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北京游客:救人于危难,青海人很暖!
...很多感动,美丽的青海不仅有无限风光,还有热情友好的青海人民,等伤好了我们一定会再到青海旅游,把大美青海的温暖传递给更多人,也将青海故事讲给周围的人。”韩先生说。暖心助人的他们找到了5月10日,经过多方打听...……更多
青海酸奶勇闯市场
...作为青海的名特产,青海酸奶不仅受省外游客青睐,也是青海人走亲访友的礼品之一。“我要给同事和朋友们带点青海酸奶,来之前他们特意叮嘱我了。”春节假期过后,到青海娘家过年的李梅回甘肃婆家时,特意给亲朋好友带...……更多
这个夏天,青海因足球而格外灿烂
...品、醇香的青稞酒……在“青超联赛”的舞台上,勤劳的青海人把最好的都展示出来了。进入6月,青海的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多数是外地牌照,避暑、度假、领略青藏高原独特文化的全国各地的游客来了,与往年不同的是,因为...……更多
来!打卡豹街十大青海特色美食
...每个人手里都大袋小袋满载而归。馓子是一种油炸面食。青海人都把馓子作为待客的主要面食。用小麦面粉为原料,稍加盐、鸡蛋、花椒等佐料,搓成细条,一圈圈放入油中炸制而成。打卡美食十:炮仗面炮仗面是一种青海特色...……更多
五一假期 人潮涌动欢乐无限
...,每天下午上演的各类快闪表演也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到了青海人真诚的待客之道。连日来,省文化和旅游厅在中下南关街举办了4场“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特色文旅快闪活动,以青春潮流的方式展示了城市文化魅力。活动现场,...……更多
市州“组团”扩大“青字号”农畜产品知名度
...洲的三文鱼,向世界展示出了‘青字号’产品魅力。作为青海人,近水楼台先得月,今天在球赛现场买到了新鲜现切的三文鱼刺身,一盒才花了50元。”黄南:特色农畜产品+手工艺品“这款蕨麻饼干配料表很干净,很适合孩子食...……更多
西宁人的三餐四季怎少得了抓面
...馆的老食客马君告诉记者,西宁人的饮食离不开牛羊肉,青海人对抓面的钟情程度不低于兰州人对“牛大”的喜爱,三餐中必有一顿是抓面。无论春夏秋冬,一天之中吃上一碗令人“牵肠挂肚”的抓面,舒服!三餐中必有一顿是...……更多
· “周末经济+”释放消费活力 “浪山”火出圈带火“浪山经济”
...山赏景、信步闲游等,尽量满足不同游客的游玩需求。 青海人为何钟情于“浪山”?归根结底在于这里的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在这片高原大地上,山清水秀、物种多样、景色宜人,夏季均温常在20摄氏度左右,是名副其实的避...……更多
...治县哈拉直沟乡盐昌村村民赵永福给记者算起了经济账。青海人吃牛羊肉比较多,素有“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的说法,因此很多老百姓里都种植大蒜。互助县哈拉直沟乡农民种蒜有近五十年的历史,最高峰种蒜规模达到400...……更多
2022-12-16 16:24青海,光景,互助
...浓的年味以及青海独特的民俗非遗文化,震撼的场面也让青海人引以为豪。网友“@指尖下的忧伤”说:“我大美青海不是只有蓝天、白云、草原、羊群,高跷队终于走出了青海,期待有一天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网友“@静...……更多
让“青字号”农产品走得更远
...青稞、油菜、冷水鱼、藜麦……提起“青字号”农产品,青海人如数家珍。连来参加联组讨论的省委副书记刘奇凡都忍不住给自家产品“上分”:“每天喝着矿泉水、吃着优质牧草、看着蓝天白云、晒着高原阳光长大的牛羊,品...……更多
“面”对“面”——中国拉面与意大利面的隔空对话
...营者马学明从事拉面行业已有20多年。他介绍说,拉面是青海人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青海拉面讲究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香菜绿)。按照面的粗细,可分为毛细、三细、二细、二...……更多
...下南关街打卡!”摊主马先生说出了所有西宁人的心声。青海人好客,西宁人热情……这一切在央视直播中得到了最真实的体现。“每个摊主都在尽最大的努力宣传咱们西宁,面对镜头也会紧张,也会慌乱,但是,每个人都带着...……更多
湟源里脊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
...背后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酸辣里脊与山陕商人历史上的青海人,以放牧为生,他们的主食就是牛羊肉和青稞糌粑。因而,他们知道牛和羊身上的哪个部位最好吃。“牛吃肋巴,羊吃胸叉”,是说牛的肋巴骨和羊的胸叉肉最鲜美...……更多
...司总经理韩文林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梦想:打造并推广成功青海人自己的枸杞植物气泡饮品。要在群雄逐鹿的中国气泡饮品市场争得一席之地,属实很难;而要填补国内枸杞植物气泡饮品空白,实现自己的梦想,并非易事。但无论...……更多
