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苏轼的妹妹苏小妹聪慧过人,她的才华是不是超过苏轼?
...的家学和教养环境,八娘又聪慧过人,苏洵能培养出苏轼苏辙大家,如果八娘的人生能够像李清照那样各顺一点,说不定苏洵也能培养也跟李清照齐名的女文学大家,那时,就不是\"三苏”,而是“四苏”了,不过这在文学史上...……更多
...文化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苏洵的妻子、苏轼和苏辙的母亲程夫人。程夫人勉励夫君读书,也是苏轼、苏辙的启蒙老师,常常“称引古人名节”砥砺自己的孩子。以程夫人的故事为引,话剧《苏母》旨在引导观众厚植家...……更多
自己做了父母之后才顿悟,兄弟姐妹的关系,取决于两个人——父母
...个孩子来得简单直接。04历史上著名的大文豪苏轼与弟弟苏辙感情深厚,一生相互扶持。在苏轼屡次被贬的过程中,苏辙用尽全力保哥哥周全。为了救苏轼的命,苏辙甘愿放弃大好的前程,贬往偏僻的地方。这才是真正的兄弟,...……更多
眉山与三苏的产生(中)
...民以诗书为业”,道出了宋代眉山人才辈出的“秘笈”。苏辙在《张恕寺丞益斋》中曾有过这样的描述:“我家亦多书,早岁尝窃叩。晨耕挂牛角,夜烛借邻牖。经年谢宾客,饥坐失昏昼。堆胸稍蟠屈,落笔逢左右。乐如听钧天...……更多
他是杜甫的爷爷,和苏味道、李峤、崔融并称为“文章四友”
...像仍然延续着杜审言的发展势头。苏味道呢,作为苏轼、苏辙的先祖,他的后辈之中,苏轼以文名满天下,仕途上屡遭贬谪;苏辙虽然也有贬谪的经历,但总体来说却是官运亨通,官职最高时做过御史中丞、尚书右丞的职位,后...……更多
苏洵大器晚成的璀璨人生及其《六国论》(204)
...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名列“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风格纵横恣肆,雄奇精深,语言古朴凝炼,简劲犀利,有《嘉佑集》20卷传世,其中《六国论》...……更多
宋朝乌台诗案是怎么发生的
...却说,当初仁宗皇帝在世,殿试后回到后宫说,朕得苏轼苏辙兄弟,为子孙后代留下两宰相。太后又问,苏轼现在何处?神宗说,在大狱之中。太后又说,太祖皇帝说过,不以言语罪人。不久,太后病重。神宗皇帝告诉太后,准...……更多
章惇为何要营救因乌台诗案入狱的苏轼
...于同一阵营的旧党官员,如:驸马都尉王王诜、南京幕官苏辙等人,也有来自新党的前宰相王安石、翰林学士章惇等人。他们的营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帮苏轼逃过一劫,贬谪为“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更多
“立志读尽人间书”的少年苏轼〔201〕
...豪放派词人,北宋中期文坛领袖。他又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以文学家并称“三苏”,又都名列”唐宋八大家”,在我国古文化史上,这是最光辉灿烂的一页。苏轼出身书香世家。父亲以散文闻名于世;母亲程氏,名门才女,...……更多
他战胜苏轼拿下状元,却仅一首诗传世
...诣之外,苏轼的对手也非池中之物。参加科举的其他人有苏辙、曾巩、张载等当时赫赫有名的才子……然而让人意外的是这届的状元并非苏轼,有一位叫章衡的人击败了苏轼等四位文学家当了状元,但是章衡却只有一首诗传世。...……更多
苏洵到底是如何教育儿子的
...到底是如何教育儿子的。其实关于这一点,只要参看苏轼苏辙两兄弟的一些诗,就能知晓一些。在二人后来的诗作中,经常提到父亲对他们的严厉。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苏轼的一首趣诗,诗名《夜梦》。这首诗写于苏轼被贬至...……更多
文豪欧阳修:两度陷入‘乱伦’谣言,坚韧不屈守正道
...,累赠太师、楚国公。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毫不客气的说欧阳修是当时宋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当时名满天下,...……更多
宋仁宗统治时期的下的宋朝是什么样的
...吃得下去。”最终,宋仁宗决定不吃了。据说苏轼的弟弟苏辙年轻之时不懂事,曾经在晋级进士的考试中的试卷上这样写道:“我在路上听别人说起,宫中美女无数,而当朝皇上只顾得上歌舞饮酒,不关心百姓疾苦。”这样的行...……更多
古代没有文旅局长,地方旅游怎么出圈
...,桃李种仍新。好住湖堤上,长留一道春。”到了宋代,苏辙对网红景点建设的贡献也很大。他任职汝州时,曾重修思贤亭。这个思贤亭是为纪念宋初文坛领袖杨亿任汝州知州所建,苏辙来到汝州任职时,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更多
苏轼晚年顿悟:人生的真谛,不过两个字而已
...终,很有可能东山再起,创造更为辉煌的成就。 苏轼和苏辙,是一对难兄难弟,有一次他们都处于被贬谪的处境,兄弟相见以后也只能在路边简单地吃一碗面条,但是这碗面是粗粮制成,苏辙一小口一小口吃得难以下咽,越是...……更多
乌台诗案背后的风云:苏轼与沈括的交锋及其文化影响
...最终宋神宗下旨,贬苏轼为黄州团练副使,王诜、王巩、苏辙等二十多人或撤职,或贬抑。苏轼在黄州生活了五年,期间他惊悸的心逐渐平复,找到了生命中那份难得的淡泊与从容。苏轼还开垦了一片坡地,并以“东坡居士”自...……更多
