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隐逸诗人陶渊明的诗意人生:酒、菊、云
...其志,不堕尘网。然而要说古来第一隐,影响最大的当属陶渊明。陶渊明绝对是古来隐士第一人,“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的一生很是贫穷,“家徒四壁,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虽然如此,他却既不属于一般的寒门,又不...……更多
宁静田园诗意的象征
陶渊明纪念馆中的归来亭。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 邬强摄 本报讯 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肖立宇报道:在九江市柴桑区沙河街镇,一座宁静而典雅的建筑位于一隅,这便是陶渊明纪念馆。这里不仅是伟大田园诗人陶渊...……更多
最好的生活方式,是守护自己的初心 读《跨山海:14位古代诗词偶像的真实人生》
...的挣扎,都随着笔尖的飞舞,渐渐消逝。这位县令,名叫陶渊明。他写的不是文告,不是上疏,而是一份宣言。这或许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辞职宣言——《归去来兮辞》。陶渊明所向往的,是回归田园。世人眼中的陶渊明,是...……更多
陶渊明是如何被“捧红”的?
陶渊明开创了描写乡村生活、风光的田园诗,不仅他的诗文广为流传,他安贫乐道、不染污泥的高尚情操更成了许多人的精神寄托。然而,他的作品在生前并未受到太多重视,他其实是被后世“捧红”的。那么,这是一个怎样...……更多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生平事迹和人文精神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将简要介绍陶渊明的生平、事迹和人文精神,探讨他的人生哲学和思想背景。陶渊明生于东晋末年,他的家庭是一个士族家...……更多
陶渊明:山水田园诗人的传奇人生
陶渊明,晚年更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我国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曾祖父陶侃白手起家,在东晋的建立时立下功勋,祖父陶茂也官至太守,但到了他父亲这辈...……更多
田园诗人陶渊明卓越的成就与传承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被世人称为靖节先生,家乡位于浔阳柴桑。他是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期颇为著名的伟大诗人、辞赋家,拥有众多优秀作品流传于世。陶渊明曾踏入仕途,先后出任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等官职,最...……更多
心高气傲、不委曲求全的田园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公元365-427年)是一位备受我们后世敬仰的诗人,又名陶潜,字元亮,并被誉为“五柳先生”。他是东晋时期的一位文学巨匠,更是我国田园诗歌的奠基人,将田园生活的美好融入了诗歌之中,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更多
彻底躺平的陶渊明:晚年为生存乞讨,5子无一成器,63岁活活饿
彻底躺平的陶渊明:晚年为生存乞讨,5子无一成器,63岁活活饿死陶渊明,一位被后世奉为田园诗人的代表,却在自己的人生最后时光里,经历了残酷的贫穷与饥饿。这位曾五次辞官隐居田园的隐士,最终选择了彻底\"躺平\"的...……更多
“诗意机长”,夺冠!
...留一块黑板留给孩子”他的小女儿马端林夕的名字就出自陶渊明的诗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马保利的两个女儿回望自己一路走来的30多年马保利说可以用8个字概括“我的人生自有诗意”网友...……更多
...无闻于一世,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东晋隐士陶渊明。一生仕途不顺,虽曾当过八十多天的小官,但他“不为五斗米折腰”,于是归隐田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以饮酒吟诗度过一生。他前后写了一百多首...……更多
高适:青年不得志,晚年人生开挂封侯
...是,没有一个文人学士的目标是“独善其身”,即使是如陶渊明那样的隐士,也并非开始就确立了当隐士的人生理想,而是因为人生失意而退隐江湖。仕途诗意的诗人们唐朝,是我国诗歌的最高峰,清朝时期编撰的《全唐诗》就...……更多
青年时代的陶渊明是什么样子?为何贫困交加死去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更多
苏轼与佛印:千古名篇背后的禅意与智慧
...不知辛苦为谁甜。白话翻译:古有慧远和尚,用美酒款待陶渊明;今有佛印和尚,用烧猪款待我苏轼。听过法远和尚讲陶渊明“诗酒文章”的典故后,又听佛印和尚“白猪化象”的典故。所以,我突然悟出了一个道理:做人呐,...……更多
儿子不成器,陶渊明写下一首“骂儿诗”,道尽了天下父母的无奈
...挥毫,“斥子诗”跃然纸上,字里行间尽显无奈与失落。陶渊明此作,不仅叹子不成器,更共鸣天下父母望子成龙却梦碎的哀愁。淡泊诗人何故怒?诗行间,家庭纷争父子情愁,隐现其间,引人深思。陶渊明,昔日贵族后裔,历...……更多
