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苏轼在密州(三)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8 07:1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眉山日报

□四川眉山 熊朝东

作为一州长官的苏轼,恪尽吏职,据实向朝廷奏报灾情,义勤于政事。尤其对于治蝗,苏轼不是停留在嘴巴上,而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雷厉风行的作风、壮士断腕的气概,一面据实上奏朝廷,请求下拨救灾粮;一面组织僚属,率领民众,积极投入灭蝗战斗,采取田禾焚烧和掘土掩埋的传统方法消灭蝗虫。为了充分调动群众灭蝗积极性,苏轼采取奖励政策,以工代赈,“得米济饥还小补”,将赈济灾民的粮食用于奖励捕蝗,谁捕得多,得粮就多。为了灭蝗,他废寝忘食,竭尽全力。后来他离任密州,还向赵伯成[熙宁八年(1075)六月赵以尚书郎为密州通判]述说当时亲自率众参与灭蝗,手足上的茧子一层盖过一层,连马匹也已精疲力竭了。由于知州大人亲自下乡与百姓并肩战斗,百姓无不争先恐后。经过连续奋战,灭蝗收到明显效果。“县前已窖八下斛,率以一升完一亩”。苏轼在与章传道诗中特别加注说明:“今春及今,得蝗子八千余斛。”计算起来,即挽救了数十万亩庄稼。“更看蚕妇过初眠”,苏轼自注“蚕一眠,而蝗不复生矣”。

二是收养弃孩。苏轼在《与朱鄂州书》中说:“轼向在密州,遇饥年,民多弃子,因盘量劝诱米,得出剩数百石别储之,专以收养弃儿,月给六斗。比期年,养者与儿,皆有父母之爱,遂不失所,所活亦数千人。”

三是解决旱灾。苏轼按当地“遇旱祈雨”的习俗,亲率吏民去常山祈雨,发现山中有一泉,泉水“清凉滑甘,冬夏若一,余流溢去,达于山下”。这长流不竭的泉水让苏轼欢喜不已,当即采取引水灌溉措施。同时又发动百姓在南城筑堤引水,以解早情。新堤筑成,流水直灌农田,百姓欢呼,庄稼长势喜人。苏轼亦无比奋,特作《满江红》一阕,以记与民同乐之心情:

东武会流杯亭,上巳日作。城南有坡,土色如丹,其下有堤,壅邞淇水入城。

东武南城,新堤就,邞淇初滋。微雨过,长林翠阜,卧红堆碧。枝上残花吹尽地,与君试向江头觅。问向前犹有几多春,三之一。

官里事,何时毕,风雨外,无多日。相将泛曲水,满城争出。君不见兰亭修禊事,当时坐上皆豪逸,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

四是“因法以便民”。苏轼认为,老百姓生活艰难,不仅是蝗、旱等自然灾害造成的,而且也是新法造成的。他在《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中指出:“民非独病旱蝗也,方田、均税之患,行道之人举知之。”对新法在密州的推行,苏轼采取的态度是,只要是有害无利的新法条例,便拒不执行,对百姓有利的就推行。正如他在《密州谢上表》中所说:“臣敢不仰仞至恩,益坚素守。推广中和之政,抚绥疲瘵之民。”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老百姓。尤其废“手实法”,百姓是欢呼雀跃。《宋史纪事本末》卷三十七《王安石变法》载:“(熙宁七年)秋七月,立手实法。时免役出钱或未均,吕惠卿用其弟曲阳县尉和卿计,创手实法。其法,官为定立物价,使民各以田亩、屋宅、资货、畜产随价自占。凡居钱五,当蕃息之钱一。非用器食粟而辄隐落者许告,获实,以三分之一充赏。预具式示民,令依式为状,县受而籍之,以其价列定高下,分为五等。既该见一县之民物产钱数,乃参会通县役钱本额而定所当输钱。诏从其言。”手实法规定百姓自报财产,以定户等;为防止有人少报或瞒报,可以奖赏告其不实的人;还规定不按时施行的,以违制论。苏轼认为这是明摆着鼓励告密者,挑起人与人之间相互矛盾,是败坏社会风气的荒府之举,应予以坚决废止。当时,“手实法”的做法已经引发朝廷其他部门的效仿。例如军器监需要牛皮,令老百姓上交,为了防止有牛皮不交者,也悬赏奖励告密。苏轼愤慨地对韩绛说:“农民丧牛甚于丧子,老弱妇女之家,报官稍缓,则挞而责之钱数十千,以与浮浪之人(奖赏专门告密得赏的不良之徒),其归为牛皮而已,何至是乎!”可见“手实法”所起到“渐开告讦之门”的恶果令人担忧。

