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本文转自:株洲日报温 琳历史上,有两个词容易被人记住,一个是“开创”,一个是“终结”。1904年对清王朝而言是风雨飘摇的一年,日俄战争爆发、华兴会成立……这一年也正逢慈禧七十大寿,清廷上下仍积极筹备。这一年...……更多
...此清朝科举的历史还需加上关外的7年。因此,清朝实行科举制一共268年(关外7年,入关后自顺治二年乙酉乡试至光绪三十一年乙巳科试261年),其中童试历史264年,乡试266年,会试/殿试则只有259年。 ……更多
金榜题名背后的荣耀与辛酸:揭秘科举状元与进士的真实生活
科举制作为我国古代封建时期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虽然有诸多弊端,但是科举制的推行仍然为当时的统治者选拔出了大量的人才。从隋炀帝建立科举制到光绪三十一年清末新政科举制废除,持续了一千两百多年的科举制真正...……更多
唐伯虎才情无双,为何却没能够金榜题名呢?因为他的一句话
隋朝之前,还没有科举制,很多有才情的人没有门路进入仕途,这是一件非常令人惋惜的事情,因此在那个时候产生了很多出名的隐士,他们虽然没有能够进入仕途,但是他们的才情依旧被世人知晓。随着科举制的诞生,对于...……更多
科举制度是我们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之一,也是最主要的一种,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实行到了一直到1905年结束这种这种制度一直在我们我们国家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那么如果在科举制度之中中了状元,以现在的...……更多
浅谈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
导读: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与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中国古代的官吏制度三位一体,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而科举制度作为人才选拔的中心环节,因为它的独特性而对古代官吏制度具有着深远的影响。01.选...……更多
中国最后一位武状元,能舞重达180斤的大刀
古时候有科举制选吧人才,但是一般只适合文人参加,而习武之人就无从任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将科举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文,一部分是武,就这样朝堂之上就有“文武百官”,而后来的武官也是很受重视的...……更多
明朝这两个倒霉的考生,因籍贯问题接连痛失会元
...,就有两个倒霉蛋因受籍贯出身、名字的影响而接连痛失会元,可谓冤到家了!这两个悲催的倒霉蛋就是陈循和林文秸。受出身影响的倒霉蛋——陈循 陈循(1385-1464),字德遵,江西泰和人。要说学识,陈循还是有的,因为在永...……更多
天才张居正、唐伯虎告诉我们,磨难对于天才有多重要
...将“连中三元”定为自己的目标,赴京赶考,势必拿下“会元”!但是令他没有想到,当他考中会元的同时,他的一生也因此报废。在考取会元之前,唐伯虎也跟考取解元之前一样,参加了一场饭局,这场饭局的人基本上都是跟...……更多
从世卿世禄制到九品中正制: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演变
...就更不敢废除九品中正制这项给予贵族特权的制度了。 科举制。关于科举制就不需要讲太多了,从隋朝确定到清末废除,存在了1300多年,影响甚大。科举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也不是那样的一无是处。我们在学历史书...……更多
历史上有17人科举连中三元,在历史上却籍籍无名
...牛的其实是“连中三元”,连中三元指的是“解元”、“会元”、“状元”三顶桂冠为同一人所摘取。古代科举考分为乡试、会试、殿试。考秀才是初级考试,俗称“小考”。由于童试在古代是基层考试,所以其第一名案首尚算...……更多
科举考试“连中三元”难如登天,明朝仅有三人做到,他们是谁?
...在科举考试中,连续取得乡试第一(解元)、会试第一(会元)、殿试第一(状元)。因此后来“连中三元”就用来形容,一个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在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中,一共也只有21人三元及第,其中17名为“文三元”...……更多
古代唯一一个“连中六元”的人是谁
“连中三元”是指接连考中解元、会元、状元。而“连中六元”又是什么呢?在参加乡试之前,考生必须要先参加县试、府试和院试,而这三场考试又被统称为童试。只有通过院试的人,才有资格去参加乡试。换句话说,县试、...……更多
说说古代科举考试的步骤过程
...一次。会试中第者被统称为贡士,而第一名则又被称为是会元,故而,会元也成为了所谓连中三元的第二元。会试之上,为殿试,殿试是科举制度下的最后一级考试,也是直接入仕的门槛。和会试相同,殿试也是每三年举行一次...……更多
为什么隋炀帝当了皇帝之后,就开始变成了一个“昏君”?
