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古代官吏致仕与礼制有何联系?
致仕,在史料中一般指古代官吏退休。东汉经学大家何休注引《春秋公羊传》中说:\"致仕,还禄位于君。\"可见官员致仕,即是将自己的职位腾出来。此外,《尚书·大传》中还说:\"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即规定了古代...……更多
揭秘古代致仕制度,官员退休生活的真实写照
古代官吏退休又称为致仕。对于致仕制度的起源,历代学者均有不同的介绍,有人将商代"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后告归"定为中国致仕制度出现的标志,有人将商缺变法"废分封、行郡县"作为致仕的起源。《尚书..咸有...……更多
古代宰相将军隐退还乡,在家乡的地位如何,和县令谁更大?
...继续任职,而选择辞官还乡的行为,有一个温雅的称谓:致仕。从字面意思理解,便是把官位还给君主,意同现代的退休。那么,历朝历代的高官贵胄们为何甘愿走下权力之塔?在告老还乡后又如何面对身边的落差?将军宰相等...……更多
宋朝冗官问题及其影响
...过失,大都予以升迁,缺乏优胜劣汰的考核机制。第四,致仕之失。致仕制度即官员退休制度。宋代基本沿袭唐七十致仕之制。宋太宗时规定:“朝廷之制,七十致仕。”北宋初期,由于国家政权机构不完善,官员较少,“七十...……更多
汉朝的官员退休后叫“乞骸骨”,这是什么意思?
...先深入了解古代的“退休”的发展。一,古代退休制度“致仕”的出现、及其发展在古代,退休还有一个十分文雅的名字叫做“致仕”或者是“乞骸骨”,根据一些流传下来的典籍记载,致仕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更多
明朝文官不爱钱?背后的利益与腐败真相
...量;取消官员子弟“荫封”的特权;甚至在开国之初退休致仕者没有俸禄。在朱元璋的严苛管理之下,明朝无论是高层官员还是地方小官,俸禄都极其低,折合下来一年的收入甚至抵不上京城富家子弟三个月的花销,与唐代相比...……更多
崇祯时期的内阁斗争:温体仁与钱谦益的权力之争
...,将异己阁臣说成党派人士,令皇帝对其厌恶,迫使阁臣致仕。他还通过与吏部尚书合作的方式,肆意打压朝中异己官员,使崇祯时期官僚队伍鱼龙混杂,职位换人频繁,官员办事不利,重要政治决策出现失误,最终导致明王朝...……更多
...规定古代的退休制度,仅仅限于官吏当中,一般被称为“致仕”,即《公羊传》当中所注释的“致仕,还禄位于君”,和现在差不多,退休了,自己原本的权力职位全部都要交还,这种制度最开始诞生于周朝,后来不断发展,最...……更多
...、官吏、权贵阶级的既得利益,因而遭到疯狂诋毁,几次致仕离京,犹如一介寒儒,自己朝中为官时,家中无一人鸡犬升天,史书记载“居朝十载,不进一内臣,不容一私谒,不滥荫一子侄”。总的来说,张璁改革虽然不算成功...……更多
增增减减话“休沐”
...了较大改变。唐高宗时期,朝廷专门订立规范官员休假和致仕的法令——《假宁令》,首先改“五日休沐”为“十日休沐”,称为“旬休”,全年公休36天。其次,常规休假节日增多,逢假必休。《唐律》规定,元日、冬至、清...……更多
宰相作为百官之首,退休到地方会接受县令的管理吗?
