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匡衡:道德与才华的矛盾交织,荣耀与失败的人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03 14:59:00 来源:戏说三国

西汉时期有一位大学者,叫匡衡,此人出生贫寒,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不但学有所成,而且在仕途上一路飙升,一直做到丞相的高官。匡衡一生两次做“贼”,第一次“偷窃”使他名声大噪,成为一位名垂千古的人生励志典范,第二次做贼让他丢了官,成为被人耻笑的对象。

匡衡自幼家境贫寒,但他本人喜好读书。家里买不起书,他就跑到一位有钱人家做雇工,他提出做雇工不要工钱,就一个条件,可以随便读主人家的书。对这样的一位青年,雇主自然无法拒绝,于是匡衡白天打工,晚上如饥似渴地读书。可家里穷啊,买不起灯油,他就当了一次“贼”,把墙打了一个洞,从邻居家“偷光”夜读。

匡衡:道德与才华的矛盾交织,荣耀与失败的人生

就是凭着这股勤奋劲,匡衡的学问突飞猛进,终于成为一个大学问家,尤其是他对《诗经》的解读,既精深又精彩,史书说:“匡说诗,解人颐。”解颐就是开颜欢笑的样子,匡衡解说诗经,总是能让人开怀大笑,现代版的易中天教授,总能把深奥的大道理用精妙的语言说得很透彻。

后来,匡衡参加了射策甲科。射策是汉代的科举,以经术为考试内容。主考官提前将数个问题写在“策”上,字面向下覆盖于案头,由考生从中任取一题作答,称为“射”。射策分甲乙丙三科考核,也有说考试不分科,只是根据成绩好坏分成甲乙丙。甲科考生一般会被聘为郎中,未来的三公九卿储备人员;乙科考生一般会被作为太子舍人;丙科充当文学掌故,未来的前途大多只能是耍耍笔杆子了。

匡衡:道德与才华的矛盾交织,荣耀与失败的人生

匡衡很不幸,射策甲科“不应令”,落榜了(有资料说,匡衡直到第九次射策,才中了丙科)。按匡衡的经术水平,他不应该如此,大概他也是个“上场昏”,不适应考试。因为“不应令”,他被任命为平原郡文学,郡里的管教育的官员。这时发生了一件很玩味的事,很多学者都推荐匡衡应该到京师任官,在地方太埋没他了,甚至京师的学生们很多跑到平原郡拜师匡衡。这事引起了汉宣帝的重视,他特地让当朝的两个大学问家:萧望之和梁丘贺考察匡衡。回来后,萧望之如获至宝,说匡衡精通经学,“有师道”,已经自成体系了。时为太子汉元帝刘奭非常欣赏匡衡,可奇怪的是汉宣帝刘洵很冷漠,让匡衡回到平原郡继续“支教”。

匡衡:道德与才华的矛盾交织,荣耀与失败的人生

不是汉宣帝认为匡衡的学问不够深,实际上就学问来说,汉宣帝给匡衡提鞋的资格都没有,而是汉宣帝一眼看穿了一个问题:匡衡只是个夸夸其谈的学者,于治国,他就是个百无一用的腐儒!皇帝选拔的不是花瓶,是帝国的栋梁,匡衡只能靠边站。

汉元帝很不赞同父亲的说法,他选拔官员的第一准则就是,一定要有足够深的经术水平,学问不够深,对不起,靠边站!

随着汉元帝的继位,匡衡很快发达了,在大司马史高的推荐下,匡衡逐步迈入朝廷中枢。匡衡发挥了他学术水平高的优势,每当给皇帝提建议,都是引经据典,旁征博引,非圣贤话不说,非圣贤事不谈,把汉元帝搞得只有瞪眼流口水的份,于是一路高升直至做了丞相。

匡衡:道德与才华的矛盾交织,荣耀与失败的人生

不过,作为丞相的匡衡行政能力实在令人不敢恭维。正如汉宣帝预言,匡衡除了守着道德文章,跟皇帝大谈圣人之道外,实际政务能力一无是处,甚至连国家大义轻重都不分。曾经有个官员叫陈汤,他为调动国家一兵一卒,甚至没花费国家一粒粮食,仅仅调动屯田兵和西域各国武装,就奔袭几千里,斩杀了危害大汉十几年的郅支单于。只是陈汤害怕他的军事计划得不到朝廷支持,采取的办法是“矫诏”,立了大功,但是事先并未请示朝廷。对此,匡衡强烈要求严厉惩处陈汤,理由就是陈汤的行为是对朝廷法纪的严重藐视。但众多有识之士的力保下,陈汤被免于处罚,但到手的奖励也因为匡衡的一再弹劾而丢了。

匡衡:道德与才华的矛盾交织,荣耀与失败的人生

陈汤矫诏行事固然有错,但他的出发点是好的,重要的是,陈汤斩杀郅支单于的结果是,整个西域震动,把频临失控的西域局面不花一文钱就恢复了,如此大的功劳是有汉以来从来没有过的。当时就有人说:“对立下这种不世之功的人,不应该追究小节上的过失!”,但书呆子匡衡认准了圣人之言,不识时务,不分轻重,三番五次弹劾陈汤,害得陈汤一生凄惨。腐儒空谈误国,在匡衡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汉成帝时期,有位官员曾经上疏要求赶紧修缮黄河,以防水患。匡衡不知所以,错误地听信他人之言,拒绝修缮工作,结果导致黄河泛滥,十几个县,几十万人受灾,令国家和人民饱受伤害。

