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康熙和乾隆到底谁更博学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2 20:4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乾隆是所谓的“康乾盛世”的最后一位皇帝,在位61年,控制政权64年之久。也是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之一。

有关乾隆的轶事野史也为市井小民津津乐道。

康熙和乾隆到底谁更博学

但是你知道吗?乾隆没事就喜欢写诗,乾隆的一生留下了四万八千多首诗。

这到底是什么规模?做个比较,曹雪芹的祖父唐寅主编的《全唐诗》也就是收录了48900多首诗。

乾隆是闲来无事就写诗。吃一根黄瓜写首诗,下场大雨写首诗,掉根头发写首诗,打个喷嚏写首诗。

总之就是写诗有瘾。同样是帝王,李煜的词作读来有亡国之痛,有文字锤炼,有无可奈何,有凄惶冷落。

乾隆的诗,只有数量。

康熙和乾隆到底谁更博学

可是你想想,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甚至大学里学汉语言文学的大学生,谁能完整背诵一首乾隆的诗歌?谁能说出乾隆的诗歌名句?

我估计是没有。

诗歌创作不在于数量,四万八千多首,没有一篇能拿得出手。这就是乾隆的诗歌水平。

康熙和乾隆到底谁更博学

唐朝张若虚的一首《春江花月夜》,仅仅一首,就“孤篇压全唐”。

王之涣凭借着仅存的六首诗就可以在唐诗历史上有自己的位置,哪怕只有一首“春风不度玉门关”。

张继凭一首《枫桥夜泊》就可以名垂千古了。所以,写诗真得有天赋,得有质量,不然,数量再多也是无益,只能是味同嚼蜡,灾及梨枣。

康熙和乾隆到底谁更博学

有人说了,乾隆比不了唐代的大诗人,和同时期的诗人比呢?

