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中国历史上的庙号:“太高中世”四大宗的特殊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8 04:06:00 来源:戏说三国

祖有功宗有德,历代王朝基本都是按照这一标准给上一任皇帝上庙号,开国帝王有开创之功所以称祖,后面的守成有德就都是宗了。

当然历史上也有例外,比如光武帝刘秀庙号“世祖”,朱棣庙号“成祖”,最有意思的是满清,努尔哈赤开创基业称“太祖”,顺治定鼎中原称“世祖”,康熙统一四海称“圣祖”,一朝三祖,算是历史上独一号。

中国历史上的庙号:“太高中世”四大宗的特殊性

但不管怎么说,祖的庙号还是比较稀有的,而宗就不一样了。

庙号早在商朝就有了,商人因为特别迷信,所以就创立了“庙号”制度,以便于祭祀祖宗的时候能够不直呼祖宗名讳,周人作为诸侯,为了向商朝看齐,又创立了谥号制度,到了西汉,“庙号”与“谥号”并行,因此便有了刘邦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司马迁称之为汉高祖,刘彻庙号世宗,谥号孝武皇帝,简称汉武帝。

中国历史上的庙号:“太高中世”四大宗的特殊性

汉朝对于庙号的使用,是相当严谨的,两汉405年,只有7位皇帝有庙号,连汉景帝都没捞着(王莽追尊的元帝、成帝、平帝的庙号刘秀都不认,汉献帝时又效仿了老祖宗,废除了东汉和、安、顺、桓四帝的庙号)。

所以,从汉到隋,很多皇帝都没有庙号,直到唐朝,确切的说是武则天之后,庙号开始泛滥,几乎每一个皇帝都有了庙号,即便是亡国之君,比如赵桓庙号钦宗,崇祯庙号怀宗。

中国历史上的庙号:“太高中世”四大宗的特殊性

在这些宗里面,有四个庙号含金量最高,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即“太高中世”四大宗。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四大宗里面,谁是历史第一人。一、太宗

汉太宗刘恒,以小宗承继大统,揽权于手,是自汉朝恢复庙号制度以后的第一位太宗,他的成就主要在于对内文治,加强了皇权,打压了军功集团,提高儒生地位,开治世之端,与儿子汉景帝开创了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可以说是最会搞生产和政治的皇帝之一。

中国历史上的庙号:“太高中世”四大宗的特殊性

晋太宗司马昱,东晋第八位皇帝,善于清谈,史称“清虚寡欲,尤善玄言”,是名副其实的清谈皇帝,在位期间受桓温牵制,仅能“拱默守道而已”,在位仅八个月,便忧愤而崩。唯一的成就可能就是,在他提倡下,东晋玄学有所发展。

唐太宗李世民,事实上的开国之君,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都是后世帝王的标杆,也是他将太宗文皇帝这一庙号谥号相加的特定称谓锁定为后世帝王最想得到的殊荣。

中国历史上的庙号:“太高中世”四大宗的特殊性

宋太宗赵光义,军事上灭北汉,使吴越臣服,形式上统一全国,可惜幽州一战,做驴车逃命,成为后世人人讥笑的“高粱河车神”,政治上重文抑武,确立文官政治,使两宋四百年积弱南返。

中国历史上的庙号:“太高中世”四大宗的特殊性

元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蒙古帝国第二位大汗,武功最盛的太宗,南下灭金,远征欧洲,使蒙古版图扩充到中亚和东欧。在位期间采用汉法,重用汉臣,奠定元朝的基础。

明太宗朱棣,最初的庙号就是太宗,谥号文皇帝,是嘉靖为了让自己未当过一天皇帝的生父兴献王入“堂祭”,而强行将其拔高为成祖,使努力了一辈子掩盖靖难之役的朱棣最终功亏一篑。

现在对朱棣评价两极分化严重,但无论是吹是黑,都无法否认朱棣极其出色的个人能力和魅力,从京城打到南京再打到斡难河,朱棣更像是一个武帝,其军事能力值得肯定。

中国历史上的庙号:“太高中世”四大宗的特殊性

而且朱棣不仅在军事上扩张,还在外交上派郑和下西洋,侯显出西域,与四方往来,成就了中国历史外交上的盛世,仅论朝贡国甚至超过盛唐,因此也有“圣人可汗”之称。

同时朱棣在政治上迁都,修紫禁城,设贵州省,疏运河,修大典,收复交趾,布局东北等举措对后世也影响深远,开创“永乐盛世”,几乎成为另一个太宗文皇帝李世民。

清太宗皇太极,正儿八经的开国之君,改女真为满洲,建国号大清。在位期间,实行开放的民族政策,重用汉臣,发展生产,增强兵力,将明朝蹂躏了千万遍,为清王朝迅速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惜夹在三祖之间,只落了个太宗,何其无辜?