“青字号”产品吸睛
...更多优质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陈贵富说,“作为一名青海人,我有责任把高品质的‘青字号’产品推介出去。从昨天开始调查市场后,我们选择了10多款产品进行带货。”一下午时间,青海网红达人通过所属公司的电商直播...……更多
公保扎西委员: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政协智慧
...成就。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水源、清洁的环境,让每一位青海人感受到了生态保护带来的红利。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公保扎西。公保扎西表示要推动为青海的生态文...……更多
青海特色“出圈”又“出彩” ——第二十届农交会现场见闻
...起了长队。“在青海喇家遗址发现了面条化石,四千年前青海人就端上了这碗面。”拉面师傅马惠智忙得满头大汗,手中拉面飞舞之余,还不忘向大家热情地介绍青海拉面的来历。来自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阿什努乡的马惠智自...……更多
总价仅需60万元起,专为青海人打造的“成都萨尔斯堡”
...了”,这是一位来自青海的业主定居成都·崇州的原因。青海人对于成都是情有独钟的,从环境、经济、交通等任何角度上说,成都都是青海人省外置业的最佳选择。住在更好的成都——崇州西江悦项目是宁夏中房在成都首个康...……更多
“我人生的一半在荒野”
...的方式,在过去的半年里,深入到青海八个市州及100多位青海人的生活、工作、新闻及心灵现场,为观众呈现出一个大美青海之外更加丰富立体的青海。文旅题材不仅是纪录片领域的成熟类型,近年来自媒体也有很多精良表达,...……更多
这个夏天,青海人好似在过年
本文转自:西宁晚报黎晓刚摄多民族聚集的青海,一直以来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团结协作、勤奋刻苦,这里文化悠久灿烂。随着,“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以下简称“青超联系”)的开幕,...……更多
“来自青海高原的纯净好物就是不一样!”
...女士和销售人员高兴地攀谈起来。原来,这是土生土长的青海人,现在海口定居,每年消博会都会来青海展馆看一下,一直在关注着家乡的产品。“这几年我发现,咱们的产品逐渐做得精细化了,这个变化很好。以前,虽然很多...……更多
历久弥香青稞酒
...玉合、永胜和、义兴成等老字号酿酒作坊。前些年,就在青海人津津乐道、陶醉于青稞酒神话时,市场变数却考验着“天佑德”青稞酒。面对困境,企业以质量和信誉再次擦亮“青稞酒之源”这块金字招牌。坚守古法酿酒技艺,...……更多
“离开青海前,我见到了救命恩人”
...大家纷纷点赞留言,称赞“人民的好警察”“肝胆相照的青海人”,也肯定了西海全媒体传递正能量的新闻报道。山东网友“@大行演说”留言说,感谢青海交警六大队民警和好心人的帮助,留住了一条生命,挽救了一个家庭。...……更多
带您领略五大美食,吃过其中的三种,才算是来过这座城市
...则是青海高原上的特产,肉质鲜美,富有嚼劲。酥油茶是青海人日常生活中的必备饮品,浓浓的酥油味和茶香交融,令人陶醉。三烧合在一起,构成了青海的味蕾盛宴,绝对值得品尝。第二名: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是清真美食,...……更多
创意拉面IP为首届全国拉面技能大赛添彩
...创产品,为青海拉面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身为一名青海人,拉面是从小就深深刻在骨子里的文化基因,拉面是每天必不可缺的主食。”师永仓告诉记者。作为一名青海考古史的“发烧友”,在青海省博物馆的一次学术讲座...……更多
光荣梦想实干担当
...尔东西南北风”,青海发展能有今天的好局面,是一代代青海人干出来、拼出来、奋斗出来的。从祁连草原到大湖之畔,从清洁能源到乡村振兴,从发展速度到民生温度……青海人深知,只有干,才能把青海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发...……更多
9种新口味青海拉面3年累计销售500万份
...结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青海人在国内外开办拉面店总数达2.91万家,其中境外68家。拉面从业人数达到19.6万人,遍布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为重点的337个城市以及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等35个...……更多
不满足于当“合格生” 勇于争当“优等生”
...新能源升级和灾后重建……身着各民族服装的代表讲述着青海人民团结奋斗的故事。“争当‘优等生’”已经成为青海各界的共同心愿和追求,这必将成为青海迎来新发展的重要动能。 ……更多
“青海社火,社火界的天花板”
