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揭秘唐朝宦官专权:从禁军统领到君主废立
...,重新起用宦官掌领禁军,进一步扩充禁军力量,设立了神策军中尉制度,并正式确立神策军由宦官专领,从制度上保障了宦官对神策军的统领权。神策军中尉制的确立,提升了神策军的地位,也使神策军的职责由单纯的宫廷禁...……更多
唐朝后期,多年宦官掌皇帝生死
...官王守澄。这时还剩下的对手,只剩下掌握兵权的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大宦官仇士良、鱼弘志二人,只要再杀死他们,唐文综也就可真正挺起脊梁做皇帝了,本来形势一片大好,可是李、郑二人却开始争功,发展成势不两立的...……更多
...但现实无疑又一次打击了这位晚唐君主,张浚宰相所率的神策军,在李克用面前近乎不堪一击,以至于连战连败。此后,唐昭宗又命禁军征讨凤翔的李茂贞,但其结果更是让人惋惜,根据史料的记载,唐昭宗“悉发五十四军屯兴...……更多
唐代宗为何总能抓住机会轻松除掉3大宦官
...宗出逃时,北衙六军已溃散,扈从部队很少。鱼朝恩率领神策军和陕州的兵马,自陕州迎驾于华阴(今陕西华阴)。随驾之师为之振奋,由是代宗更加宠信鱼朝恩,并因此将陕州节度的兵马和神策军节度的兵马,全部号为神策军...……更多
唐汉末年为何没出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现象
...为什么唐朝宦官这么大胆,因为他们手中有兵,中央禁军神策军是他们掌管的,而汉朝的中央禁军则不是宦官掌管。汉朝的中央禁军丢的很冤枉,何进自己就是禁军首领,却偏偏要召外地军阀董卓进京除宦官,如果何进还活着还...……更多
唐朝后期政局动荡:宦官专权与新策军的军事力量
...处以死刑,亲自掌握了新策军。如果唐朝皇帝亲自控制了神策军,我认为宦官全权情况不会发生,但在唐德宗统治期间,他竟然把神策军的军事力量交给了宦官!原来唐德宗也继承了父亲大宗的政策,新策军没有统领宦官,但叛...……更多
唐朝为何在经历足以亡国的反叛之后,还能延续国祚一百余年
...逐一翦灭。而他利用皇帝“以宦制宦”的策略,晋升为左神策军中尉,掌握了中央禁军。宦官的官僚化,动了外朝官员的蛋糕,双方的对立日益尖锐。梁守谦与裴度开创的内外大臣合作之局面,一去不复返。甘露之变中,仇士良...……更多
装疯卖傻36年,唐宣宗李忱的权谋之路与‘小贞观’之治”
...制君主,主导了主要行使国家机制的文官系统。宦官握有神策军唐代京畿禁宫控制权,控制君主,主导文官系统。枪杆子指挥笔杆子,如果不是因为唐代中晚期的藩镇割据,宦官就可以说是包括朝廷在内的帝国实际主人。小太宗...……更多
权力游戏:唐懿宗如何成为宦官手中的棋子?
...人手里都没有兵权。唐朝自唐德宗以来,作为中央禁军的神策军权力逐渐沦入宦官之手,谁掌握了禁军神策军,谁就是名副其实的宦官头子。王归长三人合谋,决定趁皇帝未发丧之际,采用调虎离山之计,将平时不睦的左军中尉...……更多
唐朝时期宦官祸害朝政最严重是为何?有两点区别于其他朝代
...唐德宗时,为了应对日渐强大的藩镇,德宗重组禁军——神策军,虽然他前期排斥宦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宦祸,但在后期因为“奉天之难”中与他朝夕相处的宦官立有大功,德宗开始倒行逆施,委任宦官为禁军统帅,此后,神...……更多
唐朝宦官的的权利:多次弑杀、废立皇帝
...弑杀。唐昭宗在位时与宦官集团发生了激烈的军事冲突,神策军中尉杨复恭和他的干儿子们被团灭,可是新掌权的宦官刘季述竟然还有能力废黜唐昭宗。人们都说,宦官们掌握了军权,也就掐住了皇帝的生死,那还不是无冕的太...……更多
唐文宗李昂被称为明君,为何竟被太监活活气死?
