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殷墟博物馆新馆:穿越三千年,寻根“大邑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01 18:20: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记者 张向阳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殷墟是商代晚期都城大邑商遗址。公元前14世纪,历史上记载的“盘庚迁殷”,就在今天安阳小屯村一带,这里曾是殷商王朝中心区域。殷墟被誉为中国考古的圣地,2月26日,全景式聚焦商代文明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为殷墟考古研究成果转化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集中展示了青铜器、玉器、甲骨、陶器等近4000件出土文物,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为解密并阐释中华文明密码、延续中华文化根脉提供了新的支撑。

殷墟博物馆新馆:穿越三千年,寻根“大邑商”

透物见人,最早情书见证商王之恋

考古是为了格物致知、为了透物见人,那是穿越千年的神秘对话。

妇好墓是迄今发掘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妇好墓系列文物的展出是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的一大亮点,其中有司母辛鼎、觚爵、铜钺、骨髻等文物。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在商王武丁的三位法定配偶中,妇好身上聚集着所有的荣宠和光耀。妇好之名在甲骨文中出现近400次,涉及征战、祭祀、分娩等多个方面。这些文字,有着商王武丁对妇好的牵挂和心焦:“妇好弗疾齿?”——妇好的牙痛好了吗?还有,她生孩子不会难产吧?伤风好了吗?妇好不会有灾祸吧……被称作甲骨文中最早的情书。

妇好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考的女将军,她生前多次率兵出征,开拓疆域。在征羌的战役中,妇好统领13000多名将士作战。先后征伐“羌方”“土方”“巴方”及“夷方”等方国,立下赫赫军功。妇好作为祭司,曾主持商王室祭祀。墓里出土的大量青铜礼器、兵器等文物,展示了一位骁勇善战的女政治家之风采。墓葬中出土了数百件簪子、骨髻,还出土有象牙杯、调色盘等,显现出妇好爱美的一面。

殷墟博物馆新馆:穿越三千年,寻根“大邑商”

上世纪90年代,考古人员在殷墟花园庄东地编号花东H3的窖藏中,发掘出1583版龟甲与兽骨,其中689版契刻商王武丁时期的占卜记录2250余条。以人物故事为主线的专题展“子何人哉——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特展”,首次展出110余片甲骨记录,展示了商朝小王子的日常生活。考古工作者推测“子”是商王武丁和王后妇好的儿子,也就是古代典籍中所记的“孝己”、商甲骨文中的“小王”,《史记·殷本纪》中称作祖己。他仁孝善良,曾辅佐劝谏父王武丁,留下孔雀鸣鼎等典故。

通过甲骨记录可以看出,“子”和商王武丁关系非常密切,“子”上舞蹈课,武丁会亲自观看;武丁狩猎,“子”随侍一旁;武丁出征,“子”会提前为其父做“攻略”。“子”位高权重,组织田猎,率重要诸侯及武官出征,其他商王朝诸子、诸侯及职官对他唯命是从。透过三千年的时光观者可以看到商王父子的深情,看到有血有肉的商朝王子形象。

如果说妇好是巾帼女杰,亚长就是铁血英雄。

殷墟博物馆新馆另一个以人物故事为主线的“长从何来——殷墟花园庄东地亚长墓专题展厅”,展现了殷商大将军亚长的铁血豪情与显赫战功。亚长墓出土的577件文物,既有青铜礼器兵器、玉器,也有车马辎重,充分显示了亚长的位高权重和赫赫军威。

亚长墓发掘以后,考古人员通过对遗骨的研究,了解到亚长是身高约1米7的男性,35岁左右。他的身体上共有7处刀砍伤或砍砸伤,其中6处集中在身体左侧,他最后死亡的原因可能是铜矛贯穿盆骨、导致动脉失血过多,可见亚长是英勇战死于沙场。

殷墟博物馆新馆:穿越三千年,寻根“大邑商”

亚长墓中有大量兵器随葬,与他大将军的身份相符。通过锶同位素检测鉴定,发现亚长并非安阳当地人,他可能是来自河南周口一带。新馆还展示了7件亚长墓中的青铜钺,1大6小,大钺说明他有强大的军权,小钺说明他家族下面有6个分支。一般来说,殷墟宫殿区里只埋葬王族,亚长是长族,本不应该葬在王族的地方,说明当时的商王非常器重他,给他以王族礼遇。这些研究见物见人,呈现了亚长鲜活立体的形象,揭开了尘封三千年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解码历史,揭开“大邑商”神秘面纱

殷墟遗物种类繁多,数量极其可观。其中大型建筑群、甲骨刻辞、青铜器、玉器等众多文物见证了中国古代青铜时代鼎盛时期的辉煌,构建起真实、立体、全面的商史,彰显出中国古代礼制文明的独特风格。殷墟博物馆新馆近4000件文物立足整个商代文化,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解读追踪那些隐藏在文物背后的社会变迁“密码”,展现出一幅辉煌的商代历史图景。