聊聊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背后的东晋暗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义熙元年十一月,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彭泽县令的职位上,经过八十五天的“煎熬”之后,终于大澈大悟,毅然挂冠弃职而去。自此,东晋官场上少了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小吏,山水田园间却多了一个潇...……更多
“古诗学六书”结集出版,张炜:研究诗上就是要跟庸俗做斗争
...钻研古诗词所写下的《读〈诗经〉》《〈楚辞〉笔记》《陶渊明的遗产》《也说李白与杜甫》《唐代五诗人》《苏东坡七讲》(即《斑斓志》)的首次结集出版。张炜以小说家的身份名世,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刺猬...……更多
孤丛色似霜
...,在中国文人墨客的灵魂深处,烙下了深切的人文记忆。陶渊明一生酷爱喝酒和菊花,有人推崇他为菊花的护花神。在《聊斋志异》里有篇菊花的故事,有一位陶公子,喝醉后变成了一棵大菊花,他姐姐把这朵菊花拔起来放在地...……更多
许多古代诗人为什么在今天成为“网红”?张炜古诗学六书结集出版
...在过去二十余年里钻研古诗词所写下的《读》《笔记》《陶渊明的遗产》《也说李白与杜甫》《唐代五诗人》《苏东坡七讲》(即《斑斓志》),这也是六本书首次结集出版。近日,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学者...……更多
王绩:大唐律诗的奠基人,隐逸诗人中的璀璨明珠
...五斗先生传》”。在他花甲之时,自知将不久于世,又效陶渊明作《自祭文》,书《自撰墓志铭》,嘱家人薄葬。“王绩者,有父母,无朋友,自为之字曰无功焉。人或问之,箕踞不对。盖以有道于已,无功于时也。不读书,自...……更多
“做官”和“隐居”究竟哪个好?
...耳朵,因为耳朵听到这句话就仿佛受到了“污染”。东晋陶渊明辞了小官不做,回到家里种田,还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当然,还有比陶渊明稍早一些的东汉严子陵。光武帝刘秀请他去做官,他也是坚决推辞,说:“...……更多
聊聊东晋和西晋的文学
...了竹林七贤外,还有一位“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陶渊明。他是东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陶渊明的诗,读起来很轻松,每一句都是恰到好处。民间有个说法,越是乱世越爱读陶渊明。每到重阳节人们都会想起陶渊明《饮酒...……更多
...遐思,陶醉于心目中最美妙的音乐。尽管抚的是无弦琴,陶渊明却自得其乐,并发出这样的慨叹:“只要能领会琴中的乐趣,又何必一定要在琴上奏出动听的乐曲呢?”细细想来,陶渊明实在是高明。世间如俞伯牙、钟子期般奏...……更多
...,静默如画,宛如一位隐士,回归生活的本真。东晋诗人陶渊明一生爱菊,他辞官归隐、躬耕园田以后,便以种菊、采菊、赏菊、咏菊为乐,菊花对于陶渊明,是一种人格的化身,后人也将菊花视为君子之节、逸士之操的象征。...……更多
...为,如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烟波钓徒张志和,或者是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但是,这些人归隐后,并没有淡出人们的视线,还在不停地写诗弄文,为的也还是要将自己的声名传之后世。我们也不知道,这王湾是否在...……更多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发展,曹氏父子为代表的建安诗人,深受乐府影响
...感真挚,不是肤浅的玄言诗可比的。东晋末刘宋初,诗人陶渊明的出现为诗坛带来了清新的空气。陶渊明(约365-427),字符亮,后改名潜。他曾任州郡僚属和彭泽县令,到中年归隐田园,至死不仕。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使他与农...……更多
本文转自:北海日报 东晋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人人耳熟能详,但很少有人会想,他作为彭泽县令,一县之长,工资为什么会如此之低。十升为一斗,每斗十二斤半。如果每月五斗米,不过六十二斤半。古代斗米...……更多
...复思索,反复自问”。最终决定像“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那样辞官回乡归隐。当王之涣再一次复出任文安县尉时,已是52岁,听到恩师张九龄去世的消息,他悲痛欲绝,设供案,奠美酒,焚香纸,反复吟诵恩师的诗句“兰...……更多
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超入玄境。当时画家宗炳云:“山水质有而趣灵。”诗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谢灵运的“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以及袁彦伯的“江山辽落,居然有万里之势。”王右军与...……更多
才情足以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相提并论的大诗人王维
