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朱元璋为何如此“膜拜”《道德经》呢
自《道德经》问世以来,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几乎没有一人能逃脱《道德经》的影响。这部只有五千多字的书,堪称影响了中国历史,塑造了国人灵魂。就连朱元璋这位“开局只有一个乞讨碗”,却最终拥有天下,但文化知识...……更多
聊聊历史上神秘失踪的五个人
...为“太上老君”,和庄子合称“老庄”。他的代表著作《道德经》是道教的代表著作,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也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老子推崇的核心思想是无为而治,物极必反,与人无争等观念。据传,我们...……更多
“岁寒三友”的缘起及文化精神
...。中华文化崇尚于“三”,鼎立有三,桃园结拜有三,《道德经》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在这里不是一个数词,而上一个代词,代表着无限。于是“岁寒三友”的文化就从风骨与气节中派生出高洁、不屈、大义...……更多
历史上学问最高的四个开国皇帝,第一无人能及
...为一个会作诗的皇帝。另外,朱元璋还评价历史人物,给道德经写批注。而且书法也写得很溜,康有为曾说:明太祖书雄强无敌。第三位、梁武帝萧衍(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皇帝)萧衍是一个学问才华很高的皇帝,在经史、诗...……更多
唐朝为何神化老子?道教又是如何在唐朝达到鼎盛的
《道德经》真的是老子写的吗?《易经》的作者到底是谁?在全球化的今天,无论是人才、技术、文化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交流,为何这些“文化隗宝”却像武术一样很难在国际上发扬光大呢?而像中医、中药、针灸、汉文化...……更多
古代最牛的五大奇才,前两名据说已经成为仙人
...他提出的道法自然,说出了世界最究极的秘密。他所著的道德经更是流传百世,影响一代代人。但是他的最终去向却成了一个谜,有人说,他骑着青牛羽化升仙,即是我们所熟悉的‘太上老君’。 ……更多
历史上这几位很牛逼的凡人,帝王见了也甘愿主动下跪祭拜
...始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唐帝室姓李,太宗李世民自...……更多
盘点中国历史上智商最高的6个人
...认识到事物规律的本身是混沌演化而成的。他写了一本《道德经》影响中国至今,书中包含的超前的智慧,至今也没人敢说自己能够超越。其中的天地之道上能治理国家,下能修身养性。里面的内容也包含了很多方面。而这些智...……更多
黑袍妖僧为何跳出了兔死狗烹的铁律
...老术也是历代君王梦寐以求的法门,更重要的是道家的《道德经》源于《易经》等古籍,这些古籍中充满了各种高层的智慧,当然也包括兵法和权谋。姚广孝对道家之术的研究达到如饥似渴的程度,这哪里是一个身披袈裟的和尚...……更多
从皇帝身边的红人到弃子,解缙为何被杀?
...故事 影视剧中朱元璋屠杀功臣他竟然劝朱元璋不要看《道德经》《心经》《说苑》以及《韵府》等书,认为这些书的作者不是学术不够正统,就是出身寒贱,希望朱元璋能够召集一些像他一样的儒家学子,为其讲述夏、商、周...……更多
2022-12-20 14:10解缙,红人,皇帝
中国历史上最具神话色彩的8个人,他排在第一位最无可争议
...议,老子是中国本土教派——道教的开山鼻祖,其著作《道德经》被奉为万经之王,后事的道教神仙体系几乎都是围绕着老子展开的,最后老子西出函谷关,鸿飞冥冥,给世人留下了无尽遐想。 ……更多
朱亮祖被朱元璋两次擒获,终成开国元勋的传奇人生
...,即使胡惟庸案没有爆发,朱亮祖也会是一样的结局。《道德经》有云: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一切都有因果,善有善终, ……更多
历史上离奇消失的五个名人,他们去哪里了呢
...反而被周王打了一顿赶出了国家。他一气之下留下两部《道德经》,倒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从此下落不明,后来道家认为他飞升上天化身成了太上老君。第二位,李耳西出涵谷之后的300年,徐福出生,相传他从小父母双亡,靠...……更多
凝结在《道德经》中的老子思想,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文化等领域有怎样深远的影响?11月25日(星期六)9:30在长春市文庙博物馆明伦堂一楼报告厅举行的国学大讲堂公益文化讲座中,中共长春市委党校于建玮老师将讲...……更多
