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陈宝琛和陈宝箴是什么关
...(1831—1900)湖南巡抚,唯一筹办新政的“封疆大吏”;长子陈三立(1853—1937)维新四公子之一,近代爱国诗人;长孙(陈三立长子)陈衡恪(1876—1923)近代著名画家,并擅长篆刻、书法、诗文;三孙(陈三立三子)陈寅恪(1890—1969)现代著名史...……更多
两浙词人祠奇传
...,周君适能完整地写出姓名的人,有六位,个个不简单。陈三立(1853-1937),清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官至吏部主事。陈三立的父亲是湖南巡抚陈宝箴,维新变法时,全国数湖南风气最盛,完全得益于陈三立对陈宝箴的襄助...……更多
...换。陈溥,浙江天台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恩科三甲进士,康熙五十八年(1719)出任攸县县令,时年51岁。雍正四年(1727),陈溥被革除职务,任期长达8年。陈溥革职事涉虚报田亩。清时,县官最喜田亩造假,相沿成习。早...……更多
...。李鸿,章出身农家,世代耕读,与功名无缘,直到其父进士登科,才从科甲奋起,遂为庐州望族。祖父李殿华耕读为生,守着两顷土地,过着清淡的日子,又设塾教书,督促儿孙读书甚严,把登科入仕、振兴家业的希望,寄托...……更多
...到了处罚,“宝箴着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伊子吏部主事陈三立,招引奸邪,着一并革职”。之后,陈宝箴携带家眷返回江西老家。1900年7月22日,陈宝箴突然死亡,终年69岁。按照陈家后人的说法,陈宝箴是被慈禧太后秘密赐死...……更多
聊聊科举同年徐世昌、陈夔龙与陈志喆
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同年是一个特别的群体,这一科出了很多影响中国近代史的人物,比如曾任前清军机大臣后任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还有曾任北洋总督的陈夔龙。近日读史,发现同年进士陈志喆与他们颇有交往,遂收集...……更多
聊聊清末四公子之一:丁惠康
...他尽发所藏书读之,悉数被其继承。与谭嗣同、吴保初、陈三立并称\"岭南四公子\"。20岁赴京读书,结交名流谭嗣同,忧国伤时,研讨方略。不屑于科举之学,笃志于坟典,精于版本、目录学,曾与叶昌炽谈论版本,明眼能辩某...……更多
...,号捷峰,陕西省西乡县察院街人。咸丰二年(1852)殿试中进士,授礼部主事。七年,赴沈阳督办皇陵工程。八年,沙俄入侵东北,奉命赴山海关防营襄办文案。同治元年(1862),回京任礼部职方司、员外郎及郎中,掌管祠祭印信。...……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各级功名详解
...青史留名。在诸多影视作品的演绎中,诸如秀才、举人、进士等科甲功名的出现概率极高,让我们傻傻分不清楚。本文就以清朝时期的科甲制度为依据,对清代科甲制度的各级功名予以通俗说明。童生就如同现今的招生考试一样...……更多
陈寅恪之父,为何在85岁时绝食而死
...之辈,也有挺身而出的英雄。民国时期的著名学者、诗人陈三立,字伯严,江西人,1853年生人。是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的长子,也是国学大师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一生以诗名世,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古典诗人”。在1933年...……更多
晚清真正的能臣左宗棠,才冠当世收复新疆
...,被授浙江巡抚,成为了封疆大吏。整个清朝汉臣中不是进士出身坐到督府之位且声名远扬的就三人,田文静、李卫、左宗棠,三人都具才干,但田文静与雍正关系匪浅,李卫家乃巨富,左宗棠无所依凭,能为巡抚天时至为重要...……更多
被左宗棠骂的总兵结果如何
...宗棠是举人出身,所以他规定自己的儿子将来一定要考中进士,在功名上压倒左宗棠。为了激励儿子,他在先人牌位旁边,写下“王八蛋滚出去”木牌,并命名为“洗辱牌”。还命令两个儿子身穿女装:“考秀才进学,脱外女服...……更多
张之洞:当风忘却冷,烟柳夕阳迟
...,他已学完四书五经及众多名家经典,要不是为了当时考进士的主考官是他的族兄,为避嫌而延误了两期,他可能在20岁前就取得进士功名了。取得功名后的他,先是在京担任了一段时间的编修一类的官职,后来便在多地担任考...……更多
为了营救左宗棠,胡林翼不惜舍去身家性命
...之家,他的父亲胡达源在嘉庆二十四年以殿试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后走入官场,曾担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司业、少詹事等官职。然而,尽管他的父亲曾经担任过一些重要职务,但他的官位并不显赫,之后还曾在贵州省地方学政...……更多
