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育儿

江苏首位“换心人”重生23年

类别:育儿 发布时间:2023-11-08 05: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人生双倍精彩 即将四世同堂

江苏首位“换心人”重生23年

江苏首位“换心人”重生23年

江苏首位“换心人”重生23年

陈鑫和王桂兰(右)合影

江苏首位“换心人”重生23年

王桂兰

江苏首位“换心人”重生23年

扫码看视频

□ 本报记者 王 甜

对生命来说,23年时光宝贵而漫长,够一棵小苗变为参天大树,学步孩童长成青春少年。但对75岁的“换心人”王桂兰来说,23年时光是命运的馈赠,是来之不易的重生,转瞬即逝的分分秒秒都值得用“心”感受。

23年前,一场心脏移植术不仅挽救了王桂兰的生命,也开启了她新的人生。23年后,年逾古稀的她即将四世同堂。如今,她是江苏省心脏移植术后存活时间最长纪录的保持者,而为她做手术的南京市第一医院,作为国家首批心脏移植准入中心,也已经成功完成第146例心脏移植术。无论是心脏手术的质量还是数量,该院常年位居省内第一、全国前列。

“拼得好就赢了,拼得不好就把器官捐给别人”

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脏移植中心,是江苏目前唯一的心脏移植基地,常年有三四十位心脏终末期患者在等待供体。有人在日复一日的煎熬中“油尽灯枯”,而有人则幸运地延续了生命。

王桂兰就是这样的“幸运儿”之一。一头时髦的烫发、嘴边淡淡的唇彩,朗朗笑声道出南京老太特有的豪爽。站在记者眼前的她,丝毫看不出曾经是位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

2001年8月初,王桂兰因严重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住进南京市第一医院。“睡不着,连说话、走路都在喘。”因合并严重糖尿病,她需要靠大剂量正性肌力药物和利尿剂维持,体重从原有的118斤下降到仅82斤,而心脏却扩张到有4个拳头大。

“第一次听说心脏移植的时候,我心里很是没底,医院之前也没做过。”王桂兰坦言,“换心”让她有点不敢想象。住院治疗期间,她又突发心跳、呼吸骤停,医护团队接连抢救近一个小时才让她恢复微弱的心跳。鬼门关里走了一回,王桂兰产生了强烈的求生欲,“就试一试‘换心’吧,拼得好咱就赢了,拼得不好,我就把我的器官全捐献给别人。”

王阿姨的主刀医生——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心胸血管外科主任陈鑫介绍,当年我国“换心”手术刚起步不久,能开展“换心”手术的医院极少。“当时,由我、麻醉科医师鲍红光、心内科医师叶飞组成医疗团队,刚刚在美国完成为期3个月的心脏移植专项培训。”回国后,医院已经做好了心脏移植技术所有准备工作。

为了完成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医院多次组织会诊,制定详细周全的方案。“虽然我们做的动物模拟试验都成功了,但面对生命垂危的患者,压力还是很大,光方案就想了4套。”第一次带领团队主持“换心”手术的陈鑫回忆起23年前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2001年8月31日,手术开始,一切紧张而有序地进行:从切除严重病变的心脏,到植入新的心脏,只用了55分钟。恢复供血后,白色的植入心脏变回红色,很快恢复跳动,在场的医护人员一片欢呼。

经过4个多小时手术,江苏省首例合并严重糖尿病、手术前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换心”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后移植团队克服了感染关、排异关等一个个挑战,4周后王阿姨顺利出院,从此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大几百针全部手工缝合,哪个针眼出血都不行”

“现在来看,当时的技术和条件,能顺利完成心脏移植手术,非常不易。”陈鑫回忆,当年30多岁的他,面临的不仅仅是经验不足。

难点首先是供体的配型和保存:“供体不仅在血型上要与受体相配,还需进行淋巴细胞毒性试验等综合性评估。因此,合适的供体有时需要漫长的等待。”而被取下的供体,需进行确切的心肌保护和无菌、冷藏处理,放置于配置的心脏保存液里,当时的技术只能维持4个小时。

此外,心脏移植绝不仅是一次手术,作为一项涉及多个科室和部门的“系统工程”,其协调的过程比手术本身还要重要。陈鑫做过一次简单统计,“第一例移植,全院直接或间接参与的人员有76人,涉及心脏外科、内科、麻醉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科、检验科、呼吸科、感染科等科室,还有后勤等多部门作为间接支持。”

