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他是明朝历史上第一个三元及第的人,下场却如此悲惨
...。是年四月,在由明太祖朱元璋亲发策问殿试中,以一篇策论闻名。深得朱元璋的嘉许,并以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的身份,成为了翰林院修撰中的一员。这一年,黄观虚岁二十八岁,年纪轻轻就成为了明朝历史上第一位“连...……更多
...殿试为例,考生只需答三道题,即一首诗、一篇赋、一段策论,其中诗题为“天德清明诗”,赋题为“王者通天地赋”,策论为“水几于道论”。 虽说考题数量少,但是殿试时防止作弊的制度设计仍然很严密。宋朝发明了“糊...……更多
...政,军政经济等重要议题。骆成骧深知国家的危局,他在策论的开头写下了八个大字:“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这八个字,虽然简短,却充满了深意。他言辞间指出,如果国家出现问题,是皇帝的责任,而臣子应为皇帝分忧,...……更多
宋朝政治家的风采:苏轼、文天祥的直言与忠诚
...防止他们滥用职权。此外,赵匡胤还注重选拔人才,推行科举制度,确保官员的素质和能力。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朝堂之上的勾心斗角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为宋朝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王安石的改革之路】王安石是宋朝时...……更多
从王安石到苏辙:宋朝变法之争及其深远影响
...客,苏辙也毫不例外的将入仕作为自己的目标。经过几次科举,他与自己的哥哥苏轼如愿以偿,在科举考试中以高分入选。刚入朝的兄弟二人,便遇到了撸起袖子正在轰轰烈烈搞变法的王安石。与苏轼旗帜鲜明地反对变法不同,...……更多
...功通过该条例,执政党就被设下了地板与天花板,不方便执政者事事听从美国旨意,也不方便搁置两岸议题。如大陆的贸易壁垒调查,势必敦促执政党解决问题,有了协议监督法源,绿营就缺乏理由不处理相关的ECFA问题。本文...……更多
...令。 傅善祥以其特殊的身份,在某种程度上扭转了因为执政者短视而造成的不利局面,为太平天国的前期稳定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傅善祥受到了天国军民的一致赞扬。当时曾流传一首歌谣:“跟着洪宣娇,会打火枪会耍...……更多
谁的朝代只有37年,制度却影响1300年
...像唐太宗规定,凡参与进士科者需与秀才科举子一样,考策论。但进士科的策论相对好写很多。它只考一道方略策,就是要求考生就考官提出的问题,写一篇有关治国方略的策文。剩下三道时务策以及一道史策,都可以根据典籍...……更多
苏轼和王安石都是为国为民的好官,他们政见不合却又惺惺相惜
...冲突,还是在后面的王安石变法上。苏轼和苏辙二人参加科举,宋仁宗看了他俩写的文章,大为赞赏,给了他们极高的评价:“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可见,苏轼兄弟二人确实有难得的才华,而王安石作为当时的宰相,也...……更多
古代科举第一榜,一场考试诞生了8位文坛大家,9位宰相
科举取士自隋朝设立以来,历代以来为朝廷选拔人才的最直接方法,也是寒门读书人进阶的唯一途径。虽然到清朝经历过“八股取士”的框架,比较死板,但仍不失为最好的办法。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佑二年,北宋初中期建国...……更多
苏轼与歌妓柔奴的传奇故事
...背景。事情发生前几年,王定国还只是一名官场新秀,他在科举中高中进士,很快便得到重用,步步高升。当时的王定国还年轻气盛,他结交了一群文人墨客做朋友,其中就包括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苏轼。两人年龄相仿,兴趣相投,很快就...……更多
...”,他们中间还有一段传奇佳话。苏轼在宋仁宗嘉祐二年科举考试中,以其出色的文章赢得欧阳修高评。欧阳修原本以为学生曾巩所写,因而避嫌将其文章列为第二名。放榜之后才发现,第二名不是曾巩而是苏轼。欧阳修对苏轼...……更多
...援道家无为而治的“中和”治国方略。行中和的好处在于执政者通过行“中正平和”之政,让老百姓感受到从政者的威严,感念从政者的恩德,称赞从政者的治理智慧,从而愿意跟随并听从他所施行的政策。通过将圣王作为政治...……更多
首届大学生公共政策峰会在杭州举行 激扬青春力量
...网中新网杭州12月17日电(谢盼盼)12月15日下午,第七届“策论中国(2023)”活动颁奖典礼暨首届大学生公共政策峰会在浙江杭州举行。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举办的“策论中国”活动,旨在增强莘莘学子...……更多
朱元璋抬来3筐稻谷让考生评优劣,刘伯温脸色骤变:有人要死了
...一挥,让这些考生们上前,“这次咱不考写文章,也不考策论,大家都来看看这三筐粮食,说说它们的质量和区别。”他的心腹刘伯温,看到考题被抬上来之后,也跟着观察了一番这三筐粮食,看过之后,他当即变了脸色。在端...……更多
眉山与三苏的产生(中)
...私学。在当时相当发达,生员不少。宋代眉山兴盛的教育科举对三苏的影响据胡昭曦《四川书院史》统计,宋代四川各地建有书院29所,其中眉州有5所,包括东馆书院:在眉州城西75里东馆镇(今眉山市东坡区三苏镇),宋绍兴间建(...……更多
...不难发现,李治的用语俨然把武则天当作了和自己平等的执政者,可以一言决断军国大事,而宋真宗只是说自己儿子年幼,刘娥可暂时和大臣们一起商量处理军国大事。换言之,唐高宗是将大臣们置于武则天的权力之下,要求大...……更多
韩国为何会成为秦国首个消灭的国家?