简介清朝著名思想家阮元
...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籍贯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更多
...祖安、祖庵,号无畏、切斋,湖南茶陵人,其父谭钟麟为进士,曾任陕西巡抚和陕甘、闽浙、两广总督等职,为人清正。谭延闿从小聪颖好学,幼时及青少年的生活,几乎完全以读书科考为重心。他六岁开始进私塾读书,其父规...……更多
...畲(1795—1873),五台县东冶镇人,清道光六年(1826)中进士。清道光十年(1830),徐继畲服阕晋京,授翰林院编修,随后升任陕西、江南两道御史。清道光十八年(1838)春,徐继畲抵福建,在闽为官14年。其间发生了鸦片战...……更多
...才,十八岁中举,同治七年(1868年)二十一岁登同治戊辰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同治十年(1871年)授编修,同治十三年(1874年),陈宝琛又被提拔为翰林院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更多
古代科举第一榜,一场考试诞生了8位文坛大家,9位宰相
...梅尧臣,被称为宋诗“开山祖师”。这一次的贡考,获得进士中竟有数十位名动千古、对后世影响极深的人物,横跨了文学、政治、思想、军事等领域,这里面有3人位列“唐宋八大家”,3人先后出任宰相,3位理学创始级大师,...……更多
简介湘军重要首领——胡林翼
...交河人,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首领。道光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先后充会试同考官、江南乡试副考官。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咸丰四年迁四川按察使,次年调湖北按察使,升湖北布政使、署巡抚。抚鄂期...……更多
...,但仍被雍正委以重任,担任云南盐驿道。后来升任浙江巡抚。雍正五年,李卫升为浙江总督,兼任巡抚,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除了李卫外,李卫的堂弟李绮被雍正升为甘肃省临洮知府,李氏一族成...……更多
最早打压太平天国的这九位官员,结局几乎都很悲惨
...负重伤,投水而死。八、李孟群。李孟群是河南光州人,进士出身,官二代,曾任广西灵川县、桂平县知县,参与镇压过李沅发起义,以及陈亚贵领导的天地会起义,被升任知府,曾率军救援桂林。在与太平军的战斗中,李孟群...……更多
中南门,谁予你数百年繁华富庶
...筑城墙的事宜。两年后的景泰二年(1451年),四川巴县进士朱鑑出任铜仁府知府,面对着前任知府孙顺留下的满目焦土、遍地残垣,他开始组织夯土筑城。 “郡城斜倚石高低”。朱鑑组织夯筑的土城,“始因东山,环以土城”...……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从举人到进士的晋升之路
“进士”,古代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所能获得“功名”的最高等级。从“童试”、“院试”到“乡试”,再到“会试”,然后再到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古代读书人的身份经历“童生”、“秀才”、“举人”、“贡士”和...……更多
他将丫鬟嫁给穷书生,将女儿嫁给了富商,结局却大反转
...知道真相,但二年后陶澍竟然中得举人,又在25岁时高登进士,他也是安化地区的第一个进士,从此开启了步步高升的仕途生涯,当过的总督,巡抚数不过来。当时的黄小姐自嫁人后,夫家很快衰落,而黄员外看到当年骗婚的结...……更多
他才是湘军真正奠基人,为何名气不响
...出身在官宦之家。他的父亲胡达源就是以一甲第三名中的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来在詹事府任职,官至四品。所以胡林翼从小便得到良好的教育,6岁开始便在祖父教育下读《论语》。那年,他随在益阳修志馆任职的祖父生活...……更多
...陶澍打破了家乡的一项历史记录,他成为安化县的第一个进士。之后,陶澍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二、宦海生涯陶澍为人正直,做官也是兢兢业业,他在担任言官时,多次揭发、弹劾官场的丑恶现象,“...……更多
...灯夜战。咸丰九年(1859年),谭继洵如愿以偿,他高中进士,并获得了第一份官职——户部广西司主事,这一年他已经36岁了。此后十七年,谭继洵先后任职于户部的八旗现审处、井田科、捐铜局、收铜局、捐输局、军需局、则...……更多
铁腕能臣田文镜,雍正3次为他护短,乾隆却全盘否定
...,而是雍正的另一位宠臣李绂[fú]。李绂是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康熙六十年,李绂还做过科举副主考,在朝堂上,不管是人品还是学识,李绂都非常受读书人尊重。同样是雍正的宠臣,雍正经常拿李绂和田文镜作比较。之前雍正...……更多
