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熟的作物产量低,生育期长的作物产量高。不久前,中国科学家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的研究中发现的水稻高产基因OsDREB1C打破了这个矛盾,可以打破农业生产“高产不早熟,早熟不高产”的传统,让水稻实现既高产又早...……更多
解读“生命天书”,我国科学家成功破解世界性难题
叶绿体基因组编码RNA聚合酶(PEP),控制叶绿体的发育过程以及成熟叶绿体的基因表达,在调控植物光合作用中发挥关键角色,然而这一叶绿体基因转录机器的构造一直未能破解,这是科学界公认的世界性难题。3月1日,国际学...……更多
我科学家成功解析三域生物最复杂RNA聚合酶 登《Cell》封面
...析出来,是几十年来科学界的一大待解之谜。如今,我国科学家成功解开了这一谜团。3月1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细胞》(Cell)的封面是一张“叶绿体RNA聚合酶”的构造图,该期封面文章为“植物叶绿体编码的RNA聚合酶冷冻...……更多
神十八今晚飞天 将首次太空养鱼
...产的卵将被系统收集起来,未来将由航天员带回地面,供科学家开展下一步研究。科研人员还专门给这套实验系统安装了相机,通过相机实时传输的图像,地面工作人员也可以了解实验进展。为什么选择斑马鱼作为实验对象呢?...……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本报讯 众所周知,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一些细菌利用光产生生长所需能量的过程。近日,两个研究小组揭示了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形成的微观细节。从该尺度了解光合作用有望促进清洁燃料开发。相...……更多
杰青项目助我“追光”
...用的最佳范例。如何通过人工的方式模拟光合作用,成为科学家们一直追求的目标,也被称为“化学的圣杯”。例如光合细菌中的氢化酶能够温和高效地放出氢气,但直接提取和纯化氢化酶的难度很大,一旦脱离其赖以生存的生...……更多
科学家发现光合作用的原子级秘密
...们发现叶绿体中含有自己独特的 RNA 聚合酶。从那时起,科学家们就对这种酶的复杂程度感到惊讶。它比它的祖先细菌 RNA 聚合酶有更多的亚基,甚至比人类的 RNA 聚合酶还要大。韦伯斯特小组希望了解为什么叶绿体具有如此复杂...……更多
【新成就新亮点新发展①】紧抓两个要害,“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首席科学家赵久然表示,玉米良种对增产的贡献率已达到40%以上。近年来,赵久然带领团队育成通过国家审定的玉米新品种200多个,居全国同行业首位,累计推广4亿多亩,增...……更多
种业创新如何助力粮食产能持续提升?——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观察
...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此间举办的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上,与会专家对此充满信心,共议推动种业振兴,助力持续端稳中国饭碗。大会展示的育种科研新成果。(新华社记者罗江摄)农以种为先。全方位夯实粮食安...……更多
果然有种·非凡南繁 | 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开幕
...报道。敬请关注。1月5日,为期3天的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暨2022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在三亚举行。图为首届种业科学家奖颁奖典礼。记者 利声富 摄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月5日消息(记者 利声富)1月5日...……更多
时隔2年,中国邮政等再次发行《科技创新》纪念邮票
...划发行数量为700万套。第一枚表现了人工合成淀粉。中国科学家在淀粉人工合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国际上首次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对未来的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在全球...……更多
“减肥”18年屡发顶刊,他说其实99%的实验都失败了
...。据介绍,一小盘苗的成本高达1500~2000元,它们都转入了科学家看好的潜在优异等位基因,通过材料的长势可“管窥”目标基因是否理想。“比如这盘突变体的根系比较多,株高更高、叶子更绿,说明氮吸收更好;这盘叶子明显...……更多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盖钧镒、程顺和院士获首届“种业科学家奖”培育一粒良种,只为粮丰民富□ 本报记者 杨频萍 程晓琳 张宣 1月5日,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举办,并进行了首届“种业科学家奖”颁奖,共有动物、...……更多
17.5亿年前就有光合作用
...至70纳米厚的切片,然后用电子显微镜分析其内部结构。科学家发现,来自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蓝藻含有类囊体,即进行光合作用的膜囊。Javaux说:“这些是目前所知最古老的类囊体化石。在此之前,最古老的类囊体化石距今约5...……更多
送别程顺和院士!他曾称自己是“麦田里的守望者”
...、“九三楷模”、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首届国际种业科学家等荣誉称号。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中,程顺和因为身体原因一直坚持居家办公。每当有同事来家中请教,他就打不住话匣子:从研究进展到试验细节,从国内最新理论...……更多
农业领域首个国之重器!“神农设施”武汉开建
...(即“神农设施”)项目启动建设。“这是农业领域众多科学家从‘十二五’到‘十四五’努力推动,终于实现构想的激动人心的时刻,神农设施终于浮出水面,即将由蓝图变为现实。”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维...……更多
