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总兵中,谁第一个向清朝投降?谁第一个向李自成投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3-08 18:36: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朝总兵中,谁第一个向清朝投降?谁第一个向李自成投降?

明末清初,明朝军队、清朝(后金)军队、农民起义军三方大混战。

战争期间,三方互相之间的招降纳叛一直都没有停过。

本文就聊聊这个事,主要聊的对象是明朝的总兵。

至明末,总兵已经成为明朝镇守地方的最高级别武将,也是明军跟农民起义军、清军对抗最前线的核心军事指挥将领。

这个级别的将领也是敌对方招降和打击的重点,不管这些总兵是庸才还是干才,只要能招降或干掉一个,对明朝的打击都是巨大的。

不过,明朝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明朝再颓势,在他没有灭亡前,总兵级别的明军将领,愿意抛弃明朝的依旧很少。

以清朝论,至崇祯朝灭亡前夕,即使清军在关内外把明军打得几无还手之力,展现出了蒸蒸日上的气魄,也没有几个明朝总兵愿意依附清朝。

明朝总兵中,谁第一个向清朝投降?谁第一个向李自成投降?

政治上影响很大的,明军中最早主动向后金投降的将领李永芳,投降前不过是个游击将军。

被皇太极寄予厚望,并重赏之,后来还封其为王的孔有德,投降前在明军中的职位只是参将。

也只有后金天命八年(公元1623年)时,战败后向努尔哈赤投降的鲍承先级别高一些,他投降前,在明军中的职位是副将(相当于副总兵)。

至于农民起义军一方,被明朝称为流寇,早先被明军追得到处逃,不到最后关头,自然更加不会有多少明军高级将领主动投降过去。

但是,稀少并不等于没有,那么,在明朝的总兵级别将领中,谁第一个向清朝投降的?谁第一个向李自成投降的?

明朝总兵中,谁第一个向清朝投降?谁第一个向李自成投降?

一:第一个向清朝投降的明朝总兵巢丕昌

本来,第一个向清朝(后金)投降的明军总兵应该是祖大寿。

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任职辽东前锋总兵官的祖大寿,在大凌河之战(祖大寿当时负责修建大凌河城,被后金军队包围在城中)后,曾向后金皇太极投降。

为此,祖大寿还杀死了拒不投降的副手何可纲。

但祖大寿当时玩的是一出假降,在获取皇太极的信任,并获得许可后,他以帮助后金夺取锦州为由,跑回锦州后反水,继续当他的明朝总兵。

祖大寿再一次向对方投降,也是正式的投降,要到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时,松锦之战结束后了。

而在崇祯十五年前,第一个向清朝投降的明军总兵,应该是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清朝正式建立)清军入关时,在昌平城破后投降的巢丕昌。

明朝总兵中,谁第一个向清朝投降?谁第一个向李自成投降?

《明史·忠义三·王肇坤传》(王肇坤时任御史,清军入关前奉命巡视山海关、居庸关的防务)中记载:九年七月,大清兵入喜峰口,肇坤激众往御,不敌,退保昌平。被围,与守陵太监王希忠,总兵官巢丕昌,户部主事王一桂、赵悦,摄知州事保定通判王禹佐分门守。有降丁二千为内应,城遂破,肇坤被四矢两刃而死。丕昌出降。

巢丕昌是城破后被迫投降,并非主动,估计个人的军事能力也有限,所以,清朝对他不是很重视。

他投降清朝后的事迹几乎没有记载,应该是被闲置了。

但巢丕昌作为第一个向清朝(包括农民起义军在内)投降的明军总兵级别将领,在明朝内部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比如,明朝官员在之后讨论叛将时,都已经把巢丕昌的名头放在被清朝封王的孔有德之前,“巢丕昌孔有德之徒奸谋相引岂可不早杜耶?”

其实,当时在清军汉八旗序列中,孔有德才是头号战将,还是三顺王之首,但巢丕昌是以总兵的身份降敌,在明朝内部,对他的重视超过孔有德。

明朝总兵中,谁第一个向清朝投降?谁第一个向李自成投降?

二:第一个向李自成投降的明朝总兵白广恩

再来说第一个向李自成投降的明朝总兵。

至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后,农民起义军只剩下李自成和张献忠两股,其中,李自成声势最大,已经有了夺取明朝政权的希望。

崇祯十六年十一月前后,明朝陕西、三边总督孙传庭率领的明军最后的主力野战军被李自成彻底击垮。

跟随孙传庭作战的明军总兵们,一部分战死,一部分逃亡,一部分投降。

投降的这部分总兵中,具体谁是首先向李自成投降的很难考证。

在那段时间里,至少有援剿总兵白广恩、(不详)高汝利、宁夏总兵官抚民、临洮总兵牛成虎等四位明朝总兵投降。

从投降意愿来看,白广恩最早投降的可能性最大。

明朝总兵中,谁第一个向清朝投降?谁第一个向李自成投降?

