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从无厘头状元到权倾朝野的宰相:陆扆的传奇人生
...妄为”给自己封状元这件事。事情追溯到886年,陆扆进京科举时,正赶上唐僖宗逃亡,他追到僖宗的驻地。那会儿战乱,他同中书舍人郑损住在一起之后两人就混熟了。之后郑损把他引荐给宰相韦昭度,宰相很赏识陆扆。六月份...……更多
古代科举考试如何防作弊?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古代科举考试如何防作弊?有的举措颇有趣味,有些看似不近人情青州市博物馆镇馆之宝明状元状,是研究科举制度的重要文献。 又到高考季。每到高考时,考场周围都要使用电子屏蔽设备,目的是为了防止作弊...……更多
王曾:连中三元的状元郎,却淡泊名利
在古代,参加科举的士人们大多心怀美好愿望,渴望高中之后能够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然而,在宋朝时期,却有一位状元郎与众不同,他不仅高中,更是连中三元,成就非凡。这位名叫王曾的状元郎在家乡引起了轰动,百姓...……更多
霍去病与‘冠军’:一个英勇称号的千年传承
...属称谓。那么,代表第一名的古代称号是什么呢?上图_科举考试3.古人的“冠军”叫什么?至于古人对第一名的称呼,比较常见的有酋长、敖头、状元等。需要注意的是,古人最关注的大型竞争是科举,所以这些爵位大多与科举...……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从举人到进士的晋升之路
“进士”,古代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所能获得“功名”的最高等级。从“童试”、“院试”到“乡试”,再到“会试”,然后再到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古代读书人的身份经历“童生”、“秀才”、“举人”、“贡士”和...……更多
他是唐朝第一名状元,也是历史上记载完备、有据可查的第一个状元
孙伏伽,今河北故城县人。公元622年,唐朝科举甲榜第一名状元,也是我国历史上记载完备、有据可查的第一个状元。孙伏伽在隋末曾考取秀才,任职隋朝,几经升迁,至隋炀帝末年,官至京畿万年县(今陕西西安)的法曹,...……更多
于科举考试时,此人得了第一名。可以说家庭得了头奖,是件光宗耀祖的大喜事,不但光宗耀祖,前途也是一片光明,道路也很平坦。但生活总是变幻莫测,总要在那一个重要的时刻改变。有这样一位学者郎,在升学的过程中...……更多
在古代,探花比状元还备受关注
提到古代可以让贫寒学子飞上枝头变凤凰的科举考试,就必须要提最后的殿试。能参加到殿试这一环节的读书人可都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最后的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和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作为成绩最为出色的人,状...……更多
121位状元只有20位当官,这个朝代为何如此轻视读书人?
自从隋朝诞生科举制度之后,封建时期统治者们,每年会开设恩科。通过殿试考核,一甲第一名的人,便是本期的状元。宋朝之后,只要得中状元的人,便可以入仕当官。明朝得中状元,所获得的官品应该不低于正7品。然而五...……更多
一场长庆科案,为何体现了穆宗的仁慈
公元821一年,也就是唐穆宗长庆元年,这一年的科举考场上发生了一件震惊整个朝堂的作弊案件——长庆科场舞弊案。这一案件直接导致了主考官钱徽被贬,同时也改变了科举以往的审查方式。钱徽是“大历十才子”钱起的儿...……更多
殿试考卷上仅写了八个字,就成了状元
...的答案足以改变你的一生。清代时,四川是状元,但他的科举试卷只写了八个字,是四川唯一的状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魔法世界?在这简短的八个字的回答中是否隐藏着更深的含义?清代唯一的四川状元,为什么只用几句话就能...……更多
中国古代长达一千多年的科举取士时期,考中状元可谓当时社会上最高的荣耀之一,多少名垂千古的大人物,都曾经为自己的科举名次不佳而抱憾。不过,吊诡的是,这些考中状元的文曲星们,却少见名垂千古的大人物,事实...……更多
过度宣传谨慎选择,近年来选秀的坏名声,急需状元郎来证明
...涯37%命中率+27%三分球命中率,这就是他3年生涯给出的答卷。 2022年,雷霆也选择了一位号称全能的法国新星,年仅19岁身高2米06奥斯曼-吉昂。吉昂之前在NBL联赛中仅有8.9分3.1篮板1助攻,投篮命中率38.9%,三分命中率27.1%,按理...……更多
状元是中国的特产,作为科举考试最优者,他们在经过10年寒窗苦读,高中状元以后,到底会封什么官呢?这个在每个时期都不同。宋朝时期,一般会封个某州通判,这是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皇权,亲自设立的一个官职,由皇...……更多
他是明朝历史上第一个三元及第的人,下场却如此悲惨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科举制度的建立不仅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朝堂的垄断,还吸收了大量出身于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科举制度在中国前后延续了一千三百余年。在这期间,有...……更多
...转自:嘉兴日报■武 桢封建时代,通过参加朝廷举办的科举考试展现学识和才华,从而走上仕途,或为官一方,或兼济天下,古人称之为“学而优则仕”。这是多数寒门学子的毕生理想。明代朱国祚,几乎是以标杆的方式实现...……更多
...教育下学习成长,学习上的发奋用功只为如其父一样早日科举成名,继承其父的伟光正的事业,做朝廷的大官,拿朝廷的高薪。1893年考上了秀才,这时其父年事已高,1904年参加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这时的慈禧太后依然把持...……更多