中国历史上的庙号:“太高中世”四大宗的特殊性

汇总而言,大一统王朝七个太宗中,李世民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其次朱棣,再次皇太极、刘恒、窝阔台,如果不是有名不副实的晋太宗,赵光义绝对是垫底的存在。二、高宗

高宗是仅次于太祖、高祖、世祖、太宗的庙号,一般在高宗执政期间,这个王朝的实力会达到极盛,而高宗逝去后,王朝将会开始走向下坡路。

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八位高宗皇帝,大一统王朝中则只有三位。

唐高宗李治,统治期间,军事上先后灭西突厥、百济、高句丽,使唐朝疆域达到最大,超过了太宗、玄宗时期;政治上勤于政事,开创“永徽之治”。唯一的问题就是在位后期,让武则天上位,造成了大唐的断代。

中国历史上的庙号:“太高中世”四大宗的特殊性

宋高宗赵构,虽然冤杀岳飞让他钉在了历史上的耻辱柱上,但他能够在金兵的威逼之下,在山河破碎之时力挽狂澜,在临安建立南宋政权,并且与金维持一个不胜不败的分立局面,就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无道昏君。《宋史》就把他跟晋元帝以及少康等人并列为中兴之主。

中国历史上的庙号:“太高中世”四大宗的特殊性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虽然他的十全武功被很多人嗤之以鼻,但清朝确实是在他统治期间达到了极盛,成为东亚的第一霸权。只不过后期好大喜功,沉迷享乐,又跟不上世界潮流,国内矛盾激化,促成了近代屈辱史。

中国历史上的庙号:“太高中世”四大宗的特殊性

汇总以上三位,唐高宗第一,清高宗第二,赵构第三。三、中宗

汉中宗刘询,一般称之为汉宣帝,他是大一统王朝第一个上庙号中宗的皇帝,也是第一个在王朝衰落以后,真正实现中兴的皇帝。

自宣帝之后,虽然历朝历代都有号称中兴的时期,但多是徒有虚名,或者是没有实现真正的中兴。

像明朝的万历中兴,只有短暂的张居正掌权十年时间,根本算不得真正的中兴。还有清朝的同光中兴,更是自我陶醉的贴金之举。

可以说在历朝历代,真正实现中兴的,唯有汉宣帝一人而已。

中国历史上的庙号:“太高中世”四大宗的特殊性

不过可惜的是,汉宣帝之后,正统王朝之中,只有东晋和唐朝各出了一位。

晋中宗司马睿,东晋的开国之君,五胡乱华后,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称帝,史称东晋。

虽然从延续国祚的角度来讲,司马睿称得上中兴,但他在位期间,面对强势的南方士族,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史书上记载司马睿的圣旨都出不了宫门,所以才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作为一个开国皇帝最后居然忧郁而死,也算是开国皇帝中最窝囊的一个。

中国历史上的庙号:“太高中世”四大宗的特殊性

唐中宗李显更是不堪,神龙政变时,五大臣让他出面,结果无论李湛等人如何劝说都不从,直到王同皎将其抱上马背,他才同意去玄武门。

虽然李显两度在位,也只有五年时间,短暂在位也没有什么功绩,被武三思带了绿帽子不说,最后还被自己的老婆毒死。

中国历史上的庙号:“太高中世”四大宗的特殊性

而他之所以被上庙号中宗,也只不过是恰逢其会,幸运的恢复了李唐社稷,挂了个中兴的名头而已。

李显之后,中宗庙号的含金量直线下降,这也是之后大一统王朝没有皇帝再上中宗庙号的原因。

所以排名也就比较容易了,刘询远大于司马睿,司马睿则大于李显。四、世宗

汉世宗刘彻,一代雄主,在位期间对内加强皇权,限制藩王,颁布推恩令;对外更是大规模开疆拓土,所开辟疆域,可以与开国皇帝刘邦比肩,“视高、惠、文、景时几至一倍”,使中国“千万年皆食其利”。

中国历史上的庙号:“太高中世”四大宗的特殊性

而且他开疆拓土是真正具有开拓意义,很多疆域是之前朝代所没有统治过的,是武帝第一次将其纳入疆域之中。后世很多皇帝所谓的开疆拓土,很多时候,只是在恢复之前朝代的巅峰疆域,或者说只是在恢复汉武帝时代开辟的疆域。

这点是其他后继之君所远远不及的。

中国历史上的庙号:“太高中世”四大宗的特殊性

晋世宗司马师,高平陵政变的关键人物,与其父其弟把持曹氏政权多年,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其功劳不在司马懿之下。