不用和同时期的诗人比,乾隆四万八千多首诗,比不上他爷爷康熙的一首诗。

不信?你看看。

康熙和乾隆到底谁更博学

有人说,这首诗哪里好?没有名句呀。

康熙要表达什么呢?那需要了解康熙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康熙和乾隆到底谁更博学

大清帝国北边的沙皇俄国,原来是一个欧洲国家,但是历代沙皇都热衷于扩张领土,包括我们熟悉的彼得大帝。

17世纪中期,沙俄开始侵,略我国的黑龙江流域,侵占雅克萨。雅克萨在今天黑龙江的漠河以东,黑龙江的北岸。

在雅克萨一带,沙皇俄国侵,略者烧杀抢掠,中国军民对沙俄的侵,略进行了自卫反击。侵,略者全部被肃清。

1979年上影厂拍摄的著名影片《傲蕾一兰》就是反映这段历史的。

康熙和乾隆到底谁更博学

但是沙俄侵,略者又卷土重来,在雅克萨修筑城堡,到处抢掠,清政府要求沙俄撤出雅克萨,但是俄国侵,略者置若罔闻。

康熙决定决定用武力解决中国东北的疆土完整,出兵雅克萨。

因为这时候三藩之乱已经平定,台湾问题也解决了,台湾的郑氏家族被打败。清政发在台湾设置台湾府。

康熙有精力来应对东北的沙俄了。

康熙和乾隆到底谁更博学

1685年,都统彭春统帅了一支由满、汉、蒙古、达斡尔等官兵组成的三千人的军队从瑷珲出发,到达雅克萨城下。

本着先礼后兵的原则,彭春先是向沙俄发出最后通牒,劝说来犯之敌撤出雅克萨。

但是俄国的督军托尔布津则傲慢无礼,认为雅克萨城坚固,城内有众多哥萨克士兵,还有各种武器。一口回绝了清军的告诫,要和清军一战决胜负。

康熙和乾隆到底谁更博学

清军在彭春率领下,水路列阵,用炮火猛烈轰击雅克萨城。双方鏖战整个一个夜晚,侵,略者损失惨重。

天要亮的时候,彭春在雅克萨城下堆满柴草,要用火攻之计。托尔布津这时候,就玩弄了光棍不吃眼前亏的招数,假装投降。

彭春等根据康熙实现的命令,允许托尔布津退回到尼布楚。这次清政府体现出了过于大度:雅克萨城的侵,略者可以带走所有物资和武器,这也太宽大了。

康熙和乾隆到底谁更博学

700多名雅克萨士兵撤走,甚至感动了其中的40多名沙俄士兵,要求永远留在中国。清军将领犯了错误,没有在雅克萨驻防和防守。仅仅是下令把雅克萨城焚毁,然后班师回到了瑷珲。

两个月后,托尔布津卷土重来,率领一千多人,十二门火炮。清军这次的雅克萨之战,将领是萨布素。萨布素率领清军实行包围和坚壁清野的政策,也就是围困。

在围困至于,还炮击雅克萨,托尔布津也死去。半年后的冬天到来,俄军弹尽粮绝,流行坏血病。城中就剩下66个俄国士兵。

康熙和乾隆到底谁更博学

这时候,俄国特使到北京和康熙谈判。康熙再次体现出了大度:给雅克萨城的雅克萨送去了粮食,甚至派医生给重病的沙俄士兵看病。这可能是康熙深受儒家仁义思想的影响。

1687年,中俄两国开始谈判。这时候俄国的统治者是彼得大帝,15岁。俄国正在和土耳其争夺黑海控制权,在和土耳其的战争中,沙俄战败。

沙俄这时候无力顾及遥远的西伯利亚和中国的东北。沙俄和土耳其的战争让沙俄焦头烂额了。

清政府对这一切都不知晓。清政府不清楚这是谈判的极好的筹码。在谈判中吃了亏。

为什么在胜利的情况下还吃了会亏?

康熙和乾隆到底谁更博学

这时候,康熙面前也有另外一个难题。那就是长期困扰清王朝的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叛乱。

这时候沙俄侵,略者和噶尔丹勾结起来,沙俄支持个噶尔丹进攻蒙古的喀尔喀蒙古。

康熙面临着的问题:东北有沙俄的纷扰,西北有噶尔丹的叛乱。

谈判桌上,索尔图作为清政府的代表,在据理力争。索尔图甚至要以停止谈判为威胁沙俄代表,沙俄代表是戈洛文。

沙俄先后提出中俄两国以“黑龙江至海为界”、“以牛满河或精奇里江为界”和“以雅克萨为界”三个侵,略性的方案。都被索尔图严词拒绝,谈判一时陷入僵局。

经过半个多月的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在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日正式签署了中俄《尼布楚条约》。条约有满文、俄文、拉丁文三种文本。

康熙和乾隆到底谁更博学

中俄《尼布楚条约》明确规定了中俄两国的东段边界,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里和乌苏里江流域广大地区是中国的领土。

沙俄也在事实上承认了侵,略黑龙江地区为非法,并且把沙俄侵占的一部分领土还给中国。

而沙俄也将中国让予的贝加尔湖以东的尼布楚纳入了沙俄的版图,把乌第河与外兴安岭之间的地方划为待议地区。

沙皇彼得大帝对戈洛文的摊牌结果非常满意,对戈洛文进行嘉奖。

康熙和乾隆到底谁更博学

康熙对谈判结果也表示满意,要尽快结束东北的边境冲突,击中力量对付噶尔丹的叛乱,维护西北边疆的安定,维护国家的统一。

《尼布楚条约》是一个平等条约,中国政府做出了让步的结果。条约的签订为中俄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奠定了基础。维护了中国领土的完整,是的中国东北边疆获得了较长就的安宁。