...多角度报道了社火的精彩瞬间。“西宁的社火好啊!”“青海人在成都祝贺社火演出!”“好多年没看过了,看得我热泪盈眶!”“孩子们敲锣打鼓是亮点,继续发扬传承下去。”“希望年年如此,国泰民安!”“青海人的浪漫...……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本报讯(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司马连竹) 6月18日,记者从南阳市文联获悉,在近日公布的2024年中国作家协会新增会员名单中
2024-06-25 06:17:00
风雨中,他们一直在坚守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暴力梅”威力持续,防汛压力考验着杭州城市运行力本报记者走近那些城乡守护者——风雨中,他们一直在坚守省防指办发哥们将就着休息的“小床”管权二(左一)在排查情况 韩玉枫在雨中指挥交通“暴力梅”威力持续
2024-06-25 06:18: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积极参与抢险救援、救助服务等工作——江西吉安1800余支党员突击队奋战在防汛一线(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本报记者 朱 磊 王 丹《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5日 第 04 版)“我们加紧清淤
2024-06-25 06:19:00
走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5日 第 07 版)图一图二测绘遥感学家李德仁——精准测绘大地山河本报记者 谷业凯人物小传李德仁
2024-06-25 06:19:00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每个夜市都是贵州凯里的一张名片,承载着凯里人对美食的热爱和凯里的饮食文化。中博商业步行街:凯里美食的代表之地
2024-06-25 06:19:00
文化自信不是空泛的,要落实到具体的文化建设、艺术创作和学术创新上影视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应该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影视语言可以是世界的
2024-06-25 06:37:00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省农科院牡丹江分院食用菌创新团队品种选育及产业应用获突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食用菌创新团队依托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牡丹江综合试验站
2024-06-25 06:39:00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伏广伟访谈|龙江羽绒产业迎来新机遇□本报记者 孙思琪“黑龙江羽绒产业招商引资合作洽谈会的举办可谓恰逢其时
2024-06-25 06:39:00
桦南  筑牢保田为民“安全堤”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众志成城加固堤坝。纪世强摄本报24日讯(贺东旭 记者刘大泳)24日,在佳木斯市桦南县梨树乡七虎力河堤坝上
2024-06-25 06:40:00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记者手记】◎本报记者 付毅飞夏日的清华大学校园,绿叶摇曳、光影交错,宁静中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在李文正馆古籍阅览室
2024-06-25 06:42:00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记者手记】◎王 菲 本报记者 吴纯新24日上午,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李德仁院士登上了领奖台
2024-06-25 06:43:00
《看云南——名家笔下的云南》
本文转自:云南信息报《看云南——名家笔下的云南》汇聚收录全国近50位知名作家赴云南采风的散文佳作,从作家视角、以文艺形式
2024-06-25 06:44:00
抢通“孤岛村”
本文转自:兰州晚报6月19日起,皖南强降雨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绍濂乡受灾严重,小溪、清溪、古祝等多个村庄一度断路、断电、断通信
2024-06-25 06:45:00
本文转自:兰州晚报针对新型毒品及替代物质有所蔓延趋势兰州公安加大打击力度 侦破多起涉毒案件兰州晚报讯 6月24日,记者从兰州市公安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4-06-25 06:45:00
本文转自:兰州晚报兰州晚报讯 6月24日,市就业局发布公示,拟认定“兰州拉面师”“金城护工”“苦水玫瑰农艺工”等10个劳务品牌为兰州市市级劳务品牌
2024-06-25 06: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