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历史之谜,建文帝出逃后的行踪,流落云贵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24 21:2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朱允炆登基后开始削藩,这直接影响了各藩王的利益,于是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名发动了靖难之役,率兵南下,最后攻克了南京。但是南京失陷后,建文帝被没有被朱棣抓获,而是消失了,在正史中记载建文帝时死于大火之中,但是也有很多野史或者方志上说建文帝从南京逃出去流落在外。一直以来,对于朱允炆的行踪都是一个历史谜题,有人说建文帝出家为僧,有人说他流落海外,也有人说他流落到云贵之地,众说纷纭,在这里也仅仅只是代表个人的观点。

首先对于朱允炆的行踪之谜,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他成功地从南京逃出,这一点应该是普遍认可的。

历史之谜,建文帝出逃后的行踪,流落云贵川

1402年6月30日,朱棣的军队攻入了南京城,建文帝见到大势已去,于是跑回宫中,点起了一场大火,然后就不知所踪了。大火燃尽后,朱棣只从灰烬中找到一具类似建文帝的已经烧焦了的尸体,朱棣也把他当作建文帝并将其埋葬。因此再会有正史的记录。

但是后来就有了建文帝出逃的传闻,而且越来越真实、越来越详细。如《明史纪事本末·建文逊国》中就详细地写了建文帝在南京失守后,假扮成和尚逃出南京城。

这种情况确实非常有可能,要知道当年朱元璋就是以一个和尚起家。他应该早就明白朱允炆难以处理那些诸侯王,但是因为自己已经年老,再加上诸侯王势力日盛,只能为朱允炆留下退路,保证朱允炆能够活着。

其实以和尚的身份出逃确实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方法。一个装扮简单,只要头发一剃,披上袈裟,站在和尚堆里,谁能看出身份来?另外一个就是和尚只要一张度牒,就可以穿行在任何寺庙,并不会愁吃住,这样在出逃路上就不会轻易暴露身份。

历史之谜,建文帝出逃后的行踪,流落云贵川

至于说南京城被围住,如何逃出去的问题,那就更好解释了。狡兔都有三窟,作为帝王又怎么会没有那种逃生的通道呢?

另外,朱棣也有可能是愿意放朱允炆一条生路,但是他更希望是可以在自己掌控之中。不管怎么说,朱允炆作为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这是得到世人认可的,并且自从朱允炆登基以来,将国家还是治理得不错的。因此,朱棣想要登上皇位,不可能说是以“讨伐”为名去想要将朱允炆废而自立,当然是希望他能自己死掉,或者是消失在这个世界上。当然最好的一个方式还是让朱允炆在名义上是死去了,而实际上还活着并在自己掌控之中。

而当朱棣得知在大火中只找到一句烧焦的尸体,哪怕明知道不是朱允炆的,也得承认是他的,这样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登上皇位。因此,后来有个说法,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就是去寻找朱允炆的踪迹。而找朱允炆的踪迹干嘛呢?当然就是希望将其掌控在自己手中,防止他人借用朱允炆的名头去危及他的皇位。

另外,虽然皇位之争历来是充满血雨腥风的,但是不管怎么说两人都是亲叔侄,不说朱棣没有找到朱允炆,即使朱允炆真的落到他的手中,他也会留他一命,最多就是从此失去自由。

当然在这里我们还可以大胆的做一个猜测,就是朱棣对于朱允炆的行踪是有所掌握的,但是得知他并没有打算复辟,因此就选择让人监视着他,而没有对她进行抓捕。

而这一切都只是猜测罢了。

而对于建文帝出逃后的行踪我们只能依靠那些野史来进行研究。其实很多野史都是有着参考价值的,正史记录的都是那种宏观方面的历史,而野史就是更为细致地对历史的一个方面或者一个角度进行描写,两者相辅相成。

另外地方志的记载也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历史之谜,建文帝出逃后的行踪,流落云贵川

比如《巴县志》就记载了建文帝在建禹峰修筑了一个小房子居住过一段时间,因此现在那个地方被称为建文峰。还记载了建文帝在磁器口宝轮寺隐居过,因此它也有个别称叫作“龙隐禅院”。

另外在《江津县志》、《大竹县志》等都记录了建文帝曾在这些地方留下过痕迹。

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判断,朱允炆逃出南京后,一直来到了云贵之地。在《徐霞客游记》中,也记录了徐霞客曾经去游览了建文帝传说隐居之地。

而现在的云南很多地方更是有着建文帝留下的传说。

如果那些地方志所记录的都是真实的,那么朱棣能拥有那么庞大的一支锦衣卫队伍,怎么可能不会发现朱允炆的行踪?因此我们猜测,朱棣及其后人并没有杀朱允炆的想法,只要朱允炆一直安安稳稳的,没有复辟的想法,就让其自然死亡。

再说朱允炆逃离南京后为什么会选择云南?

