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一支明代鋄银锏引发的故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0 15:5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王琦,网名畅行天下(王晖),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自己的收藏之路。虽历经周折,然而痴迷古物之心不改,缘为好古之乐难以割舍之故。收藏主题涉猎于不同材质不同门类。象牙犀角蜜蜡玛瑙,织绣带饰文房古兵皆为爱物。近年专注于中国铁雕鋄金银器物及明清宫廷马具的收藏及与其相关工艺历史研究。

我涉足中国古代武备收藏屈指算来前后也有将近二十年了。因为主要的收藏方向是高级别马具,对古兵的收藏也没有特别的关注,因此收藏的中国古兵的数量并不多,只是随缘买了几件自己喜欢的古兵留作把玩之物。二三十年前在中国高级别古兵收藏的圈子里比较热门的门类还是以刀剑矛为主,鞭锏锤等砸击类的兵器以前并不太被重视。其实无论哪个门类的武备都会有高级别的古兵,重要的是能够有足够的认知去分辨了解,才会有机会得到令人羡慕的佳藏。

一支明代鋄银锏引发的故事

带木鞘铁锏作者藏

多年前我曾经收藏过一支高级别的带木鞘铁锏。这支铁锏锏条的尺寸全长将近一米,锏身四棱形,自下而上由粗到细,横截面为菱形,锏身四面都是满满的平面鋄银纹饰。柄装为鋄银万字锦地变形八角锏挡和大瓜棱满鋄银锏首。这件铁锏当时是看图片后通过网上交易的方式买到的。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我认为这根铁锏从形制,装具特点和纹饰特征来看是明代的高级别铁锏。

一支明代鋄银锏引发的故事

带木鞘铁锏作者藏

据我所知,能够被确定为明代的大尺寸铁锏存世量不是很多,最出名的应该就是现收藏于福建省博物馆的标明宋代的而我个人认为是明人寄托款的李纲锏。除此之外我在收藏兵器的朋友手里也曾经见过两三只长度将近一米,被公认为是明代的铁锏。这类长度的铁锏由于尺寸巨大的原因如果想要正常使用的话,它的锏首的尺寸重量必须够大才能够达到合理的配重原理,由此推测出这类铁锏的使用方式很有可能是单锏而不是常见的双锏。

一支明代鋄银锏引发的故事

李纲锏

当时比较令我困惑的问题是明显能看出这根铁锏的柄木和装具上有批灰上漆的痕迹,锏鞘的年代比锏身也晚不少,而且鞘装是铜的,与柄装不论在材质还是工艺上都不相符。后来经过仔细研究,我推测造成这根铁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这根铁锏也许在古代曾经入过土或者传世保存条件不善,使得暴露在外的装具和柄木部分受到锈蚀。后来的主人因为极为珍视这根锏,所以在原有的柄装上批灰上漆,又重新做了锏鞘。

我曾经无意中得到了一条有意思的资料:崇祯三年二月戊午,总兵尤世禄上言:崇祯二年十月二十九日套部大举犯宁夏,声势甚迫。套憨(汗)干儿骂披戴金龙盔甲,骑红沙战马,直当阵前对臣坐纛冲入,臣持铁简(锏)迎战,击之坠马,左右丞前斩首,并盔甲什物尽皆获之。马飞奔欲还,我兵砍其前足,始得拿住。(见崇祯长编卷13)这是我第一次在史书上见到明确记载明代高级军官使用铁锏作战的记录。这条资料带来的巨大信息量值得慢慢探究消化。

按明代官制,明朝五军都督府每府设左、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各都司所设都指挥使即是地方上的最高军事长官,但遇有战争,朝廷还要往下派遣总兵官,以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及公、侯、伯充任。因此明代总兵官的品级至少是正二品,最高的是正一品。作为明朝九边总兵之一的宁夏总兵官佩征西将军印。崇祯二年时尤世禄任职宁夏总兵。他的品级不会低于正二品。

北元灭亡后蒙古三部在长期相互斗争中,时起时落,时兴时衰。直到明朝中叶,鞑靼、瓦剌各部封建主深入河套内外游牧活动,并以河套地区为基地不定期发动对中原王朝的掠夺性战争,这部分在河套地区游牧生活的蒙古部落,史称套虏。因此这条史料上记载的套汗干儿骂应该是当时游牧于河套地区蒙古部落的首领人物,但是现在已经无法查到其它关于他的具体史料了。

根据这条史料来推测,在当时的实战情况下,双方的主将都会亲自上阵拼杀。特别是套汗干儿骂更是亲自率兵冲阵,套虏的目标就是标志明军首脑人物所在地的坐纛,想得到斩将夺旗的战果。而明军方面作为至少是正二品官员的宁夏镇总兵尤世禄也是亲自上阵迎战,并用铁锏将干儿骂击杀于马下。

由此我又关注并查找到了关于曾持铁锏击杀套汗干儿骂的明代总兵尤世禄的一些资料。发现他一共兄弟三人,都凭自己的真实本事做到明朝总兵官的高位,还都死于为明朝尽忠的战事,也算得上是明朝的一门忠烈了。

尤世功、尤世威、尤世禄:陕西榆林卫人,明末将领。长兄尤世功出身武举,累官至总兵,清兵破沈阳时战死。次兄尤世威与清作战屡立战功,累官至左都督,李自成攻榆林后,被俘杀。弟尤世禄为宁夏总兵官,李自成攻榆林时,守城时战死。

尤世功(?-1621年)

