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萧何七世孙得到汉元帝敬重,为何受诬自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7 16:1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秦朝末年,本是沛县小吏的萧何因辅佐刘邦起义而一跃成为当时的风云人物,他不但帮助刘邦抢先攻入咸阳,还在之后的楚汉战争中留守后防,为刘邦最终战胜项羽提供了坚实保障。西汉王朝建立后,萧何官拜相国,位列功臣第一,可谓权倾朝野、名动天下。

对于萧何的地位,司马迁在《史记》中有所形容:尽管其后代有四世因犯罪而被削去爵位,但天子总会下诏寻找他的其余后人以继承其爵位,这一点“功臣莫得比焉”。尽管有一位如此伟大的先祖,但萧何的子孙并非个个都一帆风顺,像他的第七世孙萧望之就因为性格刚直遭到了权臣霍光的冷遇,此后虽然得到汉元帝敬重,却在被奸臣诬告后愤而自尽,结局令人唏嘘。

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因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而流芳千古的张骞病逝于长安。大约同年,萧望之出生于东海郡兰陵县,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一带。尽管是名臣萧何之后,但萧望之所属的兰陵萧氏在西汉初年可谓相当低调。用《汉书》的话来说,尽管出生时距离萧何去世仅仅过去了八十年,但萧望之家已经“世以田为业”。

尽管祖父、父亲都终生没有踏足官场,但萧望之却从小就展现出了对于仕途的向往,他醉心于研究作为“官学”之一的《齐诗》,还拜了东海郡颇有名望的经学家后仓为师,跟随其学习了足足十年。学有所成后,萧望之动身前往长安,并得到了京城儒者们的一致推崇。

汉武帝去世后,托孤重臣霍光独揽朝政,在其麾下担任长史的丙吉向他推荐了在长安崭露头角的萧望之。当时,霍光刚刚经历过左将军上官桀等人的设计谋害,因此格外小心谨慎,下令凡是来谒见他的人都要先搜身。对于这个还算是情有可原的要求,性格刚直的萧望之坚决不愿接受,只留下一句“不愿见”就打算离去。

见萧望之态度倨傲,霍光的侍卫当即打算将其捉拿,但霍光听说后连忙制止,并召见了萧望之。面对权倾朝野的大将军霍光,身为一介草民的萧望之不卑不亢,他表示如今天下名士都期待能帮助霍光共同匡扶大汉社稷,但霍光却下令求见者都必须搜身,如此实在“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礼,致白屋之意”。

对于这个初次见面就跟自己对着干的名臣后裔,霍光自然是没有丝毫好感。于是,与萧望之同批拜谒霍光的名士纷纷得到官职,唯有萧望之仍是白身。三年后,当初和萧望之同批的王仲翁已经官拜光禄大夫给事中,出行时前簇后拥十分气派,而萧望之仅仅靠着通过射策考试成了郎官,被安排看守小苑东门。面对王仲翁的嘲讽,他淡定回答道:“各从其志。”

又过了几年,因为弟弟犯法,受到牵连的萧望之连看门都失去了资格,只好回到郡上当了小吏。霍光去世后,汉宣帝逐渐掌握实权,地节三年(前67),京城降下冰雹,萧望之上书请求觐见皇帝,汉宣帝此前在民间时就听说过萧望之的名字,于是同意召见。来到圣驾面前,萧望之引经据典,表示天降冰雹是因为朝中霍氏仍然手握大权,此时应当广泛招贤纳士,加强对于官员的筛选与考核。

萧望之的一番话正合汉宣帝心意,于是汉宣帝封萧望之为谒者,让他留在自己身边做事。没过多久,萧望之的才能便完全令汉宣帝折服,于是在短短一年内,萧望之便三次升职,从郡上小吏摇身一变成为了俸禄二千石的高官。汉宣帝在位期间,萧望之历任御史大夫、太子太傅等显赫官职,还成为了托孤大臣中的一员。

汉宣帝去世后其子汉元帝继位,曾担任汉元帝老师长达八年的萧望之地位进一步提高,汉元帝甚至一度想要任命他为丞相。可惜的是,不肯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萧望之遭到了奸臣弘恭、石显等人的构陷,被关入了大牢。当年连被搜身都觉得非常屈辱的萧望之当然无法接受年逾六十岁却只得在狱中苟活,于是很快饮鸩自杀。

