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前言:
阿强(化名)在5岁那年就不幸查出了肥厚性心肌病,他在15岁那年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此后他开启了休学生活。在手术后的两年时间里,阿强不管是在自己还是在家人看来,都是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巨大变化的。
在心脏移植手术前,阿强暴躁、任性,一如每一个正处在青春叛逆期的男孩子一般令人头痛。但是在手术成功后的两年时间内,阿强变得异常乖巧懂事,家人们都感觉省心了不少,阿强自己也从和家人的和平相处中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一家人可以说是其乐融融。
更令人惊奇的是,当阿强结束休学生活重新走进校园以后,他几乎是一下子就变成了成绩名列前茅的学霸。在他参加中考那年,还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当地的重点中学。
在得知阿强做心脏手术时的供体器官主人是一个高学历人才时,人们不禁疑惑,是不是因为心脏移植会继承供体的性格和记忆,所以阿强才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这个观点是真的吗?
一、心脏的功能决定其无法记忆和遗传
与肝移植、肾移植相比,人们对心脏移植这个领域是更加陌生的。在影视作品的影响下,人们对“换心”可能会有过分夸大和魔化的看法。多年来,各种小说杂志中有关于“换心人”的神秘传说也层出不穷、只增不减,更给心脏移植这个领域增添了一抹奇幻色彩。
尽管阿强的故事并非虚构,“换心”学霸确有其人。但“成为学霸”这个结果和“换心”之间,并没有着必然的联系。因为人的心脏没有记忆和遗传的功能,所以那些认为心脏移植的人会继承供体的性格和记忆的观点是非常主观臆断、不正确的。
人体的心脏只有两个功能,那就是泵血和内分泌。杂志、小说以及影视作品中,传得神乎其神的记忆、遗传之类的功能,完全是作者的想象。在人体中真正具有记忆功能的是人脑中的海马体,而行使遗传功能的则是存在于人体细胞中的DNA和RNA,将这些功能胡乱添加在心脏上的人,是没有一点医学常识的体现。
心脏的功能之一,泵血,是为大多数人所熟悉的。当我们把手放在胸口处,可以明显感受到跳动,那就是我们的心脏在进行泵血工作。这一工作是心脏的最主要工作。
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的心脏会通过24小时不间断的收缩与舒张,把那些来自于左心室的血液泵入我们的主动脉,并且为血液在全身的流动提供动力。
从心脏输送出去的血液可以为人体的大脑以及其他部位提供氧气还有营养物质,从而满足人体正常代谢的需求。完成代谢以后,血液又会沿着上下腔静脉回流进入左心室,这样就完成了血液在人体里的一个循环。
人体心脏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内分泌。早在19世纪九十年代末的时候,医学研究人员就已经通过临床实验发现人体的心脏可以分泌一种叫做利钠肽激素的化学物质。据研究表明,每个正常人的新房里大约有150微克的利钠肽。
人的心脏肌肉细胞还具有合成肾素和血管紧张素的能力,这两种激素可以有效地刺激心肌细胞的生长,增加心肌的收缩力。如果心脏的内分泌功能失调,导致有肾素和血管紧张素参与的内分泌系统被过度激活,就会成为高血压形成的原因之一。
此外,人体的心脏还具有产生和分泌前列腺素、心肌生长因子等多种激素和生物活性物质的功能。可以想见,心脏在人体内分泌方面的作用,一点都不亚于人体的其它腺体。
在不同的境遇下,人体因为不同的思想会产生不同的情绪,而这种多变的情绪又会导致人体神经内分泌代谢发生改变。心脏的内分泌系统同样也会受到这种情绪的影响,从而导致心血管系统出现异常,因此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状态对维持身体功能正常是非常重要的。
二、人工心脏的问世让谣言不攻自破
那么除了上面提到的心脏本身的功能表明其不具有记忆和遗传的功能以外,人工心脏的例子,也可以很好地佐证受到心脏移植的人不会继承供体的性格和记忆。
美国前副总统切尼饱受心脏疾病的折磨,由于一直都没有找到可以匹配的供体,他的心脏移植手术也一直被搁浅。在2010年,迫于病情的加重,他不得不进行了人工心脏移植手术,期盼在人工心脏运行的时间里能早日找到合适的供体。
人工心脏是人工制造的心脏,由血泵、能源、驱动装置和监控装置这四个基本部分构成。在世界范围内虽然已经进行了几例完全人工心脏临床应用,但目前人工心脏仍旧是处于动物试验为主的研究阶段,技术并不是很成熟,不过人工心脏的前景还是很乐观的。
幸运的是,切尼在植入人工心脏以后,顺利地活到了两年以后,等到了匹配心脏。人工心脏是完全人造的机器,其本身并没有注入任何感情,如果心脏的移植会继承供体的性格和记忆,那么切尼也应该变得像冷冰冰的机器一样,成为一个没有脾气的“铁皮人”。
事实可不是这样的,人工心脏在切尼的体内正常运转着,维持着这位总统的生命和情感。切尼的性格和记忆并没有因为人工心脏的植入而变得冷冰冰。且随着医学的发展,经过处理的动物器官也能用于人体,但是目前仍未听说,有些人有了猪的记忆。
可见,接受心脏移植的人,并不会继承供体的性格和记忆。
三、“换心学霸”为何会出现
谈到这里,可能很多人的心里会升起一个大大的疑问:可是“换心学霸”的存在的确是事实,他前后性情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又该如何去解释呢?
其实,之所以人们会把“换心学霸”的出现和供体的性格与记忆能遗传相联系,是犯了妄加猜测的错误。那些经历了心脏移植手术的人,从自身治疗的经历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磨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心智得到了一定的改变,性格上会发生变化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心脏移植手术带给人们的变化,其实更多的是这个人本身精神层面上发生了变化,跟是否移植了别人的心脏无关。心脏的移植无疑让人们减轻了病痛的折磨,这让原本处于病痛中的人的身体机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身体健康舒服了,心情很容易就会变好。
而且大病初愈的人会有一种死里逃生的感觉,经历了这一过程的他们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生命,变得乐观向上,不停地往好的方向去努力。
当一个人移植了别人的心脏以后,身边的人会发现这个人某些行为、动作很像心脏的原主人,这也是人们会认为供体的性格和记忆可以遗传的原因之一。之所以会有这个现象,究其根本,是人的心理作用在作祟。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12星座性格和算命学说。全球那么多人,但是人人都可以在区区12个星座里找到自己的那个星座,并且还认为这个星座所体现出的性格特点、生活状态等等方面都很符合自己。
12星座就已经说明人和人之间本来就是有很大的相似性的,只是平常我们总是下意识地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独特的人,从而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
所以当受到心脏移植的人一举一动跟供体有类似情况时,人们会主观认为这种举动并不是受到心脏移植的人生而有的,而是供体遗传给了受到心脏移植的人
结语:
2011年上映的一部叫做《夺命心跳》的悬疑恐怖片正是围绕着“换心”这一主题展开情节的。该剧主要讲述一个做完心脏移植手术的女人逐渐发现自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的故事。
剧情的不可思议和出人意料为“心脏移植手术”蒙上了一层恐怖面纱,使人们更加不愿意接近它、了解它的真面目,所以很多年过去人们对心脏移植手术还保留着刻板印象。让我们一起打破刻板印象,拥抱真实的生活。
科普的意义就在于打破刻板,传播知识。当我们真正了解心脏,进而了解到心脏移植手术,那些有关于心脏移植手术的悬疑的、恐怖的、不清不楚的成分就会如烟雾般消散。知晓真相的我们也不会轻易被传言带偏,不会人云亦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4 22:45:2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