“女性是最大的科研‘潜力股’”
本文转自:文汇报“她论坛”上,全球多位顶尖科学家呼吁女性建立自信“女性是最大的科研‘潜力股’”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她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本报记者 储舒婷2021年沃尔夫医学奖得主、美国罗切斯特...……更多
...馒头,都是通过种植小麦,然后再加工做成的。如今,我国的科学家,研究出了一项颠覆性的技术——让空气变馒头!这如同魔术般的发明,也太神奇了吧?那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空气到底是怎样变成馒头的!“从0到1”的一次突破馒头的...……更多
把“火山”当游泳池?地球上最耐热的动物,连科学家都想不明白
...无忧无虑地游泳,甚至建立起了以它为核心的生态系统。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这种蠕虫,试图揭开它的耐高温之谜。一、庞贝蠕虫。庞贝蠕虫的主要栖息地是在海底火山附近的高温温泉带,而它的名称来源于意大利的庞贝城,这座...……更多
“空气变馒头”已进入工程测试阶段
...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淀粉。摆脱植物进行二氧化碳固定是科学家多年来的梦想,合成生物学被认为是影响未来的颠覆性技术。模拟自然作物光合作用,重新设计生命合成代谢过程,设计人工生物系统,不依赖植物种植进行淀粉制...……更多
神舟十八号将赴太空养鱼,主养斑马鱼和金鱼藻!为何选这两种生物
...贵的科学数据。 而太空养鱼就是其中的一项。这是我国科学家们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航天员们将携带一个叫做“小型受控生命生态实验模块”的装置及相关物品进入太空,其中的主要水生生命体就是斑马鱼和金鱼藻。该项...……更多
科学种田 端牢“中国饭碗”
...农户玉米高产竞赛。这一活动受到广泛欢迎,农户、农业科学家、农技推广人员聚集起来,围绕一个目标,实时开展交流沟通,介绍种植经验,主动邀请农技人员到田间指导种植技术,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让科技成果更...……更多
浙江抢占“绿色未来”发展先机
...心·经济圆桌会议在浙江金华婺城举行,100多位氢能领域科学家、企业家、相关政府部门领导和创投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前沿新兴产业技术,为氢能产业发展按下“快进键”。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氢...……更多
开年种业盛会 专家技术设备齐荟萃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暨2024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激发种业发展新动能开年种业盛会 专家技术设备齐荟萃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暨2024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大咖齐聚,搭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更多
...作用中发挥关键作用,但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此前未被科学家完全解读。15亿年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蓝细菌被真核细胞吞并,慢慢地演变成共生的细胞器,最终演化为如今的植物叶绿体。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蓝...……更多
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 院士强调要端牢“蘑菇饭碗”
...教授、菌物学家李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把“蘑菇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继续推动食用菌价值研究向前发展。此次会议由吉林农业大学、国际药用菌学会联合主办,来自中外行业协会、高校院所、食药用菌企...……更多
...物育种能发挥哪些作用?1月5日,在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玉米与生物技术分论坛上,多位嘉宾围绕玉米种业发展及生物育种技术等方面内容进行深入探讨交流。“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国外存在大量优异...……更多
焦点访谈:“小薇”的太空之旅
...,我们看看一株名叫“小薇”的水稻,以及它背后的几位科学家,也许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神舟十四号乘组在轨半年时间,很多人牵挂着航天员在轨的状态,也有人关注着太空中的植物。12月5日凌晨三点,随神舟十四返回的第三...……更多
“太空养鱼”有何奥秘
...”——借助由斑马鱼和金鱼藻组成的小型水生生态系统,科学家将研究空间环境对鱼类生长发育、生态系统运行与物质循环的影响。进入空间站后,斑马鱼生活如何?专家介绍,空间站小型受控生命生态实验组件由神舟十八号航...……更多
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联合体捐赠40万元
...铭记南繁特殊贡献,在1月4日举行的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暨2024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联合体向海南省南繁协会捐赠40万元,用于南繁文化发掘整理。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联合体向海南省繁协会...……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吃什么对养卵泡有帮助?千万别瞎吃!
