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送别程顺和院士!他曾称自己是“麦田里的守望者”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13 00:2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姚雪青

送别程顺和院士!他曾称自己是“麦田里的守望者”

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作物遗传育种学家、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程顺和,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4月10日20时20分在扬州逝世,享年85岁。

程顺和,江苏溧阳人,1939年9月2日出生。1995年7月加入九三学社。1962年9月参加工作,先后在泰兴县农业局、扬州农业学校、扬州地区“五七”干校工作,1973年3月调入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送别程顺和院士!他曾称自己是“麦田里的守望者”

程顺和一直从事小麦遗传育种工作,先后育成扬麦系列品种40多个,其中扬麦5号和扬麦158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末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初步解决了世界小麦育种中广适高产与抗赤霉病相结合的难题。扬麦系列品种累计推广面积7亿多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下游小麦品种第四、五、六次大面积更换的主体品种。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其它省部级以上奖励7项。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九三楷模”、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首届国际种业科学家等荣誉称号。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中,程顺和因为身体原因一直坚持居家办公。每当有同事来家中请教,他就打不住话匣子:从研究进展到试验细节,从国内最新理论到国外学术热点,从小麦育种栽培到学生培养成长,脸上总挂着笑容。

送别程顺和院士!他曾称自己是“麦田里的守望者”

4年前,在扬州家中接受采访时,程顺和坦言自己是“麦田守望者”,不止一次地说,“我对小麦很有感情,只有和小麦在一起,才不会感到精神上的空虚”。他告诉记者,“老一辈科学家们七八十岁都坚持拿尺下田,带学生、做研究,这是育种人的良心和责任。在农业领域,能否在自己手中出成果并不重要,通过一代一代人的接力,端牢‘中国饭碗’保障粮食安全,最为重要。”

附:

培育新品种,为我国小麦增产200亿公斤,程顺和——

赤诚守望在麦田里(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原文刊登在2020年7月14日《人民日报》要闻6版)

送别程顺和院士!他曾称自己是“麦田里的守望者”

版面截图

送别程顺和院士!他曾称自己是“麦田里的守望者”

程顺和(左一)在新疆察看小麦长势。资料照片

送别程顺和院士!他曾称自己是“麦田里的守望者”

上世纪90年代,程顺和在麦田里做研究。资料照片

人物小传

程顺和:1939年9月出生,江苏溧阳人,小麦育种专家。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坚持育种研究,瞄准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重大问题开展科学攻关,主持培育的“扬麦5号”“扬麦158”等扬麦系列品种累计种植超过6亿亩、增产粮食200亿公斤,成为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末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这两项成果分别获得1991年和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头发银白,但思维仍很活跃;听力不佳,但话语依然有力……这段时间,小麦育种专家、81岁的程顺和一直居家办公;每当有同事来家中请教,他就打不住话匣子:从研究进展到试验细节,从国内最新理论到国外学术热点,从小麦育种栽培到学生培养成长……脸上总挂着笑容。

“我很想随时了解田里的试验进展,以便和行业前沿理论思想保持一致。”他想了想又说,“等过一阵子,我要尽快回田里。我对小麦很有感情,只有和小麦在一起,才不会感觉精神空虚。”

“要通过自身所学,尽快改变农村一穷二白的面貌”

为何与小麦结缘?程顺和说和自己小时候困苦的经历、母亲的影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1939年,程顺和在江苏溧阳出生时,正赶上战乱年代。那时候家里缺吃少穿、颠沛流离,坚韧的母亲还是教育孩子们要通过学习知识来改变命运。程顺和从小就立下了两个志愿:一是学医,可以治病救人;二是学农,可以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在高考时,他填报了南京农学院(今南京农业大学)。

刚入学时,同学们就到苏州、南通、淮阴等地与农民一起劳动。清晨哨子一吹,同学们立马起床,去地里拔棉花秆子;深夜,翻新土地,干得热火朝天。“要通过自身所学,尽快改变农村一穷二白的面貌。”看到广大农村贫穷的现状,程顺和下定决心,要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三农”事业。

随后,程顺和开始跟着导师做麦田试验与研究。刚开始,他只是负责在纸袋上标号、使用显微镜观察、用剪刀镊子抓取材料等简单的操作,但老师告诉他,每个步骤都需要有十二分认真的精神。试验中,“科学”的概念,在程顺和心中逐渐具体清晰了起来。

