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皇太极为什么会失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2 06:23:00 来源:戏说三国

1631年,张春以“战车”为依托,率4万明军增援大凌河,金兵招架不住。皇太极将40门红衣大炮投入战斗,炮轰明军阵地,扭转了战局。

皇太极为什么会失败?

1627年,皇太极与大将袁崇焕在宁远、锦州交战,一败涂地,金兵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大汗的威望受到质疑。

1629年,皇太极绕道蒙古,翻越长城,率数万兵马入关突袭京师。左安门之战、广渠门之战,皇太极再次失败。

袁崇焕能打,但崇祯生性多疑,杀了袁崇焕,皇太极少了一个劲敌。没有袁崇焕,皇太极在关外顺利了很多。

袁崇焕被处死,关宁军“群龙无首”,士气低迷。皇太极决定乘势出击,攻打大凌河城,打开辽西走廊的门户。

大凌河是战略重镇,袁崇焕多次筑城,慢慢蚕食“后金”的领地,困死皇太极。此时,祖大寿继续筑城,皇太极不能容忍。

1631年,皇太极联合蒙古,率5万兵马攻打大凌河,试图拆毁城池。祖大寿刚修建15天,工事没完成,金兵杀到城下。

宁锦之战惨败,皇太极记忆犹新,强攻大凌河,只能重蹈覆辙。为此,皇太极决定采取围困战术,“围点打援”。

包括民夫在内,大凌河有3万人,明军不到一万。单纯守城,明军人数足够多了,但粮食匮乏,祖大寿很为难。大凌河的粮食,只够使用六天。

皇太极让金兵挖掘4条壕沟,环绕城池,壕沟外在建筑一丈多高的城墙,跟明军打起了消耗战。

皇太极为什么会失败?

“围点打援”,后勤补给是关键。祖大寿想守住城池,只有两个办法:率兵杀出去,击败城外金兵;等待援军,打通粮道。

率兵杀出去,自然不行,祖大寿没有把握。固守城池,等待援军,金兵的粮食耗尽,自然会退兵。

围城不到四天,明军粮食差不多没了,援军也没有来。祖大寿只好率兵突围,无奈4条壕沟挡在前面,明军没有成功。

祖大寿被围困,明朝对是否增援大凌河,还在激烈争吵,许多人建议放弃城池。如此,明军作战很消极,增援的兵力不多。

张春出击之前,明军增援3次,兵力分别是2千人、4千人、6千人。金兵、蒙古军,总计五万余人,明军岂能成功。

3次增援失败,皇太极又进行“假增援”,让金兵假扮明军,引诱祖大寿出城,试图将其活捉。

祖大寿中计,便出兵攻打金兵大营,遭遇埋伏。明军将士血战厮杀,用火器射击,祖大寿才得以逃回城内。

援军不来,粮食耗尽,明军挖掘老鼠、麻雀,采摘野草充饥,“炊骨析骸,古所未闻”,坚守城池。

皇太极多次派人劝降,让祖大寿归顺,却吃了闭门羹。相持三个月后,金兵粮食也不多,皇太极只能继续攻城,武力夺城。

皇太极为什么会失败?

金兵、蒙古兵擅长平原阵地决战,攻坚战真的不行。莽古尔泰所部正蓝旗充当前锋,阵亡数百人。

莽古尔泰质疑皇太极,认为他想借助明军之手削弱正蓝旗,便拔出佩刀,想砍了皇太极。弟弟德格类见状,连忙将莽古尔泰推出去。

金兵、蒙古兵攻城,明军以火炮还击,打得很顺利。此时,张春率4万兵马增援,城内明军的斗志更加高涨。

金兵攻坚不行,关键是缺乏火炮。为此,皇太极决定加快铸造火炮的进程,让佟养性负责铸造“红衣大炮”。

佟养性,明朝商人,后投奔后金,迎娶努尔哈赤的孙女为妻。佟养性对火器颇有研究,与西洋贸易时,对欧式火炮有所接触。

皇太极继位后,佟养性担任“汉军”总管,专门负责铸造火炮,操练炮兵。“三顺王”投奔后金之前,金兵的火炮,佟养性负责。

后金的“红衣大炮”,威力、射程、射速、质量都不如明军,却总比没有强。大凌河之战,皇太极最终获胜,也是靠“红衣大炮”。

张春率4万兵马增援大凌河,明军以“战车”为依托,朝着金兵杀来。“战车”上配有火器,进可攻,退可守。

有“战车”掩护,明军不慌不忙,缓慢进军,确保自己的后路安全,补给线畅通,让金兵无机可乘。

皇太极为什么会失败?

莽古尔泰、德格类、阿济格率兵进攻,被明军的火炮轰击,部分八旗兵杀到跟前,又被“战车”挡住,被火铳齐射。

明军逐步杀到金兵俢筑的城墙外面,金兵连战连败。眼看就要打通粮食运输线,佟养性率领的“炮兵”挡住了明军的去路。

40门红衣大炮齐射,直接摧毁明军“战车”,打乱了明军的阵型。明军没料到金兵有火炮,不由得慌了起来。

金兵、蒙古骑兵乘势冲杀,张春借助“大风”,焚烧“战车”与草料。火势借助大风,扑向金兵、蒙古兵,挡住了皇太极的攻势。

明军糟粕的纪律,坏了张春的大事。张春本可以及时撤退,构筑营垒,与金兵对峙。可惜的是,吴三桂的父亲,吴襄率先溃逃,引起了混乱。

4万明军覆没,祖大寿的处境更加艰难。佟养性的红衣大炮,朝着尚未筑好的大凌河发射,摧毁了多处城墙。

祖大寿拼命死守,堵住了缺口,又熬了一段时间。前后坚守城池几个月,明军已经没了力气,败给了“粮食”。

皇太极为什么会失败?

