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慈禧嫌弃他的名字让他落榜,不曾想最后却推翻了清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0 21:2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科举制度首创朝代历来有学术上的争议,但普遍认为是隋文帝杨坚创立的,科举制度为的就是给朝廷选拔人才,也只是寒门学子进入仕途最快的途径。

从隋朝开始到最后一届科举,一共经历了一千二百多年,这一千多年里,科举不断完善普遍,给国家全是选拔了不少人才。到了晚清时代,虽说国家千疮百孔但科举考试却没有停止。

学子们对于仕途是非常热衷的,这不是仅仅是可以有国家编制,更重要的是检验自己学问的途径,一朝上榜名动天下,可晚晴就有一人本该是状元,却因慈禧嫌弃他的名字落榜,最后还推翻了清王朝。

慈禧嫌弃他的名字让他落榜,不曾想最后却推翻了清朝

这个人就是谭延闿,在他的身上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呢?

高考落榜的“状元郎”

谭延闿出生于清朝光绪年间,祖籍湖南省茶陵县人,父亲谭钟麟是咸丰年间的进士,官拜江南道监察御史、杭州知府,家世显赫书香门第。

据说谭延闿出生的时候,谭钟麟正在午睡梦到何文安(凌汉)穿戴好衣冠过来拜会他,惊醒后才知道自己的夫人生下了儿子。对于谭延闿的教育谭钟麟是用尽了心思,谭延闿小时候更是继承家学聪明伶俐,才思敏捷。

慈禧嫌弃他的名字让他落榜,不曾想最后却推翻了清朝

父亲运用自己的关系请到了帝师翁同龢教授儿子的课业,5岁开蒙,11岁对于文章、作诗、小楷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翁同龢称赞谭延闿为“奇才”

1893年谭延闿参加童试中了秀才,全家都很高兴,谭延闿因为父亲年事已高身体不好一直在家陪伴着他,但并未放弃学习的机会。

直到1904年谭延闿参加了晚清最后一届科举考试,中了第一名的贡士,他的成绩更是填补了湖南地区二百多年的会元空白,相当于湖南省的高考状元。

慈禧嫌弃他的名字让他落榜,不曾想最后却推翻了清朝

他的成绩离状元只差一个殿试,信心满志的谭延闿期待着殿试的考核。当时清政府真正掌权的是慈禧,咸丰帝是清政府最后一个有实权的皇帝,可惜他死得早。

他这辈子犯的最大的错就是选慈禧入宫,更是纵容她专权干政。同治帝被她害死后,又立了光绪帝。

光绪帝当了三十五年的傀儡,好不容易亲政想干点大事,结果戊戌变法就在慈禧的干预下轰轰烈烈地失败了,戊戌六君子死得最壮烈要数谭嗣同,面对屠刀眼睛都不眨英勇就义在菜市口。

慈禧嫌弃他的名字让他落榜,不曾想最后却推翻了清朝

因为有了这一段的故事,谭延闿根本不受慈禧待见,当慈禧看到谭延闿的名字后心中就隐约有了答案,姓谭?湖南祖籍?这犯了她的忌讳。

因为谭嗣同也是湖南的,也姓谭,她认定了两人有亲戚关系,慈禧害怕这个谭延闿跟谭嗣同一样再搞个什么变法夺了她的权力。

自从戊戌变法后光绪基本成了扯线木偶,被囚禁在灜台形容枯槁,也不说话,如果再来一个谭嗣同,光绪说不定还得造反。

慈禧嫌弃他的名字让他落榜,不曾想最后却推翻了清朝

为了保住手里权力,谭延闿在殿试的时候只得了个第三十五名,赐进士出身,而第二名的贡士却得了状元。谭延闿虽难过但却无能为力,当政者如此儿戏,那么这个国家的政治还能不能统治下去?

谭延闿在心里打上了大大的问号,最终他被编入了翰林院,任编修,但是朝廷的腐败让他辞官回家办起了学校,他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拯救这个国家。

“革命成功”推翻清政府

回家办学的谭延闿面对清王朝的腐朽失望至极,没过几年慈禧实行“丁未新政”谭延闿觉得这是个机会,凭着一腔热血相信了清政府,担任了湖南省的长官。

慈禧嫌弃他的名字让他落榜,不曾想最后却推翻了清朝

但是没过多久谭延闿就发现这场改革换汤不换药,所有的权力均在慈禧太后手里。不仅如此,他在职场上处处受到排挤,他失去了湖南长官的地位,继续在家安心教书。

直至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谭延闿看到了曙光,在湖南与革命军汇合,因对湖南的了解,革命军一致推举他为湖南军政府参议院议长。1912年7月谭延闿正式被任命为湖南都督,9月正式加入国民党任湖南支部部长。