本文转自:今晚报天津历史上科举繁盛,但只有文进士,而无文状元;武科则不然,不仅有进士、探花、榜眼,还出了三位状元。其中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状元为武国栋,也是科举史上倒数第二个武状元。旧时武科考试,...……更多
清代状元的后裔:独居深山状元府,坚守着祖宅,无水无电乞讨为生
...府,其后裔至今还坚守着祖宅。一、武状元武状元是古代科举制中最为特殊的状元,看似是从武学来评定人选,实则考验的是应试者对军事的领导才能。历史上最有名的武状元,当属唐朝时期的郭子仪,两度担任宰相一职,彰显...……更多
历史上最老和最年轻的状元,竟然出自一个朝代
...,还需要你祖坟冒了青烟。最开明的时代那么哪个朝代的科举考试是最开明的吗?历朝历代帝王世家都希望能够选出更好的人才,所以在防作弊这方面还是有下过一定功夫的,不过就算是皇帝自己也会有一些娘家人跟自己的利益...……更多
聊聊乾隆凭一对联就定状元的故事
在古代封建社会,科举考试是众多学子进入朝堂为官的主要途径。学子十年苦读,一朝金榜题名,无论是对平民百姓之家,还是书香权贵之家,都是莫大的荣耀。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自唐高祖起,到清光绪年间,有据可考的...……更多
古代科举考试时间持续九天九夜,吃喝拉撒都在小屋子解决
...断的跳级,不断的在这些领域中获得成功。中国的科举制度传承已久,直到近代的时候才正式的被废除,虽然被废除之后,但是又诞生了新的考试制度。一说到科举制度,大家肯定会想到封建王朝他们的皇权专制科举制度...……更多
科举的艰难:录取人数、考试时长与科目的挑战
...郎,暮登天子堂”说得正是这个道理。很多人将高考比作科举,以此形容高考的难度和重要性。真正了解科举后,才知道两者没有可比性,因为科举实在太难太难。先说录取人数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高考得到不断地完善和扩...……更多
北宋状元的哪首情词,词中无一思字,却道尽了相思之苦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古代,科举考试是普通读书人跻身官场的最佳途径。唐宋很多文人都参加过科举考试,有多次参加科举却不第的,例如贾岛、罗隐,也有暮年才进士及第的,例如韦庄、柳永。当然也有像王维...……更多
宋仁宗的哪届科举考试,看到榜单能够“闪”瞎你的双眼
科举制从隋朝时期出现,到了唐朝武周时期,科举制得以正式应用。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因为科举制的出现,才让寒门子弟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因此科举制成为了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在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是通过科举...……更多
聊聊科举制度的兴起对地方门阀制度的冲击
...起推敲。本文,纵横借着这个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来讲讲科举制度的兴起对地方门阀制度的冲击。关于《西游记》中刘洪杀陈光蕊的解读近几年《西游记》不断被暗黑化解读,各种解读方式层出不穷,其中关于刘洪杀害陈光蕊的...……更多
状元榜眼探花联名题刻重现乌山
...崖题刻。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原馆长卢美松表示,福州历来科举兴盛,佳话连连,816年前福州人包揽科举三鼎甲,历史上仅此一次。这段摩崖石刻真实记录了这一盛事,尤为珍贵。乌山、于山摩崖石刻于2013年5月列入全国重点文物...……更多
他是唐朝状元驸马,一生却充满戏剧性和反传统的色彩,令人唏嘘
...德的人,更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改革者。他着手整理历次科举考试的资料,并拜访历届状元和朝廷官员,征询他们的意见,最终为科举改革提供了完整的方案。然而,郑颢的前途并不如人意。尽管唐宣宗准备提拔他为宰相,但郑...……更多
清代一考生抱着装馒头的麻袋参加殿试,康熙说:你就是状元了
作为中国几千年最重要的人才选拔方式,科举制打破了平民百姓出人头地的壁垒。为了选出真正的国家栋梁,科举制所谓困难重重。最终能跻身进士之列的,肯定是脱颖而出的人才。更别提殿试第一名的状元了,那绝对是人中...……更多
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傅善祥,她的命运是怎么变得晦暗不明的
...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女状元,只不过她是考取的太平天国科举考试。傅善祥出身书香世家,从小就聪明好学饱读诗书,在太平天国占领南京后,所开创的科举考试中,她以非常优越的成绩高中鼎甲第一名。太平天国中最有名的一...……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乙巳大吉——于友善《林冲·天雄星》 作品
林冲·天雄星136cm×68cm║纸本水墨║2024年友善为人之逸,乃是他对名利的真正的无心无意,甚至对他所钟爱的绘画艺术也抱有一种散淡的逸的态度
2024-12-18 08:53:00
用孙子兵法和陶渊明挽歌批驳金圣叹十点质疑:宋江没必要谋杀晁盖
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金圣叹最喜欢的是李逵,最厌恶的是宋江,但是以现在眼光来看,这两个黑厮原本就是一丘之貉,或者说宋江是噬人之虎
2024-12-18 08:58:00
秦琼从宇文化及兵锋下救了李密和瓦岗军,徐世勣单雄信哪里去了?
