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东湖评论:让青铜铭文“说话”,为文明溯源培根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7-22 09:40:00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当《寻古中国·寻周记》的镜头扫过周原遗址的三重城垣,当AI技术复原的何尊在屏幕上亮起“宅兹中国”的铭文,我们与三千年前的周人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纪录片,不仅是一次考古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场让中华文明基因活起来的生动实践。

考古实证与典籍互证,让历史脉络清晰可触。从陕西西安沣西马王村的“周”字陶片,到咸阳郑家坡遗址揭示的“后稷封邰”线索;从旬邑西头遗址的五谷遗存,到周原遗址175万平方米的城址遗迹,考古工作者用铁锹与毛刷拨开历史迷雾,将《史记·周本纪》中“后稷封邰”“公刘迁豳”“古公迁岐”的文字记载,转化为可触摸的文明印记。尤其是北京琉璃河遗址“太保墉燕”铭文的发现,实证了燕国都城所在,这种“地下之材”与“纸上之文”的相互印证,让周初分封制度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鲜活的历史场景。

技术赋能让文物“活”起来,让传统照进当下。纪录片运用3D建模还原周原遗址的人工水系,通过人工智能重现宫殿群的恢宏原貌,使观众得以穿越到古公亶父营建的岐下都城。何尊铭文里“德”字增加的“心”字底,在数字技术解析下成为周人“崇德尚文”理念的生动注脚;柞伯簋上的纹饰经虚拟修复,清晰展现出西周“大射礼”的礼仪细节。这种“思想+艺术+技术”的融合创新,打破了博物馆橱窗的阻隔,让青铜器从静态展品变为动态叙事者,让礼乐制度从文献记载变为可感知的文化场景。

礼乐文明的当代回响,为文化自信筑基。周人“以礼定序、以乐和众”的智慧,在今天仍有深刻启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的等级秩序,折射出古代社会的治理智慧;“佩玉修德”“出礼入刑”的规范,与现代文明中“德法共治”理念遥相呼应。纪录片通过青铜铭文与《诗经》《尚书》的对读,让我们读懂:正是这种“其命维新”的制度创新,这种“民惟邦本”的治理思想,为中华文明注入了绵延不绝的生命力。

从“周”字陶片到数字周原,从青铜器铭文到AI复原场景,《寻古中国·寻周记》做的不仅是“寻周”,更是在寻根。寻找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的文化密码,寻找我们精神世界的源头活水。当年轻观众为虢季子白盘中“搏伐猃狁”的诗句与《诗经》风格的相似而惊叹,当“有心之德”的理念引发弹幕热议,我们看到历史从未远去,它就在我们的文化基因里,在我们对文明的自信与传承中。

这部纪录片的价值,正在于它让沉睡的文物苏醒,让尘封的历史说话,让我们在与先民的对话中,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因为懂得从哪里来,才能更清楚往哪里去。这便是《寻古中国・寻周记》给予我们最珍贵的启示。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赵铭昊(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何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22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4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新闻公报,《随州曾侯乙编钟》成功入选其《世界记忆名录》。此刻,湖北随州擂鼓墩沉睡两千余载的这套青铜重器,正以跨越时空的恢弘气度,向世界讲述着荆楚大
2025-04-18 22:40:00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新闻公报,宣布第八批《世界记忆(国际)名录》。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随州曾侯乙编钟赫然在列,正式跻身世界级文献遗产。金石之声,跨越千年文明,响彻国际舞台,
2025-04-25 01:19:00
湖北随州曾侯乙编钟于4月17日正式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组跨五个半八度、十二律齐备的编钟,以青铜铭文与音乐律制互证的独特形式,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壁垒,将2400年前的礼乐文明呈
2025-04-19 11:36:00
当千年编钟奏响跨越时空的音律,当晴川黄鹤翩至长江上空,一场关于荆楚文明记忆的伟大叙事正在世界舞台展开。近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21次执行
2025-04-19 16:16:00
从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里殷商文明的神秘展品,到湖北地铁中流动的“文物长廊”;从法国印象派真迹跨越重洋的惊艳亮相,到AI云展让千年编钟的乐音触手可及,当下,各地博物馆正以丰富多样的姿态
2025-06-07 15:47: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正以文物为密码本,解码着中华文明
2025-09-19 15:57:00
中国古代文明的璀璨瑰宝西周青铜器
...体的西周青铜器——毛公鼎为例,从种类、器形、纹饰、铭文等方面,深入剖析西周青铜器的特点。一、种类与器形:礼乐制度的物化象征毛公鼎,属于青铜礼器中的重器——鼎,是西周青铜器中最
2024-04-22 09:40:00
以碑之铭|何以中国·千年一脉②以乐为声——八音和鸣中的和合之境
...际音乐考古大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考古学者通过《东湖宣言》,一致认为,曾侯乙编钟加入《世界记忆名录》,当之无愧。究其原因,是因为它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唯一性的特点。3755
2025-06-18 15:28:00
青铜之光耀古今丨何以“中国”?来“青铜器之乡”找寻答案
...这里出土的青铜器价值高,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青铜器的铭文上。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以铭文长与内容丰富著称,铭文涉及祭祀庆典、赏赐训诰,国史家史等,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资料。我国现存‌
2024-10-28 18: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