康熙也能有更多的经历来解决西北噶尔丹的叛乱问题了。最终,噶尔丹被康熙战败,服毒自杀。

康熙和乾隆到底谁更博学

康熙在世的时候,对西方殖民者和沙俄一直抱有戒心。经常“巡查外界”。在《尼布楚条约》签订两年后的1691年,康熙再次打破古北阅兵。古北口在今天北京密云古北口镇。

阅兵的那天晚上,碧空朗朗,月上梢头,湛蓝的苍穹显得格外空阔,清幽的月光特别清澈。康熙一时诗兴大发,吟诵了一首七绝。

前两句“桂树清光挂碧月,云开万里塞无烟。”是写景,烟是指烽烟,暗示的是边境的安宁和巩固。后两句“远人向背由敷政,惟在筹边与任贤。”

仪式是外族人拥护我们还是反对我们,在于我们自己的政治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妥善谋划边防和任用咸菜。康熙对当时的形势做了正确的分析。

康熙和乾隆到底谁更博学

康熙皇帝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反抗外来侵,略方面,做出了贡献。只可惜,康熙的后人,一代不如一代。最终在鸦片战争之后,东北领土大片丧失。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之后,清政府先后丧失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东北和西北领土。康熙在九泉之下,也会慨然长叹,他的这些不肖子孙的无能和昏庸。

有人说,清朝的衰落是从乾隆开始的,有一定的道理。乾隆六下江南,极大消耗了国家的财力;大搞文字狱,严重扼杀了知识分子的才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师团来华,继续闭关锁国、夜郎自大;重用和珅等贪官,吏治更加腐败。

康熙和乾隆到底谁更博学

至于乾隆的诗歌作品,实在是没有什么思想性和文学性。和康熙的诗作比起来,是不是相差万里呢?

不信?你看看这首乾隆的诗作,有没有朋友圈打油诗的味道?