毕业后,程顺和到了泰兴稻麦良种场工作,同为学农的校友陈凤琳,成了他的助手,后来又成了他的妻子。“老程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能吃苦、爱钻研的精神。”陈凤琳回忆起当年的场景:“无论白天多忙,到了晚上,总能看到老程点着煤油灯,看书到深夜……”

1972年,程顺和被调到扬州地区农科所(今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从事小麦育种和栽培。那时候,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种植红皮小麦的主产区,这里地处南北交汇地带,雨水充足,被认为“小麦增产空间很大”,科学研究意义深远,程顺和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

其中艰苦,只有程顺和自己知道:一方面,多雨多湿的气候使得小麦的赤霉病高发;另一方面,小麦育种周期很长,一年中的9个多月,无论风吹雨打、烈日酷暑,都要蹲在地头上,粒播、观察、记录、测试和进行研究。程顺和一干就是30多年。

“总要挨着试验田睡觉,我才踏实”

下田,下田,再下田!30多年来,在研究所的试验田边上有个小平房,一张床、一张桌、一个煤油小炉。选种关键时期,小麦一天一个变化,程顺和就吃住在这间陋室里,“总要挨着试验田睡觉,我才踏实”。

为了抓紧时间、分秒必争,程顺和连过年期间也不回家去,一直守在温室里,经常端着饭碗蹲在一棵小麦单株旁,一边吃一边观察。“那时候忙起来,不知道啥时是周末、啥时是假期。脑子里只记着小麦的生长周期。”他不喜欢有人在农忙时来打扰他,在田里干活时,总是拉低帽檐蹲在田间,整个身体就藏在麦田里,外人谁也找不到。

不知不觉,对育种的热爱融入了程顺和的骨子里。外出考察时,只要遇到性状表现优异的种质,他立即用湿毛巾包起来,带回所里研究。只要试验方案没解决,不管中午还是半夜,他都立刻把同事们找来“头脑风暴”,一交流就是数小时……大家笑称他“不食人间烟火”,爱人陈凤琳则嗔怪他“把家里当旅馆”。

为了深入了解农机作业,程顺和牵头引进所里第一台拖拉机、第一台联合收割机,并带头学习;为了及时掌握最新理论,早年间学习俄语的程老在57岁时重学英语;59岁时学会电脑打字,61岁钻研先进的分子标记技术。“不要觉得年纪大了,自己就不行。”程顺和说,“人家都说北方才能种好小麦,在我看来,南方小麦也一定行。”

1991年,程顺和主持培育的“扬麦5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促使长江中下游小麦品种第四次大面积更换,累计种植达1.5亿亩;1998年,他主持培育的“扬麦158”,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一次,初步解决了世界小麦既大面积丰产又抗赤霉病的难题,促成了长江中下游麦区第五次大面积更换,成为我国20世纪末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

“培育丰产抗赤霉病的品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导师吴兆苏评价“扬麦158”时颇为自豪地说,“程顺和做到了。”

“通过一代一代人的接力,端牢‘中国饭碗’保障粮食安全”

农业科学研究的周期长,一般都要15年到20年才可能看到成果。“老一辈科学家们七八十岁都坚持拿尺下田,带学生、做研究,这是育种人的良心和责任。”程顺和坦言:“在农业领域,能否在自己手中出成果并不重要,通过一代一代人的接力,端牢‘中国饭碗’保障粮食安全,最为重要。”

研究员张伯桥从1985年到农科所工作以来,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学术氛围浓厚:无论是在出差摇晃的大巴上,还是在深夜的办公室里,只要关于小麦育种的问题,随时都可以展开讨论。大家经常争得面红耳赤,想说服别人,就得拿出过硬的数据材料……

在程顺和看来,这才是做研究该有的态度:“追求真理没有年龄限制,谁说院士就一定高明?很多时候,年轻人比我高明。”