苏东坡以诚化宿怨
...才,是苏轼母亲程夫人的兄长程浚的儿子,自小和苏轼、苏辙在青神程家嘴游玩,是苏轼的表哥。苏轼出生前,已有一姐一兄病逝,留下长他一岁的姐姐,号称苏八娘,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1050年,八娘16岁那年,经人撮合,嫁...……更多
为何说一代仁君宋仁宗,辜负了一生都在等他回眸的曹皇后
...论是刘娥、寇准、欧阳修、王安石,还是司马光、苏轼、苏辙,哪个人不是千年一遇。 很多事,都是惊天动地、惊心动魄,仁宗盛治、英宗继位、临朝摄政、濮议之争、王安石变法,哪件事不是影响深远。特别是仁宗盛治,那...……更多
欧阳修推动文化改革:从考官诗会到选拔优秀人才
...时考生答卷的情景。礼部的大考结束了,一放榜,苏轼、苏辙兄弟及曾巩等人同时入选,名列前茅,而平素做骈体文章较有名气的刘辉等人却纷纷落选了。这次考试,在欧阳修的主持下,不仅改革了考场风气,也确实选拔了一批...……更多
曹魏帝后郭女王:从婢女到皇后的逆袭之路
...贡献也不小。“三曹”的父子组合,跟宋朝苏洵,苏轼,苏辙的“三苏”一样,是文坛佳话。曹家令人叹为观止,而曹丕更是在曹操去世八个月之后就废黜了汉献帝,自己登上帝位,成为曹魏的开国皇帝。而曹丕的感情生活同样...……更多
...与妻子。同时,舞台上也出现了王安石、司马光、苏洵、苏辙、曾巩等观众耳熟能详的宋朝文人,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和杭州话剧艺术中心的青年演员联袂演绎。宋韵之美,更是美在舞台光影的不断出彩、出新和出奇。本剧视觉以...……更多
苏轼与欧阳修竟然是姻亲关系,两家喜结秦晋之好
...间有知遇之恩。苏洵是欧阳修向朝廷举荐为官的,苏轼和苏辙是欧阳修主持礼部考试时选拔出来的,他们视欧阳修为恩师、挚友,故欧阳、苏两家有通家世好。苏轼与欧阳修的师生之情最为深厚,他一生都追慕欧阳修。殊不知,...……更多
...《明月几时有》《芳草天涯路》《苏东坡养生谈》《眉山苏辙》《大写三苏》《苏轼人生风范》《密州出猎》《千古第一文人——苏东坡》等。) ……更多
董宣不畏惧强权,为了正义敢硬刚汉光武帝
...数分给自己的手下官吏。由于董宣“胆大包天”,不畏惧强权,之后有了个新的外号“强项令”(硬脖子县令),洛阳的皇亲国戚、功臣勋贵们也无不胆战心惊,在董宣担任洛阳令期间,再也不敢“乱来事”,洛阳的治安环境和...……更多
宋都金秋栗飘香
...记载:“栗,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苏轼的弟弟苏辙曾写《服栗》诗称颂栗子的食疗功效:“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苏辙在诗中介绍山翁服栗秘方是饭前空腹嚼食3...……更多
...建议。说起济南名士,“二安”CP可谓无人不晓,还有像苏辙、曾巩、张养浩等与济南颇有“故事”的历史名人。活动现场,青少年和专家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将济南名士故事进行了呈现。“一抹情愫,绘就大宋;一曲清词,绽...……更多
权谋天下:揭秘战国四公子的功与过
...倾尽家产,率领族人门客拼死抵抗,终于解了邯郸之围。苏辙评价平原君【倾身下士,以窃一时之声可耳;至于为国计虑,性不知也】,还是比较中肯的。三、信陵君--难善己身魏无忌,是为魏昭王的儿子,曾担任魏国上将军,...……更多
司马一民 | 韩愈印象:遇见唐宋八大家之一
...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等人,他们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还涉及到文章的思想内容。很多年前读韩愈的文章,印象最深的是那句“惟陈言之务去”,几十年来一...……更多
...对王安石变法的“元祐党人”,与哥哥范纯仁及司马光、苏辙等120位“元祐党人”,被朝廷终身罢黜,老死不得从政为官。范仲淹为太原留下一首名诗,范纯仁留下一片义地,范纯粹仅仅留下一声叹息。这样的结局,不免让后人...……更多
此人连中三元,回乡时百姓敲锣打鼓欢迎,他却绕道而行
...期的名人,大家瞬间就能想到很多,比如范仲淹、苏轼、苏辙、包拯、欧阳修、王安石等等。但是提起王曾这个名字,许多人就不太熟悉了。但他却是北宋名相,去世后的谥号,还是文人做官都梦寐以求的“文正”。至于王曾为...……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桥儿沟古街:秦楚边城  古韵悠悠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古色古香的桥儿沟古街(六月十三日摄)。 本报记者 董剑南文/图秦风楚韵红灯影,明檐清瓦小阁楼。曲折的街巷
2024-06-18 04:55:00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鄂尔多斯是位于中国正北方的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世界历史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目前我国最权威的专家运用最先进的光释光检测手段
2024-06-18 02:56:00
蜀地特产如何“走”到南越?
