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心脏移植带来“心”希望
本文转自:青岛日报心脏移植带来“心”希望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事业走在国内前列,技术水平持续提升■杨苏民(右)带领团队开展心脏移植手术。□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器官移植是治疗器官衰竭疾病的终极手段,也...……更多
美媒:第二例接受猪心脏移植手术患者在6周后死亡
...来,这次手术如果最终被认定成功,将给世界上许多等待器官移植的病患带来生的希望。该消息一出,就引起大家的好奇与关注:“为什么科学家和医生会选择猪的心脏作为供体呢?”“这是否意味着异种移植获得成功?”进行...……更多
西京医院异种组织器官移植获新突破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神奇!一只基因编辑猪多器官移植给七只受体猴西京医院异种组织器官移植获新突破神经外科和骨科的专家们分别实施骨移植、正中神经移植。 (受访单位供图)■记者 高瑞 将一只基因编辑猪的肝脏、肾...……更多
女子心脏罕见长癌 医生成功“换心”
...即将相关信息上传到了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进行器官移植等待。考虑到患者的年龄和病情危重程度,小敏在系统中享受到了最高优先级别待遇,只等合适的供体出现。“术前一两天,她已经出现乏力、精神不济、心脏被...……更多
全球首例基因编辑猪肾植入人体
当人体器官出现严重病变或坏死,器官移植往往是唯一的救命途径。但是,现实是全球人体器官供体主要靠捐献,短缺严重。怎么办?利用经基因改造的猪器官开展异种器官移植,或许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近日,美国哈佛...……更多
“八戒”为救“大师兄”也是拼了
本文转自:三秦都市报一次移植多个脏器组织给“好兄弟”“八戒”为救“大师兄”也是拼了本报讯(记者 李海涛 实习生 李潇帆)为救手足情深的“大师兄”,第一次,“八戒”把部分肝贡献出来;第二次,又把心、肝、肾...……更多
成功为一患者“换心”
...刘达兴介绍,心脏移植主要是针对晚期心力衰竭者进行的器官移植外科手术。不同于常规手术,心脏移植手术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所需要的条件和准备都是非常复杂的。除了要求供体与受体的血型要相同,体重差不超过15%,相较...……更多
江苏首位“换心人”重生23年
...即逝的分分秒秒都值得用“心”感受。23年前,一场心脏移植术不仅挽救了王桂兰的生命,也开启了她新的人生。23年后,年逾古稀的她即将四世同堂。如今,她是江苏省心脏移植术后存活时间最长纪录的保持者,而为她做手术...……更多
四川省首例基因编辑猪-猴异种心脏移植手术刷新国内纪录
...猪-猴异种心脏移植手术情况,分享学术成果,推动异种器官移植事业发展。活动上,中国(内江)异种移植创新中心正式揭牌。▲1月17日下午,内江市召开基因编辑猪-猴异种心脏移植决策咨询及学术研讨会。2023年12月16日,南...……更多
新疆人民医院顺利完成一例心脏移植手术
...泛血管医学诊疗中心为一名终末期心衰患者成功实施心脏移植手术,目前患者病情平稳,已转入普通病房进行康复治疗。47岁的女性患者沙某因反复胸闷、乏力不适六年,去年因心衰反复入院治疗5次,最近病情加重。患者生命危...……更多
厦门一家医院24小时完成两例心脏移植手术
...v class=\"widt_ad\">厦心医护人员指导心脏移植患者术后康复治疗。厦心供图中新网厦门12月16日电 (杨伏山 刘云...……更多
2023世界生命科技大会分论坛在郑州人民医院举行
...的交流机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郑州人民医院近年在器官移植专业开展了大量工作,成立了全新的器官移植中心,获批成为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和河南省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有实力也有责任举办好此次分论坛,相信通过学...……更多
河南首例心肾联合移植手术成功
...体征平稳,可以撤离呼吸机。至此,河南省首例心肾联合移植手术获得成功。今年54岁的徐某5年前因心慌、头晕确诊为心力衰竭,后经多次治疗,病情仍不断加重,近半年更是卧床不起。3个月前,徐某又因严重腹胀、少尿,被...……更多
谜一般的夺舍真相:移植后逐渐接近捐赠者?