那时候国家大权全部落到了袁世凯的手里,谭延闿对袁世凯这个卖国贼只有唾骂没有妥协,于是在参加完第二次革命后就宣布湖南独立,更是公开批判袁世凯倒行逆施。

慈禧嫌弃他的名字让他落榜,不曾想最后却推翻了清朝

在湖南的地方谭延闿运用他的所学在救治这个国家,对于当年失去状元一职他并不后悔,因为这让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最终亲手推翻了清政府,因为他的雷霆手段赵恒惕容不下他,最终把他驱逐出了湖南。

谭延闿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直接赴上海投奔孙中山先生,6月任命为讨贼总司令,因为突出贡献后来又担任了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

孙中山很是欣赏他,谭延闿更是拿出自己的全部热忱奉献给了革命,1928年2月谭延闿任命为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这也是他最光辉的时刻。

慈禧嫌弃他的名字让他落榜,不曾想最后却推翻了清朝

或许这时候的他应该庆幸当年慈禧让他落榜,继而成就了他的事业,两年后谭延闿因积劳成疾病逝于南京。

谭延闿的一生非常传奇,父亲梦到古代文学家拜会,醒了以后竟然得了一个儿子,古代是很迷信的,或许谭延闿真是文才转世,翁同龢都夸他天才。

翁同龢那可是两代帝师,同治光绪都是在他的教导下长大,家里出了三个状元,父亲翁心存是咸丰帝的老师。门楣光烈,家族显赫,能得翁同龢夸奖谭延闿必然是有过人之处。

慈禧嫌弃他的名字让他落榜,不曾想最后却推翻了清朝

只可惜年少时碰到了无能的当政者,始终没有给他状元的头衔,谭嗣同被斩杀菜市口的时候说希望能用自己的血来唤醒大家,或许冥冥之中真的有定数,谭延闿接替了谭嗣同的理想。

谭延闿是成功的,是光辉的,他用自己的一生换来了革命的成功,或许慈禧真的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害怕的人最后还是给了她沉重一击,清政府在她手里风雨飘摇了四十八年,最终被覆灭。

或许当初隆裕太后代宣统帝下旨逊位的时候,慈禧早就料到了,为了不想当大清的罪人,自己只能先走一步,就是不知大清的列祖列宗对待这个卖国求荣的“媳妇”会有怎么样的惩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0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君主制度上。在这个动荡的时期,有一位年轻的士子名叫谭嗣同。他是一个聪明而有才华的青年,心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深知时局的紧迫性,决定以自己的方式来改变这个即将
2023-07-15 18:53:00
慈禧太后请光绪看戏时,必点一出什么剧目
...,1898年6月,不甘心当傀儡的光绪帝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的辅佐下推行变法。变法遭到了慈禧太后为首的旧势力极力反对。慈禧很恼怒,之后,召开秘密会议,准备废掉光绪皇帝。光绪
2024-04-14 10:40:00
面对慈禧追捕,谭嗣同该走该留
...绪推荐了一位大才,此人便是号称“清末四公子”之一的谭嗣同,徐致靖称赞谭嗣同“天才卓荦,学识绝伦,忠于爱国,勇于任事,不避艰难,不畏谤毁,内可以为论思之官,外可以备折冲之选。”
2024-04-25 14:02:00
聊聊本是状元因被慈禧嫌弃姓名而落榜的谭延闿
...”,许多东西虽然心知肚明,但内心还是要将其保留。“谭嗣同?”谭延闿脱口而出,翁同龢连忙捂住他的嘴。当时神州大地被西方列强瓜分得不成样子,光绪帝不愿意当亡国君,最终让梁启超、谭
2023-03-19 11:35:00
为大家讲解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
...情告诉了新军头目——袁世凯。有一天,维新派头目之一谭嗣同,前往袁世凯的住所,向他说了维新派的计划,即:在慈禧和光绪阅兵时,实行兵谏,诛杀荣禄,软禁慈禧,拥戴光绪皇帝。袁世凯听
2023-01-12 13:13:00
慈禧为什么要废掉光绪?
...唯有除掉慈禧,戊戌变法才能走上高速公路。 维新派的谭嗣同想到在天津练兵的袁世凯。袁世凯在戊戌变法的过程中,捐过钱出过力,还经常和康有为等人讨论新政,因此他被维新派视为友人,
2023-08-11 17:41:00
...给近代中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比如说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等等,这里要说的一个人也姓谭,但与谭嗣同并不是一家人,只是同姓而已,他叫谭延闿。谭延闿生于1880年,是当时两广总督谭
2023-10-26 14:48:00
...当亡国之君的光绪帝倚重刚进入官场的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等一干书生,进行一场强国变法。6月11日,27岁的光绪皇帝征得慈禧太后同意,正式颁发《定国是诏》,维新变法启动。随后,
2023-04-30 16:25:00
戊戌君子之一谭嗣同死得有多惨
...人听闻的事情,在晚清时期其实屡见不鲜。比如爱国英雄谭嗣同在死时,便被刽子手用钝刀砍了30多刀,而围观群众们却手拿着馒头翘首以盼,只等着能抢先蘸上谭嗣同热腾腾的鲜血。戊戌君子谭
2023-01-01 15:2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