...敬地说:“恐怕不是真甘露,不敢断言。”文宗又命左右神策军中尉仇士良、鱼志弘等宦官再去验看。这时,金吾院中早已设下伏兵,其实是引诱诸宦官到金吾院内,围而杀之。宦官走后,李训急召守在丹凤门外的兵士进宫以备...……更多
...刘弘逸、薛季棱的拥立之恩。仇士良和鱼弘志决定以禁军神策军为后盾,拥戴一个新皇帝上位。▲唐文宗三、仇士良、鱼弘志开始谋划新的皇位人选就在宰相李珏等人准备奉诏迎接太子李成美入宫时,仇士良、鱼弘志等率领神策...……更多
揭秘唐朝和明朝的宦官乱政
...以后,宦官更是一飞冲天,先是宦官鱼朝恩率领地方军队神策军护卫唐代宗,因为当时藩镇割据的原因,皇帝急需一支可以直接自己控制并且可以信任的军队,于是神策军因此升级为天子禁卫,成为中央朝廷可以直接控制的军队...……更多
唐文宗想除掉宦官却以失败告终,最终忧郁而死
...门下,而枢密使就是由宦官担任的。另外,宦官还担任着神策军中尉,掌管着数万精锐的禁军,即神策军。唐文宗早就有了除掉宦官的想法,但他身居宫中,身边都是宦官,根本没有自己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唐文宗将注意力...……更多
杨氏家族:世掌神策军并影响唐朝历史
...、唐德宗出逃,因忠心耿耿而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官至左神策军护军中尉、左街大功德使、左监门卫大将军,知内侍省事等要职。杨志廉的养子名叫杨钦义,他先担任淮南监军,接着入朝担任枢密使,后出任做神策军中尉。杨钦...……更多
唐朝末年的权力纷争:唐昭宗与藩镇、宦官的较量
...杨复恭之心。他以杨复恭谋反为名,命天威都将李顺节、神策军使李守节率兵,向杨复恭居住地进攻。杨复恭战败,率众逃奔兴元(今陕西汉中),以讨李守节为名,与他的义子们联兵对抗朝廷。唐昭宗用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为山...……更多
在古代什么人愿意做太监?皇帝为何信任太监?
...。为确保皇权安全,他们下决心削减外镇武装。同时加强禁军力量、监军制度来对抗地方,这些禁军和监军官员就大多从太监中选拔。此后百年间,太监被派往外镇,监督地方军政。同时通过内侍省控制禁军。太监势力不断扩大...……更多
聊聊唐代宗与鱼朝恩之间对财政权和军权的争夺
...仆固怀恩死后升任军容使,移屯盩厔,“掌畿内兵”。1.神策军《李过折墓志》记载:“永泰二年岁次景午四月……嗣子神策军行营都知兵马使、盩厔□来都防御使……交河郡王(李)忠诚”。由此可见,骆奉先屯盩厔“掌畿内兵...……更多
...但是鱼朝恩依然受到皇帝的信任。兵败邺城后,鱼朝恩与神策军兵马使卫伯玉退守陕州。不久后,史思明率领大军进犯洛阳。鱼朝恩按兵陕东,“使神策将卫伯玉与贼将康文景等战,败之”。在收复洛阳后,鱼朝恩率领神策军驻...……更多
...态度发生了转变。784年,唐德宗在重返长安三个月后,将神策军分为左右支,交给窦文场、霍仙鸣统领。到了796年,唐德宗正式设立了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由窦文场和霍仙鸣担任。自此,宦官掌握了唐朝禁军的兵权,可以为...……更多
唐顺宗“百日维新”初见成效,为何因此革了自己命
...,容易得到禁军的拥护,因此,王叔文计划让范希朝接掌神策军指挥权,而行军司马韩泰则协助控制禁军。唐的中央禁军从兴元元年(784年)由德宗交由宦官统率,已有二十一年,宦官兵权已根深蒂固,难以动摇。要夺回兵权,确...……更多
...绛王李悟入宫为帝。两天后,宦官王守澄、梁守谦又指挥神策军入宫杀死刘克明和绛王李悟,立李昂为帝,改年号为\"太和\"。沧景节度使李全略之子李同捷窃取兵权,谋求承袭父职。太和元年(827年),朝廷举兵讨伐,但战事拖延...……更多
魏忠贤为什么斗不过一个17岁的崇祯
...狂,兵权几乎没有,不同于唐中后期的宦官掌守卫京师的神策军,明宦官最多掌东西厂或者锦衣卫其中一部,而边关精锐或守卫京师的三大营,一般情况下除非被皇帝亲派督军,否则根本就没有机会染指。所以,宦官本身没有太...……更多
...个共同点:手握兵权,他们都掌握着护卫宫廷的禁军——神策军。相比于地方上的手握重兵的将领,掌握宫廷禁军对皇帝的更加重要。前者威胁的是皇权与江山,后者则直接威胁皇帝本人的生命安全。正因为唐朝的宦官手握禁军...……更多
他是历史上最励志的皇帝,忍辱负重熬死五任皇帝,终于成功上位
...打身旁之人,不少宦官被他虐待后杀害。这下可好,把持神策军的宦官都被他搞得人人自危,对他十分记恨。也是登基没两年就挂了,被宦官刘克明、苏佐明杀死。之后因为伪造遗诏一事,两派宦官打了一架,最终刘克明等人兵...……更多
...些倚赖,并称呼田令孜为“阿父”,即位后便任命他做了神策军中尉。这样,僖宗朝的重大决策都掌控在田令孜手中了。僖宗生于深宫之中,长在宦官之手,宫中生活场景能够带给他的就是可以肆无忌惮地游乐。事实上,他也的...……更多