...广泛的猜测和怀疑,甚至牵动了全球医学界的神经。身体器官移植真能导致个性上的改变吗?捐赠者的灵魂是否与器官一同传承?或许这个谜题的答案隐藏在人类灵魂和身体之间微妙的联系中。研究发现移植器官存在信息传递机...……更多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24小时完成两例“换心”手术
...平躺生活质量极差对终末期心脏病患者而言,心脏移植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但因为供体少,很多需要移植心脏的患者,还没等到配型合适的心脏就离开了人世。一旦宝贵的供体出现,一场关于生命的接力就此紧张地拉开。……更多
...心脏、肾脏功能正常运转。这一手术成功标志着河南省在器官移植领域又一次实现重大突破。截至11月30日,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脏移植中心共计完成252例心脏移植手术。2022年完成49例心脏移植手术,位列全国第三,河南第一...……更多
西京医院多基因编辑猪—猴多器官多组织移植取得新突破
...,我们没有见到同类的异种移植的报道,所以借鉴其他的器官移植和异种移植的免疫方案,就是我们把所有的那个文献都查到了,然后制定了现有的五联的免疫抑制方案,现在术后12天,我们病理,就前几天的病理检测,只是出...……更多
生命的延续 大爱的延续——23岁女医学生不幸离世,用生命诠释医者大爱
...航,帮生命接力,他们是生命的“摆渡人”中国医师学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副会长、二附院移植医学中心主任孙煦勇在采访中提到,对于海欣的事情他一是感动,作为一个大四的医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医学生誓言里的初心和使...……更多
植入“人工心脏”,60岁的他重生了
...绝大多数终末期心衰患者来说,有效的治疗手段只有心脏移植和人工心脏植入,而我国的心脏移植起步晚、器官供体不足,目前每7个等待心脏移植的终末期心衰患者中,只有1人能够成功等到合适的供体器官。此外,终末期心衰...……更多
手术10小时,取下40斤“巨瘤”
...走上了艰难求医路。庆幸的是,最终他们来到了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近日,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蔡金贞团队排除手术中的万般艰险,同时给武先生移植了健康的肝肾,“卸下”约40斤“巨瘤”,创造奇迹,武先生迎来了重生,一个家...……更多
...,于当日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发。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薛武军介绍,西安交大一附院于1979年1月15日成功实施西北地区首例肾脏移植,1993年在国内最早建立肾脏移植...……更多
移植猪肾猴子成功存活两年!Nature发布跨物种器官移植最新成果
克雷西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跨物种器官移植,又有新进展了!最新一期的Nature刊载了一项关于基因编辑猪肾移植的研究。植入这种改造肾脏的猴子,最长存活时间达到了两年。这项研究由美国一家名为eGenesis的生物...……更多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1只猪的器官移植给7只猴西京医院猪—猴异种腹壁移植成功本报讯 (记者 秦骥)11月10日,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举行多基因编辑猪—猴多器官多组织同期移植再获突破媒体见面会。记者从会上获悉:该院将...……更多
...会器官捐献与移植多学科联合专业委员会整合器官捐献、器官移植、重症医学、神经内外科、脑死亡判定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充分体现了人文医学及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精神,将进一步提高器官捐献与移植的数量及质量,为...……更多
海欣,谢谢你!
