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祖大寿投降清朝后,皇太极为什么不让他打仗
...纷纷在明军中任职。祖大寿跟随袁崇焕取得宁锦大捷后,皇太极把宁远及锦州攻不下来,就绕过那里,取道蓟门攻进长城,一直打到北京城下。袁崇焕没有办法,只好带着祖大寿等人,回援北京城。那时候,崇祯皇帝已经对袁崇...……更多
明军与后金在辽东的反复拉锯祖大寿扮演着什么角色
...继续给他提供军饷、粮草、物资等等。至于清朝(后金)的皇太极,更是对祖大寿极尽拉拢和收买。崇祯四年(1631年),祖大寿奉孙承宗之命修复大凌河城,被得知消息的皇太极派兵包围在城中,坚守三个月后,城中粮绝。祖大寿经...……更多
明朝将领祖大寿早年一心拥护大明王朝,为何最后却依附清朝?
...宁远,祖大寿参与了宁远保卫战。第二年农历五月,后金皇太极亲率清军进攻宁远,祖大寿参与抵抗清军,明军获宁锦大捷。此次战争的胜利,使袁崇焕于1628年(崇祯元年)得以督师辽东,这一年农历六月,祖大寿升为辽东前...……更多
聊聊明亡清兴关键一战
...多么突出,其核心竞争力在于以他为首的“家族势力”,皇太极评价为“其族党甚强”。宁远(今辽宁兴城)的祖大寿石坊祖家文物包圆了半个宁远自明初宁远卫始建以来,祖氏家族便世代在卫所担任军官,是当地驰名的世袭军...……更多
他是明朝最后的“祖家将”,长期在辽东任职,原因很简单
...是却遭到了崇祯帝的拒绝。崇祯四年,大凌河之战爆发,皇太极采用围城打援的策略,大破明军。守城的祖大寿杀死副将何可刚,然后开城投降。可是祖大寿逃到锦州后,却谎称自己是突围而出。但“纸包不住火”,这件事还是...……更多
祖大寿为何抗清多年却又两次降清
...东宁远(今辽宁兴城)人因袁崇焕被冤愤然独走1629年,皇太极另辟蹊径,率领后金主力绕过关宁防线,直接突破蓟门长城来到北京近郊。明军后知后觉,直到赵率教率领的数千关宁军被打得全军覆没才知道是后金主力进来了。...……更多
康熙帝下旨不许其投降
...1632年,是祖大寿第四子。1642年,祖大寿投降清朝,深得皇太极的赏识。依靠着父亲的关系,以及家族的威望,祖泽清在清朝官场平步青云,没打过什么仗,却做到了总兵的位置,于1667年出任广东高雷廉总兵。总兵在清朝是正二...……更多
祖大寿降清是真投降还是权宜之计
...果,努尔哈赤被炸城重伤,退回大本营后,不久便死去。皇太极即位后,两国战火更加猛烈,祖大寿也历练成一代名将。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祖大寿因“宁远大捷”升为前锋总兵官,被明朝委派驻守锦州,后来,成为袁崇...……更多
祖大寿投降皇太极后,为何还得到优厚待遇?
...祖大寿的满腔报国热血很快就遭到了一记重创。1629年,皇太极由于攻不下锦州及宁远,便从明军兵力薄弱的蓟门以势不可当的气势,直攻到北京城下。一时北京告急。在关外布防的辽东督师袁崇焕得知消息后,和祖大寿一道,...……更多
祖大寿两次投降满清,皇太极为何会屡次接受?
...的中流砥柱。崇祯四年(1631年),祖大寿在大凌河城被皇太极率领倾国之师包围,死守城池3个月,在军粮耗尽人相食的绝境下投降。随后,以在锦州城当内应为借口逃归,率军坚守宁锦防线整整10年,最后在锦州陷落时再次投...……更多
...的扩张,也确实可以说是祖大寿的时运不错。崇祯二年,皇太极率军入寇京畿后,崇祯对袁崇焕的态度发生了逆转。十二月初一,在平台召对时崇祯当着祖大寿的面,将袁崇焕捉拿下狱。唯恐自己被株连的祖大寿,出城后当即违...……更多
...明朝岌岌可危,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势如破竹,以皇太极为首的清兵虎视眈眈,三股力量互相持衡。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吴三桂便是这混沌局面下的猛将,崇祯帝在世时,他在明朝将领纷纷投清之际,挺身而出,崇祯帝...……更多
他身为明朝大将却两次降清,最后陵墓被子孙卖到国外
...关闭城门,仓促应战。此时城中粮草严重不足,援兵又被皇太极打败,无法支援。大凌河城被围了三个月,城中断粮,只得吃马,马没了,只能吃城内百姓,直至百姓被杀尽,祖大寿无奈下之能投降。……更多
2022-12-11 15:06明朝,陵墓,大将,子孙
明朝花数百万打造的关宁铁骑,为何最后变身三姓家奴
...笑话说是:明军无满饷,满饷则无敌;到哪给满饷?关外皇太极。这句话嘲讽的就是大明王朝末期的军队叛国投敌。他们不但没有挡住入侵者,甚至主动当了叛徒引领女真人不费一兵一卒就轻易入关,最终导致崇祯皇帝被逼自杀...……更多
己巳之变对明朝的国运有什么影响
...。从结果来看,己巳之变是后金的一次胜利,不过,当初皇太极决定入关时,也是赌上了后金的国运。可以说,如果这一战后金军败了,他们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后金的局势之所以这样严峻,源自于宁锦之战中皇太极的失败。...……更多
明将祖大寿屡降屡叛,皇太极为何还要招降他信任他?