...常争权夺利韩国自襄王起,就面对着秦国的威胁。当时的执政者都在做什么呢?公子长是襄王时期的封君。在秦昭襄王八年之前,秦国已经取得了韩国的穰、武遂和宜阳。在此国难临头之际,当权者应该要奋发振作,力图雪耻才...……更多
古代科举考试作弊的后果与防作弊的策略
对于科举考试(相当于现在的高考),自古以来很多人都很重视。因为一旦通过考试,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甚至是一个家族的命运,这几千年来一直都是贫苦民众唯一的一条鲤鱼跳龙门的捷径。所以千百年来为了在考场上得到不...……更多
古代官员工资低廉,买房难如登天
...地可住。这时就已经开始了对官舍问题的研究。当然此时科举制度还未兴起,一般都是通过察举推荐等制度选拔官员,直到隋唐时期科举制才正式确立。此时通过科举为官的官员逐渐增多,再加上中央设置的三省六部制度,六部...……更多
北宋才子黄庭坚:仕途坎坷中的文学巅峰与深远影响
...庭坚父亲一辈就是能说会道,更将文章写的朗朗上口,在科举考试时中进士更是他们家的常态。不过,我们都知古代诗人的仕途多是坎坷,黄庭坚自然也逃不掉,但是黄庭坚将官职、地位等看的极轻,注重的不过是自己喜欢的罢...……更多
古代云南学子的状元情结
...年乙未科会试中了进士,参加殿试。光绪帝临轩策问,其策论中“言词异切,文句恳诚,辨理精微”遂拔置第一,特“钦定第一”,成为头名状元。骆成骧虽然生在云南,但后期均在资州和成都求学,并且以四川籍报考,骆成骧...……更多
苏轼的被贬之路与文学之巅
...场最高等级的考试中,苏轼凭着自己写下的长达五十篇的策论实力,拿到了大宋开国以来的最高分。不亏是苏大才子,不但博闻强记,还懂得举一反三的道理。有一回,他在考卷上“创新”了一个典故,把主考官梅圣俞都给忽悠...……更多
柳永:北宋落第才子,用一首词赢得千古名
...。这位在北宋乃至历史上都屈指可数的大文豪,却在参加科举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多次参考,多次落榜,心里带有很大的怨气。为此他写下了一首“落第词”,句句带有牢骚,同时也反应出他个人叛逆的性格。也正是因为...……更多
古代科举制度的三大鼻祖:孔子、隋文帝与武则天
古代科举制,从隋文帝创立,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结束,历经一千三百多年。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古代“高考”也不断在革新,其中有三大鼻祖,特别值得我们纪念。古代高考的“理论鼻祖”--孔子说到古代高考,先要从孔子...……更多
从“学而优则仕”到“读书不求官”
...“自下而上”的,即在士大夫政治的鼎盛期,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实现读书做官,完成阶层上升;到了南宋时期,随着统治区域的缩减与受教育的文化阶层的扩张,本就僧多粥少的仕途之路变得相当难走。到了元代,更是一度...……更多
“宋朝被西方赞誉为中国最伟大时代的原因
...引发政变,他采用重用文官、压抑禁军的政策。这些通过科举进入政府的文官大多出身社会中下层,带来了新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也使皇权不再像唐朝那样极端专制。文官集团与皇帝之间形成制衡,促进了政府的理性化与法治化...……更多
退避三舍:晋文公的智慧与策略
...战。子玉是楚国令尹,这个官比较大,是楚王之下的最高执政者,而此人又骄傲自负,一意孤行,根本不听楚王退兵的命令,执意要与晋国干一仗。子玉这么做也有他的难处,国内有人批评他不仅不会治国,而且打仗也不行,只...……更多
苏轼与苏辙名字背后的含义
...含着深刻的家族寓意?“轼”“辙”之名,喻子舟车有节苏轼与苏辙之名,几乎无人不晓。但你可曾思索,这两个名字的由来?原来,这一切要从他们的父亲、北宋初年大文学家苏洵说起。公元1054年,苏洵的大儿子苏轼出生了...……更多
萃升书院胡同
...绪二十四年(1898),内阁学士尚贤主持书院,开设时势策论课程,追求学以致用;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萃升书院改为校士馆,聘请清代广宁举人、“辽东三才子”之一的刘春烺为主讲等。清代中叶以后,萃升书院成为学子...……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探讨南海王墓的真实性以及历史上的描述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关于帝王和他们的陵墓的传说。其中,南海王墓的传说尤为神秘,引人遐想。据传,南海王墓是一位古代南海王国的国王的陵墓
2024-10-21 19:13:00
聊聊南北朝时期的第一名将——刘裕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分裂与混战的时代。在这个大背景下,刘裕凭借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成功建立了宋朝
2024-10-21 19:17:00
