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腐儒”代表萧望之,连霍光都看不上他,最终被小人玩死
...这万钧重担?那个自己曾经看重过、也训斥过的太子太傅萧望之,到底适不适合成为“托孤之臣”?看到这里,肯定有很多人要说了:作为一直教导储君的帝王之师,太子太傅萧望之自然是最合适不过的辅政人选了;这还有什么...……更多
汉元帝登基之后为何要杀萧望之
...及选用人才都由霍光一人决定。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叫萧望之的普通儒生,因为长史丙吉的推荐,得到霍光考核官员的考试机会。考试当天,萧望之和王仲翁等几个人来到霍光门外,被侍卫阻拦,要求几个萧望之等人要经过搜...……更多
...祖,但萧何的子孙并非个个都一帆风顺,像他的第七世孙萧望之就因为性格刚直遭到了权臣霍光的冷遇,此后虽然得到汉元帝敬重,却在被奸臣诬告后愤而自尽,结局令人唏嘘。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因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更多
为什么刘奭能安稳的坐在皇位上呢
...他安排“三驾马车“辅政,以乐陵侯史高领衔,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为副。这几人都十分有才能,但刘奭本身是一个好儒学的人,所以继位以后特别亲近萧望之和周堪,史高意识到自己被冷落内心十分不平衡,于是史高和...……更多
揭露韩信、萧何、张良的后代最后都是什么下场?
...陵萧氏”之所以能够名垂青史,除了萧何之外,还离不开萧望之的努力。萧望之是萧何的第七代后人,因大将军霍光刚愎自用,所以没有投身于霍光的门下。霍光去世后,萧望之敏锐地意识到了霍氏的威胁,并且上书汉宣帝,得...……更多
匡衡:道德与才华的矛盾交织,荣耀与失败的人生
...事引起了汉宣帝的重视,他特地让当朝的两个大学问家:萧望之和梁丘贺考察匡衡。回来后,萧望之如获至宝,说匡衡精通经学,“有师道”,已经自成体系了。时为太子汉元帝刘奭非常欣赏匡衡,可奇怪的是汉宣帝刘洵很冷漠...……更多
汉武帝与史家的联姻:一段被埋藏的历史
...,留下了三个辅政大臣。这三个辅政大臣,分别是史高、萧望之以及周堪。这其中,史高是外戚,负责保护汉元帝的权力基础。至于萧望之和周堪,则是外臣的代表,负责干活。但是接下来,汉朝却发生了一场影响极为深远的政...……更多
汉宣帝开创了孝宣盛,却又将西汉带向了毁灭的边缘
...朝逐渐由盛转衰。性格柔弱,坐视辅政大臣惨死元帝之师萧望之推崇改革以解决大汉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但元帝本人对此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致使萧望之被弘恭等人逼死。萧望之之死看起来和元帝并无任何联系,但是事实上却是...……更多
汉元帝刘奭成为西汉由盛转衰的拐点皇帝
...汉宣帝临终前给刘奭安排了以乐陵侯史高领衔,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为副的“三驾马车”辅政。之所以要以史高为主,萧望之和周堪为副,就是想让史高牵制萧望之等儒臣,以免大汉王朝在刘奭手里彻底走向了右倾主义路...……更多
刘奭为何会让汉朝走向衰落呢
...汉元帝安排三位重臣辅政,由乐陵侯史高领衔,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为副。汉元帝多材艺,善史书,通音律,为人柔懦。当他还是皇太子时,眼看着父皇重用法家人物,动不动就用刑罚惩治下属,很不以为然。汉宣帝也对...……更多
汉武帝去世以后,国家政权在汉昭帝时代就被大将军霍光彻底操控了
...丞相府中直接审问魏相夫人,被朝廷监察高官的丞相司直萧望之弹劾,之后,赵广汉以“摧辱大臣”罪名被汉宣帝下令处斩。前63年,汉宣帝元康三年三月,汉宣帝为报答当年保护过自己的廷尉监吏邴吉,将其封建为博阳侯。当...……更多
汉元帝柔仁好儒为何被称为昏君
...汉宣帝给刘奭留下三位辅政大臣,以外戚史高为首,还有萧望之和周堪。萧望之曾经做了八年的太子太傅,汉元帝对他十分尊重,对他的信任和重用超过了史高。如此一来,史高就不乐意了,他和宦官中书令弘恭、石显同流合污...……更多
汉元帝在位期间西汉国力达到鼎盛,为何却遭到后人的批评?