当年,手术室硬件条件非常简陋,如果移植的心脏工作状态不好,也没有任何设备可以辅助。因此,衔接的每一步都要万分谨慎、争分夺秒。

“把病变心脏切除并取出来,将好的心脏种进去,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缝合5个接口,大几百针全部手工缝合,哪怕一个针眼出血,病人都活不成。”从缝合第一针到心脏复跳,陈鑫只用了43分钟,在一片激动的人群中,他却格外镇静。“心脏复跳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还得看看伤口有没有出血,针线系得是不是顺畅,最重要的是,撤除人工心肺机后,移植的心脏能不能独立代替原来的心脏工作。”

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的王桂兰还面临“排异”“感染”两大关。人体免疫系统可识别外来器官,胸闷气短、心率加快,是时时刻刻都可能伴随她的排异现象。如果排异反应严重,甚至会导致植入的心脏失去功能。但如果抗排异的药物作用过猛,又会造成免疫力明显下降,加重感染风险。陈鑫说:“怎么样在‘抗感染’和‘抗排异’之间找到平衡,是当时最重要的挑战。”

而王阿姨还合并严重糖尿病,“抗排异药物会对血糖造成很大波动,内分泌科的医生也专门加入了多学科会诊。可以说,医护团队像呵护新生儿一样精心照顾术后的王阿姨。”医院心血管外科护士长刘萍感慨。

不断打破禁区,“换心”技术迈上新高度

当了23年“换心人”的王桂兰,如今生活作息极其规律——每天在家从早忙到晚,拖地、买菜、做饭。她坚持锻炼身体,爬楼、登城墙都不成问题。除了感冒外,几乎没有生过病。爱干净的她每天都会把家里的里里外外拖扫两遍,擦得发亮的柜面上贴满了她四处游玩的照片。而她和陈鑫的合影,被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随着心脏移植技术的成熟,陈鑫带领的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血管病医疗团队也不断打破“换心”禁区——当年全国年龄最大的“换心人”、供受体体重差超过65%的“换心”手术、接受两次心脏移植手术的“换心人”均诞生于此。

此外,该团队在心脏移植方面创造了全国和全省多项纪录:患者体重最大,“换心”速度最快,“换心”生存时间最长。还有一例患者,在第一个心脏移植12年后,又再次进行了心脏移植,不久后又成功进行了肾移植。

在我国,有百万难治性终末期心衰患者在等待心脏移植,而过去几年,我国每年心脏移植手术大约600例,陈鑫说,能做上“换心”手术的病人已经算是幸运,“供体缺乏,仍然是制约心脏移植手术的最大瓶颈。”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这些年,陈鑫也一直在推动脑死亡后器官捐献立法,他也感受到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捐献器官理念的转变,器官捐献者也越来越多。

生者如斯,逝者已矣。对于已经寂然的生命,捐赠者留下的小小火苗,如同散落人间的点点星光,继续散发着光亮。

在心脏供体紧缺的情况下,植入“人工心脏”为心衰患者增加了一种新的选择。陈鑫介绍,“人工心脏”又叫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人体后,相当于为患者自身心脏装了一个能动心脏泵,通过泵的工作原理来辅助或代替自身心脏的泵血功能,从而让自身心脏得到“休息”,同时也保证了脑、肾、肝脏等重要器官灌注。

