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益”和“损”的智慧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5-30 14:4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

蔡思行

我的手机保护壳是木制的,手上雕刻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八个字,奉为个人学习和行事的圭臬。这两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第48章。

“为学日益”照字面解释,是希望我们每一天都学习自己不知道的新知识。然而,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好像一些人知识越高,为人却越不懂得谦卑,时常自我中心,看不起别人。因此,知道要学什么才更重要。

《易经》是群经之首,我们不应误将之贬为占卜算命之书,否则孔子不会将《易经》翻阅到“韦编三绝”,编缀载有《易经》文字的竹简之皮带都断开好几次!因此,《易经》的卦辞都有人生进德修业的大道理,不应等闲视之。

看《易经》中《象传》对“益”卦的解释:“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什么是“益”?君子作为儒家标榜的理想人格,懂得学习善行、改正过失,这才对人生有益处。换句话说,这里的“为学”是讲求个人道德水平的提升。《论语·学而》便有言:“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要求学生先做到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诚信、广泛爱护群众和亲近仁人这些德行后,才好去学“文”(知识)。

人生有加法,亦有减法。晚清名臣曾国藩和李鸿章可说是师徒关系,都是当时洋务运动的重要贡献者,李善于做“加法”,凡事都向前一步;曾善于做“减法”,凡事都退后一步。由后世评判来看,“减法”胜过“加法”。为什么?“为道日损”给予我们具有智慧的答案。

“为道”不一定是指我们要出家或做道士,而是适用于我们一般人的行为上的。行为的正确还是偏差,都是源于我们的心态如何而定。摆正心态的方法在于“损”。需要损去什么呢?且再看《易经》中《象传》对“损”卦的解释:“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富有道德修养的君子要减损什么?就是要压止怒气和欲望!遇到工作上对自己不公平的对待,又或者路上被别人碰撞了,或大或小不如己意之事,说脏话乃至动手伤害别人来发泄固然不应该,但面露怒容或心存嗔意,都未做到“惩忿”。至于“窒欲”,就是使能令眼、耳、口、鼻、舌五种器官愉悦的物质欲望减少至最低水平。

老子另一段话与“窒欲”的道理相通。《道德经》第52章有言:“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这是几句警告十分严重的话。“终身不勤”不是指一生无须勤劳,而是指终身不需忧虑;“终身不救”是指一生都不可救药。要了解什么事有如此严重的后果,先要了解“兑”的意思。“兑”亦是《易经》六十四卦其中一卦,象征“口”。“祸从口出”都是我们熟知的成语。“兑”不只代表“口”,亦代表任何有开口的器官(如鼻、耳等)。因此,“塞其兑,闭其门”,同样建议我们关闭能引起情绪起伏和欲望反应的渠道。

简言之,为道修行,我们要减损过分的物质享受,使人生有简朴之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0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南怀瑾:年轻人不要去钻研佛学与易经
...文化这个问题,得到的答案不会是《论语》,也不会是《道德经》,而会是《易经》。有人说,即便你畅读世间万本书,还不如读懂《易经》。又有人说《易经》是经典之中的经典,哲学之中的哲学
2025-02-22 23:23:00
人生要:静心,定心,安心,正心
...1、静心静生定,定生慧,慧自从容。此语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意思是:人只有静下来才能定下来,定下来就能产生智慧从容不迫了。俞敏洪老师在黄河边,用矿泉水瓶灌了一瓶混浊不堪的黄河
2023-06-15 09:48:00
...始人,主张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司马迁语),代表作是《道德经》。其身世没有确定的说法,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三种观点:一说老子姓李名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人。曾
2024-06-28 13:24:00
东方三大圣人:孔子、慧能、老子的影响力与智慧
...,他也因此有老子天下第一之称,老子的主要思想体现在道德经之中。这本书跟易经以及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巨著,说来还是当今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除了圣经之外
2023-10-26 21:54:00
一个人如果福气深厚,一定会有后福,很多人都不信
...说“你们如果再来,我就和你们同归于尽。”知足常乐《道德经》里说:“知足者富。”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能够知足,那么他的生活就会变得很富足,这也是一种福气。人生在世,不可能什么都
2023-10-09 18:26:00
...强、实现自我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醒世良方。《道德经》提出了道法自然、衣养万物的哲学思想,是生态文化的哲学基础。“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的基本命题,它表明了“道生万物”“尊
2023-06-10 03:56:00
历史上这3位神秘高人,各留下了一本书影响巨大
...个时代,有教材的帮助的话,会不会准得让人冒冷汗?《道德经》这本书很多人也已经耳熟能详,作者为老子。对于这本书,当代的一位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没有《道德经》,我们会错过
2023-05-10 17:07:00
《偶练》选手韩沐伯否认出家:我只是很喜欢研究国学
...我只是很喜欢研究国学,用业余时间研究一下《易经》《道德经》,还有佛学等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此前,网传艺人韩沐伯成为了居士,也开始研究国学了!有网友留言问韩沐伯还能看他演戏吗
2024-03-30 13:00:00
...对话’的仪式。”刘老师通过通俗的语言、案头泛黄的《道德经》,道出意拳真谛。他师承意拳第2代传人杨绍庚,却将武学化为修身工具:“站桩时脊柱如龙,对应《黄帝内经》‘独立守神’;呼
2025-03-19 07:43: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