...帝安排“三驾马车”辅政,以乐陵侯史高领衔,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为副。汉元帝即位后,对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特别信任,却冷落了乐陵侯史高,这导致三位托孤大臣之间形成了芥蒂。于是,史高与宦官里外呼应...……更多
...中书令,而石显则升任仆射。汉元帝即位之初,太子太傅萧望之主张进行改革,以削弱宦官自汉武帝以来逐渐膨胀的权力,这当然遭到了石显、弘恭的极力反对。于是,石、弘二人勾结位列托孤重臣之首的车骑将军史高,共同将...……更多
...刘奭即位。元帝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28岁立刘骜为太子。萧望之自杀。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29岁刘奭废除了公元前110年汉武帝设置的海南珠崖郡。元帝永光二年(公元前42年)33岁刘奭派兵镇压了陕西羌人的叛乱。元帝竟宁元年...……更多
萧望之冤死,昭示着西汉已经滑向深渊
...,临终前他遗命: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太子太傅光禄勋萧望之、太子少傅光禄大夫周堪,三人兼领尚书事,共同辅佐太子刘奭。仅仅过了两年,萧望之在派系斗争中失败,自杀身亡。萧望之的冤死,是汉元帝一朝最惨痛的政治...……更多
张安世低调内敛,其父是中国法学鼻祖张汤
...,建平侯杜延年,阳城侯刘德,太中大夫梁丘贺,关内侯萧望之和苏武。这里除了霍光之外,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排名第二的张安世,此人官高爵显,还是官二代,其父是中国法学鼻祖张汤,张安世自己是大司马、卫将军、领尚书...……更多
聊聊古代皇帝为了纪念功臣设立的三大阁:麒麟阁,凌烟阁,云台阁
...、韩增、魏相、赵充国、丙吉、刘德、杜延年、梁丘贺、萧望之。 麒麟阁和凌烟阁都是位极人臣的象征,那个时候在这两个阁楼上面留下名字的人皆是功臣,并且还是那种拥有着赫赫的功劳。除了这两个比较出名的阁楼之外,...……更多
刘向多次警告汉成帝王氏外戚危险,为何却不得志
...则是他主动的行为。汉元帝登基后,刘向的才华得到太傅萧望之的赏识,被任命为宗正、给事中。宗正是九卿之一,给事中是参与朝政决策的内朝官,由此刘向平步青云,位居国家权力中枢。不久,爆发了萧望之、周堪与弘恭、...……更多
...弟展开经学教育来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如西汉后期大儒萧望之,便出身于世代经营田业的家族。萧望之有三次出仕机会都是缘于其学有所成。第一次被推荐给大将军霍光,但因批评霍光而未果;第二次以射策甲科为郎,却因受...……更多
西汉的衰弱,为何说汉元帝应该负这个历史责任
...侯史高,为大司马、车骑将军;第二位是儒生、太子老师萧望之,受封前将军、领尚书事;第三位是儒生、太子老师周堪,为光禄大夫、领尚书事。自此朝中就形成了以史高为首的外戚派,和以萧、周为首的儒生派。元帝即位之...……更多
西汉第一权宦石显,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让人防不胜防。对于汉元帝宠信石显,最开始反对的人是萧望之。 萧望之是汉元帝的老师,官职是太子太傅,原本以萧望之的能力,是应该能做到丞相的,但是萧望之在后期的时候,性格狷狂起来,犯了很多错,所以被汉宣帝...……更多
汉元帝仁慈博爱却识人不清,被奸臣石显蒙蔽一生
...死。从这一点上来看,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昏君。石显害死萧望之的时候,已经漏出了马脚。纵使是智力中等的普通人,也能看出石显奸邪的一面。汉元帝却看不出,石显磕头谢罪,说:“是臣考虑不周,臣愿受处罚。”元帝一心...……更多
他做过博士当过猪倌,终成汉朝第一位布衣丞相
...。到汉宣帝临终时,给汉元帝留下的三名辅政大臣史高、萧望之、周勘,其中萧望之和周勘都是儒家士大夫。这一变化的背后推动者正是公孙弘。 董仲舒奠定理论,公孙弘具体执行,二人为中华文化的发展立下了大功。如果二...……更多
尚书起初并不重要,为何后来地位越来越重要了?
