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121位状元只有20位当官,这个朝代为何如此轻视读书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25 18:26:00 来源:戏说三国

自从隋朝诞生科举制度之后,封建时期统治者们,每年会开设恩科。通过殿试考核,一甲第一名的人,便是本期的状元。宋朝之后,只要得中状元的人,便可以入仕当官。明朝得中状元,所获得的官品应该不低于正7品。然而五代十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统治者,对于状元却不那么上心。那么,为何五代时期人中龙凤的状元得不到重用呢?

121位状元只有20位当官,这个朝代为何如此轻视读书人?

五代十国,泛指唐朝灭亡之后宋朝建立之前这段时期。五代十国存续期间有近80年左右。笔者查阅多方资料给出确切的统计,五代时期中原政权加在一起,共开设了121次的恩科考试。换言之,每次应该都会有一名状元,那么便是有121位状元,可实际上能当上官只有20人。其余状元或者说进士等等人才,全部消失于历史的汪洋中,没有名讳留下来。那么,便表示这些人根本不可能当官,大概率还是会回家种田。

121位状元只有20位当官,这个朝代为何如此轻视读书人?

然而后世的宋朝、明朝,状元可都是皇帝青睐对象。即使是唐朝,李家皇帝也多次向当朝状元“推销”女儿。为何五代十国时期,这些状元得不到重用呢?笔者认为应该是有两个方面导致。首先一点便是,五代十国时期特殊的背景。自从唐灭亡之后,各个诸侯国你来我往。这些统治者所开设的恩科考试,更多程度上是为了打幌子。毕竟他们都想取代唐朝成为正统政权,那么某些规章制度上,要模仿唐朝开设恩科考试。

121位状元只有20位当官,这个朝代为何如此轻视读书人?

然而这些诸侯国内部有不少世家门阀控制。朝堂上,都是世家大族把持朝政。举行科举考试还是为了掩人耳目,即使选中状元,那么朝堂上也没有太多的空缺给这些人。从如今已知的五代十国里,这些当官的状元中,所获得的官职并不高。有的只有从九品,最高也不过正八品,这和明清时节相去甚远。所以这些低级别的官位,才能给这些状元。因为那些世家大族早已把持朝政,没有太多空缺。

121位状元只有20位当官,这个朝代为何如此轻视读书人?

第二五代十国时期,诸侯国所开设的考试,其影响力也比较低微。诸如南唐、南汉、前蜀、后蜀,等等诸侯国都是偏安一隅。更直白点来说,这些政权所统辖的疆土,最大不超过三个省,最小只有一个省那么大。那么有限的地域当中,举办恩科考试范围便非常有限。再加上五代十国时期,普通人尚且为了温饱度日,有钱有势之人也是不屑于通过考试才能获得官职。

121位状元只有20位当官,这个朝代为何如此轻视读书人?

所以选拔范围变小,以及有才之人早已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权力,能选上状元的人大多都是寂寂无名之辈。加强这些小诸侯国的统治者,不可能将实权全部放在交给这些外人。因此五代十国时期,状元不甚吃香。笔者觉得,这是历史的特殊性造成。同时在五代十国时期,主考官权力颇大,并不像唐朝、宋朝时期,由皇帝亲自用殿试的方法挑选状元。五代时期的主考官说一不二,他和某人有交情,或者看中某位考生,那么其便是状元郎。

121位状元只有20位当官,这个朝代为何如此轻视读书人?

正是这种"一言堂",也导致五代十国时期状元郎含金量不是太高;那么自然统治者也不会青睐这些状元,恰逢乱世,人人尚且为了自保,即使能获得状元,也大多是虚名。世家门阀早已经通过其他方法,控制朝堂。121位状元的下场,可能比普通人强不了太多。这也是五代十国时期,整个中原无法得到稳定的统一发展有很大关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5 23: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古代“学霸省”是哪一个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科举考试是众多读书人进入官场的必经之路,几乎每一个读书人的目标,都是能够一举中第,所以每年进士、举人、秀才的录取比例其实极低,可以说是“千
2023-03-15 22:37:00
梁灏:历经五代战乱,82岁终圆状元梦
...是一篇讽刺小说,但也反映了古代的科举有多难。古代的读书人非常多,即使家里再困难,也会砸锅卖铁送孩子去念书。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光宗耀祖。但中状元何其艰难,先
2024-02-26 19:31:00
清朝一考生殿试时写了八个字,获得皇帝钦点状元
...变命运。古时候的科举考试和现在最为公平的高考,都是读书人人生道路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如今有很多偏远山区的孩子,通过努力学习考上大学,最终走出了困住数代人的山村,在大城市工作生活
2023-02-04 19:44:00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间状元云集于此,为什么苏州状元那么多?
...题名中状元,赴琼宴打马御街前。孟郊的《登科后》道尽读书人最真实的心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呼之欲出的雀跃,扑面而来的意气风发。历史上出现状元最多的当属江苏苏州
2023-01-29 22:06:00
科举考试:古代的公平选拔与官场变革
...演变成为唐代主考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更加被读书人看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数进士出身。考生主要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乡贡进入京城参与考试的通称为举人。 宋
2023-10-26 14:48:00
封建时期的状元含金量有多高?是什么水平的学历?
对于古代读书人而言,高中状元便是他们每个人渴望的事情。在历朝历代当中,能够成为状元的人,无一不是数万考生当中脱颖而出的。状元作为古代读书人的荣耀之一,那么这个称号的含金量又是怎样
2023-05-08 14:01:00
在古代,新科状元一般可以担任什么官职?
...都极其推崇这个头衔。也可以说,考中状元,这才是一个读书人的最高理想。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考中了状元,那么一个人就有机会大展宏图,甚至有希望权倾天下!不过,令人疑惑
2023-06-22 05:51:00
古代骂读书人为什么骂“穷秀才”
在古代,读书人自然都是想要考取功名,有的人成功进入朝堂,流芳百世,但是大多数其实还是籍籍无名,就算是考中了状元也不例外,那些真正成为国家栋梁的,基本上没有几个是状元出身。而古人面
2023-08-09 22:00:00
傅善祥的传奇人生:从苦难到辉煌,首位女状元的崛起与沉寂
...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也成为了现实,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有了进入上层社会的机会,算得上是古代一项相对公平的制度。回看科举制度的生涯,它为每一个朝代选拔了很多有用之才,许多状元
2023-09-23 13: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