康熙和乾隆到底谁更博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3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林兴珠组建“藤牌兵”,专门反击火器
...1693年,林兴珠病逝,藤牌兵后继无人,逐渐走向衰落。乾隆年间,清军远征缅甸,藤牌兵再次大放异彩。小兵王连,手持藤牌,翻越栅栏,斩杀十余人。清军乘势猛攻,攻破缅军营寨,赢得蛮
2024-07-13 16:56:00
康熙帝的一生,到底干了哪些大事?
...后,康熙帝玄烨,派人入藏,赶走了叛军。后面的雍正和乾隆,后来又在西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康熙帝61年的皇帝工作,干得很不错。他很注意恢复和发展生产,
2022-12-22 20:49:00
平定准噶尔:乾隆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智慧的完美展现
清朝乾隆年间,清政府彻底平定了准噶尔部叛乱,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重要事件。清政府打败了叛乱贵族的分裂割据,打击了沙皇俄国的侵略野心,重新统一了新疆,促进了新疆社会经济的
2023-12-03 15:27:00
雍正时期的和通泊之战有多惨烈,京城八旗子弟每家都出殡
...的雍正皇帝算是很有作为的皇帝,他上承康熙盛世,下启乾隆盛世,可以说对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康乾盛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雍正长于治国,在他执政时期相比于他的老爹康熙和儿子
2022-12-31 18:14:00
准噶尔为什么要选择和清朝死磕
...者达瓦齐已经众叛亲离,许多准噶尔人去清军那里归顺,乾隆指示边将要设法安置。比如1753年10月,车凌率领部众归降,人数达三千一百多户,合一万四五千人。汉人看来当然不算多,放到
2023-07-04 22:33:00
雍正时期为什么做出割让领土的让步呢
...战争对准格尔形成一个三面包围的,这样的方法也奠定了乾隆彻底扫除了准格尔的基础,最后趁准格尔内乱,乾隆发起了最后的真正,彻底的平定准格尔,之后大军南下将新疆完全的并入中国版图。
2023-05-07 15:14:00
乾隆帝是如何奠定我国版图规模的?他到底有何厉害之处?
乾隆帝弘历,生前就传位给儿子颙琰,当起了太上皇。但这个太上皇,只是名义上,退位后的弘历仍把控朝廷。也就是说乾隆帝弘历,虽然在位时间只有60年,但实际掌权时间却长达64年,中国历史
2022-12-22 20:43:00
乾隆朝对准噶尔的最后胜利,大清疆域的巅峰
毫无疑问,清朝达到最大版图是在乾隆皇帝弘历的手上,乾隆在其祖康熙,其父雍正的打底的基础上实现了清代领土的最大化。能达到大清疆域的最大化,始于康熙朝就开始的对准噶尔汗国的战争,(见
2023-09-17 15:41:00
午门献俘礼:清朝的荣耀与威慑
...班师后顺便将罗卜藏丹津押到北京搞了第二次午门献俘。乾隆受降达瓦齐。噶尔丹策零死后,准噶尔再次陷入内乱中,最终达瓦齐成为新的大汗,但彼时的准噶尔再不复昔日的实力。1755年,乾
2024-02-15 18:0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时期,这些清流印记不能忘
东南网8月31日讯(通讯员 吴火招 沈兴源 文/图)清流是21个原中央苏区县之一,也是主力红军的主要活动区域。抗日战争爆发后
2025-09-01 00:03:00
特别观察丨北京这个文物特展,为啥关注度这么高?
8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内,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正在静静上演。走进“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仿佛步入了八十年前的白山黑水之间
2025-08-31 09:36:00
【微纪录片】东方战场的生命堡垒
1939年的中国,硝烟漫过黄河,掠过长江,最终在西南腹地的群山前停下脚步。位于贵阳东南郊的图云关,正悄然迎来一群特殊的“守关人”
2025-08-31 21:34:00
一只水壶一张地图见证抗战烽火岁月 鼓浪屿华侨后裔讲述先辈参与抗战的故事
年轻时的陈珊轮。雷文铨1940年拍摄于昆明的照片。 陈珊轮的军用水壶。雷文铨1932年绘制的“晋江惠安仙游三县沿海仇货入口地图”
2025-08-30 08:31: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跨越80年!国际援华医疗队后裔齐聚图云关,共缅烽火情谊
“我们为先辈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1:44:00
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京开展
为铭记抗联历史,缅怀抗联先烈,弘扬抗联精神,讲好抗战故事,8月30日上午,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
2025-08-30 15:4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开学了,来吉林看看古代的高端文具
又到开学季,学生们是不是开始为新学期准备文具清单了?那么在古代,学子们是不是也一样要为开学准备文具清单呢?说起古代的文物清单
2025-08-30 16:19:00
【图云关·跨越八十年的回响】援华医生后裔重访战地: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前行 Descenda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lief Corps revisited Tuyunguan
“我们为我们的先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8: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百余件抗战实物见证血性抗争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武当山一名收藏爱好者收集了百余件与抗战紧密相关的实物
2025-08-30 20:37:00
1955年上映的电影《平原游击队》以华北抗日根据地展开的反“扫荡”斗争为背景,讲述了游击队长李向阳奉命到平原地区牵制日军松井中队
2025-08-29 09:10:00
它们,遭侵占被迫更名;他们,勇战斗不曾屈服
1938年的中山路大中路口。(视觉厦门 供图)1940年,被日本占领的太古码头。(鹭客社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上世纪三十年代末
2025-08-29 09:19:00
大禹文化④丨大禹出身“顶级豪门”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29 10:12:00
玄武湖打造全省首家“诗词文化景区”绵延千年文脉“金陵诗仙馆”讲述李白的金陵往事□通讯员胡凯常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诗仙”李白一生多次造访玄武湖
2025-08-29 11:59:00
互动H5丨中原丰碑
这是一段每个河南人都不能忘却的历史这是一曲用血与火写就的中原壮歌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现在
2025-08-29 14: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