如今,南京市第一医院完成了第20例“人工心脏”植入术,这是一颗超小型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是目前全球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国产人工心脏。技术的突破不断创造出更多可能,“人口老龄化的当下,心脑血管诊疗技术面临更多挑战,我们任重道远。”陈鑫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8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心脏换了以后,会有原主人记忆和性格吗?科普下
...分夸大和魔化的看法。多年来,各种小说杂志中有关于“换心人”的神秘传说也层出不穷、只增不减,更给心脏移植这个领域增添了一抹奇幻色彩。尽管阿强的故事并非虚构,“换心”学霸确有其人
2023-02-04 20:23:00
哈医大二院“换心人”于文峰已健康存活29年
...次参加哈医大二院“4·26爱心日”义诊活动哈医大二院“换心人”于文峰已健康存活29年“换心人”于文峰、赵传军、孙立滨(从左至右)相约明年4·26爱心日再相见。 本报讯(田为
2023-04-27 09:26:00
江苏第一、全国第五!这个团队成功完成第20例高难度左心室辅助装置术
...例终末期心衰患者开展“人工心脏”植入手术。该院也是江苏省第一家成功完成20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的医院,数量位居全国第五,为国内“人工心脏”临床应用路径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
2023-10-13 19:15:00
中新健康丨中国专家揭秘高龄供体心脏移植效果欠佳原因及解决之道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5月6日电 (陈静 姜蓉)当下,制约心脏移植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心脏供体不足。可是,已有研究表明,使用大于40岁供体心脏会导致移植后患者的死亡率增加。原因何
2024-05-06 16:39:00
...,随身携带着一个“小背包”的王先生(化名),终于从江苏省人民医院重庆医院(綦江区人民医院)康复出院了,在出院前苏渝两地的视频会诊中,他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向江苏省人民医院(南
2024-04-30 01:40:00
基因编辑肝脏,能否给生命带来新曙光
...案。“在人体中移植其他物种的器官被称为异种移植。”江苏省异种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主任、南京医科大学特聘教授戴一凡说,这些开创性的跨物种移植“并没有像灵长类动物研究中预测的那样取
2024-06-12 05:17:00
美国心脏移植新方式:心脏“复活”后仍可被用于移植
心脏移植供体短缺一直是一个全球都难以解决的问题。为了能够挽救更多心衰患者的生命,研究人员正在尝试多种方法,如猪心移植等。而如果能扩大心脏捐献的人群,对于解决更多患者的需求无疑是一
2023-06-10 12:01:00
一周内两名患者“换心”重生
...物’。余生我会好好活下去,帮助更多的人。”一名接受心脏移植的女子在完成手术后真切地表示。日前,我省首次在一周内相继完成2例心脏移植手术,均由哈医大一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谢宝栋教授
2023-02-25 08:07:00
...舟”再起航特约记者 孙国根年仅4岁的乐乐(化名)接受心脏移植手术后,渡过多个难关,恢复良好,近日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顺利出院。这是该院开展的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2019年,
2023-08-10 07:14:00
更多关于育儿的资讯:
中国援桑医疗队护佑母婴平安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约翰内斯堡5月25日电 (记者邹松)在第34期中国(江苏)援桑给巴尔医疗队的精心治疗下,当地一名产后不足一个月的年轻女性成功接受了高难度巨大肝肿瘤切除手术
2025-05-26 09:52:00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里约热内卢4月20日电 (记者宋亦然)乔治敦消息:日前,第二十期中国援圭亚那医疗队紧急响应乔治敦公立医院求助
2025-04-21 11:20:00
摔跤爷爷“办学”记(微光)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自掏腰包建场馆,12年免费教孩子摔跤爷爷“办学”记(微光)本报记者  史自强白鹤江(中)在指导小学员摔跤技巧
2025-04-14 06:39:00
孕妇腰疼背疼疑似胰腺炎,竟是罕见糖原累积症!安医大二附院多学科救治母子平安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近日,来自安徽池州的王女士(化名)携四个月大的宝宝来到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复诊,对医生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2025-04-15 16:35:00
小心!这种病毒容易传染给孩子(健康驿站)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症状似感冒 可反复发烧小心!这种病毒容易传染给孩子(健康驿站)本报记者 王美华4月7日,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第八实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七步洗手法”
2025-04-11 04:37: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2025年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的主题确定为“健康起点,希望未来”,旨在倡导加大努力保障母婴健康
2025-04-07 06:2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消除认知误区 早发现早干预用爱照亮“星星的孩子”(民生一线)本报记者  游 仪  姜泓冰  王  者2025年4月2日是第十八个“世界孤独症日”
2025-04-02 05:52: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深圳孤独症男孩“走红”网络——音乐伴成长 关爱助康复本报记者  程远州近日,来自广东深圳的孤独症男孩小岱吹奏乐器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关注
2025-04-02 05:54: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王云娜当新生儿用手紧握你的手指,或是张嘴觅食,或是蹬腿挥臂、手舞足蹈时,你可知道,这些与生俱来的“小动作”
2025-04-02 05:54:00
幼升小,如何科学衔接(倾听)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避免揠苗助长幼升小,如何科学衔接(倾听)本报记者  丁雅诵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泗安镇中心幼儿园
2025-03-26 05:33: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3月3日凌晨4点15分,当城市还在沉睡时,一场与死神的较量在安医大附属巢湖医院新生儿科悄然展开
2025-03-24 16:35:00
喜得贝贝:格鲁吉亚抱娃,何时启动最佳?一文给你详细讲解
在海外辅助生殖的选择中,格鲁吉亚以其合法的政策、相对亲民的价格和较为成熟的医疗技术,吸引着众多渴望拥有宝宝的人。对于计划前往格鲁吉亚抱娃的准父母们来说
2025-03-18 22:42:00
1.3公斤!贵州胎龄29周“Berry综合征”早产儿心脏畸形矫治术成功实施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3月16日,笔者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获悉,该院派驻专家陈会文教授带领的心脏外科团队近日为贵州胎龄29周
2025-03-17 17:52:00
河北海兴:萌娃巧手送“她”祝福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孩子们和家长做游戏。彭品红摄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河北省海兴县各幼儿园精心筹备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手工创意活动
2025-03-07 23:3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江润楠【关键词】孕产期抑郁症筛查【事件】不久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生育友好医院建设的意见》
2025-02-28 0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