...”的吧! 隋炀帝登基后干的第一件大事:开创了完备的科举制度。隋文帝时期就已经开始了采用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不过真正的系统化为科举制度,还是隋炀帝开始的。在此之前,人才的选拔制度是九品中正制。所谓九品...……更多
他是明朝历史上第一个三元及第的人,下场却如此悲惨
...我们称乡试的第一名为解元,然后会试的第一名会被称为会元。这些读书人,经过乡试、省试,最后到殿试上,考到第一名的人,会被称为状元。科举考试是竞争十分激烈的一个过程,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还激烈。考中一个第...……更多
守渡四十二载,方便乡亲出行(守望)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陕西省兴平市汤坊镇龙兴村村民尹会元——守渡四十二载,方便乡亲出行(守望)本报记者 原韬雄《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09日 第 06 版)一个渡口,一叶舟,一个人。这个渡口在陕西省兴平市汤坊镇龙兴...……更多
宋朝的冯京连中三元,历史上只有十余人
...。乡试第一为解元,如唐伯虎多称唐解元;礼部试第一为会元,如被艳词绊住脚的欧阳修;殿试第一为状元,如穿状元袍沾沾喜气的王拱辰。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一千三百余年的科举之路,连中三元者也才区区十余人,可...……更多
明朝科举考试的故事,隆庆年间出了7个宰相18名尚书
...第一名解元方能参加会试。会试录取前三百名,第一名为会元,其余为贡生。这些贡生需参加殿试,前三名为状元、探花、榜眼,其余按名次获得进士或同出身。中举者迎来铨选和漫长的官场生涯。科举成绩直接关系到官员最终...……更多
深远流长的传统吉祥寓意
...齐声高呼传唱人名,称为传胪。到了明代,会试第一名为会元,二三甲第一名为传胪。而在清朝,传胪则为二甲第一名的专称。蝙蝠的蝠,同福。多福之意。红色的蝙蝠则寓意“洪福齐天”。蝙蝠这个形象,很多时候多与团寿纹...……更多
一甲、二甲、三甲的进士区别是什么
...会试,地点就在京城的贡院,取中者都叫贡士,第一名叫会元。贡士还要进行最后的殿试,才能成为进士。殿试,顾名思义就是在皇宫里的某个殿举行,清初是在太和殿,乾隆后期移到保和殿。殿试是以皇帝名义主持的考试,取...……更多
慈禧嫌弃他的名字让他落榜,不曾想最后却推翻了清朝
...榜的“状元郎”谭延闿出生于清朝光绪年间,祖籍湖南省茶陵县人,父亲谭钟麟是咸丰年间的进士,官拜江南道监察御史、杭州知府,家世显赫书香门第。据说谭延闿出生的时候,谭钟麟正在午睡梦到何文安(凌汉)穿戴好衣冠...……更多
夷陵之战大败,蜀汉只损失五万兵马为什么会元气大损?