匡衡:道德与才华的矛盾交织,荣耀与失败的人生

不光如此,他还投靠宦官石显,和石显沆瀣一气,残害了朝中正直大臣萧望之、周堪和张猛等,虽说匡衡投靠石显有形势所迫的成分,但匡衡缺乏正义,为私利害公义的奸佞嘴脸还是暴露无遗。当石显倒台后,匡衡为了洗刷自己的耻辱,第一时间跳出来弹劾石显,本想表达自己与石显势不两立,但他这种投机的小人行径为朝中大臣所不齿,当时就有一位叫王尊的大臣弹劾匡衡,吓得匡衡满头大汗,脱帽认罪。

幸亏汉成帝很宽容,没有追究匡衡的责任,甚至还保留了他的丞相之职。但匡衡自己很不争气,写了一辈子道德文章、说了一辈子圣人之言、评了一辈子君子之道的匡衡,再次做贼并被人抓了现行:“专地盗土”。

匡衡:道德与才华的矛盾交织,荣耀与失败的人生

原来,按照汉朝惯例,匡衡升迁丞相,就会被封侯,就得有封地。匡衡当时被封“乐安侯”,封地在乐安乡。负责丈量土地的官员,工作出了差错,给匡衡的封地多出了400倾。匡衡知道后,不但不退还土地,还指使下属偷偷摸摸地把多出来的土地纳为己有。事情败露后,匡衡被弹劾下台,结束了他的丞相生涯。

西汉末年是一个比较畸形的历史时期,那个年代的社会价值观出现了严重扭曲,死读书的儒生成为国家栋梁,而这些儒生又集体掉入道德沦陷的怪圈。因此真正有能力的人往往因为学问不好得不到重用,“经术水平”成为评价人才的最重要指标。这就是匡衡这样的人能够大行其道的原因,也是西汉走向灭亡的内在因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3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匡衡:从勤奋少年到堕落权臣的警示
在中国古代,我们耳熟能详的勤奋典故中,匡衡的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小匡衡为了读书,凿开墙壁偷看别人念书的场景,激励了无数世代的青年人不畏艰辛,勤奋求知。然而,当我们翻开历史,会发现
2023-09-09 18:23:00
匡衡:从凿壁偷光苦读到贪污失势的人生
...中有一个小男孩凿壁偷光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匡衡。匡衡从小家中贫困,晚上读书点不起油灯,为了继续学习,他只能将墙壁凿开一个洞,借邻居家的灯光来读书。他对知识的追求让人敬
2024-01-29 15:04:00
一个人倒霉前,一般会出现这4种征兆,十有九准
...人倒霉的开始。以“凿壁偷光”被大家熟知的西汉经学家匡衡的故事,正好佐证了这一点。匡衡最风光的时候,被提拔为宰相,成为百官之首,封安乐侯,食邑600户。当时,匡衡本来已经有了足
2023-04-21 06:02:00
当我们学会淡泊名利,心境就能自然真实
...的积累,而在于内心的清澈和真实。不追求虚荣和短暂的荣耀,而是追求持久的内心平静和真正的价值。成功不再是唯一的追求,而是内心的满足和灵魂的净化。面对世间的诱惑和浮躁,我们学会不
2023-05-04 14:55:00
兰陵县鲁城镇初级中学教师刘传国:用文学之光照亮学子奋进之路
...了山区学子们的奋进之路,他就是兰陵县鲁城镇初级中学匡衡文学社创始人——刘传国。山里娃的文学引路人刘传国,兰陵县鲁城镇初级中学语文教师、业务副校长。他二十二年如一日,凭着对文学
2024-06-10 17:04:00
匡衡“凿壁借光”很励志,他长大后做了什么?老师都不愿告诉学生
...壁借光”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说的是汉朝有一个名叫匡衡的人,年少时父母没钱送他读书。匡衡白天给人工作,他没钱买灯油,就在家中墙壁上凿一个小洞,借邻居家的灯光来读书。“凿壁借光
2024-03-12 10:38:00
定胡碑,让世界颤抖的大汉军魂
...对陈汤攻击最为严厉的便是后来在汉元帝时期担任丞相的匡衡。同陈汤一样,匡衡亦是农民出身,但他却没有陈汤的勇气,而是晋位后浸淫在官场的奢靡之风中不能自拔。传说他小时候家里更为贫穷
2023-01-13 22:44:00
匡衡的勤学之路:\\\'凿壁偷光\\\'故事的起源与演变
...流行的时代。“凿壁偷光”的主人翁是生活在西汉时期的匡衡。匡衡的具体生卒年不详,在《史记》《汉书》中都有记载,不过《史记》里写的不多,《汉书》写的相对多一些。依据史书记载,匡衡
2023-11-10 08:38:00
匡衡:西汉时期的文学巨匠与仕途沉浮
在我们小学的课本上,有一则关于匡衡的故事,提起他的名字我们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说起他的故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知道的,他就是小学课本中,凿壁偷光的男主角,他的勤奋好学激励了许多
2023-12-28 11:2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