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聊聊晚清的一桩科场案
晚清的一桩科场案,让年少的周树人(鲁迅)遭遇家庭变故。起因是光绪十九年(1893)的浙江乡试。这一年,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命家仆陶阿顺带着一封信,前去拜访此次乡试的正主考殷如璋。周、殷二人皆为同治辛未科进士,...……更多
聊聊景泰年间一场有趣的“科场徇私案”
...泰帝压根儿不想事态扩大,何况又无切实证据,真要有个科场舞弊案,那也够丢人的。于是乎景泰帝不痛不痒的回了句:考官虽无情弊,终是作事不精,有失旧制,但事已至此,姑且宽宥了吧。得,陈循、王文两位大学士联手的...……更多
宋朝名人高考趣事,欧阳修科场也舞弊,苏东坡惊倒主考官
宋朝重文轻武,文人地位大大高于武人,科考作为选拔文官的制度,其重要性、严肃性不言而喻。但是,在两宋三百多年间的科考中,也发生了一些与严肃、正经不太搭调的逸闻趣事,在士大夫间传为美谈。一、欧阳修舞弊在...……更多
和珅作威作福了二十多年,有一样钱却始终没动过贪心
...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理应严格执法,由此才能改变科场上的不良之风。 ……更多
和珅的聪明才智:凭借对乾隆的了解成功押题作弊
...一共出现过三次科举作弊案件,江南乡试舞弊、江南贡院科场案、戊午科场案。这三次科举考试作弊案件牵扯的人员大多数都被斩首示众了。戊午科场案发生在咸丰年间,此时已经是清朝晚期了,案件的主谋一品大员都被斩首示...……更多
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与形式
...,暗如漆,塞翁失马休嗟怨。且莫埋怨,埋头对着圣贤,科场门终不掩。且与乌有先生讲一篇,纵使铁鞋难破踏,到手不为难。」清初小说家吴敬梓(1701-1754)笔下的范进,五十四岁才中举人,听闻消息,竟然一跤跌倒,喜极而...……更多
聊聊唐寅唐伯虎与科场舞弊案的纠葛
...伯虎)就是其中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他在科场上的失意也是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本文将以唐寅唐伯虎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落第为核心,探讨这一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江苏苏州...……更多
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真的是风流才子吗? 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到的灾祸突然从天而降,狠狠撕碎了唐伯虎的梦想。二、科场舞弊案,蒙冤入狱1500年,唐伯虎满怀信心,准备入京赴考。就在这时,江阴的一个举人徐经伸来了橄榄枝,他一直仰慕唐伯虎的才华,于是便主动提出承担唐伯虎入...……更多
大才子唐伯虎考场作弊毁掉一生,连仆人都嫌弃他
...无成”四句,竟成了唐伯虎人生的预言。唐伯虎绘画五、科场案发风光了一阵子后,唐伯虎却愁了起来,因为他没钱进京参加第二年的会试。虽然到北京参加会试的路费,都是由官府提供,沿途的驿站出提供车马乘坐,但到北京...……更多
看看古人在考场上的作弊和反作弊
...防不尽的,那怎么办?那就还要“罚”。在清朝,凡是在科场考试中作弊的人,一旦被查出,立即带上枷锁在考棚外示众。然后还要判罚取消考试资格多少年,厉害的甚至是“剥夺考试权利终身”。对于考场官员舞弊的,那惩罚...……更多
兄弟皆才子:袁宏道与袁中道的文学盛名
...科举考试,并且都榜上有名。而袁中道虽然才华横溢,但科场一直失意。袁中道少年时豪杰自命,性格豪爽,喜交结朋友,四处游历,自踏上文坛后,以李白为人生和写作的导师。除了参加科举考试之外,他还四处出游,各地都...……更多
清朝科举舞弊案:严苛的处罚与背后的故事
...旦发现考生作弊,零容忍一查到底,康熙年间发生了辛卯科场案,这次案件发生在江苏的乡试环节,乡试是科举考试中最难的一关,参试人员众多,录取人数极少,一旦高中就成为举人,因此作弊现象多发生在该环节,清朝并没...……更多
肃顺之死:清朝末年政治变革的牺牲品
...前去调查。肃顺果然没有让咸丰失望,经查:考官和作弊考生确有联系的嫌疑,后经过肃顺刑讯逼供,考生终于和盘托出,把贿赂考官的来龙去脉一字不落说了出来。考生招供以后,肃顺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继续根据这一条线...……更多
读书人如果赶考没有路费怎么办
...谕旨下发以后,礼部遵旨将新,疆生员乡试准驰驿列入《科场条例》。从此,新,疆士子参加乡试或会试即可领取火牌(乘驿凭证),由沿途驿站供应马匹,并有路费银三两。各省举人赴京参加会试,自清初其即颁发盘费银。顺...……更多
古代科举考试如何防作弊?
