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刘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双字谥号”的皇帝,这么做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因为他的身份太“拧巴”,导致他可选的谥号受到了极大限制。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将题干分解成五个话题,层层推进:刘秀的自然身份、东西两...……更多
汉朝皇帝谥号:从刘邦到刘备,为何仅三个皇帝谥号无“孝”?
...过是非时,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于是选择用“谥号”来进行高度概括。根据西周金文记载,大约在周穆王时期,给大贵族死者加谥的做法已比较普遍,因此谥号最晚出现于周代初期,此后持续到近代,历经大约3000年...……更多
从底层到皇位:揭秘四位‘武’字谥号皇帝的传奇人生
古代皇帝有谥号、庙号、年号、名字等多个称谓、头衔,年号比如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宝元年,“天宝”就是年号。庙号就是去世后给予宗庙里的牌坊。而谥号就是评价一个人生前的是非功过,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更多
封建王朝史上最有权力的谥号为“武”,那么谥号为武的帝王都有谁
...式来做区分,例如汉武帝刘彻,“汉”为朝代,“武”为谥号,又如唐太宗李世民,“唐”为朝代,“太宗”为庙号。谥号,庙号,年号这三种称谓中,谥号,即用一两个字来概括皇帝一生的功过;庙号,即皇帝死后,供奉于太...……更多
开国皇帝中,为何刘邦李渊是高祖,赵匡胤朱元璋是太祖,有何区别
汉朝第一位皇上刘邦,他有个庙号叫太祖,还有个谥号叫高皇帝,合起来就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不过啊,司马迁在写《史记》时,把刘邦的庙号给记错了,写成了高祖。所以,大家平常也都习惯叫他汉高祖。但要是较真的话...……更多
汉景帝刘启没有庙号,为何他的爷爷、爸爸、儿子却都有
...祖父、父亲以及儿子,他却未获得庙号,“孝景”是他的谥号。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要了解庙号是起源于商朝,谥号则滥觞于周朝,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他认为庙号和谥号都是“子议父、臣议君”是不敬的,于是就...……更多
历史上三位谥号为“章”的皇帝的成就
在古代历史上,皇帝和大臣去世后,往往会用谥号来评价其生平。根据《逸周书·谥法解》记载,“温克令仪曰章;法度明大曰章;出言有文曰章;敬慎高亢曰章;文教远耀曰章”,意思是“章”表示温和宽容、讲法度、讲事理...……更多
什么是庙号,什么是谥号?谥号与庙号有何不同?
在称呼古代帝王时,大家很容易将“庙号”与“谥号”弄混,以致很多人搞不清楚为何有的皇帝称“XX帝”,而有的则称“XX祖、XX宗”。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什么是庙号,什么是谥号?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为何唐朝以...……更多
2022-12-16 15:25:00庙号,谥号
古代的谥号庙号年号尊号是什么意思
1、谥号谥号就是后人对前人的一个评价,所谓的盖棺定论就是如此。《逸周书谥法解》:维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之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庙号:“太高中世”四大宗的特殊性
...呼祖宗名讳,周人作为诸侯,为了向商朝看齐,又创立了谥号制度,到了西汉,“庙号”与“谥号”并行,因此便有了刘邦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司马迁称之为汉高祖,刘彻庙号世宗,谥号孝武皇帝,简称汉武帝。汉朝对于庙...……更多
南北朝的7位“武皇帝”,谁的含金量最高呢
...间跨度大,朝代和皇帝数量太多,我们一般会使用朝代+谥号或庙号+姓名的方式来做区分,例如汉武帝刘彻,“汉”为朝代,“武”为谥号。其中,能够获得“武”这一谥号的皇帝,显然是在南征北战中取得了傲人的成绩,比如...……更多
隋炀帝之后为何没人称帝呢
...在隋炀帝之前,我们一般简称皇帝为XX帝的叫法称呼的是谥号,而在隋炀帝之后,我们称呼XX宗、XX祖的叫法则称呼的是庙号。谥号和庙号有何不同?谥号制度成形于西周,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只要是名人,都可以...……更多
隋朝如果不是二世而亡,会给隋炀帝取什么谥号
隋炀帝的谥号,是历代皇帝中最差、最恶的。按古谥法:好内(后宫)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肆行劳神曰炀,离德荒国曰炀。总之,“炀”这一个字就概况了杨广的荒淫败德、暴虐凶残等种种品...……更多
...呢?这些称谓的变化,源于和皇帝密切相关的三个概念“谥号、庙号、年号”。“谥号”是某人死后根据他的生平事迹、品德修养等给予的评价。“庙号”是皇帝驾崩后,为在太庙供奉祭祀而给他们起的名号。“年号”是汉武帝...……更多
唐代宗与明代宗,这两个\'代宗\'的庙号有何不同之处?