司马师的世宗为晋武帝司马炎追封,同时追封的还有晋高祖司马懿、晋太祖司马昭,再加上司马炎自己的晋世祖,司马师用守成之君的庙号——世宗,也是够憋屈的。

中国历史上的庙号:“太高中世”四大宗的特殊性

唐世宗李豫,在位期间诛杀权宦李辅国、鱼朝恩及宰相元载,流放宦官程元振,抑制宦祸;任用杨绾、刘晏等名臣,整饬吏治、漕运、盐政,使大乱之后的经济得以复苏,但在位期间藩镇势力壮大,开中晚唐藩镇割据之先河,算得上一个中平之君。

明世宗朱厚熜,历史上著名的道长皇帝,论聪明睿智帝王中少有人及,虽然任用奸相严嵩但一直牢牢把持着大明江山,可惜为人太过自私。

中国历史上的庙号:“太高中世”四大宗的特殊性

清世宗胤禛,个人最喜欢的一位皇帝,史上最勤勉的帝王之一,在位十三载,日夜忧勤,毫无土木、声色之娱,留下了360卷的朱批奏折,一千多万字的批语。

同时雍正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变法成功的“改革者”帝王,推行的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最终留下了6000万的国库存银,一个无官不清的大清朝。

中国历史上的庙号:“太高中世”四大宗的特殊性

汇总以上五位世宗,汉武帝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而且与其他世宗相比,根本不是一个级别。他的功绩,可以直接跟二代皇帝中的佼佼者相比,比如太宗李世民,甚至比一些不是开国皇帝的祖还要大,像清圣祖康熙,他的开疆拓土功绩,就远不如汉武帝。

其次雍正,再次司马师,最后是嘉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8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何赵构(宋高宗)庙号如此普通
...赵构庙号之争的根源在于其复杂的个人历史和南宋建国的特殊性。他复杂的经历导致在选择寺庙名称时不可避免地存在争议,他最终决定“高宗”作为最合适的棺材。这样的选择也符合对安全稳定的
2024-04-19 15:19:00
为何李世民为唐太宗,而不是某某帝或年号?没有办法
...值钱了,几乎每个皇帝都能有一个庙号,这样一来,它的特殊性就大大降低了,普遍性倒是提高了不少。其次,自汉朝往后,由于乱世的降临,各种皇帝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这个乱世之中,各个政
2024-08-09 11:36:00
揭秘商朝中宗是的庙号由来
商朝中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庙号,用于纪念一些重要的帝王。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使用了这个庙号。其中,中宗这个庙号既可以被用来纪念祖乙,也可以被用来纪念太戊。下面我们
2024-04-10 06:32:00
隋文帝杨坚庙号与谥号的背后故事
庙号与谥号,皇帝的尊号与荣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独特制度。这一体系凝聚了对君王功绩的评价和对历史地位的确立,也反映了不同朝代的政治风格和文化传统。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这个有关尊号的
2023-12-31 22:23:00
盘点中国历史上那些庙号为世宗的帝王们
前面小编介绍了中国历史上所有庙号为世祖的帝王,足足有16个之多,世祖是一个评价非常高的庙号,所有的世祖当中,代表人物是汉光武帝刘秀,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最完美帝王。介绍完世祖,今天
2023-10-04 13:55:00
太祖地位比高祖要高,为什么司马懿庙号高祖,而司马昭庙号太祖?
“太高中世”+“祖宗”都是从商朝传下来的比较正统的庙号,在这些庙号中,太祖和太宗还是份量更重一些的,汉朝始立庙,功莫大于高皇帝,德莫过于文皇帝,所以高皇帝为太祖,文皇帝为太宗。那
2024-08-21 10:34:00
中国古代庙号与谥号,高祖与太祖的起源与含义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开国皇帝,在他们死后都会被赐予一个庙号和一个谥号。比如汉朝创立者刘邦被尊为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唐朝建立者李渊被尊为唐高祖太武皇帝李渊;宋朝建立者赵匡胤被尊为宋太
2023-10-04 00:38:00
中国古代帝王称号探秘:从庙号到年号,皇权象征的演变
...国古代皇帝的称号如此复杂?从“皇帝”到“宗”,从“庙号”到“年号”,这些称号有什么区别呢?它是如何演变的?庙号:评价皇帝一生的标准在中国古代,皇帝去世后,统治阶级会给他起一个
2024-04-23 11:11:00
揭秘古代帝王称号:谥号、庙号与年号的奥秘
中国历史上,有三种称呼皇帝的方式:年号、庙号和谥号。然而,这三种称号到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不同时期的皇帝会使用不同的称号?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秘密?让我们一起探寻古代帝王称号
2024-04-27 06:1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