殷墟遗址先后发现有宫殿区,内含宫殿、宗庙、祭坛等50余座建筑基址,形制恢宏、布局严整,成为中国古代早期宫殿建筑的典范,显现殷商宫殿昔日的辉煌,其中还分布着为数众多的甲骨窖穴。作为商王朝的陵地与祭祀场所,殷墟王陵遗址相继发现了13座大墓、3000多座陪葬墓和祭祀坑,作为我国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开创了中国帝王陵寝制度的先河。1999年发现的洹北商城遗址,内部有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贵族居住区及墓葬等。该遗址填补了商代早期郑州商城与商代晚期殷墟之间中商的空白,成为近20年来商代考古、历史研究的重大突破。

近年来,在传统认知的洹北商城、殷墟区域之外,不断有新的重要考古发现,特别是与洹北商城同时期的陶家营环壕聚落、与殷墟大体同时期的辛店超大型铸铜作坊遗址的发现,引发广泛关注。陶家营、辛店、邵家棚等遗址如同殷墟不同等级的“卫星城”,它们的发现大大突破了传统认知的殷墟范围,也呈现出三级甚至更多的聚落结构形式,“大邑商”的神秘面纱被进一步揭开。

哈佛大学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曾指出,已经出土的中国青铜器种类和数量比世界其他各国的总和还要多,还要丰富。

殷墟博物馆新馆:穿越三千年,寻根“大邑商”

殷墟代表了青铜时代的鼎盛时期,出土的青铜礼器约1500件、青铜兵器约3500件,各种青铜器制作精美,纹饰细腻,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其冶炼技术高超纯熟,在当时全世界范围内为最高水平,展示了商朝高度发达的冶炼技术。根据考古出土的青铜礼器分布,考古人员划定了东到大海,南达南岭、西边包括甘肃、成都平原、北达辽河流域的大片区域,称为“商代青铜礼器文化圈”,以中原殷墟为代表的商代都邑正是其核心。文化圈内表现了对礼器、文字、占卜等信仰、观念、政治制度的认同,奠定了华夏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

殷墟已出土16万余片甲骨文,发现单字约4500字,已释读的大概有三分之一。甲骨文中有世界最早的关于日食和月食的记录,有世界最早的医疗档案,有完整的十进位制数字系统;殷墟还出土了约2600件精美的写实玉雕和装饰性玉器、玉礼器等,为研究商代的制玉工艺、用玉制度、玉器功能、玉器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材料;据不完全统计,殷墟已出土上百辆精心打制的马车,代表了中国3000多年前的制造业水平,也是当时身份等级的象征。此外,还有陶器数万件、石器6500件以上、骨器3万多件。

持续90多年的田野工作,全面系统展现了商代晚期都城的风貌,揭示了“大邑商”的规模与内涵:商朝王族迁入时,先在洹河南岸建起宫殿和宗庙。与王族一道迁来的其他族人在外围建立聚居点,迅速形成“大邑商”的聚落框架。城市不断扩大,逐渐修筑起道路、水网,各种手工业作坊星布其间。“大邑商”逐渐发展成以王族聚集地为核心,逐渐向外扩展的“星团状”邑聚,总面积达数十平方公里,是当时东亚地区最大的城市,在世界上也居于前列。商代晚期逐渐建立起较为严密的祭祀制度,拥有比较完善的军事制度,采用与国家政治地理架构对应的内服、外服兼分封制的职官制度;王畿与周边部族形成了文化上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不断丰富着包容汇聚的商文明……

探源文明,“家国同构”多元一体

“商邑翼翼,四方之极。”殷墟作为管窥3000多年前商代文明的重要缩影,无疑是探源中华文明的重要基石。

商文明巩固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天下体系,形成了后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版图,也奠定了早期中国“家国同构”的社会秩序。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礼乐文明、举世瞩目的文字文明以及高度发展的手工业等,共同构筑了早期中国的华彩篇章。

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说,殷墟遗址的发现让商代历史成为信史,上承1000余年四方文明汇集之趋势,下启3000余年连续不断、多元一体文明之格局,以殷墟为支点,建构起夏商考古学文化的时空体系。

殷墟博物馆新馆:穿越三千年,寻根“大邑商”

殷墟博物馆新馆的“王畿与四方”专题展集中展示了山东、江西、湖南、四川、陕西、内蒙古、辽宁等多个省区的商代文物。商王朝以兼容并蓄的开阔胸怀,不断吸纳多姿多彩的四方文化,丰富了商文明的内涵。然而殷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其集历史之大成,更在于它所表现出来的中原文明与周边其他地区文明的互动,表现在它对同期文明的辐射力。

