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明朝曲阜有三个重要职位,即衍圣公、孔氏族长、曲阜知县,尤其是曲阜知县一直由孔氏族人担任,因此曲阜犹如国中之国,不仅能不停地吸取明朝财力供养孔府,还能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地看待天下。
明末学者张岱曾与孔氏子弟交流,被气得不轻:“孔家人曰,天下只三家人家:我家与江西张、凤阳朱而已。江西张,道士气。凤阳朱,暴发人家,小家气。”言外之意不言自明,只有孔家最为贵气。于是,张璁对祭孔祀典的改革,孔府也只是有选择性地执行,其中对去掉孔子王爵非常不满,一直将“大成至圣文宣王”牌位保留着。
张岱之父张耀芳,曾经担任山东鲁王长史,在崇祯二年拜祭孔庙,就是找不到嘉靖皇帝册封的“至圣先师”牌位,只能找到“大成至圣文宣王”的牌位,其余孔子诸弟子的排位,曲阜孔府也是使用元朝封号,坚决不用明朝封号。张岱记述的原文为:“(孔)庙中凡明朝封号,俱置不用,总以见其大也。”
孔府这些悖逆行为,明朝皇帝未必不知,由于明朝文官势力庞大,包括嘉靖在内诸多皇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但到了清朝,这一套玩不通了。清朝康熙年间,孔子后裔在孔子墓碑前建了一矮墙,挡住了“大成至圣文宣王墓”的“王”字最下面一横,只露出“大成至圣文宣干”(见下图)。与此同时,在祭田数量上,清朝皇帝赐予的数量也大幅度降低,顺治拨给孔府82大顷祭田,当时祭田大概有2000大顷,但乾隆年间孔府祭田只能找到1096大顷,后来又拨给了一些,总计达到1256大顷,远低于明朝时期。
历史上的张璁,虽然不太为人所知,但透过他的改革,可以堪称明朝最狠的改革家,之所以这么说,原因很简单,张璁针对的都是硬骨头,除了上文谈到的拿天下文人信奉的孔子开刀之外,还针对皇亲国戚、勋贵、宦官、官吏进行改革,每一个改革对象都不好惹。比如,当时诸王、勋戚、官僚“请求及夺占民田者无算”,各种特权势力对土地的掠夺达到了疯狂的地步,严重到了天下额田减半的程度,但张璁顶住了各种压力,将权贵吃到嘴里的田地夺了回来,古今历史上能做到这一点的改革家屈指可数,《明实录》最终记载“清勋戚庄田,罢镇守内官,百吏奉法,苞苴路绝,海内治矣”。
由于张璁改革与反腐损害了皇亲国戚、太监、官吏、权贵阶级的既得利益,因而遭到疯狂诋毁,几次致仕离京,犹如一介寒儒,自己朝中为官时,家中无一人鸡犬升天,史书记载“居朝十载,不进一内臣,不容一私谒,不滥荫一子侄”。
总的来说,张璁改革虽然不算成功,但却一扫明朝百年积弊,更为后来张居正改革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张璁改革孔子祀典,可谓打破了形式化的孔子崇拜,因此也被学者认为是明朝文艺复兴领袖之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7 09:45:3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