消息传到宫中,汉元帝追悔莫及道:“曩固疑其不就牢狱,果然杀吾贤傅!”由于伤心过度,汉元帝涕泪横流,连饭也吃不下。为表追思,汉元帝一边下诏封萧望之长子为关内侯,一边每年派遣使者前往其墓吊唁,此举一直到汉元帝也去世为止。

值得一提的是,一种说法认为《汉书》并没有记载萧望之与萧何的血缘关系,反而是之后的《南齐书》将二者强行加以联系,因此萧望之所谓萧何七世孙的身份显然存在争议。其实,不管是不是萧何的后代,萧望之的一生都已经足够辉煌,他出身布衣,却能够收获汉宣帝、汉元帝两代帝王的敬重,尽管结局不算好但仍然名垂青史,已然十分不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7 1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萧何田地家产穷僻经济薄弱,后代为何能出21位皇帝?
...,而且还曾建议和亲乌孙、善待匈奴呼韩邪单于。——在汉元帝时期,又以前将军光禄勋,领尚书事辅佐朝政,甚受尊重。可以说,他是萧何在汉朝子孙中表现最为耀眼的一人。然而,在《汉书萧望
2023-09-12 18:29:00
揭露韩信、萧何、张良的后代最后都是什么下场?
...萧望之和另一位太子少傅周堪以及乐陵侯史高一起成为了汉元帝的“顾命大臣”。后来由于皇帝宠信宦官,萧望之屡次上书无果。 嫉恨他的宦官石显在皇帝面前说了萧望之的很多坏话,并最终逼
2023-05-10 10:26:00
...治”的重要缔造者汉宣帝驾崩,太子刘奭随后继位,是为汉元帝。由于体弱多病,汉元帝没法亲自处理政务,为了防止皇权被大臣们侵夺,他便干脆将国家大事都委任给了信任的宦官石显。此外,汉
2023-10-29 19:42:00
西汉大宦官石显的崛起
...,在这其中,也有一个例外。这个例外,就是西汉后期,汉元帝在位的宦官石显。整个西汉时期,这个石显,是唯一一个达到权宦程度的宦官!在长达十五年的历史当中,因为汉元帝不作为,石显长
2023-09-12 18:56:00
汉元帝登基之后为何要杀萧望之
...分,毕竟汉宣帝是一位,有才能有决断的君主,但是到了汉元帝这里就不一样了。汉元帝是一位比较懦弱单纯的君主,虽然汉元帝从小加收高质量教育,但是汉元帝将儒学学得很愚昧,不懂得其中的
2023-05-31 10:16:00
她历7朝,稳居后宫61年,后人恶语相向,亡西汉者,到底是谁?
...是导致西汉灭亡的那个人,她的罪恶通天。元后,指的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千年来,骂王政君亡了西汉的,绝对不止王夫之一个人。甚至有人说:“老妖不死,日蚀月齕,以殄汉而必亡之,久矣
2025-01-31 13:53:00
“腐儒”代表萧望之,连霍光都看不上他,最终被小人玩死
...么认为,由于立场和政治见解的不同,萧望之经常在学生汉元帝面前,指着时任中书令弘恭、石显(两人都是宦官)的不对。一来二去,梁子就结下了。中书令弘恭、石显虽然不是辅政之臣,但是却
2023-02-12 19:34:00
西汉第一权宦石显,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练的汉宣帝,确实不容易做到,但是如果换成乳臭未干的汉元帝,就容易得多了,比如,汉元帝其实骨子里是一个缺爱的小孩。汉元帝年幼丧母,小的时候汉宣帝虽然把汉元帝放在太子的位置上,又
2023-04-29 09:50:00
汉元帝柔仁好儒为何被称为昏君
汉元帝刘奭是汉宣帝刘询之子,他多才艺,善史书,通音律,柔仁好儒,是个好人,但他却不是一名好皇帝。他葬送了汉宣帝开创的中兴大业,开启了汉朝由盛及衰的道路。1.糊涂天子,逼死老师汉宣
2022-12-21 16:19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