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揭秘唐朝和明朝的宦官乱政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08 22:01:00 来源:戏说三国

宦官乱政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屡见不鲜,其中以唐朝和明朝最为严重。

唐朝的宦官乱政在于宦官掌握了兵权,可以随意废立、乃至废杀皇帝,可谓家奴欺主最厉害的朝代。

至于明朝的宦官乱政,大家更熟悉,诸如怂恿明英宗御驾亲征,最终酿出土木堡之变的宦官王振、武宗朝的“立皇帝”刘瑾、还有崇祯帝收拾掉的“九千岁”魏忠贤等等。

很多人甚至认为明朝的宦官乱政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朝代,比之唐朝还严重,虽然明朝宦官没有废立、乃至杀过皇帝,但是他们影响范围是全国,伴随着有明一朝的大部分时间。

而唐朝宦官掌握兵权,开始欺主是安史之乱以后,当时中央朝廷式微,藩镇林立割据,也就是说中央朝廷实际控制的范围已经很小了,所以宦官所能影响的范围也就很小,因此认为唐朝的宦官乱政没明朝严重。

当然关于宦官乱政最严重的是哪个朝代呢,是有所争议的,并没有明确的定论,唐朝和明朝其实大体来说,是各有千秋;但是要说宦官乱政最严重的两个朝代,肯定是唐朝和明朝当之无愧。

揭秘唐朝和明朝的宦官乱政

但同样是宦官乱政,这两个朝代其实是大为不同的,唐朝宦官之所以可以乱政,是因为宦官掌握了独立兵权,明朝之所以宦官乱政,在于以皇帝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丞相)过度集权之下,出于平衡考虑,主动分权给宦官,所以给了宦官乱政的机会,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先来说说唐朝的宦官乱政。

唐朝的宦官掌握实权开始于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期,在开国初期,唐太宗李世民为了限制宦官权力,定制“内侍不置三品官”,意思是宦官不能官至三品。

到了唐玄宗时期,宦官就不受限制了,稍有符合唐玄宗心意的宦官,就被授予“三品左右监门卫将军”,宦官还可以充当监军、出使边疆、管理教坊等等。

到了安史之乱以后,宦官更是一飞冲天,先是宦官鱼朝恩率领地方军队神策军护卫唐代宗,因为当时藩镇割据的原因,皇帝急需一支可以直接自己控制并且可以信任的军队,于是神策军因此升级为天子禁卫,成为中央朝廷可以直接控制的军队,用以维护自身统治,后来经过十几年的演变以后,宦官彻底掌握神策军,并且形成惯例。

揭秘唐朝和明朝的宦官乱政

而宦官掌握了神策军兵权,并且是拥有独立兵权,加之当时藩镇割据,不会有藩镇勤王护卫皇帝,所以宦官自然无所顾虑,是随意废立、乃至废杀皇帝。

再来说说明朝的宦官乱政。

唐、明两朝宦官有两个最大不同。

一是唐朝宦官乱政的基础在于他有着独立的兵权,而明朝宦官压根没有独立兵权,哪怕是明代宗在位时期,宦官开始“提督京营”,也就是说可以掌管北京军队的军务,但是宦官掌握的兵权再多,自始至终压根没有独立兵权。

因为明朝军队的兵权,大致来说是三方互相牵制的,一般是太监、文臣、武将三方共同掌握,相互牵制,到了最后拥有独立兵权的其实也就是皇帝一人罢了。

正因为宦官没有独立兵权,所以宦官再权势滔天,也只是建立在皇帝宠信他的基础上,一旦皇帝要收拾他,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诸如玩世不恭的明武宗要收拾早有反心的“立皇帝”刘瑾,也没费什么功夫,只是下了一道命令,权势滔天的刘瑾就被收拾了。