一般情况下,优势卵泡在超声上大小超过10mm,不超过18mm。这样的卵泡,在孕育生命的过程中更具竞争力。然而现在很多女性却遭遇排卵障碍
2024-06-25 16:21:00
初诊患者于2022年9月22日来诊,情况如下:1.头疼,十几年了,月经前必头疼,大多数时候后头痛,少数右侧偏头痛,头胀痛
2024-06-25 15:51:00
男性出现那些症状会需要补精子了呢?
打算建造“爸”业的男性注意了,精子的质量在成功“爸”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最强壮的精子才能赢得卵子的芳心,与之结合
2024-06-25 16:20:00
东城中医医院骨伤科专家于天源主任:眩晕是颈椎病引起的?
医生简介:于天源,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周二下午、周五上午出诊),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基础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三级教授
2024-06-25 17:11:00
惠州适合上百人团建的农庄,户外拓展惠州首选
在惠州想找个适合上百人团队的公司团建场地?小编今天给大伙介绍一处这里不仅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是您体验大自然和团队活动的理想场所
2024-06-25 17:14:00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 香喷喷的烤面筋为啥不建议多吃 2024-06-25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面筋是生活中常见的食材,不论是凉皮里吸满料汁儿的面筋块还是烧烤摊刷着香辣酱的烤面筋,都是让人垂涎不已的美味
2024-06-25 17:19:00
晚上睡不好,炎症找上门!LAIFE「乐返盾」助您远离炎症困扰
你有多长时间没有好好睡一觉了?你最近一次入睡是什么时候?如果回答是23:00之前,那么恭喜你,你可能已经击败了大多数人
2024-06-25 17:48:00
贫血要如何调理?除了多吃这几种补血的食物,还要合理运动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大多发生在体弱的老年人、儿童,特别是女性尤其高发。导致贫血的原因大多与失血以及营养不良有关,贫血人群可以采取药物治疗以及食疗方法
2024-06-25 18:41:00
有糖尿病的人,夏天血糖控制目标需要调整,提醒:有一个范围
炎热夏季,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极高,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用药,但血糖还是急剧升高,这可能跟天气炎热、饮食习惯发生改变、缺乏运动等有关
2024-06-25 18:45:00
这几种水果被称为“强肝王”?早吃早受益,快加入饮食清单
肝脏就像是人体的“健康卫士”,它每天默默地“工作”,即使受到损伤,也不会表现出来。平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避免肝脏受到严重的损害
2024-06-25 18:44:00
每天早上一个鸡蛋,对肺脏有什么影响?养护肺脏,生活中应怎么做
鸡蛋应该可以算得上,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吃到的一种食物,鸡蛋中含有人体所需的食物中以上的营养成分,同时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也发挥着不可被取代的作用
2024-06-25 18:41:00
包子好不好吃,揉面很关键,学会这个小技巧,蓬松柔软味道好
周末,最喜欢的就是去市场买东西,回家做好吃的,跟最爱的人分享。工作的原因,每周只有一天的休息时间,所以很珍惜。周日睡到自然醒
2024-06-25 18:42:00
戒烟后,变黑的肺能白回来吗?答案来了
这是一个常见的画面。公司的同事闲了会去楼下抽根烟,没有抽过烟的人肯定会感觉很酷,很帅。但是实际上,抽烟对人的身体是有害的
2024-06-25 18:43:00
一颗乌梅巧搭配,健脾养肝、化脂降浊,能耐不小!
乌梅又名酸梅、黄仔、合汉梅、干枝梅、梅实、黑梅、熏梅、桔梅肉等,为蔷薇科植物梅的近成熟果实,夏季果实近成熟时采收,低温烘干后闷至皱皮
2024-06-25 18:46:00
糖尿病患者容易失眠,容易引起血糖波动?这5个方法助你快速入睡
一沾枕头就睡,一觉睡到大天亮是最为理想的睡眠状态。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没有办法很快的入睡,尤其是一些糖尿病患者,经常受到失眠的困扰
2024-06-25 18: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