庙号制度源自于商朝,一开始只有“太高世中”四种,谥号则是源自于周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庙号和谥号,不过西汉时又恢复了。和谥号不同,庙号的获取资格要严格得多,非对国家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国君或皇帝不能...……更多
揭秘古代帝王称号:谥号、庙号与年号的奥秘
中国历史上,有三种称呼皇帝的方式:年号、庙号和谥号。然而,这三种称号到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不同时期的皇帝会使用不同的称号?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秘密?让我们一起探寻古代帝王称号的奥秘。谥号、庙号和...……更多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难评价的皇帝,死后没有谥号
大家都知道皇帝死后都是有谥号的,遥想笔者当年高考时就遇到了关于皇室谥号的考题。古代皇帝死后,都会根据这位皇帝的生平给予一种称号,这种称号一般都是礼官议上的。至于皇帝谥号给定的一般规则是这样的,“刚强...……更多
康熙皇帝: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
庙号和谥号是分别始创于中国商王朝和周王朝,是为了评价一位已经驾崩的帝王一生的功过。根据庙法和谥法,庙号和谥号非常多,各有一百多个,我们平常说的太祖、太宗、高祖、高宗、世祖、世宗等等就是庙号,高帝、文...……更多
中国古代帝王称号探秘:从庙号到年号,皇权象征的演变
...庙号代表着对皇帝的崇敬和肯定。到了周代,庙号逐渐被谥号所取代。谥号是对皇帝一生的总体评价,如“孝”、“武”等,这种评价比较细致,更能反映统治阶级对皇帝的看法。但到了秦朝,庙号和谥号都被废除了。这种做法...……更多
在网络上有戏称的10位皇帝,哪一个最形象?
...任皇帝去世后,继任者一般会根据他的所作所为上庙号和谥号。有些时候从这些称号中,就能大致知道某位皇帝的评价怎么样了。而在网络信息发达的现代,网友们也根据一些皇帝其独特的经历和事迹,给他们赋予了各种有趣的...……更多
庙号、谥号与年号:揭秘中国古代皇帝称呼背后的故事
...又有什么规律?唐太宗文帝、武帝这些称呼是皇帝死后的谥号,太宗、高宗这些称呼是皇帝死后的庙号,至于洪武、永乐这些是皇帝在位的年号。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三种截然不同的号,以及为什么要如此称呼他们,我们来简单...……更多
历史上的在帝王死后,谥号为何越来越长?
...的人的特权,而除了庙号之外,还有个更加普及的东西,谥号。谥号这个东西呢,基本算是后人对你一生功过的总体评价了,比如刘备一辈子为了复兴汉室呕心沥血,所以他的谥号是汉昭烈帝;杨广三征高丽,修大运河,步子迈...……更多
中国古代帝王谥号的演变:从简练到冗长
中国古代帝王的谥号历来是一种凝练的文化表达,承载着对其一生事业的综合评价。从唐朝开始,谥号逐渐演变成一种越来越长的表述,这一变迁与历史、文化、政治等多重因素密不可分。谥号的起源可追溯至西周时期,起初...……更多
为何唐朝以前的皇帝都称为某帝,唐朝以后都称某宗
...宋神宗。这是为什么呢?其实,称呼某某帝是称皇帝的“谥号”,称某某宗是称他的“庙号”,这个称呼的改变其实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有关。先解释一下谥号和庙号。谥号早在周朝就出现并运用了,是帝王、诸侯...……更多
...刘盈和吕后,应该马上召集群臣开会,商议刘邦的庙号和谥号。并在刘邦正式下葬之前,把庙号和谥号都确定下来。这是一定要做的。因为刘邦是开国皇帝,他不可能不追尊庙号。而且刘邦作为开国皇帝,他也不存在功德不足以...……更多
聊聊宋高宗死后庙号争论闹剧
...本不会被立庙立庙,因此庙号被控制的极为严格远远不如谥号普遍。不过后来谥号和庙号都被玩烂了,并且谥号又臭又长不好记,庙号始终是两个字,故此庙号取代谥号成为帝王普遍称呼,除了亡国皇帝。赵构死了后,他的继承...……更多
东汉存在近200年,为何只有三位异姓王
...死于洛阳,享年六十六岁。曹魏建立后,被追尊为太祖,谥号武皇帝,葬于高陵。三、曹丕曹丕是魏武帝曹操之子,母为武宣皇后卞夫人。曹丕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累迁五官中郎将。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更多
清朝三祖的庙号之谜:顺治帝世祖与康熙帝圣祖的由来
...为天命皇帝,后世相沿才称为年号。努尔哈赤时代都不知谥号为何,他的谥号还是儿子皇太极在位的天聪九年明叛将上奏建议后加的。并且将官方称呼先汗改为先皇。1636年,皇太极改金国号为清,起先也只是自称为天聪皇帝,...……更多