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诸侯割据。我们都知道刘备算是东汉末年诸多诸侯当中起步最艰难的一个,但是最终的情况却是让他在三分天下之中有了一席之地!如果是这样的结局,即便是不能兴复汉室也是非常完美的。可惜一...……更多
古代科举考试有女状元出现吗
...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在我们的印象里,好像状元只有男的,那么历史上有女性状元吗?难道是男人们比女人更好学,学习成绩更突出?事实是在古代封建社会重男轻女,“...……更多
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真的是风流才子吗? 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寐以求的至高荣誉,可若想梦想成真,却是千难万难,在科举制存在的1300多年里,只有17人得到了这种荣誉。唐伯虎一向自视甚高,读书入仕不是他的目标,他的目标是“连中三元”!可一招不慎,唐伯虎差点被挡在科考门外!...……更多
科举制度的演变:从周朝到宋朝的选拔之路
...否中第,都叫做天子门生。如果考中了进士,第一名叫做会元,也就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这三个位置,当当年万千学子的梦寐以求。到了宋朝,这个和士大夫共天下的朝代,这个重文抑武的朝代,本来科考会...……更多
...元。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在辛丑科会试中式第一名会元,殿试中式第一名状元。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钱棨充任顺天府乡试同考官,次年,任上书房行走,侍教皇子,因不到书房督课而遭革职留任。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更多
科举制度: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意义
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二...……更多
清代科举探秘:状元头衔背后的荣耀与仕途起点
...士头衔,及获得进入殿试的资格。会试排名第一的,称“会元”。通过会试后,就可参加下月举行的殿试,由皇帝亲自监考,这也就是“天子门生”的由来。通过殿试后,就可以获得进士头衔,自此一步登天,步入官僚阶级。文...……更多
在古代,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能当什么官
...就是举人参加中央政府礼部考试录取的学生,第一名就是会元。不过贡士不代表可以出任那个档次的官员,只是取得了参加殿试的资格,每一个贡士都是准进士。经过了层层选拔,贡士们终于要一睹天颜参加殿试了。殿试是一个...……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迟到的”书法长卷捐赠仪式在湖南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举行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蓝芳)近日,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书法家邓旭升书法长卷《毛泽东诗词联句告令大全258首》36米长幅书法作品捐赠仪式在湖南省韶山市举行
2024-07-23 19:50:00
记者23日从浙江省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获悉,近期该院联合荆州博物馆、慈溪市文物保护中心对位于宁波慈溪横河镇湾山南侧的湾山遗址开展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2024-07-23 20:19:00
辽东,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控制东北亚的跳板。如果辽东有失,那么中原王朝将无法控制广袤的东北大地。明朝建立之前,汉族政权失去辽东长达六百余年
2024-07-23 20:21:00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明王朝送走了它的缔造者——朱元璋。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早已注定。就在同一年,浙江钱塘县太平里(今杭州市上城区祠堂巷)的一户普通家庭
2024-07-23 20:23:00
明朝由盛转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一般认为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节点。但实际上,早在明宣宗时期,明朝的国势就已经出现了衰落的苗头
2024-07-23 20:24:00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曾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是世界的主宰”。长久以来,中国都被认为是一个陆路国家。海权,仿佛与中国毫无关联
2024-07-23 20:25:00
第一次目睹太原古县城之雄姿是在2021年5月1日,那时它刚开门迎客,城内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可惜当时游客众多
2024-07-23 20:27:00
捕鱼儿海之战后,原先那个威风凛凛的元帝国,变成了一副空架子。越来越多的小国家拒绝向元廷朝贡。与之同时,北元统治者也丧失了权力
2024-07-23 20:27:00
1402年四月,朱棣在安徽灵璧一战荡平了淮河以北的明朝中央军主力。面对这一晴天霹雳,坐在南京皇城里的朱允炆傻眼了。他是万万想不到
2024-07-23 20:27:00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抓了一手好牌,却打得稀烂的皇帝。但能在开国仅三十年,国力处于明显上升期,且手握百万大军,并在大义方面处于绝对优势的局面下
2024-07-23 20:29:00
1371年正月,随着北元势力被驱逐出中原,朱元璋开始把注意力转向西南。此时的西南,有两个地方势力,一是统治四川的明夏政权
2024-07-23 20:32:00
1351年四月,为了平息黄河水患,元顺帝采纳宰相脱脱的建议,任命工部尚书贾鲁为总治河防使,同时征调十七万军民,开展治理黄河工程
2024-07-23 20:35:00
中国历史上,如果要论武力之强大,疆域之辽阔,元朝一定是名列前茅的。但是历史上雄极一时的元王朝,相比于其他大一统王朝,国祚却并不算长
2024-07-23 20:36:00
公元1861年8月20日,偏安热河行宫的咸丰皇帝病危。估计是自觉时日无多,咸丰令人传旨,连夜召见御前大臣、军机大臣,商讨继承人和未来大政安排的问题
2024-07-23 20:37:00
安庆丢失后,太平天国大势不妙。西面有湘军咄咄逼人,东面有李鸿章淮军和左宗棠楚军的步步逼近。两面作战为兵家大忌。江南战场的主动权
2024-07-23 20: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