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探索薛涛的生平经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5 19:5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薛涛,唐代乐伎、清客,蜀中女校书、诗人,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与鱼玄机、李冶、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

爱情,可以成就一个女子,也可以毁掉一个女子的一生,这大概是很多人的共识。爱情何以会带给一个女子如此大的影响?恐怕三言两语解释不清。爱情对女性的影响大于对男性,这是肯定的。

探索薛涛的生平经历

即便是在古代,那些没有社会地位,没有自主权,爱情可忽略不计的女子(古代婚姻大多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成年了,由父母做主直接婚配,结婚当天两人才相见,直奔婚姻主题,谈何爱情)。一旦遭遇爱情,影响亦是巨大的。历史上著名的例子有卓文君、柳如是等,这两位的婚姻与爱情粘得上边,且后来都还不错,算得上成功的例子,即是被爱情成就了的女子。但是,古代遭遇爱情,却以悲剧结局的更不在少数,仅唐朝就有好几位,最熟知的莫过于薛涛、鱼玄机。

下面说说薛涛,如果你是一位古典文学爱好者,你一定不会不知道薛涛;或者如果你骨子里深藏着那么一股文艺气息,你也一定听说过薛涛;再要么你若是对古代女子比较感兴趣,薛涛也一定在你的记忆当中。

对,就是薛涛,那个几乎与李清照、卓文君、鱼玄机等才女相提并论的大才女,那个蕙质兰心的传奇女子。

因为古代女子入史条件苛刻,薛涛的故事并不见于两唐书、《资治通鉴》等权威史书之中。只能在一些零碎的史料和传说之中追踪她的影迹。薛涛出生于大唐中期一个官宦之家,父亲薛绍本在长安为官,薛涛也出生于这里。

薛绍知识渊博,仅薛涛一个女儿,因此视作掌上明珠,很小就开始教她读书习字。在父亲的教导熏陶之下,薛涛不负期望,天资过人,尤其是在诗赋书法方面,很小便表现卓绝。

据说在薛涛8岁那年的一天,薛绍带着薛涛在梧桐树下休息,见树上的叶子飘飘悠悠,忽然若有所悟,不禁随口吟道:“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绍正思考着下两句,竟听薛涛应声而出道:“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薛绍很吃惊,转头看着小女,只见薛涛头都没抬,正低头蹲在地上玩耍。薛涛诗思之妙,反应之快着实让薛绍大感意外。同时他也在心底暗暗忧虑,因为薛涛对出的那两句寓意并不好,不该出自一个几岁的孩子之口,这是否兆示着薛涛今后一生的命运呢?薛绍没有理由不担心。

薛绍的官做得并不顺利,因为过于正直,在长安得罪权贵,很快便被贬往蜀地成都,薛涛自然也跟随父亲转到成都生活。

不管在哪里,有父亲庇护的日子自然是幸福的,只是这种幸福没能持续太久。在成都生活了几年之后,薛绍便染病去世了,那一年,薛涛才14岁。

在大唐,其实很多女子十三四岁便已嫁人了,或许是作为独生女的薛涛过于乖巧可爱,薛绍夫妇舍不得让女儿那么早嫁人,因此还没来得及为女儿考虑终身大事。没想到,薛绍这一步迟了,便留给薛涛一生的悲剧。每次想到薛涛时,总是在想,若是薛绍在去世之前便为薛涛寻得了一个好人家,该多好啊,薛涛后来又何至于沦落到那样。只可惜,历史没有如果,人的命运真正无法解说。

家里的顶梁柱倒了,薛家的天也塌了,薛涛与母亲的生活徒地失去平衡,掉进深渊之中。

苦撑了两年之后,薛涛母女俩的日子实在难以为继,为了生存,16岁的薛涛正式加入乐籍。所谓乐籍,即是入贱民名册,以声色娱人的专业乐人群体,他们身份卑贱,倍受社会歧视和压制。

可见薛涛母女俩当时的生活到了何种艰难地步,才不得已走出这一步。

对于从小受父亲文化熏陶,又善于吟诗作赋且长相清秀的薛涛来说,这份职业对她来说倒没有技术上的难度,只要过得了思想这一关,倒也不难。

也正因为薛涛的才貌出众,她很快便在成都声名鹤起,许多才子官人莫名而来。在这段时期,薛涛与历史上不少著名诗人都有过交集,例如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人。