...转自:北京青年报刘海明专栏念好政务数据合法利用的“道德经”刘海明(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商业社会,绝大多数实存物都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在市场上流通的商品,商业价值可以明码标价,买卖有章可循、有法...……更多
潍坊:学习老子智慧,弘扬传统文化
...活动正式开始,与会领导分别致辞,对活动表示祝贺,对道德经的传统文化推广给予高度肯定;小学员们一起诵读道德经原文,为老子诞辰献礼;部分企业家代表、家庭代表分享了学习心得,倾谈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切实改变。...……更多
...情感、诵宣言四个环节。诵经典环节,老师们齐诵老子《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在诵读中感受中华传...……更多
...限公司负责人宗华致欢迎辞,世界老子学会执行会长、《道德经传家版》作者董延喜以“道德传家福寿长”为题进行演讲,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子文化专家、学者围绕弘扬老子家道文化进行了深入交流。 ②18 ……更多
贝肯鲍尔的中国情缘:曾与贝利同游北京,随身常带《道德经》
...曾接受德国媒体《明镜》周刊采访,用德语引用了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功遂身退,天之道。”在他的公文包里就常年放了一本德文版《道德经》。曾任中国驻德使馆参赞的李念平,有一次就告诉身边的朋友,“假如有...……更多
靠一部《道德经》,这个俄罗斯美女征服了谢晖……(多图直击婚礼)
...比我高。我记得有一次,她出一道题考我,是关于老子《道德经》里面的一句话,我竟然就没有答出来。”自认为“博览群书”的谢晖,就这样被一个老外考中国文化给考住了,自然不甘心。 “所以后来啊,也使我非常用心地...……更多
一个人的极致修养:3个“不”!
一个人的极致修养:3个“不”!《道德经》中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可以说,人活一辈子,虽然没有生命的轮回,但有因果的循环。当一个人,要使自己的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同时坚守住静的妙境。那么...……更多
...子》的基本面貌,是在汉代定型的,《老子》书名变成《道德经》,也应该是在汉代。《老子》文本究竟多少字,许多本子都不相同,有5000多的,也有4999的,除去“也”、“之”、“其”、“夫”等字有无之外,也有整句增减...……更多
...个字,奉为个人学习和行事的圭臬。这两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第48章。“为学日益”照字面解释,是希望我们每一天都学习自己不知道的新知识。然而,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好像一些人知识越高,为人却越不懂得谦卑,时...……更多
难能可贵的“知不知”
...本文转自:周口日报难能可贵的“知不知”吴继峰◎在《道德经》第七十一章,老子明确指出:“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在《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老子还说:“知人者智...……更多
上海女老师事件最新进展:女方已搬离所在小区,回娘家避风头
...次崩塌的时候,传统秩序就会回来。中国有部经典,叫《道德经》。道德并不是简单的自律或律人,其背后是天道,是宇宙的基本法则,这种法则最终体现为人的基本善恶观念,情感和价值取向。法律则是道德的底线,是人性最...……更多
本文转自:周口晚报智慧的彼岸——老子《道德经》解读◇张君民(接上期)第四十七章【原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译文】不出门户,就能...……更多
梁武帝萧衍起名字为何跟“大”怼上了
...“大”字,好象很土、很没有学问的意味,其实不然。《道德经》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更多
介绍殷商文化中\\\
...就是天尊地从。很多人觉得这个有什么重要的,我在聊《道德经》《心学》时特别强调的就是本,如果本不立,那么看什么都是似而非的样子。有些人误读经典,觉得读不懂往往也是这里出现问题。一个学说的本没有弄清,你去...……更多
捞金千亿!“大师”用一本《道德经》,诱惑无数中国富豪