...举考试的资格。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之后,每三年一开科场,殿五举就等于十五年内不准应举。挟书之禁不仅实行于省试,而且普遍实行于解试、殿试。如南宋时殿试仍予搜身:“其士人止许带文房及卷子,余皆不许挟带文集。士人...……更多
...名以上酌加进额三名,即人数再增总不得过八名(《钦定科场条例》卷58)。 翻译乡试取中率,乾隆十三年在统计历科翻译进额时始有记载:应考满洲乡试者约五百余名或六百余名不等,取中举人或四十余名、五十余名不等,...……更多
...林靖光考中举人,年少得志,一时风光无限;旋即又困顿科场,屡次会试不中,客居崇安谋馆事。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九月,同乡进士林元英晋京途径崇安,受到林靖光热情招待。林元英《漱石斋吟草》记载:二十九日,天...……更多
《从南京到新疆:林则徐的十三年》  跨年特展开幕
...举考试官他公正衡文、选拔真才,并在江南乡试期间改革科场弊端,取得了一定成效。林则徐提倡“经世致用”,并且贯彻于书院教育和科举考试之中,以期士子能关注社会现实,解决社会实际问题。181年前,林则徐经过123天的...……更多
和珅在结婚后第二年参加了顺天府的乡试,属于省一级的考试
...官。这两类人大大挤占了录取名额。虽然也不断有顺天府考生状告考官,徇私舞弊,收受贿赂,但是最后此类案件都不了了之。和珅没有大笔钱财,也没有享受官生的资格,在腐败盛行的情况下,和珅想通过乡试希望就非常渺茫...……更多
天才张居正、唐伯虎告诉我们,磨难对于天才有多重要
...的人警觉,跑到了政府部门反映唐伯虎有作弊的嫌疑。“科场舞弊”在每一个朝代,都是足以轰动整个国家的存在,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当朝皇帝朱祏樘的耳朵里。经过彻查,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唐伯虎作弊,但是跟唐伯虎一同赴京...……更多
...自开科”,嘉靖十六年(1537)贵州首开乡试,拥有本省科场。贵州独立开科取士,所有生员均就近应考,贵州学子无不奋发进取,应试学子暴增,凡试皆有登科入仕者。故此贵州解额不断增加,嘉靖二十五年(1546)增为30名,...……更多
古代没有摄像头,古人如何防止科举作弊
...手段,买通考官是最直接的方法,比如顺治十四年的丁酉科场案,当时有二十五名进京赶考的考生,买通考官提前得到试题,双方还约定了暗号,好让考官在判卷时能给他们高分,结果放榜后有五人发现自己没上榜,他们就将花...……更多
清朝什么人可以参加武科举
...,武场则换卷。内帘但凭文取中,外帘又稽查维艰,徒滋科场之弊,未收兼备之才。应如该御史所奏,嗣后将文武乡、会互试之处停止。”最终乾隆帝允准了这一建议,于是文武互试就此停止。大清朝,文生参加武乡试从康熙五...……更多
...学多才,可其仕途并不顺利。弘治十二年,他因卷入徐经科场舞弊案而入了狱,被贬为浙藩小吏。也许,在经历了人生的跌宕起伏后,他看破了很多红尘之事,于弘治十八年,作下了这首《桃花庵诗》。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更多
有才华未必就可以学海通畅,看看唐伯虎就知道,人生总有崎岖坎坷
...子弟,也是唐伯虎的超级粉丝叫徐经。余生再也未能走出科场作弊案的阴影,终生郁郁不得志,以35岁壮龄客死在翻案途中。而唐伯虎考试过后受到的打击不可谓不大,名誉受损、遭人诋毁这些就不用说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更多
运河重镇聊城孕育三大文化家族
...馆受经书,曾从师于当时的名儒,明义理之学。傅以渐投身科场,乡试中举,接下来的会试得中贡士。殿试对策时被擢为一甲第一名,成为清代第一位状元。傅以渐后来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职衔。为示恩宠,顺治皇帝又封赠傅以...……更多
他是清朝最后一位掌实权的皇帝,也留下了清朝灭亡的隐患
...腐败,严惩渎职失职,整肃官场政风。其果断处理\"戊午科场案\",将一品大员柏葰处斩,使得清王朝此后几十年间官场风气,特别是自乾隆后期越演越烈的贪腐风气有了很大改观。但内乱未平,外患又起。正在咸丰帝镇压太平...……更多
唐朝最负能量的诗人,写出人生最深沉的无奈,成为千古名言
...当头一棒——竟然落第了! 原来,这已经是晚唐了的晚唐,科场早已不是清流凭真才实学就可以通过的地方。种种舞弊使许多懂规矩的庸才轻松入选,而言辞犀利的罗横文却得罪了许多衙内弄权者。首次失败的打击并没有击倒信心充...……更多
清朝科举案揭秘:一品重臣柏葰因何无辜丧命?