(熊朝东,东坡故乡人,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主要著作有《苏东坡传奇》《悠悠乡情》《苏轼词选析》《明月几时有》《芳草天涯路》《苏东坡养生谈》《眉山苏辙》《大写三苏》《苏轼人生风范》《密州出猎》《千古第一文人——苏东坡》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8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浸润一座城,点亮每颗童心!舞台剧《少年苏东坡》震撼来袭
...龚彦月)5月24日,由眉山市歌舞剧院创排的舞台剧《少年苏东坡》在眉山市会展中心进行开演前最后一次联排,该剧以苏轼的少年成长为主线,母子情、父子情、兄弟情、故乡情贯穿其中,以“
2024-05-25 10:19:00
此心安处是吾乡 “寻路东坡——大型人文采访活动”今日启动,封面新闻九路记者带你重走东坡路
...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人这一生,总会在某个时刻,遇见苏东坡。少年得志,名满天下,腹有诗书气自华。几经沉浮,路险且远,在逆境中搜寻人间的有味清欢。仕宦生涯数十载,苏轼辗转于神州大
2023-02-04 10:17:00
苏东坡以诚化宿怨
...日报惠州西湖美景 广东惠州 彭杰 摄□四川眉山 邵永义苏东坡以才情名满天下,但又因才智为奸佞所不容,累遭贬谴。苏东坡却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与乐观精神,面对人生的种种挫折
2024-02-03 07:39:00
北宋第一大文豪苏轼,却屡次被此人戏谑
...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
2023-04-24 19:27:00
...父母极于孝,与兄弟笃于爱,与朋友笃于信。”人们景仰苏东坡,赞誉他的才情横溢,更敬佩其淳厚家风。苏轼兄弟幼时顽皮,喜欢逗玩在低树上筑巢的鸟雀,母亲程夫人知道后教育二人,要有仁爱
2024-10-06 20:41:00
“美食家”苏东坡流传的8道名菜,至今仍然出现在大家餐桌上
苏轼,他的身份在人们心目中是文学家?诗人?抑或是一位老饕?这个问题常被提起,让人思考。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年轻二十出头便涉足京都,中举高中,受到欧阳修的赞誉,一时声名鹊起,
2024-07-10 11:27:00
自意本杭人——苏轼与杭州的千年遇见
...与苏轼有关的史迹,较著名的有:宝成院赏牡丹诗石刻,苏东坡题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明代摹刻;大麦岭石刻,题有“苏轼、王瑜、杨杰、张璹同游天竺,过麦岭”几个大字;苏轼书陶
2024-05-13 10:58:00
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推出苏东坡主题展
7月10日电说起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名人,不得不提苏东坡,他与杭州有着深厚的渊源。他是北宋时期的“杭州老市长”,先后两次来杭,履职期间疏浚西湖,发展经济和文化,为杭州留下了宝贵的
2023-07-10 19:25:00
读“苏”札记
人人喜欢苏东坡。不论生前身后,关于他的相关文献远远多于同时代文人。苏东坡的诗文、博物、才艺等点点滴滴都成为后世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与之相关的传记,更是层出不穷。苏东坡在黄州时写《
2025-01-17 12:0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山河铭记丨粉墙黛瓦间,触摸烽火岁月的温度 大皖新闻走进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大皖新闻讯 庐江县汤池镇的翠林深处,一片粉墙黛瓦的建筑群静静矗立,这里便是承载着华中敌后抗战记忆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2025-08-03 12:56:00
释永信被查,才知道她有多让人敬佩
释永信终于“暴雷”了。7月27日晚,少林寺官微发布消息称,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
2025-08-03 05:40:00
杭州日报讯 近百年来,古文字学家多致力于研究古文字的识读及其历史价值,而书法家更倾向于如何将其转化为新的艺术创作范式。当然
2025-08-03 07:15: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和平期盼的时刻,始终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书法家樵夫怀着对历史的敬畏
2025-08-03 07:15:00
写在叶子《中国书画收藏史》新书出版之际杭州日报讯 在中华文明的星河中,书画艺术是最璀璨的星座之一。当我们驻足凝视王羲之的飘逸
2025-08-03 07:15:00
“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8月1日,“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本次展览以中国画教育中的“课徒稿”为核心
2025-08-02 10:17:00
岁月流转,阳岐村的历史印记几经沧桑。一代代人的接力守护,古村迎来了它的光彩重生。
2025-08-02 12:17:00
我为家乡代言丨从万姓同根到红色基因,解码周口文化名片
大河网讯 什么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7月31日—8月1日,“我为家乡代言”系列活动之“夏香满园”网络直播推介活动走进周口
2025-08-02 13:35:00
为进一步呈现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岳飞传说”“春秋岳王祭”的魅力,彰显爱国主义精神,每年岳王庙都会举办各种弘扬岳飞文化的相关活动
2025-08-02 07:43:00
青未了丨老兵
文 / 江天冷月辞父别母远离了故土家园摸爬滚打中牵着扯不断的思恋乡愁伴随壮怀激烈的军旅橄榄绿染透泣血的边关斑驳月影氤氲着永不寂寞的巡逻线秋风夏雨沧桑了原本娇嫩的容颜当离队的日子悄
2025-08-01 20:11:00
寻访东营老兵 ④ | 百岁老兵孙相法:从烽火战场到乡土守护
编者按:东营,这片渤海之滨的热土,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宝藏,更沉淀着深厚的红色基因。他们中有亲历枪林弹雨、见证民族崛起的抗战老兵
2025-08-01 08:58:00
“八一”光荣榜!杭州282名官兵立功受奖!
去年以来,广大杭州籍官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聚焦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在国防战线上矢志打赢
2025-08-01 10:13: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马石山——永不磨灭的丰碑
大众网记者郑云歌 仇艺畅 通讯员 张洁 威海报道马石山的轮廓,在胶东半岛的晨昏里静默了八十余载。在这里,山间的风,年复一年拂过青松
2025-08-01 11:03:00
文润黔山 名家开讲 | 知名哲学家黄勇揭示王阳明对当代道德心理学的贡献
黄勇教授讲座现场。孔学堂供图7月26日,由贵州省委宣传部主办、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承办的文润黔山——多彩贵州“四大文化工程”学术委员会名家讲座(第四期)在贵阳孔学堂举行
2025-08-01 16: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