从牛李党争,探讨中晚唐到灭亡的内在因素
...官始专军政。\"这条记载一般被认为是唐代宦官完全控制神策军的一个例证。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条记载本身却没有相当的可靠性,按《通鉴》此出记载实出《新唐书.柏良器传》,《新唐书》略云\"【柏良器】募材勇以代士卒市...……更多
揭秘古代宦官专权为何屡禁不止
黄宗羲在《阉宦》中对宦官之祸进行的深刻的剖析,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宦官,原属内廷待从、用奴,不能也无法参与政治活动,但宦官是封建君主的忠实的贴身奴才,他们可以凭借此特殊关系来攫取权力,进而为祸江山社...……更多
...必须先除掉宦官,才能走出重振朝纲的第一步。然而,左神策军中尉刘季述、右神策军中尉王仲先以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为外援,于900年发动政变,废黜了唐昭宗,拥立太子李裕为帝,还免去了崔胤宰相的职务。崔胤立即给朱温写...……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问题在于:《越公其事》是不是可信?古史突出范蠡文种,弱化勾践,越公其事突出勾践,弱化范蠡文种,两者都有不可信之处,但相比之下
2024-06-26 15:08:00
作为皇帝的朱棣还做了两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好事。朱棣营建、迁都北平,树立了北京在之后的政治文化地位。当今天的游客在故宫
2024-06-26 15:08:00
通过上文可知,古史严重扭曲了勾践的形象,《越公其事》中的勾践形象可能更为真实一些。那么,这里带来一个问题:灭吴之后,一个雄心勃勃
2024-06-26 15:08:00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
2024-06-26 15:09:00
朱棣:1403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性格多疑好杀。攻败明惠帝之后夺位
2024-06-26 15:09:00
毕竟当时司马昭控制着洛阳城中的禁军,即便曹髦再不怕死,也没有人敢伤害曹髦,但曹髦终究不能以一敌百,他手下的数百名杂兵也不可能将洛阳城里的禁军完全诛杀
2024-06-26 15:10:00
当时曹髦左右的人怒斥司马伷一行人,以至于司马伷的士兵都被吓得逃走了。此时中护军贾充赶了过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
2024-06-26 15:10:00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靖难之役”而获登大位的明成祖朱棣,按照汉儒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来说,其获皇权之道,似总有被后世正统史学家们有所指摘与诟病之嫌
2024-06-26 15:10:00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
2024-06-26 15:10:00
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既是六朝古都,又是朱元璋的老根据地,朱棣却为什么要迁都呢?明成祖迁都北京,是雄才大略。朱棣的胸襟,一般人
2024-06-26 15:11:00
吴国,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联晋反楚,国力日益强盛,至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
2024-06-26 15:11:00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继承人落在了侄儿手里
2024-06-26 15:11:00
唐朝之时,一位叫孙壬林的官员,《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
2024-06-26 15:12:00
可以阅读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在孙武眼里,深受周礼束缚的战争思维
2024-06-26 15:12:00
孙武祖父孙林父,是卫国的卿,但由于为人专横且逞强,与卫国国君关系非常紧张。但孙林父有一个大靠山晋国,因此经常能够利用他与晋国的关系来制约国君
2024-06-26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