榆林卫人。万历中,举武乡试,历沈阳游击。张承廕之败也,世功脱归,坐褫职。经略杨镐言其身负重伤,才堪策励,乃补武精营游击。镐四路出师,世功隶李如柏麾下,得全。寻以副总兵守沈阳。熊廷弼代镐,爱其才,与副将硃万良并倚任。廷弼罢,袁应泰代,议三路出师,用为总兵官。未行,而沈阳被兵,死于战。赠少保、左都督,增世廕三级,再廕指挥佥事,世袭,赐祭葬,建祠曰「愍忠」。

尤世威(?-1643年)

榆林卫(今陕西榆林)人。明末将领有兄弟尤世功、尤世禄皆以勇敢著称。天启年间,累官建昌营参将,守墙子路。崇祯二年擢总兵官,镇守居庸、昌平。崇祯二年(1629年),十一月初十,袁崇焕入蓟州,以关宁兵布防蓟州西部各地,并令昌镇总兵尤世威回昌平、保定总督刘策回密云协防。崇祯八年(1635年),世威统兵防守潼关、朱阳关等隘口,"露宿凡十旬,皆患疫疠不能军",李自成大军来犯,遂溃败。十五年,与弟世禄共赴北京。累官至左都督。十六年十月,李自成陷西安,总兵官王定惧弃城走。众推世威为主帅。世威与李自成决战七昼夜,榆林城破,被俘杀。

尤世禄(?~1643)

字定宇,榆林卫(今陕西榆林)人。尤世威弟。天启二年(1622)中武进士,历官至宁夏总兵,一生七任总兵,晋秩少师,颇好文学。天启三年(1623),兵部孙承宗遣马世龙、尤世禄、王世钦出征。世禄与世钦分驻南北,均受世龙节制。三月初战,滦州失守,五月城收复。论功时,世禄第二。天启初年,驻牧宁远一带的蒙古诸部,经常劫掠辽民,天启四年(1624)二月,世禄与满桂奉命袭之,大败蒙古诸部。天启七年(1627)五月,清兵围锦州,世禄与满桂率师赴战解围。资料上记载的他阵斩套汗干儿骂的事迹应该是在他任宁夏总兵的期间。崇祯十六年(1643),与兄世威顽强抵抗李自成军,至死不降,兵败被杀。

通过寻找并研习这些史料,我感觉到这支铁锏并不再只是一件流传至今的冰冷的古代兵器,而是一件具有了很大信息量的鲜活古物。这种感觉也许就是能够体会到曾经听说过的通过古物作为媒介能够在古人与今人之间搭建精神交流桥梁的意义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0 1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榆林之战,明军16位将领殒命,失去了关中
...击败八旗兵,入城防守。1631年,中原饥荒,天下大乱,李自成率兵纵横各地,洪承畴督师西北,尤世威追随。榆林兵骁勇善战,洪承畴让尤世威率兵进入河南,与李自成交战。尤世威连战连捷
2024-07-13 19:10:00
李自成攻三边之战多惨烈?闯军死伤数万,明军更遭重创,终定西北
李自成率大军攻占西安后,立马兵分三路攻略陕西各地。这三路兵马分别为北路、南路和西路。“一只虎”李过率北路军追击孙传庭部将高杰残部,一直追到陕北延州(延安)。高杰自兵败潼关后,率余
2023-10-13 15:49:00
崇祯后期为何不放弃锦宁以全力围剿张李,反而进行松锦会战
“松锦大战送掉了九边精锐,导致李自成坐大”这种话,连洪承畴自己都不信。清军入关前,洪承畴告诉多尔衮:“初明之守边者,兵弱马疲,犹可轻入。今恐贼遣精锐,伏于山谷狭处、以步兵扼路。而
2024-06-20 17:09:00
李自成治军严明为何遭诬陷
...总兵杨嘉漠以参将王国为先锋,自统中军,率援师北上。李自成与侄儿李过此时就在王国属下。这些总兵老爷,平常就以克扣军饷,中饱私囊为最大乐趣,到了这时候,打出勤王旗号更是出师有名,
2024-03-12 21:17:00
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城,推翻了大明王朝,然而,因为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投降满清,在山海关击败了李自成,李自成最终退出北京,很快败亡。那么,李自成败亡前后,他手下的猛将和谋士
2024-06-20 22:43:00
袁崇焕是如何将满清军击败的
...蓟辽督师,抗清名将。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率军在山海关与吴三桂军决战,次日,吴三桂军逐渐处于下风,这时,满清骑兵突然杀出,万马奔腾,箭如雨下,一举击败了
2024-06-23 22:27:00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冲冠一怒为红颜;削三藩,起反心,终落幕
...怒为红颜”引清军入关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八,李自成统率百万大军自西安出发,东渡黄河,以破竹之势,兵分两路向北京进军。此时的明朝精兵良将都已经快丧失殆尽,只能寄希望于
2024-12-08 09:51:00
1644年3月15日,李自成亲率大军抵达北京城北郊的居庸关,明朝总兵唐通不战而降,北京城失去了最后的屏障。此时的北京城刚刚饱受鼠疫的蹂躏,这场烈性传染病首先出现在山西的兴县,然后
2023-08-21 19:37:00
崇祯十七年,明帝国的最后108天
...王朝的最后挽歌。本文记述的就是从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一李自成西安称帝,至三月十九李自成攻破北京城,这大明王朝的最后108天里面,所发生的故事,本文较长,请诸君耐心阅读。崇祯十七年
2023-02-21 20: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