...己会因为这场乡试送了性命。此案还要从一位名叫平龄的考生说起,他是这场乡试的第七名,然而却被人举报他根本就没有参加考试。御史调查之后发现,平龄竟然真的没有参加考试,之所以高居第七名是因为贿赂了考官,因此...……更多
柏葰:清朝唯一被斩首的一品大员
...被斩首呢?原来是他牵扯进了清朝咸丰年间著名的“戊午科场案”。这场科考案在当时并不是全国性质的考试,而仅仅是在清朝的京师,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地区考试。他也经历过考试,更担任过主考官。按理说应该没事才对,可...……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首次!吉林省档案馆公布杨靖宇信件一封,系东北抗联与日伪军警战斗时被劫掠内容!
2月21日,杨靖宇信件档案媒体见面会在吉林省档案馆举行,首次公布杨靖宇信件一封。这封日文版的信件对杨靖宇同志事迹研究,乃至东北抗联史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025-02-21 18:26:00
山村老汉挖出简陋古墓,出土18件宫廷宝物,墓主身份令专家不齿
北京丰台区右安门外彭庄,如今可能是一个相对繁华的地方,但是在60多年前,它只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小山村。1957年,有一个长期在当地居住的山村老农
2025-02-21 18:33:00
才女闻母国遭难后千里救国,写首令人热血沸腾之作,流传2600多年
上下5000千,我国出现了不少女诗人。据不完全统计,光是唐代的290年间就出现了207位女诗人。到了宋元明清,诗坛也从来不缺才女
2025-02-21 18:40:00
山西朔州一桩女子婚外情引来的报复惨案
在施耐庵的小说《水浒传》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武松的哥哥武大郎娶了一个美若天仙的老婆潘金莲,潘金莲不喜欢武大郎的矮小与老实
2025-02-21 18:44:00
当年中国男子不顾家人反对,坚持娶了泰国人妖皇后,现在生活怎样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现在人们对爱情看的很开,为了追求自己的真爱,很多人不在乎年龄和地位。在中国,有一个人不顾家人的反对
2025-02-21 18:57:00
年龄比皇帝大17岁,长相也一般的万贵妃,却为何能宠冠六宫呢?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无关年龄,无关身份,无关国藉,甚至无关距离,无关时空。在当今社会姐弟恋早就不稀奇了,而在古代也有这样一对姐弟恋
2025-02-21 19:21:00
1983年,尤太忠司令员请河南省长吃饭,说家乡的事就拜托了
尤太忠与家乡的不了情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杰出的将领为国家和人民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在这群光辉的英雄中,有一个人格外引人注目
2025-02-21 19:21:00
真实晚清老照片:乞丐饿死街头无人问津,小少爷肉乎乎的呆萌可爱
上图是晚清街上的一名商贩,他们经常在走街串巷,挑着担子,特别累,但是为了养家糊口,再累也要坚持住。此时正有人向他询价,他将东西放在地上便开始耐心介绍
2025-02-21 19:37:00
德国公主有何魅力,为何俄国皇室喜欢娶德国公主
文/寂寞的红酒俄国和德国是欧洲地区的两大强国,两国在近代经常互掐,两次世界大战两国甚至灭了对方。不过,在一战前,两国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
2025-02-21 19:44:00
美洲发现汉化最大的国家,华人统治引国人热议,至今我国密切关注
在世界上有这么一个国家,它不仅将汉语中的客家话定为国家法定语言,在2014年该国政府还把中国农历新年确定为全国永久性公共节假日
2025-02-21 19:48:00
筝鸣时评丨习清吏廉史,做“四知先生”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徐文飞在潍坊昌邑的西南角,原有一座五十米见方的土台子,叫做“辞金台”,也叫“四知台”。相传,那是人们为纪念东汉安帝时期的杨震却金训徒而修筑的
2025-02-21 19:50:00
美国富二代为实现“飞天梦”,花100万在背部植入翅膀,结果如何
自古以来人们便对于“飞天”抱有美好的幻想,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写道:“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2025-02-21 20:13:00
【天眼聚焦·长三角】屯堡寻根⑦:“我来自南京乌衣巷”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北有万里长城,南有千里屯堡”。600年前,明朝廷于贵州广置卫所、开展军屯,彼时的贵州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屯堡”
2025-02-21 20:16:00
2025年2月24日至28日,伪满皇宫博物院书画楼闭馆维护,其他区域正常开放。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殷维
2025-02-21 20:33:00
品味中国书法与古琴艺术展演中的琴声墨韵
书法与古琴尽管在表现形式上各有千秋,但它们同属于时间艺术的范畴,其内在的原理与精髓相互贯通,彼此映照,因此古琴艺术与美术界
2025-02-21 17: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