...就是诗佛王维。他不似李白放达,不似杜甫沉郁,更不似陶渊明超脱,却以一种圆融的人生态度,半官半隐地生活在风起云涌的大唐,在朝不保夕的官场中,一路从小吏修炼成诗佛。观其一生,可以用三句话概括:青年时看远,...……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东一民族受战争困扰,声称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如今要求回归祖国
如今盛传着这样的一句话,都说世界上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国人,不仅是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国外发展,更是因为在世界上有很多地方的人开始自称是中国人的后裔
2025-02-11 21:35:00
金庸笔下4大神兽师父,都只是兽类,却都把徒弟教成天下第一高手
身处武侠的故事中,能够拜入名师门下,基本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事实上绝大多数的主角也都有拜高人为师的经历,比如《天龙八部》中
2025-02-11 21:47:00
钱学森回国后为啥再没去过美国?美国曾多次邀请钱学森,都被拒绝
钱学森是近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为中国初期的国防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生前留下的诸多理念,时至今日都还让咱们的科研人员受用无穷
2025-02-11 20:27:00
萧何为何月下追韩信,萧何和韩信之间的故事
韩信原是平民,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未被推选为官吏,又无经商谋生之道,常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许多人都讨厌他,还受过胯下之辱
2025-02-11 21:02:00
细说特权,苏联特权阶层的“特供”生活,可以奢侈到什么程度?
在苏联,尽管宣称实行平等的社会主义,却存在着由苏共党政军等重要职位的人员构成的特权阶层。他们享受着超越一般公民的待遇和特权
2025-02-11 21:04:00
张飞告诉你:得救之道,就在读书中
刘备:为图大事,我漂流半生,苦苦寻找志同道合之人,直到今日,淘尽狂沙始见真金天可怜见,将二位英雄赐予刘备,备欲同你二人结拜为生死弟兄
2025-02-11 21:26:00
世界强国放言:二十万人拿下中国,见完中国军队:翻十倍都拿不下
中华上下五千年,朝代更替,纷争不断。但也正是这些纷争造就了更为强大的帝国,使世界能更快地向前发展、不断进步。如果说在我们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上
2025-02-11 21:31:00
四川造动画片《哪吒》,在这个冬天带着全民向前狂飚。我感兴趣的不是它在中国遥遥领先的票房,而是自它上市不到半月就直抵世界电影顶峰的汉语艺术的光辉成就
2025-02-11 16:41:00
2月10日上午7时45分,著名书法家李文采先生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85岁。李文采出生在浙江缙云,自小就表现出对书法的浓厚兴趣
2025-02-11 17:19:00
原创他杀人后潜逃16年,被抓时已是寺庙主持,拍照从不敢露正脸
导语:他杀人后潜逃16年,被抓时已是寺庙主持,拍照从不敢露正脸在过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是以“人治”为主;到了近现代
2025-02-11 13:51:00
原创太平天国势力过于强大,清朝政府无奈之中刨了他的祖坟
太平天国势力过于强大,清朝政府无奈之中刨了他的祖坟受中国封建制度的影响,古代无论是搬迁、盖房还是修建陵墓,特别看重风水一说
2025-02-11 13:57:00
原创史上最牛的高铁,每天营业收入1个亿,印钞机也望尘莫及
1964年,日本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正式高速铁路系统,于是日本的三大城市圈(东京、名古屋、大阪)被沟通起来,促进了日本各方面的高速发展
2025-02-11 14:14:00
原创儿子更改国籍后获诺贝尔奖,其父是我国数学博士,至死都没有原谅
作为一名中国人,杨振宁在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国人都是非常开心的,但是同时国人也感到非常遗憾,因为杨振宁虽然是中国人,但是在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是美国国籍的身份
2025-02-11 14:17:00
贵州“美女书记”落马回顾:美国房产20多套,靠山倒台后主动投案
“关注”一下,我们一起探讨更多内容。在国家高压反腐之下,大批身居要职的官员先后落马,在这些官员中“女老虎”的民愤是最大的
2025-02-11 14:17:00
原创国舅爷杀人未遂被捕,出狱后归隐山林,被后人当成神仙供奉
在民间神话传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宋朝有一位皇帝,娶了一位家族显赫的千金为皇后。这皇后有一个弟弟。这个弟弟因为犯了错误,被铁面无私的包拯给抓了起来
2025-02-11 14: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