揭秘唐朝和明朝的宦官乱政

二是唐朝的宦官拥有独立兵权,等于是窃取了皇帝权力,而明朝的宦官拥有大权,则是在于皇帝主动分权给宦官。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明朝是君权高度集中的朝代,其中最大标志在于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杀掉丞相胡惟庸以后,是顺势废除了丞相制,罢了中书省,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君主专制得到极大加强,等于大权均集中于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害怕后世皇帝再复置丞相制,在洪武二十八年六月,特意说道“朕罢丞相,设府、部、都察院分理庶政,事权归于朝廷。嗣君不许复立丞相,臣下敢以请者置重典”。

可以说朱元璋都为后世子孙考虑好了,留下祖制不准他们复设丞相,要将废除丞相制的集权行为延续下去。

但丞相是什么样的存在呢?

揭秘唐朝和明朝的宦官乱政

说通俗一些,皇帝是国家元首,用今天话来说类似于一国总统,是有着很大的决策权,掌握着大方向。而丞相则是政府首脑,总理着一切庶务。

自秦朝以来,国家元首是皇帝,政府首脑则是丞相,虽然历朝历代名称不一样,但本质上都是相,也就是说这两个职位是由两个人担任的。

但是朱元璋为了集权,等于是国家元首兼任政府首脑,破天荒的将这两个职务合二为一,可想而知每天要处理的政务有多重,但朱元璋毕竟是开国皇帝,有着很高的威望和精力,所以勉强可以坚持下来。

但是后代皇帝可没有朱元璋这么高的威望和精力,所以可以替皇帝分担的内阁,在明成祖朱棣时期正式设立,这套秘书班子后来发展越来越成熟,明朝中后期以后甚至出现了“内阁首辅”一职,被很多人称之为“相”,认为与丞相差不多。

其实并非如此,内阁及其首辅的权力再大,也是远远不及丞相的,因为不论皇帝愿意不愿意,在制度上丞相是拥有一套自己的直属机构,有着自己的部下,像明初六部就是丞相的下属机构,等于丞相有着自己的独立班子,同时还有着议政、监督、行政等大权。

揭秘唐朝和明朝的宦官乱政

而内阁首辅虽然在很多地方的权力接近于丞相的权力,甚至是等同,但是这种情况往往并非是制度使然,而是皇帝临时授予的特权,而且决策权这样的核心权力,最终还在皇帝手中。

再反观丞相,除了核心决策权以外,是拥有着一定的决策权,还是总理着一切庶务,这是内阁首辅所不能比的。

之所以会这样,其实说白了就是明太祖朱元璋集权太过度,后代皇帝没这么大精力,所以适当分权给文臣,因此出现了内阁。

但是只能适当分权,不能分太多,不然内阁权力和当年丞相没什么两样,那么就分权太多,不再是集权了,等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努力是付之东流了。

所以这时候宦官集团开始走上核心政治舞台,一是可以像内阁一般替皇帝分担,而且只需要适当分权就可以;二是内阁和宦官集团中的最高机构司礼监互相牵制,而皇帝居中不至于大权旁落。

于是皇帝开始有意识的分权给宦官,诸如明成祖朱棣设东厂,明宣宗朱瞻基时期正式设内书堂,以大学士陈山教导不识字的内侍,还有明代宗景泰时期,宦官“提督京营”,拥有不完整的兵权。

揭秘唐朝和明朝的宦官乱政

最后总结来说,明代的宦官之所以有乱政空间,关键在于开国皇帝以国家元首兼任政府首脑(丞相)是过度集权,但是后代皇帝没这么大精力,于是开始分权给文臣和亲信宦官,换种理解可以认为是将丞相的权力拆分,于是最终演变成为监(司礼监)、阁(内阁)共理国政的模式,而皇帝居中,不至于大权旁落,又可以通过他们处理日常政务,大大减轻自己的负担。