刘邦称高祖,朱元璋称太祖,终于分清高祖和太祖的区别了
...帝王们更是如此,活着的时候不但有年号,还要有庙号和谥号,其中的谥号就是我们所说的“太宗”,“太祖”,“高祖”之类的称呼,可假如我们要是穿越到古代的话,当着皇帝面前可不敢这么叫,毕竟这是皇帝死后的称呼。...……更多
...修史。刘邦被叫了两千年汉高祖,其实他的庙号是太祖,谥号是高皇帝,这在称刘邦为“汉高祖”的《史记》和《汉书》中都写得很清楚:“群臣曰:‘帝起细微,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曰高皇...……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刘眉生:血洒忻口的黔中忠魂
刘眉生,字天嘏,1905年3月26日生,贵州省播州区南白镇(时名懒板凳)人。1923年,刘眉生考入赤水县崇武军校,1926年考进黄埔军官学校步兵科
2025-07-23 05:01:00
经历“浙江抗日第一仗”的炮火洗礼杭州日报讯 在嘉兴嘉善县毛家社区沪杭铁路边,两座钢筋混凝土碉堡静静矗立在公园内。抗战时期
2025-07-23 06:24:00
抗战中的太原:我家村深夜枪声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当时开会的窑洞(图片由作者提供)。 1942年农历八月初六,漆黑的夜伸手不见五指,黄土高原的夜晚已是寒气逼人
2025-07-23 07:02:00
7月21日,中国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祠迎来一场文化盛宴——《贞珉镌德——唐代郭氏忠孝廉义文化展》正式开展。此次展览中,晋祠博物馆馆藏的《郭公庙碑》首次公开展出
2025-07-22 23:14:00
【灵山夜话】陈文蔚:从灵山脚下到理学传承的人生轨迹
陈文蔚(1154—1247年)出生于信州上饶县上泸镇的耕读世家,自幼在父亲陈邦献的悉心教导下研习儒家经典。其父陈邦献号“竹林居士”
2025-07-22 11:37:00
【灵山夜话】杨时乔卧病看灵山
在历史的长卷里,总有一些文字,像夜空中闪烁的星子,藏着一个人的灵魂私语。杨时乔的《卧病看灵山》,便是这样的存在,它裹着明代士大夫的风骨
2025-07-22 11:37:00
季宇《不朽——刘铭传在台湾》读者分享会举办
大皖新闻讯 7月19日上午,由皖新传媒文化服务总公司、安徽文艺出版社联合举办的 “皖人说皖事”系列活动之《不朽——刘铭传在台湾》读者分享会
2025-07-22 09:35:00
近日,当《寻古中国·寻周记》的镜头扫过周原遗址的三重城垣,当AI技术复原的何尊在屏幕上亮起“宅兹中国”的铭文,我们与三千年前的周人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2025-07-22 09:40:00
孙佳睿“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对古人来说是天堑一般的存在。想要涉水渡河就得靠船,而“渡口”就是渡船停靠的河港码头
2025-07-22 10:36:00
晋绥八分区军民抗战纪事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晋绥八分区根据地抗战“殉国烈士纪念碑”。(资料图片) 1937年开始,八路军120师先后创立晋西北
2025-07-22 07:04:00
160岁一得阁 绵延千年的墨史文脉
一得阁创始人谢崧岱在京城琉璃厂古雅的街巷间,一得阁的墨香悠悠飘散了百余年。如今,这家诞生于清同治四年(1865)的老字号
2025-07-21 12:10:00
范明公《群书治要·毛诗治要解析》出版 解读《诗经》智慧
7月22日,知名学者范明公潜心编著的《群书治要·毛诗治要解析》由广东新兴蠡蝉书房正式推出。这部新作以古老的《毛诗》(即《诗经》)为基础
2025-07-21 14:11:00
范明公新作《群书治要·尚书治要解析》出版 解码千
7月22日,知名学者范明公的新著《群书治要·尚书治要解析》由蠡蝉书房正式推出。这部聚焦中国古代治国智慧的力作,通过创新性的现代解读
2025-07-21 14:11:00
路洪明:我书即我思——李思峰的艺术人生与创作境界探析
当代书坛,因中国高校书法教育与国家、省、市各级书协组织的展览赛事推动,当代从事书法事业的专业人员不断增加,可谓规模空前
2025-07-21 14:36:00
首都图书馆举办吴悦石《石鼓文批注》新书分享会
7月19日,由首都图书馆、中国书店主办的“重读经典的意义——吴悦石《石鼓文批注》新书分享会”在首都图书馆(华威桥馆)举办
2025-07-21 15: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