直到有一天,一个关键人物的到来,改变了薛涛的命运,这位便是韦皋。

韦皋也是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时人称之为诸葛亮转世,可见其才华卓绝。才女遇上才子,本来该有一段旷世佳缘的,韦皋本有实力也有心给予薛涛该有的幸福,只是,他们却错过了。

一次酒宴之上,时为中书令的韦皋认识了作陪的薛涛,诗人喝酒多喜以诗助酒兴,韦皋也许听闻过薛涛之名气,于是有意让薛涛当场作诗助兴。薛涛提笔一挥而就,写下《谒巫山庙》:“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这哪里是出自一位乐伎之手的诗句,韦皋当即惊呆了,对眼前这位清秀可人的女子刮目相看,从此,故事转入另外一个频道。

薛涛渐渐成为韦皋府中宴席的常客,最后直接成为韦皋身边的一大红人,一首亮丽的风景线。薛涛的才华也越发被韦皋赏识,惺惺相惜之下,二人感情迅速升温,薛涛时常陪侍在韦皋身边,帮忙打理公务,俨然成为他的私人秘书。而这一切对于聪颖的薛涛来说,得心应手,每次都将韦皋的公务打理得漂漂亮亮。

韦皋越发欣赏这个可人儿了,他利用职务之便,向朝廷为薛涛求得一份正经职业,即校书郎。官职不高,但很多朝廷的大人物都是从那一职位上干起的,可见其不简单。如果薛涛把握得好,成为又一个宋若昭或上官婉儿也不是没有可能。这对于乐籍身份的薛涛来说,简直是天赐良机,是着实值得兴奋的事儿。

事实证明,薛涛的才华应对这份工作游刃有余。一次次圆满完成工作之后,韦皋身边那道别致的风景线也愈发亮眼,薛涛的名气愈发响亮。

人啊,一旦志得意满之时,总是免不了骄傲。薛涛亦是如此,虽然她也经历过磨难,但在那样的环境之下,一个女子取得那样的地位和成就,没有社会阅历的她有些膨胀,一膨胀胆子也就大了。

而作为官员的韦皋,又身任要职,不免有些人对其行贿,而这些人便是通过薛涛。没有社会阅历又正值春风得意的薛涛照单全收,别人送什么,她便收什么,丝毫想不到这样做的后果。

但韦皋不一样,他有着强烈的职场敏锐性,或许为了自保,或许为了惩罚薛涛的不懂事,这个男人生气了,下令将薛涛发配松州(今四川松潘县)

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异乡,经历种种磨难之后,薛涛才真正开始反省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松州,她惭愧之余,写下了《十离诗》,以记录自己的心境,也向韦皋表达自己的悔意。

韦皋收到薛涛的《十离诗》之后,这个男人的心软了,又一纸调令将薛涛调回了成都。

经历这次风波之后,回到成都的薛涛才真正懂得如何做人,她收敛起自己的锋芒。在韦皋的帮助之下,她正式脱去乐籍身份,成为一位自由人,从此住在成都的西郊浣花溪畔。

但自此,她亦更加夺目,她仍然不停地被高官们请上酒宴,赋诗助兴,只是不再像以前那样锋芒毕露,而是超然洒脱,犹如一位看破红尘的仙子。

薛涛若真的从此看破红尘也就罢了,也便不会有后来的情劫,只可惜,她终究还没有。当另一位男子飘然来到之时,她再次沦陷。

不知道韦皋在薛涛的心里算不算爱情,大约是不算的,否则就不会有第二次的疯狂。

元和四年(809年)的烟花三月,一个男人以公职身份来到蜀地。在一次酒宴上,他认识了薛涛。那一年,他31岁,正值一个男人最魅力四射的年龄,而她已经42岁,一个女人本该梦醒的年龄。

然而,遭遇爱情的女人看不到这些客观差距,也看不到后来注定的悲剧,她只知道,在她看到他第一眼的时候,她便沦陷了,心中的小鹿一阵乱撞,将她撞得七零八落。

这个男人便是著名诗人元稹,对,就是那个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深情无比的男人。然而,元稹真的深情吗?去了解一下他的花边故事,你或许不这么认为。