而这两大机构的最高官员,司礼监掌印太监有着“内相”之称,内阁首辅也被人称之为“相”,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理解为这两大机构等于是继承了丞相的大部分权力,合起来就差不多相当于完整的丞相权力,虽然是皇帝过度集权下主动分权于他们,但如此设置,说白了还是他们合起来既可以起到丞相的大部分作用,替皇帝分担,又可以互相牵制,等于还是有利于皇帝集权,这个设置还是相当巧妙的。

当然缺陷也很明显,像宦官身为身体残缺不全者,心理多是扭曲,得势后仗着是皇帝亲信身份,是胡作非为为所欲为,而皇帝往往也清楚宦官的恶行,但是宦官只要不触及底线,不造反,只要有利于皇帝统治,皇帝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造成明代宦官乱政的恶劣政治环境,是为明朝一大弊端。

揭秘唐朝和明朝的宦官乱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8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政治制度的演变:皇权、内阁与宦官的博弈
...、皇帝的“秘书”—内阁1.废丞相,设票拟,阁权初生长明朝太祖朱元璋在胡惟庸案后决心将丞相制度废除,将权利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于是在废除丞相后,相权被分流,可是没了丞相之后,
2024-01-17 20:11:00
揭秘明朝宦官权力:从王振到魏忠贤
在明朝的时候,宦官的权力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民间甚至流传着一句话,\"当官不如当太监\",调侃的背后也显示出了当时宦官的权利地位之高。但宦官的权利为什么能这么高呢?今天就让我
2024-02-16 11:50:00
明朝宦官之祸:从废除丞相到司礼监的崛起
...中,此后两百多年间,太监们“齐心协力“,共同营造了明朝历史上挥之不去的阴霾——宦官之祸。影视剧中的司礼监太监从“天子家奴”到代帝批红:内监的职权扩张洪武十三年(1380年),
2024-01-25 12:50:00
明朝宦官之首司礼监掌印太监与皇帝的制衡之道
...就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掌印太监在权势旺盛之时,堪比明朝内阁首辅大臣,位高权重。一、十二监之一:司礼监明初朱元璋之时呢,设立了十二个由宦官负责的管理皇室的衙门,也就是十二监,其
2024-01-15 11:12:00
他是百姓心中的好皇帝,武将心中的明主,文官的眼中钉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为了防止汉朝和唐宋时时期外戚干政、阉党祸乱朝纲正统的事件重演,严格规定后宫和宦官不能干预政务。然而朱元璋虽然如此规定,并在称帝后不久废除了宰相制度,想方
2023-05-06 10:00:00
明世宗:宦官和内阁制约皇权?那就整顿,但内阁权力得先提升一下
...手中,皇帝与臣子之间更多的是权力的交锋与猜忌。到了明朝时期,中国历尽无数个朝代已经成型的官宦制度,被明太祖朱元璋改变,他废丞相,把权臣的权利收回,后来又设立内阁机构。从此以后
2024-09-28 16:09:00
从乞休到挂冠,明朝末年为何弃官现象严重
在明朝历史长河中,皇权一直扮演着关键角色,成为政治发展的引领者。然而,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段备受争议的时期,那就是万历年间。万历年号被使用的时间最长,但却是明朝历史中的一段颇
2024-01-07 16:45:00
明宣宗朱瞻基给大明朝留下了怎样的隐患?
要说隐患,不得不提的就是明朝灭亡的原因,而穷、党派之争和北方建州女真崛起就都是绕不开的话题,而要说起来这一切的根源还真都是从朱瞻基这一朝开始的,但要说都怪在朱瞻基身上又有点过了。
2023-01-24 23:34:00
朱瞻基巩固了父亲的太子之位,确立了明代宦官的重要地位
...这位为自己父亲成功继位作出重大贡献的圣孙,也成为了明朝宦官呼风唤雨的奠基人。对于朱瞻基来说,他的一生基本可以分为两段:前期,为了让自己父亲明仁宗朱高炽顺利继位,努力向朱棣证明
2023-02-22 20: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