...”“海欣,一路走好!”她的心脏、肺脏、肝脏和双肾将移植给5位终末期患者。当天,一台肝移植手术和两台肾移植手术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顺利完成;心脏和肺脏分送到外省的两个移植中心。5个人因为海欣而重获新...……更多
大爱无言!30岁小伙捐献器官为7人带来新生
...脏、双肾、肝脏(劈离为二)、肺、一侧角膜,并由该院器官移植医师团队接连开启两台肝移植、两台肾移植手术,眼科开展眼角膜移植手术,心、肺移植也为两名患者带去新生。截至11月7日晚发稿前,7名接受器官移植手术的...……更多
泰康人寿“泰心安”医疗险上市
...产品,“泰心安”为客户提供人工心脏医疗保险金、心脏移植医疗保险金、术后康复保险金、手术身故保险金、心脏性猝死保险金等五大保障,报销0免赔、费用压力小。具体来看,特点如下:人工心脏,保供直付。基于泰康大...……更多
独子意外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父母捐献儿子器官
...,最终让7名患者重获新生。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科主任医师董淳强介绍,在充分了解亲属的捐献意愿后,该院的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手术计划,运用活体和劈离肝移植技术等多种手段将肝脏一分为二,救助两名肝...……更多
15年3次大手术,患者回归正常生活
...征得吴先生及家属同意后,医护人员将吴先生的信息录入器官移植等待者预约名单系统。对于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外科主任闫炀来说,完成一例心脏移植手术并不难。但吴先生是一位特殊的患者。在主动脉手术和主动脉瓣置换...……更多
重获“心”生!山大二院成功为终末期心衰患者植入“人工心脏”
...绝大多数终末期心衰患者来说,有效的治疗手段只有心脏移植和人工心脏植入,而心脏移植一则很难等到合适的供体器官,二则终末期心衰老年患者身体虚弱,心脏移植术后需要长期口服免疫抑制剂,会导致免疫力的下降让各种...……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子宫肌瘤这些食物不能吃,要牢记!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它主要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又称为纤维肌瘤,据临床观察它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肌瘤
2025-02-07 08:43:00
子宫肌瘤容易复发?中医教你4招,降低复发风险
不少女性朋友在查出患有子宫肌瘤后,往往抱着“大不了手术切除”的想法,对医生那句“复发率很高”的提醒置若罔闻。其实,降低复发风险才是关键
2025-02-07 08:45:00
科学解读备孕女性必做检查项目:性激素六项
当女性因不孕、流产、月经失调、闭经痛经到医院就诊时,医生通常会开出一项检查:性激素六项。关于性激素六项,女性可能听得比较多
2025-02-07 09:22:00
验孕棒两道杠,为什么妊娠试验却显示未怀孕?
对于备孕女性而言,难以接受的便是明明验孕棒有两道杠,医生却告知并没有怀孕,到头来空欢喜一场。那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验孕棒的显色结果 01
2025-02-07 09:37:00
得了乳腺癌,生活还能像以前一样吗?真相在这里
当乳腺癌的诊断无情降临,很多人瞬间觉得生活被阴霾笼罩,仿佛一切都将不再如前。的确,这个消息犹如重磅炸弹,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
2025-02-07 08:42:00
春季如何科学运动(节气与健康)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2月07日第 09 版)据新华社长沙电 (记者帅才)一年之计在于春
2025-02-07 03:46:00
立春养肝,从健康睡眠开始(节气与健康)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申 奇《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2月07日第 09 版)今年2月3日是立春节气,它标志着春季的开始
2025-02-07 03:46:00
寻年味·品茶香·享健康(健康视线)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2月07日第 09 版)志愿者们带领游客做八段锦。刘盛凌摄小游客展示中药香囊
2025-02-07 03:46:00
“节后综合征”来袭  如何恢复活力?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2月07日第 09 版)徐 骏作(新华社发)据新华社大连电 (记者张博群)春节假期刚结束
2025-02-07 03:49:00
用好新农机  当好新农人(新春走基层)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山东曲阜齐李村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用好新农机  当好新农人(新春走基层)本报记者  王  沛《人民日报》(2025年02月07日第 10 版)新春的晨光
2025-02-07 05:45:00
桃子越种越甜  生活越来越美(新春走基层)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河北深州市积极发展智慧农业桃子越种越甜  生活越来越美(新春走基层)本报记者  史自强《人民日报》(2025年02月07日第 10 版)走进河北省深州市深州镇的玉武水果种植基地油蟠桃大棚
2025-02-07 05:48:00
跨村联营助农增收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安徽淮北烈山区——跨村联营助农增收《人民日报》(2025年02月07日第 11 版)本报合肥2月6日电 (记者韩俊杰)为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2025-02-07 05:48:00
古栗树下,果香悠长(古树的故事)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北京市密云区,一棵八百岁的古栗树引来游人古栗树下,果香悠长(古树的故事)本报记者  潘俊强《人民日报》(2025年02月07日第 14 版)枝叶繁茂的“栗树王”
2025-02-07 05:53:00
立春之后保肝护阳(中医养生)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李乾构《人民日报》(2025年02月07日第 19 版)立春之后,天气由寒转暖,中医养生逐渐从“秋冬养阴”转到“春夏养阳”
2025-02-07 05:56:00
6个月告别重度脂肪肝 85后男子怎么做到的?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脂肪肝的患病率已高达30%以上,在20岁到40岁的年轻人群中,这一比例更是显著上升。树兰(杭州)医院感染科盛国平主任医师介绍
2025-02-07 0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