...代官员的“退休”制度古时候的朝堂官员“退休”称为“致仕”,也即俗称的告老还乡。但是朝堂官员并不是什么随随便便的“打工人”,他们能否致仕,是否必须致仕通常关系重大,并非是提交一个“退休申请”就能顺利走完...……更多
朱元璋任用的第一位进士——朱升
...的故事,编修《女戒》,严禁后宫干政。朱升于洪武二年致仕归家,次年病逝,享年七十二岁。朱升一生勤恳,著述颇丰,流传至今的作品有《周易旁注前图》、《小四书》等。 ……更多
古代官员退休,为何非要回老家,不敢留在京城?关键原因有这几个
...富贵呢?一、逃离朝堂纷争在古代的多数朝代里,官员的致仕年龄为70岁。有时,若臣子能力极为出众,或者皇帝十分倚重这位大臣,即便其年届70岁上书请求辞官归乡,也不会得到应允,皇帝会极力挽留。可是在古代,人们的...……更多
为何说“守成”是嘉庆最终的底牌
...丰绅殷德被判为仍袭留伯爵,大学士苏凌阿仅命他以原品致仕,就连和坤死党左都御史吴省钦也不予深究,仅处以革职回籍的处罚了 嘉庆在位的25年中,利用河工侵占库银,借漕运肆意勒索,趁围剿农民起义之机贪占军饷的案件...……更多
...有想到的是,张居正去世仅四天,还未上任的潘晟就被迫致仕。万历十年(1582年)六月,为改革呕心沥血达十年之久的张居正病倒了。期间虽然神宗皇帝朱翊钧频频问候,并派太医照料,但张居正的病情却愈发严重,最后竟然“糜...……更多
古代官员退休待遇揭秘:从赏赐到田产再到微薄的退休金
...休政策各朝代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古代官员退休称做“致仕”,“致仕”一词,起源于西周。“致仕”就是官员年龄到了七十岁,就要把手中的权力主动交还给君王,自己退出政界告老还乡。由于周朝是奴隶制社会、官员都是...……更多
杜衍致仕后的简朴生活:衣食住行的低调风格
马克思认为,衣食住行是人类最简单的生活需求。杜衍致仕后的生活,也离不开衣食住行这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先从他的着装来说,作为前任宰相,居高官享厚禄,也许锦衣华服才匹配他曾经的荣耀。实际上他的穿着打扮,...……更多
“礼部尚书领锦衣卫指挥使”,明朝官吏制度确实如此吗
...味着他们在朝廷中具有重大的政治实权。负责制定和管理礼制规范,礼部尚书对于维护朝廷礼仪和规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他们属于外廷成员,与内廷的锦衣卫关系不大。而锦衣卫是一支皇帝的私人特务机构,直属于内...……更多
丞相告老还乡之后,与地方县令谁的官职更大
...于他们的退休《尚书大传·略说》就有云:“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大夫为父师,士为少师”,所以宰相的退休早在周朝就有“致仕”这么一文雅的称呼。这段话明确表述了宰相致仕的年龄一般在七十左右,古人寿命不长...……更多
他为父上书,却因四字称呼触怒乾隆惨被绞死
在古代,官员达到一定年龄之后就会退休,称为“致仕”,年龄一般以70岁为限。对于年老致仕的官员,朝廷一般优待有加,而在清朝,统治者为了拉拢人心,笼络大臣,对致仕官员的待遇更加优厚,使得这些人在致仕后还享有...……更多
...那还有心思前往内阁上任,只能迫于无奈向皇帝上疏请求致仕。对此,皇帝朱翊钧立即表示同意。就这样,潘晟这个由张居正亲自选定的接班人,还未上任就被迫致仕。随着潘晟的致仕,张居正时代过去了…… ……更多
周代酒文化:礼仪与宴饮的交融
...礼制的约束性上便适度予以放宽;同时当宴饮对象转变为致仕的老人的时候情况又有所不同,“但致仕之老,尊卑命数不同”。由于他们是政治体制的重要成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与官制爵位,因此他们在飨礼上的行为要依据礼...……更多
...他交好的也皆被踢出官场。于是与丁谓交好的陈靖就被迫致仕返家。回乡后的陈靖不再过问政事变迁,而是寄情于家乡的山水之间,不仅作《壶公山赋》表达了对家乡山水风景的赞美,还将自己在淳化、咸平年间以来关于农事所...……更多
2022-12-20 12:18宋史,二名,行动,成功
简介清朝榜眼张廷璐
...廷璐选中者。乾隆三年,调回朝,升任礼部侍郎,一直到致仕(退休)回桐城,终年71岁。评价雍正元年、二年,张廷玉担任过两次会试正考官。张廷璐担任过雍正元年会试同考官,从未担任过正考官。张廷璐就是这样一个忠于职...……更多
韩愈的坎坷功名路:一路坎坷考上功名,致仕同样充满磨难
...,当上了国子监四门博士。一路坎坷考上了功名,后面的致仕同样充满了磨难…… ……更多
陈靖被宋太宗称为循吏,他是如何成功入围《宋史》十二循吏之一的
...他交好的也皆被踢出官场。于是与丁谓交好的陈靖就被迫致仕返家。回乡后的陈靖不再过问政事变迁,而是寄情于家乡的山水之间,不仅作《壶公山赋》表达了对家乡山水风景的赞美,还将自己在淳化、咸平年间以来关于农事所...……更多
2022-12-17 10:33宋太宗,宋史,成功
应记入史册的莱芜县令
...复拜京东路安抚使,知青州,累官同知谏院,以正议大夫致仕。”龚鼎臣以直言进谏著称。1045年,兖州人、著名学者、国子监直讲石介去世,朝中有些谗佞之徒就说石介已北去投辽,以此玷污他的名声,皇帝于是让兖州郡守杜...……更多
古代人是如何养老的
...罪论处。古代官员退休后的待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一般致仕的年龄为70岁,汉代只有高级官员有“致仕”,致仕条件是年老或是有疾。汉代规定,俸禄两千石以上的高官,退休可领取...……更多
...,和于谦一起协理兵部的政事。天顺元年(1457),石璞致仕。英宗朱祁镇复位后,有一天问大臣李贤:“石璞是正直之臣,我听说他还健在,过得很艰苦,你替我将他召来吧。”石璞来京后,被请到文华殿陛见。尽管石璞年事...……更多
明朝官吏都有哪些任务?对约宗族的影响有哪些?