令皇太极始料未及的是,祖大寿失信了。但皇太极却表现出了空前的宽容和耐性。要知道,祖大寿抗清二十多年,有多少满洲人都是在“取祖大寿项上首级,夺南朝花花江山”的梦想中长大的。精明的皇太极怎能不深知收服祖...……更多
松锦之战,大明王朝最后一道防线关宁锦防线崩溃
...成功修筑,在公元1627年宁锦之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使皇太极无功而返,明王朝取获宁锦大捷。(1636年,皇太极继承后金领导者之位,称帝后并改国号为“清”。)松锦之战,围城招降公元1638年,在经历了宁锦战败后的皇太极...……更多
大明花费巨资打造的精锐关宁铁骑,最后却抛弃了明朝归顺清朝
天启七年5月,辽东大地即将迈入夏季。年轻的皇太极怀着悲愤的心情,率领大军来到明朝宁远城下。这位刚登基不久的后金皇帝看着宁远城的城墙,不禁咬牙切齿:自己的父亲——努尔哈赤就是在这城下受伤而死,自己一定要...……更多
大凌河之战,明军败于添油战术,谁在逼孙承宗这么干?
...明朝要重筑大凌河城,以屏蔽锦州,后金当然不干,大汗皇太极亲率大军来搞拆迁。此前袁崇焕就曾两次试图重筑大凌河城,但均被后金军队破坏,这次也不例外。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的最终结果是明军惨败,战败的原因...……更多
明朝花费数百万打造的精锐部队关宁铁骑,最后却抛弃了明朝
...铁骑就面对着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完成的问题。公元1627年皇太极上位,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也为了给努尔哈赤报仇,他率军攻打锦州城。而袁崇焕授意满桂和祖大寿率领关宁铁骑前去支援,虽然只有区区一万人,却极大的鼓舞...……更多
袁崇焕为什么不和后金一起攻城
...绝对服从。现实是皇帝做到哪一步,士兵也回报哪一步。皇太极保证八旗军以及后来的乌真超哈、天助、天佑部队个个都有房有地,战死一定抚恤到位,立功一定奖励丰厚,死几百个士兵都能心疼的当众大哭不止。所以军队也就...……更多
皇太极为什么会失败?
...战车”为依托,率4万明军增援大凌河,金兵招架不住。皇太极将40门红衣大炮投入战斗,炮轰明军阵地,扭转了战局。1627年,皇太极与大将袁崇焕在宁远、锦州交战,一败涂地,金兵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大汗的威望受到质疑...……更多
大凌河之战”之后后金发生了什么
...”和“宁锦之战”犹如一盆冰凉的冷水浇在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脑门上,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曾经号称战无不胜的八旗劲旅竟然连续两次败倒在袁崇焕所守的宁远城下,此举无疑被视为是一种耻辱。作为后金政权的最高统治...……更多
历史上金国凤与曹变蛟都是什么人
...原因,除了忠勇外,最主要就是他们都让当时的清朝皇帝皇太极吃过瘪。先来说说金国凤的守,《明史·金国凤列传》中关于其人的介绍篇幅很少,战例只有两例,其中一例就是金国凤守松山城,让皇太极吃瘪的记载。明崇祯十...……更多
明朝总兵中,谁第一个向清朝投降?谁第一个向李自成投降?
...后金投降的将领李永芳,投降前不过是个游击将军。 被皇太极寄予厚望,并重赏之,后来还封其为王的孔有德,投降前在明军中的职位只是参将。也只有后金天命八年(公元1623年)时,战败后向努尔哈赤投降的鲍承先级别高一...……更多
关宁锦防线:明末东北的坚固防线与战略要地
...后继续向东北筑城,最终修筑到锦州,锦州城刚刚竣工,皇太极就率兵来袭,大凌河等城池还没有来得及修复。宁锦之战发生在天启七年,此时的关宁锦防线已基本修建完成,明军以坚城固守,击退清军。明军士气大振,皇太极...……更多
袁崇焕的“关宁铁骑”是怎么衰落的?