探讨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及灭亡时间
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虽然存在时间短暂,但其影响力和历史地位不容忽视。隋朝的建立标志着南北朝时期的结束,统一了长期分裂的中国
2024-10-21 19:22:00
比较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与雍正的摊丁入亩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明朝和清朝分别进行了重大的税制改革。明朝的张居正实施了“一条鞭”法,而清朝的雍正皇帝推行了“摊丁入亩”制度
2024-10-21 19:23:00
秦始皇死后不久,秦朝的军队为何迅速崩溃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强大的秦朝,其军队一度被认为是无敌的。然而,在秦始皇死后不久,秦朝的军队却迅速崩溃,这是为什么呢?首先
2024-10-21 19:33:00
聊聊一代枭雄刘武周的兴衰
在唐朝建立之初,一位名为刘武周的英雄人物崛起于北方。他以勇猛和智谋著称,一度让唐高祖李渊感到压力山大。然而,这位一代枭雄最终却败于李世民之手
2024-10-21 19:35:00
简述西汉边塞英雄李广的生平事迹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英雄人物以其非凡的事迹和卓越的军事才能留名后世。其中,西汉时期的名将李广,被尊称为“飞将”,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2024-10-21 19:36:00
魏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钟会,为何会走上谋反这条不归路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与智慧的时代。其中,蜀汉的灭亡和魏国的权臣钟会的谋反,是这一时期最为戏剧性的事件之一
2024-10-21 19:38:00
探讨卫所兵制与募兵制的特点及其对明朝军事影响的具体表现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军事制度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明朝的兵制中,卫所兵制和募兵制是两种主要的兵力组织形式
2024-10-21 19:39:00
探讨靖康之耻的发生经过以及影响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靖康之耻”是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在北宋末年,具体指的是金军入侵并攻陷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市)
2024-10-21 19:43:00
聊聊三国诸葛家族的末路
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名字如同璀璨的星辰,其智慧与忠诚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然而,随着蜀汉的灭亡,曾经辉煌一时的诸葛家族也遭遇了悲惨的结局
2024-10-21 19:44:00
为何唐朝不选择使用宗室子弟来担任节度使
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成为朝廷的一大痼疾,节度使这一职位逐渐演变成了威胁中央集权的毒瘤。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为何唐朝不选择使用宗室子弟来担任节度使
2024-10-21 19:45:00
探讨蒙古大军攻克巴格达的历史背景、经过及其带来的影响
1258年,蒙古帝国在其扩张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重大事件,即蒙古大军攻克并洗劫了当时伊斯兰世界的中心——巴格达。这一历史事件不仅标志着一个文明的衰落
2024-10-21 19:47:00
刘裕是如何做到从贫民到开国皇帝的逆袭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位皇帝的崛起之路尤为引人瞩目,他就是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从一个穷苦贫民到建立自己的王朝,刘裕的人生轨迹充满了传奇色彩
2024-10-21 19:55:00
探讨万历皇帝怠政的可能原因
明朝万历年间,皇帝朱翊钧(即万历皇帝)的怠政现象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历史话题。万历皇帝在位期间,尤其是在其统治后期,长期不视朝政
2024-10-21 19: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