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京剧《状元媒》朝代背景: 北宋主要人物:柴郡主(赵秀君饰): 宋王赵光义的养女,美丽聪慧,武艺高强。赵德芳(金喜全饰)
2025-02-16 15:34:00
明朝的“恐怖组织”:锦衣卫和东厂见面绕路,官员见了下跪
明朝是厂卫机构特别发达的一个时代,分别建立了锦衣卫、东厂、西厂,最后是内行厂。这四个厂卫一个比一个能作威作福。因为内行厂最后在明武宗时期建立
2025-02-16 16:02:00
富商王永庆:在美国买下1亿平方米土地捐中国,那块地现怎样了?
商人,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常被描绘成狡猾、阴暗、唯利是图的形象。然而,《琵琶行》中有一句名言:“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这句话提醒我们
2025-02-16 16:03:00
1963年,工厂女出纳携巨款失踪,结果21年后在水泥地里被发现
1963年11月22日,是河北张家口女出纳李扬的生日,丈夫小冯开开心心地在家做着长寿面等着妻子归来,可谁知,敲开他家房门的不是昔日笑颜如花的妻子
2025-02-16 16:07:00
是恐怖传说还是真实存在:中国古代的开颅手术是怎么完成的?
文?庚沅手术的源头可能远比你我想象的要早。古代开颅术分别起源于欧洲、南美洲和太平洋几个中心。欧洲的开颅术据说可以早到10
2025-02-16 16:23:00
2007年,爸早亡妈再婚,6岁“孤儿”杨六斤,靠“吃草”顽强生活
“阿婶,我来牵牛了。”一个清脆稚嫩的声音呼唤邻居院子里的女人,然后径直走向牛棚里。“好,今天早点回来吃完饭再回家,牛还小吃一会就饱了
2025-02-16 16:26:00
李自成五虎上将为何是4+2?哪两个人共占一个名额?实在是不够格
明末天下大乱,大明王朝如风中之残烛,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路义军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然而,对大明威胁最大的起义军首领,一个是八大王张献忠
2025-02-16 16:31:00
干活挖出“金疙瘩”,回家一称竟有18斤,谁料引来两大博物馆争抢
我国自黄帝王朝产生到现在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经历过多次的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后,这些文明以埋入地下的文物为载体,等待着考古学家发掘
2025-02-16 16:44:00
夫君与父亲只能活一个,她做的选择被骂千年,产生一成语流传至今
我们知道在古代,女子有“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教条,说白了,就是任何时候,女人都是作为男子的附属品存在的
2025-02-16 16:44:00
首位同盟会女会员,何香凝和秋瑾都称她大姐,晚年生活拮据靠救济
中国同盟会,是清朝末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旨在推翻清政府的统治。首位加入同盟会的女会员
2025-02-16 16:56:00
被保洁耽误的画家!南大46岁保洁吴立娣:被央视、人民日报皆报道
“不管什么身份地位的人,对于美的事物,都不乏精鉴的能力;对于天赋的才能,都不乏淋漓的表现。”各行各业都有能人巧匠。在现在推崇全面发展的社会教育下
2025-02-16 17:07:00
她是“日本版的女济公”,吃肉喝酒算什么,沉溺男色都毫不避讳
我们知道一旦一个人出家做和尚或者说做尼姑,至少能说明这个人已经是四大皆空了,对什么都是无欲无求了,至少在我们古代中国是这样的
2025-02-16 17:29:00
2011年,湘西男子声称会“招蛇术”让毒蛇救人,专家前去一探究竟
“只要我念了咒语,蛇就不敢接近我。”说这话的人是个看上去四五十岁的中年汉子,他操着一口湖南口音的普通话,外表朴实无华。但是他说的话可并不普通
2025-02-16 17:30:00
“直把并州作故乡——回望柯璜先生特展”,2月15日在山西古建筑博物馆开展,全面展示柯璜的教育事业、社会活动和艺术成就。柯璜(1876-1963年)
2025-02-16 19:20:00
春风初度 莺燕争鸣,济宁市孔孟书画院郑志群主题创作作品赏析
展览前言岁序更新,龙蛇竞舞;春风初度,莺燕争鸣。“大运河”作为中华民族古代重要经济带、文化带,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2025-02-16 19: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