隋唐英雄系列小说中,秦琼是瓦岗寨、“大魔国”乃至大唐的“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这当然是不符合史实的:秦琼在瓦岗军是内马军四骠骑之一
2024-12-18 08:58:00
许田围猎时关羽要杀曹操,刘备摆手阻止,张飞为何不说话不动手?
曹操请大汉天子许田围猎,迈出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实质性一步。在观察了各方反应之后,曹操认为废掉刘协的时机还不成熟,但是大权独揽是可以做到的
2024-12-18 08:59:00
讨董联军中诸侯级别的五大高手,武功最高的是曹操还是刘备孙坚?
《三国志·太祖本纪》和《后汉书·袁绍刘表列传》记载的讨董联军,都是十一支队伍,初平元年春正月一同起兵的诸侯按照官阶排序
2024-12-18 09:01:00
六位好汉想查明玄女天书真相,宋江一番表演,把大家弄得无话可说
宋江在还道村奇遇九天玄女并得到三卷天书,王望如点评此事时嗤之以鼻:“受天书,遇玄女,此寇莱公之诈也。”寇莱公指的是北宋太宗
2024-12-18 09:01:00
曹营诸将为何只打关羽而不惹张飞赵云?庞德和关平的话道出了真相
我们细看《三国演义》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曹营大将不管打得过打不过,都抢着挑战关羽,但是遇到张飞和赵云,除了少数几个脑袋缺弦儿的之外
2024-12-18 09:02:00
用江湖人眼光评判:晁盖这七个兄弟,能不能杀尽宋江的五个心腹?
宋江刚刚入伙,就把梁山好汉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金圣叹看了宋江的手段,也禁不住替晁盖担忧:“宋江只一句话,便将晁盖从前号令一齐推倒
2024-12-18 09:03:00
徐晃张郃文聘不敢围攻赵云,他们不是畏敌怯战,而是另有苦衷?
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米仓山之战差点成为汉中之战的转折点:只要黄忠烧掉了曹操大军的存粮,刘备就会不战而胜,甚至可能将饥饿的曹军尽数消灭在汉水之畔
2024-12-18 09:03:00
赵云比诸葛亮早半年来到永安,这段时间里,刘备跟他谋划了三件事
章武二年秋七月到八月,刘备兵败夷陵猇亭,翊军将军、江州都督赵云亲率大军赶到永安接应。章武三年二月,刘备病情加重,诸葛亮从成都赶到永安
2024-12-18 09:05:00
李靖飞辞世,让人想起张飞的战功:谁是刘备称王称帝的首功之臣?
公元220年,关公走了;公元221年,张飞也走了。历史与现实出现了令人悲伤的重合:公元2022年11月1日,陆树铭走了
2024-12-18 09:06:00
张廷玉纪晓岚知道:乾隆审定的《明史》,为何熬成了百年烂尾虾?
包括《史记》在内,没有任何一本史书的修撰时间比《明史》更长: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设立明史馆算是“立项”,直到乾隆四年(1739年)才由张廷玉进呈最终定稿
2024-12-18 09:06:00
宋江吴用李逵白忙一场,另外三位梁山好汉,为何能成招安受益者?
梁山在宋江的领导下接受朝廷招安,结果导致半数以上好汉在征方腊时阵亡,于是很多人都说招安是一个昏招,是宋江官迷心窍害了其他梁山好汉
2024-12-18 09:07:00
太史慈和孙坚神亭岭之战谁赢了?程普心中有数:我家主公吃了大亏
三国最著名的单挑,除了张飞战吕布、关羽战黄忠、马超战许褚、庞德战关羽,还有神亭岭下小霸王孙策大战东莱太史慈。虎牢关刘关张三英
2024-12-18 09:08:00
依据史料评选瓦岗军五虎将:罗成王君可被剔除,刘黑闼能否入选?
小说家们似乎都比较喜欢“五”这个数字:三国有五虎大将、五子良将,隋唐有瓦岗军五虎将,宋朝有梁山马军五虎将,就连“射雕”系列
2024-12-18 09: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