教书育人、精神传承,程顺和看重的除了搞理论要“百家争鸣”外,就是做试验要“脚踏田地”。农科所小麦室主任高德荣介绍说,在老院士的影响下,将宿舍盖在试验田旁边的传统,却一直没有改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安全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发展,如何实现小麦迟播高产,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这是程顺和近20年来带领团队主攻的课题:利用“两端快速发育”育种策略解决小麦迟播高产的难题,育成的“扬麦16”和“扬麦23”,迟播15天,却比其他推广品种增产5%,灌浆速率高20%,籽粒脱水速率高30%,成熟期早3—5天,还可免晒入库,降低生产成本。

随后,程顺和又带领团队研究“南上北下”的品种改良方案,既提升小麦的抗赤霉病性,又做到丰产抗冻,实现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南上”、黄淮片区小麦“北下”,培育新的大面积品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程顺和说,“有人说我是‘南方麦王’,我哪里是什么‘麦王’,我只想尽早回到田里,甘做‘麦田守望者’……”

特制的书柜 奉献的写照(记者手记)

在程顺和的办公室里,一个与墙面一般大的书柜,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上半部分挤满了学术资料和专业书籍;下半部分则存放装满了小麦种子的瓶瓶罐罐,中间层则是一个个可以向外拉伸的平板……

“程院士经常需要同时翻开多本资料查阅对比,这些平板成了他研究学术问题、给学生授课讲解的临时书桌。”程院士的助手刘健说,这个特制的书柜,为的就是既要“书能装得多”,又要“书能摊开看”。

做研究就是这样,既要博览群书、潜心钻研,又要多方核证、辨明真理。这个书柜记录着程院士坚守育种事业的点点滴滴,也是他奉献一生的写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3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麦田守望者”徐德明:老骥伏枥 志在农技
...了37年。究竟是什么让他坚持37年如一日地做一名“麦田守望者”?徐德明(中)在大棚里指导农户种植。人民网 周坤摄徐德明说了一件他10岁时候的故事:那年夏天,生产队分红,徐德明
2023-02-21 16:01:00
麦田上的毕业典礼“火”了 网友:身边的麦子就是他们的毕业论文
...日复一日田间劳作晒得黝黑的笑脸……“我们毕业了!”麦田里嘹亮的声音,也定格成了青春的美好瞬间。2012年开始,叶优良在禹州市顺店镇康城村创立了河南省第一个“科技小院”,到现在
2024-06-14 13:34:00
4248亩麦田里的“科技活儿”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高金军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陈兵实习生李晓晨麦浪滚滚、机声隆隆。记者日前在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兰花塘高标准农田麦收现场看到,5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抢收
2024-06-15 06:34:00
只读过《麦田里的守望者》,那你就错过了他
只读过《麦田里的守望者》,那你就错过了他 《放牛班的春天》剧照。说起塞林格,很多人都会想起那本一度被列为禁书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与其代表作《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一样,塞林
2023-02-08 18:18:00
一堂麦田里的思政课
...程院院士、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首席科学家康振生也来到了麦田里,结合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重大病害的发生规律、致病机理与防治技术,就科技创新对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性开展现场教学。“现代
2024-03-16 02:24:00
麦家——那个一直耕耘在“书香麦田”里的守望者
...》,我走出了村庄,从来没放弃过读书”。还有一本是《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小说中的情绪和麦家的日记非常相似,麦家的体内突然有了想要创作的冲动,他第一次尝试写小说,就是从自己的日
2024-06-22 21:09:00
院士博士地头帮,药肥降产量涨
...,小麦大面积开镰。麦浪滚滚、农机轰鸣,随着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饱满的麦粒顺着管道流向在田头等候的运输车,现场顿时穗香四溢。5月29日,记者走进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的兰花塘
2024-06-03 04:16:00
心上的麦田
...入目仍是大地的色泽。那些绿色的星星似的麦芽,要走到麦田里才能看到。它们在寒风中抖动着细长的叶子,是那么柔软,那么纤细。然而,它们可不是温室里娇嫩的花儿。它们不畏严寒,不怕风霜
2024-05-25 06:14:00
德州市宁津县长官镇:“流动宣讲车”进麦田,讲好麦收时节安全故事
...辆,更要注意身体健康。”……在德州市宁津县长官镇的麦田里,流动宣传志愿者们对收麦的农户和农机驾驶员进行安全宣讲,并为他们送上矿泉水、湿毛巾、应急药品等避暑降温物品。当前正值“
2023-06-19 16:2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