因为,白广恩本来就是农民起义军出身,早前向剿匪的洪承畴投降,也是陕西人,跟李自成能搭上交情,不用担心投降后被杀。

白广恩投降后,受到李自成的特别重视,亲自摆宴席欢迎白广恩重新回到农民起义军的大家庭中。

李自成在西安建国称帝时,白广恩还被封为桃源伯。

投降李自成后,白广恩也还算尽心,曾帮助李自成劝降河南总兵陈永福(开封城破后逃出,跟随孙传庭作战,有野史记载,说他射瞎了李自成一只眼睛),大同总兵姜镶等旧日同僚。

不过,白广恩的尽心跟忠心是不成正比的,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后,他又转身投降了清朝。

明朝总兵中,谁第一个向清朝投降?谁第一个向李自成投降?

三:结束语

包括白广恩在内,跟随孙传庭作战的这批明朝总兵投降李自成后,明军中的高级将领投降李自成或清朝,就不怎么稀罕了。

崇祯十六年至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是明朝崩溃期,大批的明朝高级将领开始抛弃明朝,这是大势所趋,只要不想死的,就只能投降。

如山西总兵周遇吉那样死战殉国的,到底是少数。

后来降敌的明朝总兵们,也开始一个比一个名气大,吴三桂、南明四镇等等,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成为帮助清朝一统天下的急先锋。

以上是我根据部分史书记载的资料,找出的最早投降清朝和李自成的两位明朝总兵。

那一段的历史记载很乱,或有错漏,欢迎知道详情的读者在评论区查缺补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8 1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的姜瓖身为大同总兵,为何一叛再叛?他要为明朝的灭亡负责任
...都干了些什么,就知道大明朝的灭亡是不是跟他有关了。李自成在宁武关和周遇吉血拼了很长时间,结果周遇吉愣是拼掉了李自成7万多人马。老李的精锐损失惨重,这让李自成彻底动摇了。他虽然
2023-03-08 11:10:00
盘点崇祯时期,农民起义军头目投降明朝的知名将领
...忠、罗汝才都被明朝成功招安过。包括两任闯王高迎祥、李自成也有过在车厢峡投降的经历。不过,这些明朝眼中的巨宼们,所谓的投降,或被招安全是虚假的,只是形势不利时的骗局。他们注定跟
2023-03-08 18:38:00
一支明代鋄银锏引发的故事
...时战死。次兄尤世威与清作战屡立战功,累官至左都督,李自成攻榆林后,被俘杀。弟尤世禄为宁夏总兵官,李自成攻榆林时,守城时战死。尤世功(?-1621年)榆林卫人。万历中,举武乡试
2023-04-20 15:50:00
明末最后的猛将,一人独挡李自成百万军
...浩大,但在明军的打压下,农民军大部分都被剿灭,就连李自成都曾走投无路,准备投降。然而由于明军的疏忽,李自成抓住机会逃跑,并且重整旗鼓,重新组建起义军。崇祯震怒,但没有办法,只
2023-05-20 10:29:00
明朝松锦之战时殉国的三位总兵,其中一个差点干掉皇太极
...中闻大小曹将军名,皆怖慑。他曾经追杀千里之遥,杀得李自成狼狈逃窜,《明史·曹变蛟传》中记载:独闯将李自成以三月自洮州出番地。承畴令变蛟偕贺人龙追之,连战斩首六千七百有奇。番地
2023-03-08 18:35:00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冲冠一怒为红颜;削三藩,起反心,终落幕
...怒为红颜”引清军入关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八,李自成统率百万大军自西安出发,东渡黄河,以破竹之势,兵分两路向北京进军。此时的明朝精兵良将都已经快丧失殆尽,只能寄希望于
2024-12-08 09:51:00
刘泽清:明朝时期投机取巧的山东总兵
...,于是就说自己在作战的时候骨头断了要在家养伤。等到李自成攻占北京的消息传来他的伤才养好,而且因为害怕李自成南下他就躲到了淮安去。当时南明的势力还是比较强大的,他就跟着东林党的
2023-11-24 05:47:00
高杰最后为何会投降明朝军队
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中,有一个叛徒叫高杰,他原来是李自成的部下,和李自成并肩作战,高杰勇猛善战,有一个绰号叫“翻山鹞”,这个绰号说明其非常骁勇。然而,高杰最后却当了叛徒,投降了明朝
2024-06-25 20:08:00
如果吴三桂死守山海关,明朝有机会翻盘吗?
1644年,围绕着崇祯、李自成、吴三桂、多尔衮四人的斗争徐徐拉开。正月初一,闯王李自成在杀死孙传庭,占领陕西全省后,于西安登基称帝,建国“大顺”。三月初一,李自成克宁武关,同日大
2023-06-19 11: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