皇太极继续劝降,祖大寿走投无路,只能接受皇太极。此时,大凌河城内还有一万人马,其余大多饿死了。

史载:“顷大凌河之役,城中人相食,明人犹死守,及援尽城降。”

大凌河之战,皇太极的“围点打援”战术取得胜利,红衣大炮是关键。没有红衣大炮协助,皇太极也挡不住张春;明军打通粮食运输线,金兵的围城不攻自破。

大凌河之战后,金兵更加重视铸造火炮,并进行技术革新,改进工艺。松锦之战、山海关之战、沁阳之战、潼关之战、扬州之战,清军都是靠红衣大炮获胜。

祖大寿兵败投降,大凌河被摧毁。但是,祖大寿并不是真心归顺皇太极,他找个理由离开沈阳,回到锦州固守,继续与皇太极交战。

参考书目:《清史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2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明亡清兴关键一战
...多么突出,其核心竞争力在于以他为首的“家族势力”,皇太极评价为“其族党甚强”。宁远(今辽宁兴城)的祖大寿石坊祖家文物包圆了半个宁远自明初宁远卫始建以来,祖氏家族便世代在卫所担
2023-07-19 21:23:00
大凌河之战,明军败于添油战术,谁在逼孙承宗这么干?
...明朝要重筑大凌河城,以屏蔽锦州,后金当然不干,大汗皇太极亲率大军来搞拆迁。此前袁崇焕就曾两次试图重筑大凌河城,但均被后金军队破坏,这次也不例外。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的最终
2023-03-08 18:17:00
他身为明朝大将却两次降清,最后陵墓被子孙卖到国外
...关闭城门,仓促应战。此时城中粮草严重不足,援兵又被皇太极打败,无法支援。大凌河城被围了三个月,城中断粮,只得吃马,马没了,只能吃城内百姓,直至百姓被杀尽,祖大寿无奈下之能投降
2022-12-11 15:06:00
祖大寿为何抗清多年却又两次降清
...东宁远(今辽宁兴城)人因袁崇焕被冤愤然独走1629年,皇太极另辟蹊径,率领后金主力绕过关宁防线,直接突破蓟门长城来到北京近郊。明军后知后觉,直到赵率教率领的数千关宁军被打得全
2023-03-01 10:57:00
明朝将领祖大寿早年一心拥护大明王朝,为何最后却依附清朝?
...宁远,祖大寿参与了宁远保卫战。第二年农历五月,后金皇太极亲率清军进攻宁远,祖大寿参与抵抗清军,明军获宁锦大捷。此次战争的胜利,使袁崇焕于1628年(崇祯元年)得以督师辽东,这
2022-12-13 13:06:00
明军与后金在辽东的反复拉锯祖大寿扮演着什么角色
...继续给他提供军饷、粮草、物资等等。至于清朝(后金)的皇太极,更是对祖大寿极尽拉拢和收买。崇祯四年(1631年),祖大寿奉孙承宗之命修复大凌河城,被得知消息的皇太极派兵包围在城
2023-05-31 15:43:00
明将祖大寿屡降屡叛,皇太极为何还要招降他信任他?
令皇太极始料未及的是,祖大寿失信了。但皇太极却表现出了空前的宽容和耐性。要知道,祖大寿抗清二十多年,有多少满洲人都是在“取祖大寿项上首级,夺南朝花花江山”的梦想中长大的。精明的皇
2023-04-18 17:15:00
祖大寿与祖可法:明朝降清的父子兵
...争中。按理说,祖大寿跟后金应该有不共戴天之仇,可是皇太极却没把这笔账记到祖大寿的身上,还许以他高官厚禄,希望他能“弃暗投明”。祖大寿对明朝还是忠心的,即便他亲眼见识过袁崇焕的
2023-12-12 14:36:00
聊聊不愿被提起的清初名将图尔格
...、小凌河等城,并在这些城的周围实行屯田,以便固守。皇太极分析了明修固诸城的目的有二:一是阻挡后金继续西进,二是作为恢复旧疆的前哨阵地。他认为,明朝的这一做法必然直接威胁后金的
2024-02-17 19: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众网记者 周琛 路鑫 张勇 菏泽报道80年的沧桑巨变,你们曾浴血守卫的山河,已是全新的模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
2025-09-05 09:03:00
娄山关|那个一衣带水的地方
走进怀化,是在盛夏季节。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热浪,还有高铁站上鼎沸的人声,这样的热火朝天就像我印象中的湖南人,说话噼里啪啦尾音上扬
2025-09-05 15:41:00
大禹文化⑤丨禹疏九河:到底是哪九条河?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05 16:2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不沾血的武器 来自吉林的古代“反战顶流”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往昔,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愈发清晰。在追求和平真谛的漫长岁月中
2025-09-05 16:55:00
考古新发现|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 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西安市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2025-09-05 18:33:00
考古新发现|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 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其中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2025-09-05 18:34:00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