...公司开这样一个晨会: 员工们朝老子像三鞠躬,朗读《道德经》,再坐下来念三遍“正气歌”。礼堂的舞台上,隋广义慷慨激昂,“观天之象,我们鼎益丰正在做一个天盘, 我们要做28宿,也就是28家实体企业。 ”有忠实信徒...……更多
德云社张九南回归,网友:求求你们放过张九南吧
...活多无聊啊,你们网络刷存在感!老子有本书写得好,《道德经》,我家主子有没有道德我不知道,你们肯定是没有!建议多看看,不然被别人现实中说你没道德,多丢脸。吵翻天张九南当初的事情定性了?没有。没演出的日子...……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雍正铁血多疑,可朝中谁他从没被怀疑过
大家平时的印象里,雍正一直是位励精图治、呕心沥血的皇帝,还认为雍正铁血多疑,而且朝中大臣没有一个他真正信任的,也经常得罪人
2024-06-12 20:46:00
同治帝为何年纪轻轻,便去世了
导读:同治皇帝是咸丰皇帝唯一的儿子,在这内忧外患的时期当上皇帝乃是不幸,说他是昏君但也算不上,明君那也不够格。虽然6岁登基
2024-06-12 20:47:00
康熙和乾隆到底谁更博学
乾隆是所谓的“康乾盛世”的最后一位皇帝,在位61年,控制政权64年之久。也是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之一。有关乾隆的轶事野史也为市井小民津津乐道
2024-06-12 20:48:00
康熙一生最大的敌人是谁,被誉为“半人半神”
康熙皇帝在位61年,说起他年轻时最大的政敌,大家首先就会想到权臣鳌拜,但其实康熙一生经历战争无数,其中御驾亲征只有三次
2024-06-12 20:50:00
李莲英姐姐隐瞒真相,大清覆灭后才敢说出:慈禧其实不是得病死的
提到清朝,我们对这个朝代的评价可以说是褒贬不一,他是历史上众多朝代中存在时间比较长的,同时也是自秦朝以后所建造的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
2024-06-12 20:51:00
清太祖努尔哈赤有16个儿子,除了皇太极和多尔衮,还有谁
众所周知,清太祖努尔哈赤有两个非常出色的儿子,一个是清太宗皇太极,一个是摄政王多尔衮,这两人在清朝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024-06-12 20:52:00
吴三桂错杀明永历帝朱由榔,成为他人生的最大败笔
在明清交织的非常时期,吴三桂是个绕不过去的焦点人物,其功过倍受史学界争议。作为原明朝大将,吴三桂降清之前,活得风生水起
2024-06-12 20:53:00
为啥明朝把列强按在地上痛打,清朝却被打的满地找牙
明朝和清朝绝对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极端。首先是统治者方面,明朝的皇帝大多都是聪明脑瓜不往正道上用,奇葩居多,有的愿意去做木匠
2024-06-12 20:54:00
聊聊五虎之二的良弼
昨天说了铁良,今天来谈一谈五虎之二的良弼。爱新觉罗·良弼有一个非常不光彩的爷爷,那就是代表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伊里布
2024-06-12 20:56:00
历史上的林则徐,除了虎门销烟,也曾为百姓开坛求雨
清朝嘉庆年间,林则徐在楚地(今湖南、湖北两省地区)做官。有一年,久旱无雨,大地龟裂,禾苗千枯,米价飞涨,百姓食草嚼叶,遍地饿嚎
2024-06-12 20:56:00
雍正向他借200两银子,他一口拒绝,雍正登基后,他结果如何
雍正十三年,雍正在位的最后一年,特地下了一道明旨,让两位大臣配享太庙,这两位大臣,一人名叫张廷玉,一人名叫鄂尔泰,是雍正晚年的两位臂膀
2024-06-12 20:57:00
为何说皇太极才是清朝最有作为的皇帝
从1636年到1912年,清朝276年历史,历经12代皇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承载了无数兴衰与荣辱,而12位皇帝中
2024-06-12 20:58:00
明亡时仅有350万领土,清亡时为何有1100万
这件事猛一听好像很有道理,但是实际是并不是这么来计算的,要知道当时的清朝所在在地盘原本就是明朝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清朝相当于一支叛军
2024-06-12 21:00:00
顺治养女中唯一的固伦公主是谁
导读:对于古代的女子来说,随性是何其的难得的事情!特别是清朝中后期,上至公主下到平民百姓,身为女子,都以恭顺温柔为金科玉律
2024-06-12 21:01:00
哪个老外站了出来,顺治这才把皇位传给康熙
在我们的印象中,中国古代的皇帝可以说是全天下最幸福的男人了。毕竟他们手上握着生杀大权,高兴的时候,想赏哪个大臣就赏哪个大臣
2024-06-12 2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