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3月3日凌晨4点15分,当城市还在沉睡时,一场与死神的较量在安医大附属巢湖医院新生儿科悄然展开。该院值班医生曾利明副主任医师接诊了一位情况危急的足月宝宝——该患儿因“呻吟1天,青紫1小时”被紧急送医。入院时,宝宝呻吟不止,呼吸困难,全身青紫,胸廓饱满,三凹征(+),初步诊断为新生儿呼吸困难、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紧急处置:与死神抢时间
医生立即给宝宝予以保暖、清理呼吸道、吸氧等处理后,经皮监测血氧饱和度由70%升高至90%,但呻吟气促、呼吸困难仍未明显缓解。立即联系放射科拍床旁胸片检查,胸片检查结果让所有人心头一紧:肺部严重感染导致双肺变白(俗称“白肺”),右侧胸腔还出现了大范围气胸。
两难抉择:呼吸机参数如何调?
这如同“冰火两重天”的困境:治疗“白肺”需要增加呼吸机压力帮助宝宝呼吸,但气胸又要求降低压力防止肺损伤加重。如何设置呼吸机模式及参数,维持微妙的平衡成为了救治的一个难点。与此同时,宝宝的感染指标急剧升高:降钙素原高达56.296(ng/ml)↑,白介素测定-6飙至2300.67(pg/ml)↑,提示严重感染。如何抗感染治疗、使用什么等级的抗生素成为了治疗的另一个难点。
多学科协作:共筑生命防线
新生儿科主任蒋晓宏立刻组织科室展开讨论,决定在气管插管补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后,动态调整有创机械通气(高频震荡模式)参数,同时,启用强效抗生素组合抗感染治疗。心胸外科副主任丁以国收到会诊后前来参加讨论,了解患儿病情,分析气胸范围,当机立断决定胸腔穿刺、埋管、动态抽出气体。及时的穿刺引流,有效缓解了气胸对呼吸机参数调节的压力。
17天守护:创造生命奇迹
经过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17个昼夜的精心治疗与呵护——高强度的抗感染、及时的胸腔穿刺引流、两次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以及动态精准的呼吸机参数调控,宝宝终于挺过难关。当家长送来感谢的锦旗时,所有疲惫都化作了欣慰的笑容。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即肺透明膜病)多因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所引起,常见于早产儿、缺氧儿或感染严重的足月儿,典型表现为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青紫)、呻吟等症状。若合并气胸等并发症,救治难度则大大增加。本例患儿因重症感染引发“白肺”,入住新生儿科过迟,且伴严重并发症气胸,经过多学科团队全力抢救方转危为安,堪称生命奇迹。(曲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24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