历史之谜,建文帝出逃后的行踪,流落云贵川

我们需要知道当时的镇守云南的是西平侯沐晟,根据《明史》记载,沐晟的父亲沐英与朱允炆的父亲朱标关系十分要好,当时沐英作为朱元璋的义子,犯错要接受惩罚的时候,朱标作为大哥,总是会去维护他,因此关系很深。而沐晟早年是留在京城与朱允炆一起长大,关系更加密切。因此云南肯定就是朱允炆逃亡的第一选择。

另外,尽管朱允炆在皇位期间下令削藩,但是蜀王也还是支持建文帝的。当朱棣率着燕兵南下的时候,朱允炆号召勤王,在野史《守溪笔记》中记载蜀王派遣将士前来勤王。另外蜀王与建文帝还有一层关系,就是他们都很欣赏方孝孺,蜀王曾经就请方孝孺为来教导自己的世子,而建文帝也是把方孝孺当作自己的老师一样尊敬。

这就是朱允炆在离开南京后,选择隐居在云贵川地区的原因。

当然以上都只是个人观点,历史真相到底如何,我们也不得而知,只是建文帝出逃后的行踪一直都是一个没有解出来的历史之谜,更是给人以无尽的遐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5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明皇权更迭下的建文帝失踪疑云
...仅让大明王朝的命运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是让建文帝朱允炆这位温文尔雅的皇帝,在一场熊熊大火中神秘消失,留下了六百年的未解之谜。咱们得从1399年那会儿开始聊起。那时候,
2024-11-21 10:26:00
建文帝朱允炆真逃出南京城了吗?朱棣的谎言骗了我们足足六百年
...京城。然而,就在这一关键时刻,宫中却突发大火,使得建文帝朱允炆自此失踪。这一神秘事件宛如厚重的迷雾,让众多后来的学者与历史爱好者深陷其中,不断探寻真相。那么建文帝是否是在大火
2024-12-14 10:03:00
...方又不是没有山,又不是没有人上坟拜祭,为什么独独就云贵川等地的大山着火,而再看看其他地方又发生过没有?难道就因为云贵川的山香一些?所以这次抓到这个老头,希望能够好好的审问,进
2024-04-01 17:27:00
...尘埃,驱散已有的迷雾而静心地寻找的话,我们居然发现建文帝出亡福建是种聪明又理性的选择,因为那一带“潜伏”着……明清以降,有关建文帝出亡的路线与方向众说纷纭,但影响较大的要数谷
2024-06-26 17:07:00
朱棣为什么要夺走建文帝的皇位
...十五年先于朱元璋离世,于是便由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史称建文帝。然而刚继位不就的建文帝就遭到了燕王朱棣的谋反。导致朱棣谋反的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建文帝听取朱元璋的削藩政策,触动
2024-06-24 21:12:00
明末崇祯帝就曾说过:想给建文帝上坟,却不知在何处。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举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荣登皇位而结束,历时4年。就在朱棣攻
2023-04-16 22:02:00
建文帝的后代朱文奎,是谁?
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攻下帝都应天,建文帝下落不明。同年燕王朱棣登基,是为明太宗(后嘉靖帝改为明成祖)。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一直是朱棣的心头大患。那
2023-08-28 20:37:00
靖难之役后关于朱允炆下落之谜的四种猜测
...役,是建文元年到建文四年明朝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在建文帝朱允炆步步紧逼之后,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在这场战役中,朱棣消灭了朱允炆大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
2023-10-07 22:31:00
《建文皇帝遗迹》披露,建文帝活到了宣德年间,被称为“老佛”
...的第二位皇帝则是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人们都称呼他为建文帝。建文帝即位后,他的叔叔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把建文帝赶下了皇位,从侄子手中夺走了天下。【天选之孙继承大统】在明太祖朱元
2024-08-09 11: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