...进发了。虽然士兵们对宁远的惨败还颇有些心有余悸,但皇太极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他相信,那次宁远的失利主要是过于轻敌,缺乏攻坚的准备,而只要准备充分,城池并不是坚不可摧的。袁蛮子只有一个,不可能哪儿都照顾到...……更多
明朝与清朝大决战,洪承畴13万军队全军覆没
...此战明朝集中了几乎能调动的全部精锐主力大约13万人,皇太极也调集了满清的全部主力人马,人数大约为11万人,可以说是双方之间的一场主力决战。明朝由于此战的失利,不仅损失了洪承畴、祖大寿等大将和数万精锐部队,...……更多
崇祯帝瞎指挥使明朝输掉了两场关键战役,以至社稷不保
...的防线。于是乎,那道闻名于后世的关宁锦防线出现了。皇太极屡次率军进攻明军,皆在关宁锦防线下撞得头破血流。袁崇焕打造的关宁锦防线支撑点主要有三个——锦州、宁远、山海关,在这三个支撑点中,锦州是前锋,宁远...……更多
祖大寿与祖可法:明朝降清的父子兵
...争中。按理说,祖大寿跟后金应该有不共戴天之仇,可是皇太极却没把这笔账记到祖大寿的身上,还许以他高官厚禄,希望他能“弃暗投明”。祖大寿对明朝还是忠心的,即便他亲眼见识过袁崇焕的惨死,他依然没有抛弃朱由检...……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虽然陈友谅表面上隶属于徐寿辉,但陈友谅颇有驭人之法,将士们唯陈友谅马首是瞻,徐寿辉俨然成为了一个傀儡。《明史》记载:始友谅破龙兴
2024-06-25 18:47:00
从至正十一年(1351)起义,到至正二十年(1360)被杀,徐寿辉整整在元末历史上活跃了10年,这十年里,他最高拥兵多达百万
2024-06-25 18:48:00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孙邵(163年-225年),字长绪,青州北海国人(今山东潍坊市昌乐县西)。对于孙邵来说,原本为北海相孔融的功曹
2024-06-25 18:48:00
孙邻(202年-249年),字公达,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一带)人,孙坚长兄孙羌之孙,豫章郡太守、都亭侯孙贲的长子
2024-06-25 18:48:00
孙据(?—258年),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一带)人,三国时期的吴国宗室,权臣孙綝之弟。东吴第二位皇帝孙亮在位时
2024-06-25 18:49:00
探索薛涛的生平经历
薛涛,唐代乐伎、清客,蜀中女校书、诗人,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与鱼玄机、李冶、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
2024-06-25 19:56:00
嘉靖皇帝后期为何成了昏君
自明朝正德皇帝驾崩以来,明朝的皇位就一直悬而未决,因为正德皇帝朱厚照生性爱玩,行为荒唐,并没有留下子嗣,因此此时皇帝究竟选谁就成了权臣杨廷和最为为难的问题
2024-06-25 19:57:00
明朝开国名将冯胜一生有何贡献
朱元璋,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明朝开国皇帝,史称明太祖,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去过嘉峪关的朋友,会在景区看到一座高大雄伟的武将雕像
2024-06-25 19:57:00
明穆宗朱载坖,有着怎样的经历
朱载坖,即明穆宗,明朝第十二位皇帝,在位共6年,年号隆庆,他是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是杜康妃,朱载坖早年受封裕王,因母亲杜康妃失宠
2024-06-25 19:59:00
建文帝如果不自焚,就在皇宫坐着,朱棣敢杀他吗
当然敢杀了,而且已经这么干了!不然,建文帝哪去了?朱棣以“靖难”为名起兵,一举攻破了南京城,建文帝纵火自焚,此后朱棣即位
2024-06-25 19:59:00
海瑞三妻四妾的原因是什么
海瑞是明朝时期的一位官员,他的父亲实际上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普通人,一生之中也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只是能够勉强维持一家子生活度日罢了
2024-06-25 20:00:00
朱高炽当初六次监国,手里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在中国历史上,“太子监国”最具代表性的一对父子就是朱棣和朱高炽父子。其原因无外乎,其一:充分展现了皇帝与太子间的关系,朱高炽地位的尴尬和危险
2024-06-25 20:01:00
魏忠贤对明朝到底有多重要
魏忠贤不亡,明不亡,这是近些年在很多史书上经常出现的一段文字,意思就是魏忠贤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国家的灾难。魏忠贤这个人
2024-06-25 20:01:00
和朱元璋打天下的34个兄弟,有几个善终的
多位君主,其中有名的君主却并不多,像秦始皇、汉武大帝、唐太宗、赵高祖等等,总共也就十几二十位,可以说比例很低。而在这些有名的君主当中
2024-06-25 20:02:00
历史上哪位皇帝放火把皇后烧死
在明朝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他是明朝唯一一位不是通过父传子的皇帝,也是明朝唯一一位还没有上任就扛上文武百官的皇帝,他就是明嘉靖皇帝朱厚熜
2024-06-25 2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