元稹是多情的,多情到明知二人各方面悬殊的情况之下,仍然对薛涛的爱意照单全收,并热情响应。

元稹也是无情的,无情到他看不见一个女子对爱情的渴望,对失爱的绝望和孤独,更看不到自己走后薛涛那无数诗笺上的相思之泪有多苦涩,他只知道自己曾快乐过,便足矣。

这注定是一桩没有结果的缘分,哪怕当时二人再缱绻再深情,当缘分去后便只剩下难堪和苦涩。只是还不免遗憾,二人的缘分竟那么短暂,只有仅仅三个月,真正绚如烟花。

元稹走了,薛涛终于从她所谓的爱情中清醒过来了,她终于明白一切只能如此结束。此时的她或许真正看破红尘了,她没有哭闹,没有怨恨,也没有堕落。但是,她仍有泪,她又不甘将泪随便倾洒,只是默默倾注于自己的诗词当中,倾注于那一张张浸染相思的桃红色纸笺之上。

她总是那么耀眼,即便是她的诗笺,一样很快被人所喜爱并效仿。于是,薛涛笺由此诞生。

看破一切之后,薛涛终于做出了个重大的决定,她洗去红装,离开了浣花溪,移居到碧鸡坊,换上一身青色的道袍,在那里独自了度余生。

大和六年(832年),孤寂中的薛涛安然地闭上了双眼,结束了如诗如梦又如烟的传奇一生。后来,曾任过大唐宰相的段文昌为她亲手题写了墓志铭,墓碑上赫赫写着“西川女校书薛涛洪度之墓”。

只是,在薛涛临终的那一刻,她是否还记得元稹呢?亦或是韦皋?

最后,抄录当时与薛涛有过交集的大诗人王建为她写的一首诗:“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5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42岁薛涛爱上31岁的他,1年后就被抛弃
...蜀中才女薛涛,结识了她生命里一个非常重要的人-诗人元稹。元稹那时31岁,任东川监察御史,事业可谓如日中天,初登官场的他春风得意。元稹因久慕薛涛之名,故主动申请监察川东。说白了
2023-01-27 15:41:00
...获得了一亲芳泽的机会。但这个传说极不可靠,从杜牧的生平来看,他应该没见过薛涛。至于二人是否隔空唱和,这就不大好说了。唐文宗太和四年(830年),43岁的李德裕被贬西川节度使,
2024-02-01 10:22:00
聊聊沦落为营妓的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薛涛
...了自由身。那时候20岁。薛涛有一场恋情,在809年的时候元稹的出现,让薛涛痴迷。当时的元稹是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地方,因为久闻薛涛,所以到了之后就与薛涛见面,薛涛就被这位31岁
2024-02-27 15:57:00
才女薛涛,白居易和杜牧是她的粉丝,一生却被元稹给毁了
公元810年,大唐才子,也是大唐第一渣男的元稹,因为跟宦官仇士良争驿馆的豪华单间,被打了一顿后,贬到江陵府当参军,已经四年有余。此时的元稹丧妻丧妾,又被贬官。形单影只,无人问津。
2023-01-27 14:28:00
古代姐弟恋:中年美貌才女和青年才俊恋爱,最终才女被抛弃后出家
...更少。例如唐代女诗人薛涛,她和比她小十岁的青年诗人元稹恋爱,一见钟情,如胶似漆,最终还是被抛弃了,薛涛出家当了女道士。薛涛大约在公元768年出生,字洪度,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
2023-05-09 10:35:00
她是唐朝第一女诗人,8岁作诗就艳惊四座
...堕入乐籍,靠着从事歌姬的事业为生。此后薛涛与韦皋、元稹均有过感情,但最终都没能走到一起。最后,薛涛选择了出家为道。薛涛一生起起落落,颠沛流离,但是在诗歌创作上,却极富盛名,不
2022-12-14 14:49:00
太平公主从清纯姑娘走向黑暗,爱情被母亲无情扼杀
...成年,李治更是千挑万选,将女儿许配给了自己的亲外甥薛绍。虽然武则天看不上薛绍,薛绍的家人也对太平公主全无好感,但是并不影响太平公主爱情的到来。两人成婚之后,琴瑟和谐,太平公主
2023-02-22 19:35:00
薛涛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式开始。元和四年,(809年)三月,当时正如日中天的诗人元稹,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命出使松州。元稹也早闻薛涛芳名,所以很期待与这位奇女子来一次浪漫的“邂逅”。此时,薛涛已经4
2023-06-10 15:39:00
特别是太平公主与薛绍的第一次见面,如今回看依旧精彩。当时周迅饰演的太平公主一次偶然出宫游玩,无意间揭开一个昆仑奴的面具后,却看到了面具底下薛绍的绝美面庞,用太平公主自己的话说,就
2024-06-07 06:4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