...于地方政府的管理与控制较为严格,作为基层政府的州县官吏,在中央严密的审查与监视之下,这些官员一方面做到了对中央政令法度的准确实施与传达,一方面与基层社会群众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明代官吏的主要职责《...……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张金星:为寻野人深入深山27年,三次离婚坚称不后悔,后来怎样了
“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yòu)夜鸣”。早在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就已经写下也野人的踪迹,风雨交加的夜里,传来野人阵阵幽鸣
2025-02-20 15:58:00
张爱玲身价不菲,为何宁把遗产送邻居也不接济弟弟?实情令人唏嘘
“时间,让深的东西越来越深,让浅的东西越来越浅。看得淡一点,bai伤的就会少一点,时间过了,爱情淡了,也就散了。”——张爱玲提到张爱玲
2025-02-20 16:06:00
原创“好马不吃回头草?”其实下半句才是精华所在
中国的文化可以说是经历了无数的年代沉积,才有了今天我们所能学习到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而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里,俗语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5-02-20 16:13:00
他是太平军中值得佩服的人, 曾不畏强权顶撞天兄, 舍出性命救三军
文:小佛太平天国中有很多大名鼎鼎的人物,一些人是臭名远扬,一些则是美名远扬,要说值得人佩服的,小佛认为当数石达开和陈玉成
2025-02-20 16:14:00
这位君王是历史上让香料改名的典范,因为他让香料名称成趣谈
石勒,我们中国十六国时期的一位君王,他和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一般都是起点极低,从奴隶的身份一路逆袭最后成为了统一我们北方大陆的君王
2025-02-20 16:18:00
文物专家最佩服的“造假大师”,曾令他们损失90万,至今都是笑话
古董界的水的确是深的可以,就算你是什么文物专家或者说有什么几十年的收藏经验的收藏家,但是放在当下的古董界去混,你都会被经常骗
2025-02-20 16:20:00
十岁时对表姐一见钟情,婚前约法三章,婚后却率先违约
她的爷爷是晚清重臣盛宣怀,盛家在当时不仅是豪门望族,盛宣怀所积累的财富更是足以称为全国首富。虽然家境殷实,但是她的婚姻却充满了坎坷
2025-02-20 16:32:00
真实的明朝疆域变迁地图:完整展示明朝276年的疆域变化
目前,在网上流传着许多明朝的地图,大多数都不能客观反映明朝疆域的真实情况。目前流传最多的明朝地图时谭其骧的版本,但是谭老的历史向来以地图开疆闻名
2025-02-20 16:43:00
阳谷县“武都头”放到现在是个多大的职位?原来武松这么低调
说道水浒传中的人物,自然就得提一提打虎武松了,毕竟武松这位角色塑造的可谓是非常成功,因此受到很多读者的喜欢。武松在水浒中
2025-02-20 16:45:00
中国最后的裹脚女性:15岁靠“三寸金莲”嫁入豪门,丈夫喜欢得紧
作为炎黄子孙,每个人对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都是满心的自豪,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传统文化中并非没有杂质,有令人难以忘怀的精华
2025-02-20 16:47:00
乾隆的弟弟弘昼,一生多次上演活出丧,到底是装糊涂还是真荒诞?
弘昼是乾隆的弟弟,当年乾隆还没有成为皇帝的时候,兄弟两人之间就发生了很多故事,让乾隆对这个弟弟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再加上弘昼身份的特殊性
2025-02-20 16:48:00
石虎自称艺术风格超越毕加索,无奈无人能看懂,却被专家嘲讽胡闹
喜欢画画的人,对于毕加索这个人物绝对是非常数字的,毕加索是西班牙著名的画家,而且还是现代派绘画的代表人物,更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之一
2025-02-20 17:04:00
姜青青:鹫岭望海潮
本文导读:飞来峰上依然可以听见大海深处的潮声飞来峰并不巍峨,也不峭拔,它就是灵隐寺边的一座小山,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025-02-20 17:08:00
大森林中的回响——长白山远逝的劳动号子
在长白山的深处,古老的森林似是大地的神秘守护者,每一寸土地都沉淀着岁月的故事。那些远逝的劳动号子,如同被岁月尘封的音符
2025-02-20 14:03:00
良渚玉器铺满墓底,反山王陵的“宝贝”有多震撼?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文璇编者按:“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至今已逾百年,几代考古人以坚韧的毅力和对历史的敬畏
2025-02-20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