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蜀地特产如何“走”到南越?王子今教授明日入蜀揭晓答案王子今教授 受访者供图蜀道所指的范围发生过怎样的变化
2024-06-18 03:18:00
兄弟二人祖上世代经商,仆役过万,资产上亿,为徐州数一数二的富户。先前在徐州牧陶谦手下做事,194年陶谦去世,按照陶谦遗命邀请刘备入主徐州
2024-06-17 07:38:00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是人们走进正在杭州国家版本馆展出的“正心明德——家国文化版本展”时,看到的第一句话
2024-06-17 15:42:00
专访押沙龙:“人之初性本善”是伪命题,人心是善与恶战斗的沙场
《鹿隐之野》近日出版,本书是著名历史作家押沙龙首部小说作品,用七个脑洞故事,揭露历史治乱循环的秘密 让我们理解人性法则
2024-06-17 16:09:00
跨越三千年的神秘珠宝--遇见古埃及
古埃及,一直以来都被人当做神秘的象征,无论是金字塔、狮身人面像,还是神秘的木乃伊以及诡异的法老诅咒,都是近现代人热衷于解开的谜团
2024-06-17 16:14:00
谁才是四海八荒最会送珠宝的男人?
如果评选世界上最会送珠宝男人。那么,法兰西帝国的缔造者拿破仑一定是候选人之一。这位多情的帝王,不仅是位军事奇才,更被后人评为著名的情圣
2024-06-17 16:14:00
首先,李景隆和朱棣关系非同一般。李景隆的父亲是李文忠,李文忠的母亲是曹国长公主——明太祖朱元璋的姐姐,也就是说,李景隆是朱棣姑妈的孙子
2024-06-17 16:31:00
虽然昭襄王也是宣太后的亲生儿子,但此时已进入父权社会多时。外戚势力太过于强大,保不准哪一年就要发生“田氏代齐”故事。所以
2024-06-17 16:39:00
齐鲁之子|“百家之源”,穿越两千年的经济大师
记者 张向阳 淄博报道 《管子》是先秦诸子百家著作中的经典之作,是最能代表齐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典籍。它被誉为先秦百科全书
2024-06-17 18:19:00
袁崇焕死时万人空巷,百姓为何争拿白银买其肉生吃
其实,古代没有哪位将军的死,和明朝著名将领袁崇焕相比。死的太惨了,被京城的老百姓活活吃了。明朝给袁崇焕的罪名是勾结清军入关
2024-06-17 12:34:00
古代太监也要娶妻,他们让妻子做什么事情
太监是对古代宦官的另称,这是对一个特定人群的称呼,是一个名词,也谈不上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不过在今天很多人的思想中,认为太监就是个贬义词
2024-06-17 12:35:00
郭夫人为何会收下曹叡为养子?曹叡最后是怎么对待养母郭夫人
《军师联盟》已经接近尾声,甄宓为了自清选择自尽,魏文帝曹丕一直不喜皇长子曹叡,欲将剥夺其尊贵的身份,司马懿谨遵甄宓的约定
2024-06-17 12:36:00
看他如何从无名小官终至宰相多年屹立不倒
几千年来,那大大小小的官员可以被人们深深记得的除了忠臣以后,那些奸臣一代又一代不用特别记载,人们也是熟悉的不得了,而且那些大奸臣大贪官们还个个风光无限
2024-06-17 12: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