...主内朝。其后,大司马大将军王凤、左将军师丹、前将军萧望之等皆曾领此职。内朝、外朝的格局就这样形成了。内朝直接听命于皇帝,掌章奏的尚书也不必经丞相便可直达皇帝,侵夺了丞相为首的外朝官的决策权。到了东汉,...……更多
匡衡:从凿壁偷光苦读到贪污失势的人生
...认为匡衡可能真的有些学识,于是派太傅前去调查。太傅萧望之现场出题,匡衡答的头头是道,萧望之非常满意匡衡的学问,于是回禀汉宣帝,希望能将匡衡留在京中。听到太傅都这么说,汉宣帝更加好奇了,但亲自召见了匡衡...……更多
汉墓与星宿
...。据考:这座壁画墓的墓主人是西汉御史大夫、太子太傅萧望之。《长安志》卷七载:“(长安城)东面三门:中春明门,当门外有太子太傅萧望之墓。”《类编长安志》卷八记载:“萧望之墓在咸宁县东南五里,古城春明门外...……更多
韩延寿被处死的背后是什么真相
...寿,所以韩延寿必须死。于是接下来,汉宣帝的心腹大臣萧望之,直接弹劾韩延寿,说韩延寿在地方上做官的时候,有放高利贷的行为,而且还给兵车做装饰,严重违背了礼制。就这两件事,要是放在其他大臣身上,根本就不叫...……更多
他信奉儒家,是西汉没落的始作俑者
...,临死前留给了儿子三个人,乐陵侯史高领衔,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为副,汉元帝对他们非常信任,在元帝的支持下,萧望之等儒臣想推行仁政,可是史高觉得被冷落了,就联合宦官来抵制萧望之的改革主张,汉元帝对两...……更多
...高品质生活需求,助推兰陵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兰陵是萧望之的故乡,也是萧氏文化的发源地,现已成为全球萧氏族人的寻根之地、祭奠先祖之地,是传承萧氏文化的重要载体。兰陵望之城市森林公园将融入更多的萧氏文化和...……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清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陵墓,它与上一集我们讲的清福陵和位于新宾的清永陵,合称关外三陵。昭陵是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
2024-06-14 13:58:00
年少翻阅《三国演义》,那些生僻字总是让人头疼不已。尤其是那些人名,若是夹杂在句子中,还能勉强猜出个大概,但一旦独立出现
2024-06-14 13:58:00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消息传到开封,后周的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准备调集兵马,进行抵抗。可是,他却在半路上遭到一位武将的截杀
2024-06-14 13:59:00
聊聊我国最神秘的著作之一 《周易》
《周易》,是周文王姬昌所作,是我国最神秘的著作之一,堪称世界第一书。姬昌是周朝的奠基人,在他儿子周武王建立周朝后,追尊他为文王
2024-06-14 14:00:00
侯景跪请溧阳公主,王思政兵败降高澄
宋子仙受了侯景之命南略钱塘,新城戍将戴僧遏战败出降,宋子仙引兵渡浙江,进攻会稽,邵陵王萧纶奔往鄱阳。东扬州刺史南郡王萧大连
2024-06-14 14:00:00
东汉时期,朝廷管理各州的官员,一般叫太守,太守的人选,原则上都是当地地头蛇们的代言人。但是朝廷并不想让各地不受控制的发展
2024-06-14 14:01:00
晚清改革的礼仪之争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跪与不跪:晚清改革的礼仪之争▌洪宇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清朝大小京官目睹了英法联军打入北京城。在一些清代杂谈笔记中人们能看到亲历者对这一天的各种记录
2024-06-14 14:02:00
为何说此人不亡,大清难安
(尚可喜)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三月。大清平南王尚可喜向朝廷上了一道折子,准确来说其实是一道辞职信。辞职信的内容
2024-06-14 14:03:00
西汉初年有“汉中对”,东汉末年有“隆中对”,其中“汉中对”是韩信为刘邦提出来的,“隆中对”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来的,两个都是非常著名的军事战略构想
2024-06-14 14:03:00
演义中,哪些人能在吕布手下坚持100回合
演义中,吕布号称天下第一猛将,令无数人忌惮!那么面对如此厉害的吕布,又有几人能在他手中坚持100回合呢?吕布吕布这一辈子的斩杀战绩
2024-06-14 14:04:00
太上皇的老婆该咋称呼?皇太后?太皇太后
皇家家庭中那些让人费解的尊称,究竟代表着什么样的含义?为什么同一身份却有各种不同的称呼?比如太上皇、太上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
2024-06-14 14:05:00
南宋皇帝生娃有多难?皇位传承基本靠过继
唉!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王朝家族注定要背负着沉重的诅咒。南宋朝廷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你能想象吗?从开国之初到王朝的覆灭
2024-06-14 14:05:00
年号为何忌讳“正”字?只因使用过的皇帝不是亡国,就是死于非命
每一个朝代的皇帝在登基之后,都会选择一个富有寓意的年号,作为自己执政期间的历史纪年。这个看似简单的年号选择,实则讲究重重
2024-06-14 14:06:00
窦建德最终是什么下场呢
在古代历史上,隋末唐初也是比较有名的乱世。在这一历史阶段,出了不少割据一方的诸侯。伴随着《隋唐演义》等文学作品的传播,这些枭雄成为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
2024-06-14 14:07:00
同样是只有二两月银,探春为什么是小富婆
在古代的封建社会,地位和家世决定了一个人的许多生活细节。贾探春,作为贾府的一名丫鬟,在这个家族中却小有身家,手中居然有几百万的私房钱可供挥霍
2024-06-14 14: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