商文明中的青铜器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最高成就,其中蕴含的礼仪与礼制、秩序与地位,是世界青铜文明的杰出代表。与殷墟“同龄”的像江西新干县大洋洲商代大墓和三星堆八大祭祀坑,是基于长江中游和长江上游本土文化成长起来的发达地域文明。两者的青铜文化都受到来自中原商文明的影响,无论是器型、纹饰,还是铸造技术,都让人感受到中原文化的强烈影响。新干商墓和三星堆祭祀坑青铜器所使用的铸造技术,包括块范法、铸焊工艺等,均承袭于商。在玉璋等其他礼器上,也能看到中原文化的深刻影响。

商文化向外辐射的同时,也在积极吸收四面八方文化中的元素,并在互动融合中形成了新的文化气象,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生动例证。

殷墟博物馆新馆:穿越三千年,寻根“大邑商”

殷墟部分玉石器风格受北方文化因素的影响,妇好墓、花东地出土的龙形玉玦,是在殷墟制玉作坊生产的,但其内涵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红山文化。虽经两千年辗转,其包含的价值观念仍得到认同。有学者认为殷墟时期马车大量出现,是由殷墟以外特别是北方草原地区传入的。此外,青铜虎首刀、管銎斧、弓形器等器物,也与草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甲骨文中出现70余次与蜀国相关的占卜,殷墟发掘品中有来自长江中游的硬陶瓿、来自长江下游的原始瓷;妇好墓中玉璇玑有4000多年前山东龙山文化的影响、殷墟出土东方陶器素面鬲、素面瓮、煮盐器……都体现出商王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

商文明上承四方汇集文明的趋势,下启连续不断、多元一体文明的格局,构成了中华文明的主根脉与核心文化基因,奠定了中华文明和东亚文明的基础,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1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殷墟博物馆新馆2月26日开馆,近3000件文物首次亮相
...天(19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的相关情况。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将于2024年2月26日对公众开放。殷墟博物馆新馆的建成开放,既是殷
2024-02-19 11:03:00
数千件珍贵文物首次亮相!殷墟博物馆新馆今天正式对公众开放
来源:极目新闻今天(26日),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洹水之滨,静水深流,洹水见证了三千多年前中国青铜文明的顶峰,同样也见证了生生不息、从未中断的中华文明传承至今。
2024-02-26 16:37:00
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近3000件套文物首次亮相
...系统展现了商代社会文化面貌、商代文明发展成就。殷墟博物馆新馆“新”在哪儿?有哪些文物特别吸睛?从新馆里如何“读”懂商文明?2月26日,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近4000
2024-02-26 10:34:00
商代人的“搓澡巾”、小王子的“请假条”……殷墟博物馆开馆
...于此:与殷墟宗庙宫殿遗址隔洹水相望,气势恢宏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集中展示了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近4000件文物,其中,近3000件套文物是首次亮相。这座新馆,有哪
2024-02-28 11:01:00
...商·夜安阳”第二季夜游活动正式启动,将持续开展殷墟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景区、洹河夜游、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安阳博物馆六大场馆夜游活动,让市民和游客“君临大邑商,爱上夜
2024-05-09 16:20:00
据央视新闻报道,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今天(2月26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作为我国首座全景式展现商代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馆内将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
2024-02-26 17:27:00
中建一局建设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正式开馆
殷墟遗址博物馆实景图大河网讯 2月26日,由中建一局精益建造的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展陈文物数量之多、类型之全,堪称商代文物展览
2024-02-28 11:55:00
赵清荣:到殷墟奔赴3300年前的商文明|文化中国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丹萍7月23日,殷墟博物馆约550个座位的报告厅,座无虚席,“商邑瞽宗”甲骨文二十讲系列专题讲座第七讲正在举行。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
2024-08-13 10:15:00
殷墟:拨开商朝迷雾
今年,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放。2001年,中国二十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揭晓,名列榜首的赫然是殷墟。2006年及2017年,殷墟先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与“世界
2024-03-28 17: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永远铭记!先烈的事迹依然振聋发聩、震撼人心
江南时报讯 清明节前夕,苏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后代分会和烈士寻亲志愿者及烈士亲属来到苏州市相城区烈士纪念馆祭扫缅怀革命先烈
2025-04-03 14:10:00
书存金石气 艺游翰墨间——评高建书法篆刻艺术
鲁网4月3日讯在当代书坛,走流美一路的人不少,而走古朴浑重一路的,却不是很多,高建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探索者。他师从著名书法篆刻家段玉鹏先生学习篆刻
2025-04-03 14:56:00
闪耀吧!中华宝藏丨二里头有位琢玉成礼的“少年”
编者按:叩响时光之门,聆听文明呼吸。在这里,文物不再是博物馆里静默的标本,每一件都在诉说历史从未沉睡。我们不仅展示文物的物质之美
2025-04-03 15:30:00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