阳城藐山先生张慎言最后是怎么死的
...七五有其传。张家在屯城是个大家族,五世之内出了三位进士。张慎言祖父,嘉靖庚戌(1550)进士,后官至河南布政司左参政。六十年后,张慎言中进士。清康熙壬午(1682),张慎言侄子张泰交又成为进士,后来官至浙江巡抚。阳城...……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历史上统万城是什么样的
作为匈奴首领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政权的都城,统万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设的最完整、最雄伟、最坚固的都城,也是匈奴民族保存下来的惟一一座城墙轮廓
2024-06-28 15:32:00
太元二年(252年)四月,孙权逝世。孙亮继位,诸葛恪秉政。诸葛恪是个各方面都能接受的人物,却不是强权人物。东吴的真正掌权者是全公主
2024-06-28 16:44:00
《三国演义》中,公孙瓒最有名的一次亮相是“界桥之战”,与袁绍争夺冀州,但此战公孙瓒十分狼狈,若非刘备、赵云相救,公孙瓒早已结束了戏份
2024-06-28 16:47:00
孔子母亲为何不愿告诉其父亲身份
说到孔子,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他可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了,他创建的儒学可是影响了很多人,甚至是在世界上都是非常出名的
2024-06-28 16:48:00
公元180年,曹操还是议郎,孙坚仅任县丞,刘备刚刚毕业,袁绍广交豪杰,袁术飞鹰走狗……日后纵横三国的豪杰,此时根本不值一谈
2024-06-28 16:48:00
白起有哪些成就?后世如何评价他
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
2024-06-28 16:51:00
春秋时期的晋楚的战役春秋中期,晋、楚两国为争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权进行的战争。楚国、晋国分别位于中原地区南北,各自侧后均有一些较为落后的部族和小国
2024-06-28 16:51:00
勾践灭吴称霸后,如何对待战败者与智囊团的
面对如此骄人的战绩,勾践自是洋洋得意,不过在处理战败者夫差的问题上,他似乎还是很慈悲的。对待敌人夫差:心慈手软按理说,对待让自己卧薪尝胆吃尽苦头的夫差
2024-06-28 16:52:00
公元192年,公孙瓒上书朝廷列举袁绍十大罪状,率得胜之师兴兵问罪,于是双方爆发界桥之战。公孙瓒有二万步兵,一万骑兵,其中包括三千白马义从
2024-06-28 16:52:00
秦国詹俊为什么能如此强大
秦国大军在战国历史上一直都是彪悍的存在,他们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一举荡平山东六国,几乎战无不胜。秦国军队为什么那么厉害呢?以秦孝公“商鞅变法”为起点
2024-06-28 16:52:00
汉武帝选择窦婴当丞相的原因很复杂,首先第一很重要,背后有人在操作这件事情,操作此事的人不是别人,乃是皇帝的亲舅舅田蚡,当朝王太后的亲弟弟
2024-06-28 16:52:00
阴晋之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导读:阴晋之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阴晋之战最后的结局如何?说到历史上的阴晋之战,大家可能并不是很熟悉,但是在这场战役中,魏国以5万的兵力战胜了秦国的50万雄狮
2024-06-28 16:53:00
窦婴这个人性格比较豪爽,喜欢结交朋友。有一次窦太后举行家宴,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就是汉景帝刘启,小儿子就是梁王刘武。窦太后想让小儿子当皇帝
2024-06-28 16:53:00
为什么说春秋五霸四出于晋
春秋时期的春秋五霸,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之一,春秋时期的五位非常厉害的霸主,被后世称为春秋五霸,虽然说不同的古文典籍当中
2024-06-28 16:53:00
孟尝君田文为何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
孟尝君田文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其他的三位是信陵君魏无忌、平原君赵胜、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原本小时候在邻家放牛,之后官至齐国宗室大臣
2024-06-28 16: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